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ELEPHANT MOTHER
2019年春節已過,大家又都奔上了行程,開始了新一年的拼搏奮鬥。成人們開始工作了,孩子們也要陸陸續續的開學了。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篇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分離焦慮的一些事。看看大象媽媽兒童之家是怎樣幫助孩子渡過分離焦慮的。
首先請各位家長不要被「分離焦慮」這個詞嚇到。分離焦慮不是洪水猛獸,沒有那麼可怕。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表現的那麼強烈。只要家長與老師做好溝通工作,提前預防,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計劃就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平穩順利的渡過入園分離焦慮。
幼兒園生活是孩子人生第一次走進集體生活,與家庭成員之外的人有了非常親密且較長時間的接觸。在未入園之前,也許家就是孩子的全部。熟悉的環境、專屬的照顧者、獨享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寵愛。然而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陌生的環境常常會使孩子一下子難以接受,在心理上和行為上表現出一些不適應,俗稱「入園焦慮」。
焦慮情緒最常見的表現莫過於哭鬧,還有很多其他的行為,比方早上抗拒起床不願去幼兒園,在幼兒園安靜不融入集體、回到家性格脾氣變得焦慮易激怒。有的孩子在第一周就會表現出來,而有的孩子則在最開始表現得很愉快,沉浸在對新環境的新鮮感裡,直到入園第二周後才開始哭鬧、抗拒上學。
如果我們轉換思維,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出現一些情緒的變化太正常了。焦慮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我們要科學的看待這種焦慮,它是客觀存在的,對孩子表現出來的情緒表現,我們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後再合理的進行安撫。緩解幼兒的焦慮感,而不是一味的哄或者斥責。
但作為媽媽的我們,顯然很難泰然處之。當孩子出現情緒波動時,我們家長很容易陷入一種負罪感,比如覺得送孩子入園是自己的無奈之舉;有時候又會猜疑是不是老師對孩子不好;更多的時候,我們聽著孩子在門裡哭泣,自己站在門外心如刀絞,恨不得立刻衝進去把孩子帶回家……這種種心理體驗其實也是家長對於環境變化的一種不適應。
總有家長問孩子幾歲入園合適?是不是一定要等到3歲?入園太早對孩子不好?不能很好的獨立吃飯,不會如廁就不能上幼兒園?其實最合適的入園時間取決於家長。如果家長內心非常清楚要給孩子一種什麼樣的教育,在前期選擇幼兒園時做足了功課,並且相信自己的孩子已經準備好了,那合適的時間就到了。既然選擇了送孩子去幼兒園,就應該做孩子堅強的後盾,避風的港灣。
入園焦慮症是雙向的,孩子和家長都會共同感到焦慮,有時候往往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而是家長離不開孩子。畢竟傾注了多年心血的孩子如今就要開始暫時離我們而去,家庭生活瞬間發生重大變化。家長們十分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面會不會受人欺負、會不會照顧好自己。而家長們如果不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這種情緒,很容易傳染到孩子身上。孩子本身非常敏感,很容易從大人的每一次關於幼兒園的語氣、眼神中體會到自己入園遇到的種種風險,從而大大加劇其焦慮情緒。
我們常常看到那些滿臉愁容的媽媽,孩子在被老師迎入教室時哭得特別傷心;而那些淡定自若的媽媽,往往孩子要輕鬆從容很多。所以入園前,家長的心理準備很重要。家長應該用樂觀的口吻和寶寶談論有關幼兒園的一切,例如 「我的孩子長大了,終於可以去幼兒園了!」,「幼兒園有很多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好玩的遊戲」。
如果家長實在焦慮的話,可以和家人朋友或者老師聊聊自己的擔心;和家人在送孩子入園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即便孩子哭鬧也要堅定上學,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對未知懷有恐懼是人類正常情感,因此要緩解孩子對上幼兒園的焦慮,成人應當對孩子進行情況預告,幫助孩子做些積極正向的心理建設。提前告知孩子既能增加他們的安全感,又能激發他們對幼兒園的興趣。
