今天繼續和大家探討下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那些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其實關於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80%的孩子都會出現不同程度分離焦慮。那我們要怎麼做才可以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呢?
01家長與老師做好配合
家長不要把焦慮傳遞給孩子孩子是很敏感的,觀察力也很細緻,所以家長在情緒上有焦慮,孩子也會感覺到焦慮。我們可以提早跟孩子講繪本故事,告訴孩子上幼兒園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不要把學習的壓力強加給孩子,孩子對玩的興趣會比學習多得多。
我們不要奢望孩子去幼兒園能學到什麼大學問,主要希望孩子通過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學會與人社交能力、學會生活自理能力、學會怎麼愉快地玩耍。所以,不要把上幼兒園想像成離開父母的悲慘事件,傳遞焦慮感給孩子。
家長提前給孩子準備全家福一般新生入園,老師為了儘快認識並記住每個小朋友,都會讓孩子把全家福帶到幼兒園。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讓孩子看著自己家人的照片,尋求安全感。像我們家嘜嘜那那時候就是吵著要媽媽陪他在幼兒園,因為他說害怕。
我就跟他說:「學校規定不需家長陪同,校門口的保安叔叔不給媽媽進去的,但是你可以帶著媽媽和你的合照去上學。你如果感到害怕或者想媽媽了,你就把照片拿出來看看。媽媽就知道你想我了。」這招還是蠻有效的。
家長有技巧地把孩子交到老師手裡家長送孩子上學,孩子會出現哭鬧情況,老師在安撫孩子的時候,家長不要戀戀不捨。明確告訴孩子:「媽媽要上班,寶寶現在長大了要上幼兒園,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校期間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你,等下午放學時間到媽媽就來接你回家。」
不要小看這番話,也許很多孩子都不講道理,才不聽你說什麼。但是通過這句話,老師也會在旁助攻,這樣就會事半功倍。老師會把孩子哄好,因為家長的信任然後真的會把孩子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02家長放學接孩子有高招
家長準時準點到學校接孩子因為上午送孩子的時候答應過孩子會準時來接他放學,所以一定不要遲到。如果遲到了,那孩子就會因為遲遲見不到家長會產生焦慮。「媽媽怎麼還不來接我回家?媽媽是要把我放幼兒園嗎?媽媽欺騙我,我不要上幼兒園了。」
孩子都會比較心急,也會因此胡思亂想。所以,不要讓孩子對上幼兒園這件事產生恐懼感。就像我們對某件事充滿期待,然後迎來失望的那種失落的感覺也是一樣的。更何況是小朋友呢。所以,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老師當家長面誇讚孩子小朋友剛剛上幼兒園,離開父母身邊,難免有些小情緒或者不熱情。老師在放學把孩子交給家長的時候,不妨說說孩子在園的優秀表現。當著家長的面誇讚孩子幾句,如果孩子有不好的表現請通過微信、電話、簡訊等方式告訴家長。
雖然放學的時候是家長接孩子的高峰期,不方便說太多話,但是只要當著家長和孩子的面誇讚一句「嘜嘜小朋友,今天表現很棒。乖乖吃飯,按時睡覺,沒有哭鬧。」孩子聽了也會很高興,「老師表揚我呢」滿足了孩子的虛榮心,提高孩子上學積極性。
家長關心孩子在園的情況家長在接到孩子回家後,可以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表現。讓孩子講述一天裡最有趣的事情是什麼?玩了什麼玩具?認識了哪幾個小朋友?這樣做是讓孩子回顧在幼兒園生活的一天,讓孩子學會分享。
像我們家嘜嘜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每天回來很喜歡說今天認識了某某小朋友,我們一起玩了沙池、跳跳板。我們在幼兒園會排隊上廁所,喝水是用貼了名字的小杯子喝的,喝完水的杯子要倒轉,這樣老師才知道我們誰喝了水。
老師和家長的完美配合才能更有效地讓孩子愛上幼兒園,所以家長你知道怎麼做了嗎?
最後,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平穩快樂、和諧地走進幼兒園世界,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