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也會有「(入園)分離焦慮」嗎?

2020-09-05 心理諮詢師周紫君



「入園(分離)焦慮」一般都是指孩子,因為剛入園的孩子第一次和父母家人分開,難免會害怕、緊張、焦慮,會大哭大鬧,會不想去幼兒園,有的甚至會生病,各種狀況。其實,有「分離焦慮」的孩子背後一般都會同樣有一個「分離焦慮」的家長。平時和誰相處的多,基本就是那位了,我就是其中一個。

只是我們的表現沒孩子頭幾天那麼直白和直接,也許是做事分心心不在焉的,在大門口徘徊不願離開的,各種打聽孩子情況的......



曾經一位老師和我說起過,女人懷孕、生產都是療愈自己很好的機會,現在我想面對「入園」也是一個很好的機緣,利用當下每一次機會看回自己,療愈自己。

所謂「堅強」有時就是逃得遠而已。之前,我一直認為我媽很堅強,基本不太會流露情緒,回看這入園幾天自己的所作所為,才知道外表的「堅強」有時只是表面,讓自己貌似忙碌起來,分散注意力,情緒才不會波動起伏太大,忙碌有時候是迴避自己內心的手段。



諮詢師,也會有「入園焦慮」嗎?是的,我有。諮詢師是個身份,就像老師和醫生一樣,但首先,我是一個孩子的媽媽,我們朝夕相處、互相陪伴了4年,「分離感」不僅僅孩子有,我們同樣也有。只是我們已經會說服自己「早晚都有這麼一天的!」或者利用各種手段迴避這個過程,不願意呈現自己的脆弱和不舍。但諮詢師好像不應該這樣似的,其實是因為自己還是很在意這個職業和身份,內心脆弱又在意。但真正的幫已助人,我想其實真的是從「對自己真實」開始!如果你問我對於「分離感」有什麼好辦法嗎?有!那就是看到它,承認它,感受它,接受它,表達它!

諮詢師也有內在短板,老師也會教錯內容,醫生也有誤診一樣,但不同的是,我們是否願意承認並從中學習,這是我們在哪個時刻意識到都可以選擇的。



「焦慮」的意義?每一種所謂負向情緒其實都也有它積極的一面。焦慮說明在意重視,適當的焦慮會讓我們引起重視,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但如果焦慮的頻率過高,那就可能傷已傷人了。我發現自己的焦慮是源於「比較」。因為比起大寶那時候的學校,不光硬體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孩子第一天的情況自己也一無所知(老師不設群,沒有圖片),總之我沒有安全感,或者說從外在沒有得到我想要的安全感。當自己靜下來,問自己是真的沒有「安全感」嗎?不然,我是可以自己主動打電話給老師,主動聯繫和溝通的。你真的還需要外在給你「安全感」嗎?其實,對於我家二寶,我是有信心的,還需要一定要有照片、視頻讓我覺得放心,再來「餵養」我的心嗎?


