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家長陷入分離焦慮怎麼辦?

2020-09-06 幼師好寶典

每到開學季,孩子和家長就陷入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當中——分離焦慮


不少幼兒園裡都哭成一片,一些家長剛走,孩子便開始哭鬧不止,嘴裡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回家」......



還有些孩子會抓著父母的衣服哇哇大哭,不讓他們離開,怎樣哄都無濟於事,使得父母只能狠下心的強行離開。有時候還會出現孩子在裡面哭,家長在外面哭的情況。


對於孩子來說,第一次上幼兒園,與爸爸媽媽分開一整天,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幼兒園,很多孩子都免不了一番哭鬧,幼兒園門口,幾乎成了眼淚的海洋。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


一、什麼是入園分離焦慮?



所謂入園分離焦慮,就是指幼兒進入幼兒園和撫養者之間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焦慮、不安等情緒和行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面臨一次入園分離焦慮。


孩子在入園一個月內,由家庭生活向集體生活過渡,與家人暫時性分離,生活環境、活動方式、行為規則都發生了變化。


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孩子缺乏安全感,隨之而來的是心理上的恐懼,很容易情緒波動,產生哭鬧、生病、缺席等現象,有的孩子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擺脫這種心境。


我們應該正視焦慮在兒童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以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加以正面的引導、控制,為孩子未來健康的發展打下基礎。


二、分離焦慮的表現形式



孩子們入園分離焦慮時候的表現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01.大哭大鬧型


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在樓道裡大哭大喊,走到幼兒園的大門口,都能聽見撕心裂肺的聲音。


02.特殊嗜好型


經常拿著從家裡帶著的小被子、小毯子,還有媽媽的衣服。剛剛改掉吃手的習慣又回來了。


03.執拗倔強型


在家長走了之後,趁著機會往班級外面跑,抓住媽媽的大腿就是不鬆手,如果媽媽離開幼兒園了,會使勁踢打班級或者幼兒園的大門。


04.哭鬧攻擊型


不僅是大哭大鬧,而且誰也不能靠近,如果靠近的話,甚至會打小朋友,打老師。


05.自我安慰型


總是追著老師問,媽媽是不是一會兒就來接我?不斷地問老師。



06.觀望期待型


趴在窗臺邊,或者是坐在離門最近的地方,總是朝外看,門口有誰經過,都要看一看是不是媽媽來接他了。


07.鬱鬱寡歡型


這種孩子看起來特別讓人心疼,什麼也不說,也不愛吃東西,也不喝水,不離開座位,只是默默的流眼淚。老師和他交流也不搭理,仿佛聽不見一樣。


08.膽小依戀型


在幼兒園認準了一位老師之後,總是跟著,老師走到哪裡,他就一直跟到哪裡,直到媽媽來接他。


09.無理取鬧型


大喊大叫,故意的把玩具扔滿地,把飯倒到桌子上。


10.綜合型


當然,有的孩子是綜合型的,既有這樣的表現,也有那樣的表現。


回家之後寶寶們也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


有的寶寶會經常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哭,睡覺的時候會驚醒;會出現行為倒退,比如說已經不尿床了,在這個時候有可能開始尿床了。


原來會自己吃飯、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現在完全不做了;嚴重時有的寶寶在這個時期會生病,會有其他的不適。


三、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01.小小的告別儀式


即使你很著急出門,出發前,親親寶寶或者向他揮手。


告別的時間不要太長,不然也可能引起寶寶焦慮,儘量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以相同的方式和寶寶告別。堅持每次離開前和寶寶告別。


02.告別時要態度堅定


媽媽不忍心拒絕孩子含著淚花帶著哭腔的請求,一再的告別,反覆回來安慰孩子,會讓情況更難處理。和寶寶告別時,要快樂並堅定地說再見,給寶寶一個愛的抱抱和親親。


寶寶對於大人的情緒很敏感,他會敏銳的感覺到我們的傷心難過,如果家長的情緒都很不平靜,我們也不能指望寶寶保持淡定了。



03.不偷偷溜走


有的媽媽不忍面對寶寶的哭鬧,會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或者欺騙孩子「一會兒就回來了!」這樣看似「有效」,但是非常不推薦!


眾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也反對家長採取類似的做法:雖然我們暫時逃過了寶寶哭鬧的折磨,但是當孩子反應過來媽媽不在身邊了,會感到很恐慌,他會更加害怕你的離開,導致越來越粘你,分離焦慮也會愈加嚴重。


04.遵守承諾


在你承諾的時間內回到寶寶身邊,將建立寶寶的信任和地理性。寶寶還不能理解3點還是5點,你可以說放學時,或晚飯前等。


05.培養獨立的性格


寶寶在一個人認真玩玩具或者就是發呆的時候,我們不妨在一旁默默的陪伴,讓寶寶自己玩一會兒,和自己待一會兒。


這樣做不僅讓寶寶發現 「原來自己玩兒也可以這麼有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夠鍛鍊孩子自己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樹立寶寶獨立的性格。

四、幼兒園的話



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情況。


相信孩子對於分離焦慮的適應力是很快的,或許初期不太順利,但是適應後,他們會在新環境中如同在家一般自在快樂!

