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開學季,都會出現一些感性的爸爸媽媽。
昨天,一個爸爸送女兒上幼兒園哭成淚人的視頻刷爆全網,網友大呼:不是娃離不開你,是你離不開娃。這個爸爸不是矯情,而是對孩子的擔憂和滿滿的愛。
我感同身受。
自從我家女兒報名送幼兒園後,孩子還沒去,我的心就已經揪成一團了。總是想像著女兒離開我時會如何撕心裂肺的哭,又擔心孩子不適應幼兒園,能不能和小朋友相處好,老師好不好,吃得如何,睡得如何,還有安全問題……
自己這幾天總是做噩夢,不是老師給孩子們打針,就是孩子感冒,總之,一些不好的夢境隨之來了,其實是我過度焦慮了。
直到今天早上,送孩子入園,孩子安靜的坐在教室裡玩玩具,而我卻還是不放心的離開,看到別的孩子哭聲喊聲一片,老師是哄了一個又一個。
每一個從教室裡出來的家長,都戀戀不捨。臉上要不掛著眼淚,要不就掛著一絲擔憂,這份擔憂,不僅僅是離開孩子的原因,還有很多。
1. 孩子還不會吃飯。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孩子在家都不會吃飯,老師會不會餵孩子吃?學生這麼多,老師照顧的來嗎?萬一孩子餓了怎麼辦?
2. 孩子上廁所的問題
很多孩子還不會脫褲子,上廁所時需要家長的協助,入園了,怎麼解決大小便的問題,令家長擔憂。
還有些孩子大小便不知道告知家長,會不會尿褲子,拉褲子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3. 孩子午睡的問題
孩子睡覺靠邊,萬一掉下來怎麼辦?孩子愛踢被子,在電風扇下面,萬一感冒了怎麼辦?
4.孩子的適應能力
孩子愛動手動腳,愛抓人,和小朋友打架怎麼辦?孩子太老實,萬一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怎麼辦?
……
其實每個孩子入園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哭過兩三天就適應了,有些孩子要哭個一個學期,所以孩子的適應能力是不同的。
其實這些都是家長最擔憂的問題,也是最頭疼的問題。
家長們面對孩子入園這個問題,都會有一些焦慮,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眼淚啪嗒啪嗒的滾下來了。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家長該如何應對這些焦慮呢?
每年都會有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欺侮的案例,但那些畢竟是個例,並不代表所有的老師都是這樣。大部分老師還是比較不錯的,尤其是幼兒園裡老師,有耐心,說話輕聲輕語,生怕讓孩子產生懼怕的心理,對孩子總是用表揚,而不是呵斥,入園的老師都是經過學習和培訓的,家長把孩子交給專業的老師,大可放心。
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比我們家長更清楚,他們會有方法來說服孩子,讓孩子們能安安安穩穩在學校裡度過每一天。
孩子剛入園,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做出焦慮的樣子,要不,孩子看到後會更焦慮。
今天早上送女兒入園時,一個奶奶送孫女入園,孫女牽著老人的手就是大哭著不鬆手,老師把孩子抱過來,叫奶奶可以回家了。可奶奶卻扒在門口就是遲遲不肯離去,孩子看到奶奶,哭得越來越兇,奶奶也流眼淚,老師只好把門關上,不要孩子看到奶奶傷心的樣子。
孩子一生會遇到許多困難和痛苦,面對這些問題,家長首先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而不是毫不克制地釋放自己地情緒。
一個不理性不克制的家長,只會給孩子製造嚴重的心理負擔,卻不能教會孩子理性和克制。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都很嬌嫩,從沒離開過家長的庇護,孩子有哪些愛耍的小脾氣,或者哪些過激行為,這些都告知老師,這樣會避免在學校和別的小朋友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還有孩子身體上有哪些不適應,過敏了,或者經常脫臼之類的,要告知老師,在以後的入園生活中老師會相應的照應一下。
我的女兒,右胳膊已經脫臼兩次了,在入園時我就告知老師,如果孩子出現脫臼現象,要及時地告知家長。
孩子沒有我們想像地那麼弱小,其實他們很強大,也有很強地適應能力。
在生活中,家長要教給孩子學會守規則,進入幼兒園,有一些規則要了解,排隊吃飯,整理玩具,總之一切規則看似束縛了孩子,其實是讓孩子遵守規則,遵守秩序,學會一些好的習慣。
曾看到這麼一段話:孩子與父母的因緣是斬不斷的情愫,無論孩子身在哪裡,是好是歹,父母都是他心靈中最博大、最溫暖的港灣。父母唯有珍愛自己、尊重孩子,才是讓這份情能夠愛得綿長、愛得深厚的基礎。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應伴隨著父母的成長。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更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接納。
孩子入園,只是離開父母的開始,在以後的成長中,隨之而來的將是更多的分離。每一次分離,都是孩子的一次蛻變,一次長大。
家長們,我們不要焦慮,擦乾眼淚應為孩子高興才對,唯有笑才能光芒萬丈。
讓我們做一個好爸爸,好媽媽,陪伴孩子成長,讓孩子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