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園長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2020-09-04 美媽很帥

文丨美媽很帥

昨天早上早早就送兒子到他爺爺家,途中經過一個小學跟兩個幼兒園,發現從小學門口出來的家長都是笑盈盈的,如沐春風。

然而從幼兒園出來的家長卻是另一番景象。孩子滿臉淚水、哭聲震天,拉著媽媽的手,就是不讓走,媽媽的臉就像苦瓜一樣,既心酸又無奈。後面保安出手幫忙強行拉孩子進幼兒園,這事才告一段落。

回來的途中,美媽還看到一些家長站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遠遠地看著孩子。這一幕看在眼裡,心裡有點不是滋味,「養孩子可真是操不完的心吶。」

記得一位幼兒園的老園長說,「大多數初次入園的小朋友,面對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都會感到害怕而哭鬧不止。不過也有少數小朋友入園後不哭不鬧的,很快就適應了新環境並交到了新朋友。」

老園長還表示,初次入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01從小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的家庭

對於初次入園的小朋友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而且裡面的人他都不認識,他最親近的人不在身邊,需要獨自面對困難,難免感到不安。

如果父母從小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及時關注與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為他創造一個穩定、有序而有愛的世界,那孩子勢必會逐漸成為一個積極樂觀、喜歡挑戰而具有合作能力的孩子。這樣一來,讓孩子開啟集體生活、融入新的圈子會容易很多。

0-3歲是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的關鍵期,尤其是2歲之前,父母讓孩子感受到「愛的力量」。在嬰兒期寶寶哭鬧、吃奶的時候,抱著他深深地看著他的眼睛,用溫柔的話語笑著逗他,讓寶寶感受到你的情緒與愛意

2歲左右,孩子迎來了「可怕的兩歲」,如果孩子期望的事沒有得到滿足,他會憤怒,甚至以打滾撒潑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在養育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多些觀察了解孩子的情緒,及時滿足他的情感需求,讓他獲得更多的安全感,促進自尊心的正向發展,入園後自然能更好地適應群體生活了。

02常帶孩子出去玩的家庭

老園長表示,「那些常常呆在家裡的孩子,往往很抗拒上幼兒園。而那些經常帶孩子出去玩的家庭,孩子會表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

因為很少出去玩的孩子,從小生活圈子小,只圍著家裡的幾個大人轉,很少跟外面的人接觸,缺少自己的玩伴,生活過於孤僻,到了幼兒園不知道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又擔心自己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覺察到自己不如別人,孩子會自卑甚至會討厭自己,因此而拒絕上學。

隨著動作能力後與語言能力的發展,孩子1歲會表現出想結交小玩伴的強烈願望,他們渴望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快樂,一起探索這個世界。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有意識地擴大活動範圍,營造一個有利於結交玩伴的環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孩子帶到廣場、公園等小朋友多的地方,他還是更願意獨處,自己玩自己的,我們不要刻意要求他去結交朋友,而是順應他的個性來發展。

在幼兒園,孩子們一開始關係就很好的情況並不多,剛入園的小朋友都在為了適應幼兒園生活而拼盡全力,而且需要清楚地認識到老師這個角色(原來老師也能像爸爸媽媽那樣,是個可以依靠的對象),才能安心過這種集體生活,下一個階段才有餘力去結交朋友

所以很多小朋友都是在第一個學期甚至第二個學期結束的時候,才會跟家裡人提起玩伴的名字或者主動提幼兒園發生的事。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壓力,別一放學就問他有沒有交到新朋友

03從小鍛鍊孩子自理能力的家庭

上了幼兒園就不能在家那麼隨意了,需要按照老師規定的時間以及學校的規則來行事,需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才能遊刃有餘地融入集體生活。那些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自理能力都不差,父母為了培養他的自我認可感,早早就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了。

孩子的自我意識從嬰兒期就開始一點點地萌芽了,1歲左右就會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接觸或移動物體,2歲左右這種意識會更加明確,開始有「想自己完成事情」的願望