相關焦點

  • 轉給新入園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和家長自己的分離焦慮
    歡迎關注「幼兒園裡孩子王」,和我一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新學期開學了,幼兒園迎來新入園的孩子們!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第一次離開自己而不適應,也怕什麼都還不太會的他們,離開了家庭的呵護,在眾多小朋友的集體中,得不到細緻的照顧。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怎麼辦?你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嗎?
    普天下媽媽共同的煩惱,孩子像萬能膠一樣纏著媽媽,著實讓人崩潰,甩都甩不掉。很多媽媽都去求助,該怎麼讓這個幸福的煩惱,不哭不鬧的放過自己。但結果往往不盡人如意,都是紙上談兵。其實,這個煩惱的時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分離焦慮期。這一現象會出現在6個月到3歲的兒童身上,1歲半的時候會達到頂峰。不同的寶寶表現和焦慮程度會有所不同。
  •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分離焦慮」是一個繞不不去的門檻。一般來說,「入園焦慮期」的持續時間為一到兩周,在此期間,孩子可能會出現哭鬧、賴床、生活技能倒退、性情改變等現象,也有可能出現頻繁生病的現象,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家長們往往身心俱疲。
  • 《魔法親親》:留在掌心的愛,讓家長和孩子走出「分離焦慮」
    一、「分離焦慮」其實是家長和孩子都不願意接受「心理斷乳」的表現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即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是嬰幼兒焦慮症的一種類型,多發病於學齡前期。
  • 幼兒園開園了,孩子分離焦慮怎麼辦?
    家長們可謂是非常用心了,連第一句話說什麼,都要做出滿滿的儀式感。其實,不管是中班、大班的寶寶們在家呆了9個月後重新入園,還是小班的寶寶初次入園,都有可能會處於「分離焦慮」中,而且家長們也同樣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 分離焦慮:家長處理好分離時刻,讓孩子在分離中學會成長
    三、分離焦慮的影響孩子在面對分離時往往會表現出不安焦慮,如果家長無法幫助孩子緩解這種負面情緒,那麼這種情緒就會轉化為情感創傷,甚至會對孩子成年以後的人際關係、情感維繫和婚姻造成影響。四、如何幫助孩子健康應對分離焦慮孩子的分離焦慮雖然是孩子情緒的正常表現,是孩子對於家長的情感需求,但是,過度的分離焦慮卻會對孩子造成無法抹去的心理陰影,使孩子的一生受到影響。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入園第一天,是幼兒園最壯觀的一天,新入園的小朋友哭得聲嘶力竭,有可能會尿褲子,也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大,趁著老師不注意,從教室裡跑出來,總之,各種狀況百出,幾個老師都忙不過來。
  • 孩子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辦?了解分離焦慮原因各個擊破
    分離焦慮怎麼辦?孩子在幼兒園吃得飽穿得暖嗎?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受到欺負……家長們的腦子裡一定盤旋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已經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所以,我非常理解寶媽寶爸的心情。入園第一天,是幼兒園最壯觀的一天,新入園的小朋友哭得聲嘶力竭,有可能會尿褲子,也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大,趁著老師不注意,從教室裡跑出來,總之,各種狀況百出,幾個老師都忙不過來。
  • 孩子有分離焦慮症,家長的分離焦慮也別小瞧
    每年剛開學那一段時間,幼兒園總是上演著各類哭法,很多家長看了啼笑皆非。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症耳熟能詳,殊不知,其實很多家長在開學季和孩子一樣會患有分離焦慮症。
  • 兒童美術校區教學乾貨|試聽課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
    今天我們分享的話題是:試聽課孩子有分離焦慮怎麼辦?什麼是分離焦慮孩子因為離開媽媽而感覺到的不安、焦慮、不愉快甚至哭鬧的表現,這個叫做分離焦慮。一般這種表現的話是4歲以下的孩子會有的表現。我們兒童美術機構面對的用戶群體有一部分3~4歲的孩子,他們如果來上試聽課,就要獨立面對陌生的環境,所以有一部分孩子就會產生分離焦慮的。那麼分離焦慮一旦發生了,我們後面的試聽課工作就難以展開。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以讓家長陪同著進教室陪著聽課。但很多時候家長又在教室裡面會打擾孩子的學習,影響我們的上課效果。
  • 幼兒園分離焦慮,苦了孩子,難為了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像鄧超,謝楠,還有許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第一天入園的時候,擔心孩子會出現各種小情況,孩子也捨不得父母,這種情況就是分離焦慮。那麼,什麼是分離焦慮呢?一、什麼是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症是孩子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孩子害怕陌生人,有的時候如果將他們與媽媽或其他親人分開時,就會哭鬧。
