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櫻桃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幼兒園開學有一段時間了,可是林女士家的寶寶卻還沒有順利入園。寶寶今年三歲半了,正好是入園的合適年齡,可是小傢伙對於入園卻非常的牴觸。在孩子入園前,林女士就想到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不想要入園而哭鬧,自己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能夠輕易妥協。可是到了入園當天,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林女士最終還是心軟了。
就這樣反反覆覆地送孩子去了幾次幼兒園,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了,看著鄰居家的孩子已經習慣背著書包去上學了,林女士覺得心裡有一些著急。「明明我家孩子要比鄰居家的孩子大上半歲,可是在上幼兒園這件事上,我家孩子的表現還真不如人家。」一提到上幼兒園,孩子就哭鬧不止,當父母的究竟該怎麼辦呢?
在剛入園時,孩子們都會有一些情緒上的牴觸,大聲哭鬧便成了孩子們表達情緒最直接的方式。於是父母們為了判斷孩子是否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就常常會拿孩子是否哭鬧來作為參考依據。那麼孩子不哭不鬧了,是否就證明著他們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呢?
其實不然,孩子們的情緒敏感而又脆弱,當他們不哭不鬧時,很有可能是因為覺得無助而失望。孩子們發現哭鬧不管用時,哭鬧的表達方式就失去了成效,但是這和孩子適應環境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此前在網上有這樣一段非常有愛的視頻,在視頻中,兩個幼兒園小夥伴因為疫情隔離的原因待在家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了。在解除隔離後,兩個小傢伙在去幼兒園上學的路上相遇了。
太久未見的小夥伴彼此都很思念對方,於是兩個小傢伙戴著口罩,深情地相擁在一起。網友們評論說,「兩個小傢伙的擁抱是世紀擁抱,整個畫面滿滿的都是愛。」
這種看到朋友就充滿期待的孩子,顯然是早就適應了幼兒園了。
1.孩子的情緒狀態
當孩子入園後,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便孩子不哭不鬧,父母們也應該對孩子的情緒狀態有所了解。
如果孩子整天悶悶不樂的,那麼顯然他的幼兒園生活過得並不愉快。即便孩子沒有大的情緒波動,但他們內心對於幼兒園生活仍然是非常反感的。
2.孩子的交友狀態
當孩子在入園後能夠很快找到好朋友時,孩子的幼兒園生活一定會過得非常有意思。擁有同伴會讓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體驗中有更多的安全感,同時當孩子對於環境有所適應後,孩子身上的社交能力才開始有所更好的顯現。
3.孩子上學的積極性
當孩子對於上學有一定的積極性時,那麼說明他在幼兒園的生活是非常順利的。孩子發現了幼兒園中有趣的一面,這使得他們在上學這件事上變得更加主動。反之,如果孩子在上學這件事上表現得非常被動,即便他們已經不哭不鬧了,但是他們仍然沒有很好的適應其中。
入園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生活模式上的巨大改變,孩子們對此有所不適應也是正常的表現。其實如果父母們能夠給予孩子恰當的幫助和幹預,一定會讓孩子對於幼兒園生活的適應性有所提升。
1.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當孩子在幼兒園中擁有玩的比較好的玩伴時,孩子會發現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候會比自己一個人玩更有意思。孩子們身上的社會性使得他們對於社交保持一定的興趣,多交朋友便是孩子身上的這種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有小朋友的陪伴,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生活會更加有歸屬感。
2.提前培養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
當孩子可以非常熟練地吃飯、上廁所,那麼他們對於幼兒園生活的適應能力會更強。孩子身上擁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時,他們更加能夠有更多的心思去觀察和發現幼兒園中更有趣的內容。同時可以照顧好自己也讓孩子覺得非常有成就感,自我意識發展得到滿足。
3.適當的給予孩子誇獎
當孩子身上的社會性有所發展時,他們非常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夠被看見和認可。所以在孩子入園後,父母們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誇獎,這對於孩子是一種鼓勵同時也是一種肯定。
對於一個陌生環境的適應,即便是成人也需要一段適應的時間,所以父母們在孩子入園這件事上一定要保有耐心,幫助孩子一起走過分離焦慮的階段。
你家孩子適應幼兒園了嗎?
櫻桃媽媽陪你一起育兒,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