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眨眼,孩子已經開學一個月了,有經驗的寶爸寶媽應該知道,9月份是寶寶適應幼兒園的過程,基本上三天兩頭就哭鬧著不想上幼兒園,體質不好的寶寶還要經常請假。
好不容易使用了之後,又馬上到了十月一放假,很多寶寶十月份開學就又回到了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又哭又鬧捨不得離開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部分孩子上幼兒園時從來都不哭不鬧,家長放心老師省心自己也少遭罪。有幼兒園老師總結,開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老子這4種家庭。
1、家長言出必行的家庭
家長言出必行,答應孩子的事情都能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不答應,孩子會對家長有很強的信任感,這種信任也是安全感的一部分。
家長說:「下午來接你」的時候,孩子會直接相信,對待在幼兒園這件事也沒有那麼恐懼。
2、孩子獨立的家庭
家長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自理能力和獨立意識都比較強的話,在上幼兒園時會更自信,在幼兒園中生活問題也比較少,可以照顧好自己,哭鬧的概率會比較小。
3、經常帶孩子出門的家庭
家長經常帶孩子出門的家庭中,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種性格的同齡夥伴,這樣的孩子社會性會更強,面對陌生的老師、同學和幼兒園的環境不會覺得害怕,還很容易融入集體。
4、做好入園準備的家庭
家長提前做好入園準備,孩子大致了解到在幼兒園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對幼兒園的新朋友、新玩具有所期待;將「上幼兒園」作為自己成為「大孩子」的標誌時,孩子不僅不會哭鬧還會很開心。
1、關注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輕鬆了,有老師幫著看管就行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孩子在幼兒園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小問題影響情緒,有時老師並不會注意到,甚至有些孩子不願意主動說。
所以就需要家長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玩遊戲時、睡前等孩子比較放鬆的時候,用一些方法「套」孩子的話,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多溝通。
2、培養孩子情商
孩子在幼兒園中除了會遇到適應環境和生活的問題之外,另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更好地融入集體。
這就需要家長平常多教孩子一些與同齡人交流、溝通之類的情商能力。尤其是結交朋友和解決矛盾這兩個部分,格外重要。
3、多和老師溝通
家長有時間也可以多和老師溝通,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兒園時的狀態如何,而且說實話,老師不可能將時間和精力平均分給每一個孩子,家長經常問一問老師也會對你家孩子更上心一些。
這裡是小蔣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