真正需要成長的,其實很多時候是從大人開始。

相關焦點

  •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分離焦慮有哪些表現?起床困難,晨間大戰很多孩子在過了入園新鮮期之後,就會出現早晨賴床,或者起床後不配合穿衣洗漱,即便是成功出門也會哭鬧不止等情況。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文章前面我們說到,怎麼看待幼兒分離焦慮期和父母怎麼對待幼兒分離焦慮期。那幼兒分離焦慮期的原因是什麼呢?分離焦慮,是一種安全依戀的表達,依戀關係也有幾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和迴避型。安全依戀型的幼兒,媽媽在場,他就感到足夠安全,能在陌生的環境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媽媽離開時,幼兒明顯會表現苦惱,回來時也會平靜下來。反抗型依戀:也稱矛盾型依戀,對依戀對象,是矛盾的,媽媽離開時,表現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但媽媽回來時,既尋求媽媽的接觸,又抗拒,也不容易平靜下來。迴避型依戀:和他人沒有明顯情感鏈結,媽媽在場和離開對孩子沒有太大影響。
  • 海姐姐說家教: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入園分離焦慮是年滿三歲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人和環境進入幼兒園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幼兒最初離開親人.家庭.對新環境會產生不適應的現象。>02孩子入園為什麼會有分離焦慮?那麼孩子到底在焦慮害怕什麼呢?
  • 入園分離焦慮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如何破?
    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篇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分離焦慮的一些事。看看大象媽媽兒童之家是怎樣幫助孩子渡過分離焦慮的。首先請各位家長不要被「分離焦慮」這個詞嚇到。分離焦慮不是洪水猛獸,沒有那麼可怕。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表現的那麼強烈。只要家長與老師做好溝通工作,提前預防,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計劃就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平穩順利的渡過入園分離焦慮。
  • 入園哭不停?分離焦慮了解一下
    ,那麼分離焦慮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啦。☆ 什麼是分離焦慮?  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這是一個正常的情感發展階段。一般情況下,在寶寶6~7個月就可能表現出分離焦慮的徵兆,在10-18個月左右會達到頂峰,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時也會有所表現。
  • 搞定分離焦慮,入園第一周很重要!
    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的場景了。其實,分離焦慮,不僅寶寶有,大人也有,有些家長背地裡哭得更厲害。確實,好好的一個孩子,在眼前養了這麼多年,幾乎沒怎麼分開過,驟然分離,誰受得了呢。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早分、晚分,都要分。孩子早晚要受到正規的學前教育,與其沉浸在情緒中,不如接受現實,打起精神,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 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與對策
    馬豔青 雄安衝爸愛育兒 昨天此篇寫給送幼兒入園的爸爸媽媽們。再有幾天,我們家二寶(二衝)就要去機關幼兒園上學了。在這裡我想分享一些,算是個人經驗吧。三歲左右的兒童在家庭中受到家人的千般寵愛、萬般呵護(二胎家庭可能會好一點)。在這期間他們對家人產生強烈的依戀感。當他們脫離家庭,與家人分開,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他們會感到無助、焦慮和不安,也算是孩子第一次進入了社會性的環境。會出現許多反常的現象,有的孩子哭著吵著要媽媽,有的孩子不吃也不喝,還有的不能午睡等等。
  • 新星教育 | 新生入園告別小技巧,緩解入園分離焦慮
    星星姐姐今天為新生家長們分享一些入園告別的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家長孩子們緩解入園分離焦慮,讓孩子們愉快地開啟幼兒園的新生活。>——嚎啕大哭,又踢又鬧(分離焦慮爆發)第二階段:失望——斷斷續續,仍在哭,但大吵大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對悲傷的哀悼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要「對症下藥」
    寶寶新入幼兒園,看到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自己的爸爸媽媽卻沒有陪在身邊,會哭、會鬧、會發脾氣。看著寶寶緊張、焦慮的情緒,家長們心疼不已。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的寶寶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三周以上的佔20%,「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的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的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長,需要提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紅黃藍教育機構入園預科班的專家老師通過調查發現,孩子們的分離焦慮有不同的類型,家長們需要「對症下藥」。