  •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心理專家教你應對分離焦慮
    孩子害怕上幼兒園怎麼辦?  有一種焦慮叫分離焦慮  崔永華指出,上幼兒園可以說是人生的第一次分離。孩子離開安全、以他為中心的家庭,進入到一個全新的「兒童小社會」,這件事情對大多數3歲的孩子來說都需要時間適應。在開始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天裡,他們要學會克服許多以前沒有出現過的體驗,像「媽媽真的會來接我嗎」、「這裡會不會有壞蛋把我抓走」等。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一方面很心疼孩子,另一方面又必須得出門,一時間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會讓孩子「很受傷」學前教育專家周念麗指出,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對父母的依戀表現,說明孩子和家長情感上聯繫很多,可喜可賀!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我對小彤說,這種做法並不正確,孩子可能會慢慢適應,但是會影響親子關係,甚至會導致孩子出現性格缺陷。二、大多數父母會選擇「逃避」和「欺騙」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一方面很心疼孩子,另一方面又必須得出門,一時間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 幼兒園開學季,孩子害怕上幼兒園?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明明去的時候還好好的,等到孩子發現這是要和媽媽分開的時候,她就受不了了。她向萬能的朋友圈求救,孩子不願意上學,這該怎麼辦?底下一句評論讓我驚訝了,從事教育行業的一位前輩寫道:孩子不願意和媽媽分開,不只是因為捨不得,更多的是「分離焦慮」在發揮作用。
  • 開學季,孩子患上了開學綜合症和分離焦慮,怎麼辦?
    「對環境、老師及學校的生活感到陌生,會有一個不適應的階段,表現出當他們和所依戀的人離別時會出現某種程度的焦慮、不安。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熟悉環境後這種焦慮可以自行緩解,這是正常兒童分離焦慮的反應。孩子常表現為與主要依戀對象(通常是母親)分離時,大哭不止,抓住親人不放,拒絕分開,一旦分離後家人很難把他送進幼兒園或學校,在裡面會靜坐少語,不與其他孩子交往,拒絕吃飯,甚至嘔吐,嚴重者哭鬧一整天,不與其他孩子交往。這種狀態持續時間較長,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學習發展。
  • 孩子哭鬧、煩躁,害羞又黏人,可能是因為分離焦慮!家長別忽視
    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家長們要做好以下幾點。入園前漸進式練習分離入園前家長和孩子可以先練習短暫的分離,再逐步增加分離的時間。而是應該多給孩子描述幼兒園的樂趣,引起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正面的引導。入園後當跟老師或者其他家長討論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尤其是小錯誤)時,也儘量不當著孩子的面,孩子很敏感,大人無意的一句話,都有可能讓孩子難過和傷心,加重焦慮。
  • 爸爸送女兒上幼兒園哭成淚人:家長如何克服和孩子的分離焦慮
    4.孩子在園的適應問題孩子愛動手動腳,愛抓人,和小朋友打架怎麼辦?孩子太老實,萬一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怎麼辦?家長們面對孩子入園這個問題,都會有一些焦慮,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眼淚啪嗒啪嗒的滾下來了。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家長該如何應對這些焦慮呢?1.
  • 爸爸送女兒上幼兒園哭成淚人:家長如何克服和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午睡的問題孩子睡覺靠邊,萬一掉下來怎麼辦?孩子愛踢被子,在電風扇下面,萬一感冒了怎麼辦?4.孩子的適應能力孩子愛動手動腳,愛抓人,和小朋友打架怎麼辦?孩子太老實,萬一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怎麼辦?……其實每個孩子入園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哭過兩三天就適應了,有些孩子要哭個一個學期,所以孩子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其實這些都是家長最擔憂的問題,也是最頭疼的問題。家長們面對孩子入園這個問題,都會有一些焦慮,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眼淚啪嗒啪嗒的滾下來了。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家長該如何應對這些焦慮呢?
  • 爸爸送女兒上幼兒園哭成淚人,家長的分離焦慮,比孩子還嚴重?
    有的對孩子不舍,也有的被孩子哭感染,其實這都是分離焦慮惹的禍。家長的分離焦慮,不僅僅表現在哭上,有的是把淚水往肚裡流,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定義家長的分離焦慮的:和孩子分開時萬般不舍,親親抱抱不撒手轉身後淚流滿面,難以控制自己神經兮兮,擔心孩子受傷害從分開後就倒計時,還有多久才能見到孩子大腦一片空白,什麼事都做不了了這些情形,在很多父母身上都曾經有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