1)參加幼兒園開放日活動
這對於孩子即將入園來說,是孩子接觸未來學校生活的最直觀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對學校的陌生感。家長一定要帶孩子積極參與,初步了解幼兒園的環境、生活和學習模式,跟老師建立連結。
2)重溫美好回憶,提高好感度和憧憬度
在孩子要入園之前,以講故事或看繪本、看照片的方式與孩子一起重溫參與幼兒園開放日的情節,回憶認識的老師,一起談論發生的趣事。鞏固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印象。多把幼兒園裡開心的事情講給孩子聽,提高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度和憧憬度,對於他適應後續生活很重要。
1)給孩子一個過程——家長與老師一起溝通協商,為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入園過渡計劃,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不同的過渡時間。對於沒有強烈分離焦慮的孩子可以適當縮短過渡時間,而對於分離焦慮強一些的孩子可以適當延長過渡時間。可以先來半天,延長到吃午飯,再延長到午睡,然後全天。可以第一次父母跟著進入教室,慢慢的父母在教室外等待,觀察孩子找父母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就表示父母可以離開了。這個充足的過渡過程也是我們蒙氏教室的福利,因為蒙氏班級的孩子是一個一個進入的,能充分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情緒。過渡過程中,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老師觀察到家長可以離開的時候要果斷的離開。
2)專職老師負責制——孩子入園後,會派一名老師專門負責觀察照顧孩子的情緒和生活。讓孩子和這位老師儘快成為朋友,產生信賴,建立起孩子在幼兒園的安全感,逐漸的讓孩子跟老師、同學、環境建立情感連結。
3)愉快的清晨時間——早上起床後不要催促孩子「快快快」,一起愉快的吃個早餐,給孩子營造一個愉快令人期待的氛圍,然後父母和孩子一起開開心心的出門。
4)正式道別——送到學校後,把孩子送到老師手中、跟孩子正式道別,千萬不要偷偷藏起來,或者忍住眼淚扭頭就走。走前應告訴孩子:今天你吃完午飯、睡完午覺、放學後,爸爸媽媽就來接你了。孩子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所以不用告知具體幾點。如果孩子要求早一點來接,就儘量滿足孩子。
5)相信老師——與老師積極溝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動態和心理,在家中正面引導孩子,不要問「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等負面問題,耐心等待孩子主動講述幼兒園的情況,不逼問不追問。
6)鼓勵孩子提前結識同學——在孩子入園前和入園後多結交同學是解決入園焦慮的一個有效途徑。媽媽可以請即將入園的小同學一起到家裡做客,或者去串門。還可以尋找附近相近年齡的孩子,上學的時候手拉著手一起上幼兒園。寶寶放學之後讓孩子和其他同學們玩一會再回家。這樣不僅可以儘快讓寶寶融入新環境、轉移注意力、減少寶寶對完全陌生環境的恐懼,也能夠培養寶寶人際交往能力。
7)及時接送孩子——按時的送孩子去幼兒園,從不間斷。在孩子放學的時候,及時的出現,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一直還是在自己的身邊的。如果有事情耽擱的話,一定要事先和孩子溝通好,以免孩子放學後,看不到父母的身影,會有一些失落的小情緒。
總之,分離是必須的,焦慮是正常的,情緒是需要被接納的。只要家校聯合一起幫助孩子,提前預防、做好善後,他們完全可以快速的適應幼兒園,健康快樂的成長!
155-1001-0831
156-0000-1907
135-0136-1870
(以上微信同號)
大象媽媽兒童之家位於北京國貿CBD商圈建外SOHO東區1號樓3層1307。
Elephant mother children's house is located in 1307, building 1, east SOHO, jianwai, CBD business district, guomao, Beijing。
Elephant Mother Children's House
微信號:daxiangmam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