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開學之初,幼兒園門口總會發生孩子和家長的「拉鋸大戰」。
一部分孩子首次入園時會表現明顯的抗拒表現,他們會不停哭鬧,捨不得和媽媽分離。
但也有一部分新入園的孩子,表現得很「淡定」,他們能夠很好地看待「入園念書」這件事,不會表現出哭鬧和不滿情緒,雖然也不高興,但絕不會給父母添麻煩,對老師發洩情緒。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入園差異」的出現呢?根據幼兒園老師的描述和回憶,我們找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和家庭有關係。
對孩子不「嬌生慣養」的家庭
琪琪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等到了入園的時間,每天都要哭上好幾回,根據老師說:「琪琪第一天上幼兒園並沒有哭,而是第二天開始哭的。」其實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琪琪太嬌氣了。
像琪琪這種從小被寵壞了的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只能用哭泣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不僅僅在幼兒園哭泣,在家裡也同樣哭泣。
所以說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從小肯定生在不嬌生慣養的家庭,作為父母一定要記住,孩子不能嬌生慣,負責以後孩子一旦離開父母的保護,就會顯得格外脆弱,沒辦法獨立生活。
孩子有足夠安全感的家庭
夫妻和睦、婆媳和睦,家庭各成員之間關係和睦,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也是孩子擁有安全感的基礎。孩子只有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才不懼怕分離。
很多孩子上幼兒園哭是因為即將要與父母分離,他們擔憂這一分離是永久分離,怕再也見不著父母,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有著嚴重的分離焦慮症。
所以,如果父母想讓孩子不懼怕幼兒園的分離,父母必須得讓孩子沐浴在愛的家庭氛圍裡,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父母經常帶孩子出去見世面的家庭
有些父母很注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經常會教育孩子如何與人相處,經常帶孩子全國各地到處玩。孩子經歷多了,看得多了,適應能力自然也會更強。
這些孩子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都能找到自己的適應方法,很快的融入新的環境裡,所以當他們面對幼兒園這個新的環境,他們也是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而不會大哭大鬧拒絕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