  • 二幼緩解小班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有招兒
    8月27日,滎陽市第二幼兒園迎來了今年新入園的小班幼兒。 每年秋季都有大量的小班幼兒入園,做好小班幼兒入園工作是幼兒園領導、教師應該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大部分孩子入園會產生心理學上稱之為「分離焦慮」的症狀:焦急、不安、愛哭、恐懼、情緒波動大。面對哭鬧、不肯上幼兒園的孩子,許多家長感到心疼,焦躁、困惑、一籌莫展,一些沒帶過小班的和剛剛參加工作的幼兒園教師也常常束手無策。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樣媽媽們都不放心但孩子終究是要入園的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防護措施吧!新生入園前,不光要做好環境準備、教師心理準備,更要做好家長的工作。今天學前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以及影響幼兒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入園焦慮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開學季,幼兒園裡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門口媽媽一邊抹淚一邊帶著擔心離開或不放心,趴在教室的窗戶上…… 這種情景我們在開學季的幼兒園裡時常見到。那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入園分離焦慮呢?入園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 秋季入園:你的寶寶是哪種分離焦慮?
    作者:貝貝媽媽寶寶初次入園的分離焦慮,其表現各有不同:這會使得寶寶後續的入園更加困難,因為你會逃跑,會說話不算數,寶寶會感到不安全、不信任,甚至是被遺棄,自然會更加抗拒下次的入園。如果送入園時媽媽表現出焦慮和擔心寶寶,寶寶會感受到並更加焦慮。很多媽媽並未察覺自己也有分離焦慮,甚至有些爸爸送完孩子後也會哭得稀裡譁啦的呢!這些父母都要先療愈好自己的分離焦慮,才能真正幫助到寶寶應對好分離焦慮。
  • 如何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幾乎是每一個入園孩子必經的正常過程孩子入園前的心理準備工作有沒有做好,入園當天家長情緒是否平穩、愉悅,該走的時候是不是果斷離開,這些都是相當關鍵的影響因素。 每個孩子的適應狀況都不太一樣,通常分離焦慮會持續一周到一個月的時間。但也有分離焦慮可能會反反覆覆持續一年,甚至更長。
  • 寶寶新入園,分離焦慮令寶媽憂心,如何才能有效解決分離焦慮?
    經常會在社區裡聽到一群小寶寶大聲哭泣的聲音,而且說什麼也不鬆開家長的手,不想進入幼兒園裡面。很多寶媽面對這種情況也很尷尬,畢竟有很多家長的寶寶又聽話又懂事,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寶媽自身也很憂心。尤其是寶寶還小,剛離開自己,做媽媽的多少心裡有些擔心。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寶寶分離焦慮,又該如何解決。
  • 又到「分離焦慮季」家有萌娃真鬧心 專家建議:六招緩解入園焦慮
    眼下,咱厝幼兒園開學進入倒計時,不少家有萌娃將上小班的家長既期待又忐忑:孩子終於要邁出獨立的第一步了,不知能適應嗎?作為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幫孩子儘快克服分離焦慮呢?對此,記者採訪了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室主任蘇海雲,為家長們分享實用的建議。
  • 又到「分離焦慮季」家有萌娃真鬧心 專家建議:六招緩解入園焦慮
    眼下,咱厝幼兒園開學進入倒計時,不少家有萌娃將上小班的家長既期待又忐忑:孩子終於要邁出獨立的第一步了,不知能適應嗎?作為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幫孩子儘快克服分離焦慮呢?對此,記者採訪了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學前教研室主任蘇海雲,為家長們分享實用的建議。
  • 新生入園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
    :「孩子入園後,把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任務」只交給老師就可以了?」為緩解新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除了需要老師在園採取一系列措施幫助幼兒之外,還需要家園互動,共同努力,使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找到安全感、歸屬感,消除分離焦慮。
  • 克服分離焦慮 寶寶入園so easy
    齊齊3歲7個月,6月8日入園第一天,沒有任何的抗拒,甚至歡天喜地入園了。或許在他看來,一切都是陌生而新奇的,也可能之前看過多次的巧虎早教視頻幫了忙,巧虎有入園特輯(煙臺地區免費copy),齊齊知道幼兒園裡有親切的老師、友愛的同學、大量的知識、豐富的活動、多樣的玩具……所以還沒入園就對幼兒園特別有好感,甚至有所嚮往。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會對幼兒園這一新環境感到不適應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入園分離焦慮會掛在爸爸媽媽身上哭鬧 幼兒園是孩子獨立闖蕩的第一個「江湖」,應對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情緒是寶寶從自然人到社會人轉變的裡程碑。適齡寶寶離開父母和家庭進入幼兒園,邁出其社會化進程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