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幼兒園總計28.12萬所,同比上年多出1.45萬所,增長率為5.44%。
編輯:邱寫寫
幼兒園是孩子邁進學校前的一段過渡期,在幼兒園裡,孩子們收穫成長,學會和小朋友們相處,完成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如今九月已經過去一半,孩子們都陸陸續續邁進了幼兒園,有的寶媽高呼「神獸歸籠」,而第一次進園的寶寶們,卻給爸媽出了一道大難題。
孩子哭鬧,每天送園都宛若一場硬仗,爸媽捨不得、娃大哭不止,場面一度堪比影視劇中的狗血情節。
孩子哭鬧就一定是牴觸幼兒園嗎?其實判斷孩子是否牴觸幼兒園,並不能完全通過是否哭鬧來看,還有三個重要的參考。
孩子內心是否牴觸幼兒園,不能光憑哭不哭來判斷
同事小野最近總是心事重重的,尤其是每天早上剛來到工位的時候,看起來宛若衰神附體,整個人就是一個大寫的「衰」字。
在大家的特別關心之下,小野才說出了困擾已久的難題,原來是幼兒園開學後,小野在送娃入園這件事上,遭遇了大麻煩。
「我家孩子都是讓我媽給慣壞了,現在我跟老婆的話都不聽,每天送園都是一場大戰,真累啊。」小野抱著頭,一臉苦惱地說。
每到開學季,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有的爸媽高呼「神獸歸籠,大快人心」,有的爸媽卻像小野這樣,被孩子折磨得抬不起頭。
說起孩子對幼兒園的牴觸,那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是孩子是否牴觸幼兒園,並不能僅看哭鬧這一件事,還有三個抗拒入園的常見表現,生活中很難察覺。
孩子抗拒幼兒園的四個表現
孩子抗拒入園,一般有四個表現,除了大哭之外,後面的三個很容易被忽視。你家孩子入園後,有這幾個表現嗎?
1. 在幼兒園經常無故哭鬧
這個表現是最明顯的,孩子不論是在園內,還是在家裡,情緒都變得非常脆弱,總是莫名其妙地大哭大鬧,非常難哄,讓老師和爸媽都非常頭疼。
2. 每天送園都很難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暴躁脾氣,每天送孩子上幼兒園,更是一場家庭大戰,爸媽們使出渾身解數,也難以說服孩子自願地上幼兒園。
因為絕大多數孩子都非常戀家,出現這種情況的家庭有很多,這個問題很容易被爸媽們給忽視了。
3. 在幼兒園不上廁所
有的寶寶在園裡一整天都不上廁所,有的孩子是刻意憋著,還有的孩子是因為不適應環境,自己感覺不到便意。
幼兒園的廁所總是打掃得非常乾淨,為啥孩子在園裡不願意上廁所呢?究其原因還是對環境的不適應,對幼兒園有一定的牴觸心理。
4. 回家後不願意提及幼兒園的事
每天爸媽下班、孩子放學,爸媽們總喜歡問孩子幼兒園的事,比如:「今天吃什麼了?有沒有交到新朋友?」
如果孩子對這些家常問題避而不談,甚至是出現躲閃的神情,很可能是孩子排斥幼兒園的表現,爸媽們先停止追問,耐心地引導孩子,不要拿這些事情來戲弄孩子。
如何讓孩子慢慢適應幼兒園生活
在進入幼兒園之前,爸媽們不僅需要做好託費的準備,還需要做好三個準備。
◆ 入園前的物品準備
給孩子準備好寶寶喜歡的生活用品、文具等,有的幼兒園需要孩子自帶午睡的小行李,爸媽們可以提前購買,讓孩被熟悉的物品所包圍,減少孩子對幼兒園的陌生和排斥。
◆ 入園前的精神準備
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在入園後更容易快速適應。在孩子入園前,先教會孩子的獨立技能,如自己用杯子喝水、自主如廁等等。
◆ 每天送孩子,爸媽如何表現
多數孩子早上送園都會存在抗拒情緒,爸媽們可以嘗試給孩子一個「分別擁抱」,創造一種儀式感。
不論孩子是否哭鬧,爸媽們都要以身作則,可不要孩子還沒哭,自己先哭了。
如果你的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或是正處在抗拒幼兒園的時期,對爸媽有過度的依戀情緒,爸媽們可以嘗試給寶寶看這部《愛的教育情商繪本》。
其中包含《我會自己想辦法》、《學會堅強,勇敢戰勝困難》等8個情商故事,培養孩子獨立人格。
貼近生活的小故事、銅版紙印刷的大彩圖、注音漢字,還有嗓音甜美的伴讀,每天晚飯後、睡覺前,帶著孩子一起讀繪本,可以鍛鍊孩子獨立的能力,更容易適應新的環境。
小島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入園有這些經歷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