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秋季開學,又有一大批適齡的寶寶要進入幼兒園了,越接近開學的日子,父母就越擔心,第一次離開家的孩子,到底能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
每當開學,在幼兒園門口都能看到一幕幕「撕心裂肺」的分離場面:有的孩子緊緊抱著父母不願走進幼兒園;也有的孩子眼裡含著淚水,一步三回頭;還有的孩子哭得上氣不下氣,滿臉通紅,父母和老師在一旁怎麼安慰都沒用,看了不免令人心疼。
分離焦慮,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來,是一種和親近的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情緒,歸根結底是內心缺乏安全感,不敢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大人都難以面對分離,更何況孩子。
但白女士的孩子就不是這樣,開學那天,他淡定又自信地走進有幼兒園,還催著父母趕快走,在座位上乖乖放下小書包後,就拿起玩具去跟小朋友玩了,還安慰一些愛哭的寶寶。其他家長看了都十分羨慕白女士,紛紛向她討教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原來,白女士生了孩子之後,就在家當家庭主婦,每天陪伴孩子一起閱讀、玩遊戲;同時她也意識到不能溺愛孩子,所以也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經常帶孩子出去接觸人,培養寶寶外向的性格。
可見,培養一個不哭不鬧的寶寶,並不是難事,在孩子入園之前,父母得要花時間、下功夫。
01多帶娃出去接觸他人
產生分離焦慮更多的是內向的寶寶,他們整天與家人呆在一起,突然要離開肯定不適應。於是,有人認為孩子上學第一天,讓孩子不親近的人送他去幼兒園,孩子就不會哭那麼兇了。
這種方法並不妥當,因為他當天才發現不是爸爸媽媽送去的時候,會有背叛感,影響親子關係,而且分離焦慮不是一天就能解決的,父母不能一直拜託別人來送孩子去幼兒園。
相對來說,外向的孩子多多少少也會產生一些分離焦慮,但是並不太嚴重,這源於父母小時候就常常帶娃出去接觸人,他不害怕陌生的老師和小朋友,能夠很快地融入進去,對父母的依賴性沒有那麼強。
02提前帶孩子熟悉校園
去幼兒園之前,父母會不停地在孩子耳邊叨叨:「準備要去幼兒園了,你要離開爸爸媽媽了,要學會自己吃飯、睡覺、上廁所!」然而父母強調越多,越讓孩子對「幼兒園」這個沒有爸爸媽媽的地方心生恐懼。
父母最好能提前帶孩子去熟悉校園環境,試聽一兩節課,感受課堂氣氛。因為這時候有父母陪在身邊,孩子就會很放心地玩。等他跟小朋友玩了一會兒,會發現幼兒園這個地方沒有那麼恐怖,還挺好玩的。 等開學再來的時候,他就不會感到陌生和害怕了。
03進行短時間分離訓練
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安全型依戀,從進行短時間分離訓練做起。父母要跟孩子約定好,比如說去上廁所,1分鐘後回來,寶寶看不見媽媽的時候,可能會開始哭鬧,這時候要堅持1分鐘再回來,孩子發現媽媽真的遵守約定回來的時候,會感到很安心。
隨後,可以慢慢延長時間。3分鐘、5分鐘、10分鐘……以此類推,不斷增強孩子的安全感,要注意的就是,在和孩子做分離訓練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遵守和孩子的約定。
如此,當孩子的安全感越來足,父母不在的時候他們也不鬧,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情,等父母回來的時候就會很開心。送孩子入園的那一天也是同樣,父母跟孩子說好放學來接,他就會相信,然後興高採烈地去找小朋友玩了。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適應校園環境,推薦給家長這套入園準備早教書《我要上幼兒園啦》,分為EQ卷和IQ卷共有8冊書,從情商角度訓練孩子的認知和思維能力;從情商角度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減少心理負擔。
EQ卷包括了心理、生活、安全、交往4個方面的準備,針對孩子入園初期容易出現的問題,結合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 ,進行科學、系統的入園準備訓練。
比如「心理準備」這一冊書裡,介紹了寶寶進入幼兒園前必要的心理活動,詳細展示了幼兒園中的學習和生活內容,讓孩子了解並從心理上接受幼兒園,充分激發寶寶上幼兒園的興趣。
IQ卷包括了數學、認知、智力、語言4個方面的準備,通過有趣的遊戲、豐富的實例、權威專家的提示,進行早教啟蒙,開發智力、活躍思維,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現在8冊書只需要23.8元,換算下來一冊書不到4塊錢,相當於一包零食的價錢。在9月開學之前,買回來與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幫助孩子了解幼兒園、愛上幼兒園,消除家長的擔心和顧慮。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去幼兒園第一天會哭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