此時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孩子的這個本能加以引導,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主吃飯(用手抓著吃也是自主吃飯)、穿衣穿鞋、收拾自己的玩具、出門背自己的小包等等,這樣不但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長遠來看對孩子性格養成,對情商培養以及對自我肯定感(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的提高也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這些都是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必不可少的!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園長坦言:上學「不哭不鬧」的寶寶,多半是來自這3種家庭
    因為從初次入園就沒有哭過,對於孩子來說,上學真的沒有多大的事,一進入學校大門,跟麗麗揮揮小手就大步進入學校,這是麗麗孩子上學的專屬方式。大家聽到之後,都很羨慕麗麗的孩子太懂事了,或者是因為家庭背景的緣故,孩子對於上學才沒有排斥感。
  • 資深幼師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當初我家大寶上幼兒園時就是這樣,我在外面擔心她在我離開之後也會哭,還特意打電話問了老師,沒想到老師說:「嘟嘟特別乖,沒哭沒鬧正和一個小女孩玩娃娃呢!」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作為在幼兒園中做了8年幼師的資深幼師,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背後的家庭都是有共同點的。
  • 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3種家庭,別小瞧了分離恐懼
    每一年開學之初,幼兒園門口總會發生孩子和家長的「拉鋸大戰」。一部分孩子首次入園時會表現明顯的抗拒表現,他們會不停哭鬧,捨不得和媽媽分離。但也有一部分新入園的孩子,表現得很「淡定」,他們能夠很好地看待「入園念書」這件事,不會表現出哭鬧和不滿情緒,雖然也不高興,但絕不會給父母添麻煩,對老師發洩情緒。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入園差異」的出現呢?
  • 資深幼師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來自這3種家庭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起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第一次帶孩子上幼兒園的那個場面!還沒等進樓,就能聽見各種撕心裂肺的哭聲,那可真是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啊!進入幼兒園,就能看到有抱著父母哭的,有在地上打滾哭的,還有一邊哭一邊拽著家長要走的,場面著實很轟動。
  • 資深幼師: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沒多久孫女士就懷上了娃,不過她已經32歲了,也算得上高齡產婦,需要注意的事情非常多。在孫女士懷孕期間,公公婆婆還有爸媽紛紛主動來照顧她,她肚子裡的寶寶可以說是帶著全家人的愛與希望出生的。孫女士的寶寶是一個女孩,一出生就得到了家裡人的各種關愛,長輩們經常陪著寶寶玩耍,有種"掌上明珠"的感覺。
  • 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資深幼師坦言,多半來於這3種家庭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我們的一生,要個父母有3次離別,第1次是目送孩子去幼兒園、第2次是孩子結婚生子,第3次是父母老去永遠閉上了眼」。幼兒園門前簡直像是「大型兒童拐賣現場」一樣,坐地上哭的、趴著打滾的、抱著爸爸媽媽不撒手的、在學校裡亂跑老師也抓不住的等等。每次孩子上幼兒園都像打架一樣累,孩子大哭大鬧,家長也捨不得直抹眼淚。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不困不鬧非常聽話,可以很淡定的和爸爸媽媽說再見,轉身就可以和老師進教室。
  • 幼兒園園長: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不過不是每個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聽話,有的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表現的就很突出,不哭不鬧很懂事,不僅讓家長省心,老師也會很喜歡。,經過一些老師的細心觀察發現和總結,將第1天上學「不哭的娃」,分為這幾種家庭當中的寶寶,一位幼兒園園長朋友道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 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一般都來自這3種家庭,父母別不信
    一般的家庭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面臨「分別的痛苦」,而且孩子也是非常牴觸去幼兒園的。畢竟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地方,裡面的同學和老師都是從來沒有見過的人,而且父母還不在自己的身邊,恐懼的心情會一下子迸發出來。
  • 資深幼兒園園長直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娃,大多來自這3種家庭
    文/樂仔(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有很多家長在小孩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難免會上演一場驚天動地哭戲,但也有一些小孩卻能快快樂樂地進入校園。最近這段時間剛好是幼兒園剛開學,田女士的女兒也到了上學的年齡,孩子小的時候性格特別開朗,喜歡交朋友。
  • 幼兒園老師坦言:上學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生活在這3種家庭中
    圖文/.蓓蓓編輯/蓓蓓當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想必很多家長都有著相似的經歷:孩子剛開始還乖乖的,但是當自己一離開,就會開始大哭不止,只要有一個孩子哭,接來下整個班級就只剩下小孩子的哭聲。但是,也會存在一些不哭不鬧的孩子。
  • 幼兒園園長經驗之談:入園不吵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類家庭
    不知道諸位家長有沒有聽過&34;,就算沒有聽過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常能看到孩子身上有這類症狀的出現。孩子在小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與家長相處,長時間在父母的陪伴下生活著,等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在與父母分別步入校園時,孩子往往會用哭鬧等方式來表達自身內心的焦慮。
  • 幼兒園園長經驗之談:入園不吵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類家庭
    不知道諸位家長有沒有聽過"分離焦慮症",就算沒有聽過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常能看到孩子身上有這類症狀的出現。孩子在小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與家長相處,長時間在父母的陪伴下生活著,等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在與父母分別步入校園時,孩子往往會用哭鬧等方式來表達自身內心的焦慮。
  • 幼兒園老師表示: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出自這3種家庭
    相信做家長的都能體會到,每到幼兒園開學的時候,總是免不了孩子哭哭啼啼,許多家長也對此司空見慣,覺得是正常現象。"不去,我不要上幼兒園!"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有的家長就開始擔心焦慮起來,害怕孩子吃不好,受到欺負。
  • 幼兒園開學「哇」聲一片,不哭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孩子們就像從生與死中分離,呼喊而哭泣,婷婷班上的孩子哭得如此之多,以致於她被毀了,但是班上有一個小女孩沒有遭受這種「悲傷」。氣氛的影響。一個乖乖地坐在座位上玩積木的人,不哭不鬧之後,她與老校長討論了這一問題。
  • 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成長在這3種家庭,贏在起跑線上
    但是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幾類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不鬧。案例:朵朵是一個3歲的小女孩,上了幼兒園第一天之後,就不哭不鬧。這一點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甚至連閱小朋友無數的老師都誇朵朵,有自理能力,又乖又聽話,而且還非常大方愛分享,很多不知道人都以為孩子出生的家庭可能比較嚴格,這種孩子是父母嚴格管教中才能養出來的,但其實朵朵生活的家庭非常幸福,受盡一家人寵愛。
  • 入園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多半是來自這3種家庭,看看有你家嗎
    孩子在第一次上幼兒園時,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大哭大鬧、不情不願,第二種是泰然處之、坦然面對,為什麼會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呢?其實這跟家庭環境、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一般第一次去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是來自以下三種家庭。
  • 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背後多半有這3種家庭
    我初中的一個同學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幼師了,她跟我聊天的時候就提起,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不鬧,反而很容易適應的孩子,一般都來自這3種家庭。幼兒園老師直言: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有這3種家庭。去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家庭環境中的小秘密
  • 資深幼兒園園長直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那麼家長必定要經歷一次崩潰的場面,那就是孩子在學校門口的哭鬧。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在上學的第一天都會哭鬧,也有少部分孩子在進入校園時是非常開心的。宋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經三歲了,看著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宋女士也不免擔心起來,因為他也曾見過許多小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模樣,哭得撕心裂肺,著實讓人心疼。
  • 幼兒園老師透露: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半是出自這3種家庭
    當然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的教育至關重要,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初入社會的第一步,對於很多不能離開父母懷抱的孩子來說,哭成為了他們不適應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愛哭鬧這種情況而不捨得讓孩子再去幼兒園,其實是很不對的,孩子的勇敢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有很多孩子似乎天生比較勇敢,適應性比較強,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可以做到不哭不鬧,甚至還能幫老師處理一些小情況。
  • 幼兒園老師:上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娃娃,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
    ,而有的孩子則興高採烈的去上幼兒園。在家裡就開始哭鬧不停,有的孩子甚至抱在家裡的床上,門口就是不去。通過孩子們的情況也大致可以看得出來是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有一個幼兒園老師總結了:開學第一天,不哭不鬧的娃娃,大多是來自這4種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