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不哭鬧也會遭遇入園分離焦慮,快來領悟幫助孩子順利上學的方式

2020-09-07 企鵝爸爸


九月開始。


朋友圈都是送孩子上學的照片。


家裡的娃只是升班的,老父親老母親恨不得敲鑼打鼓慶祝。


但是第一次送娃上幼兒園的家長心情恐怕就沒有那麼輕鬆。


搞笑如鄧超,當年送娃去幼兒園都要一步三回頭,偷偷躲在門口落淚。



尤其今年很特殊。


往年把孩子第一次送出門上學,也只是從0到1邁出第一步。


今年好多孩子被憋在家裡好幾個月,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等等還倒退,差不多從負開始。



這次就和聊一聊怎麼應對孩子的入學第一次。


入園分離焦慮是什麼樣子的?

怎麼緩解分離焦慮?

還可以做什麼幫助孩子適應學校?

怎麼了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孩子上學遇到第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入園分離。


而且入園分離和很多人預想的不一樣,並不僅僅發生在入學的第一天或者前面幾天,也不一定是去學校大哭。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像我家娃上幼兒園。


第一天就可以順利和我們告別。前面很多天在幼兒園的表現也很不錯。


當時我們都高興壞了,覺得之前在家的繪本洗腦大法成功了。


結果一個星期之後,幼兒園的新鮮勁過去了,他就不想去上學了。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委屈到哭,哄大半天才能平復心情。


第二天平平靜靜去學校,晚上回家繼續哭一場。一直持續了快一個月。



後來我才了解到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有很多種表現。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John bowlby把孩子第一次上學分成三種階段。


第一階段反抗階段。劇烈的哭鬧或者故意拖延上學。


第二階段失望階段。在幼兒園悶悶不樂,不愛參加活動等。


第三階段超脫階段。熟悉了幼兒園的老師和同學,建立了信任。


不同的孩子表現完全不同。


有些直接跳過前面一二階段,很快就適應。有些需要花一周、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還有的剛剛適應了,放一個長假重頭再來的。


大家先給自己打一個預防針,知道入園分離焦慮表現五花八門,而且可能持續的時間會比原設想的要長。



因為我家娃的入園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挺長。我也找了學校了老師了解怎麼解決。


老師給我提供的解決辦法是:當他悲傷的時候給他安慰。但是不需要過分誇大他的情緒。


堅持送他上學,慢慢他就會適應。


有些人會考慮是不是先讓孩子上半天,再上全天一點點適應比較好。


這個問題我也和幼兒園的老師討論過。


娃幼兒園老師給的方式有點不一樣。她說如果不是特別抗拒的孩子是不建議這樣做的。


因為在我們家長的角度,孩子先上半天再上全天是循序漸進,孩子容易接受。


但是在孩子的角度,他是好不容易適應了上半天學,然後再花時間去適應上全天。相當於他得去適應兩次規則



她推薦的方式是晚一點送孩子去上學,儘量一放學就接孩子回家。


上學之前還可以給孩子吃一顆定心丸。告訴他媽媽什麼時候來接他。


可能這個階段的還是對時間概念還是比較模糊。可以把時間和事件對標。


比如說吃過下午茶,和小朋友們玩一會兒,媽媽就來接你回家。



我們還能做什麼幫助孩子適合學校生活?


看幼兒園繪本、提前擴大社交這些大家都知道。


其實還有一點很重要很基礎,但經常被忽略的。


調整作息時間


幼兒園是有非常固定的作息時間。7點多起床準備,8點多去上課,11點吃午飯,12點睡覺,2點多起床。


如果孩子原來的作息時間和幼兒園的差距比較大,孩子適應起來就有難度。


我家娃最開始對幼兒園一個吐槽點就是能不能不要在幼兒園午睡。


因為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1點到4點睡午覺。


幼兒園的午睡時間對他是一個障礙。



有些人可能覺得不就是時間嘛。


其實是人的身體會形成習慣,本能的反應。


好比一個習慣晚睡晚起的人,突然叫他早起。


或者喜歡中午睡到2點的人,1點半就叫他起床上班。


那種感覺是很崩潰的。


所以提前按照幼兒園的時間去規劃孩子的生活。


做到差不多同步。


可以幫到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上有幼兒園焦慮,家長更焦慮。


擔心他是不是能適應,想知道他在幼兒園發生什麼事情。


怎麼能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呢?


去年我們專門分享過一篇怎麼從孩子的嘴巴挖到消息的文章「你今天在學校裡幹了啥?」「不知道」,這4招助你套路孩子的嘴巴。



主要有2種方法。


改變提問的方式


問有選擇或者可以直接判斷的問題。


比如問幼兒園中午吃什麼?


可以問:中午吃的是麵條還是米飯?


中午的菜裡面有肉?


孩子就可以從問題的提示裡面回憶,說出選擇或者判斷。


這就比直接問「中午你吃了什麼會好很多?」。



遊戲模擬。


和孩子娃過家家的遊戲。模擬上學裡面的情景。


他在遊戲裡面的表現,很多就是他在幼兒園發生過的事情。


入園上學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放寬心,總會邁過去的。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園前的分離焦慮期(一)
    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會好奇,這個學期就快要結束了,離下個學期開學也還早著呢,現在講什麼入園分離焦慮啊,等到開學再慢慢學也來得及吧。看過了太多太多孩子入園很長一段時間了還哭鬧不適應,短則一星期,多則半個月,一個月,甚至時間長的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才勉強好一點。也看過了太多家長,因為孩子上學哭鬧,不適應等事情跟著煩惱的,更有一家人鬧得雞飛狗跳的。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入園焦慮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開學季,幼兒園裡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門口媽媽一邊抹淚一邊帶著擔心離開或不放心,趴在教室的窗戶上…… 這種情景我們在開學季的幼兒園裡時常見到。那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入園分離焦慮呢?入園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 緩解分離焦慮,讓孩子喜歡上學
    「我不要去上學,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嗚嗚嗚……」新學期開學已經一個多禮拜了,幼齡家長們討論最多的都是孩子入園時孩子哭鬧、自己擔心等焦慮情況。其實大多數孩子拒絕上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捨不得離開可「依賴」的父母。 孩子初入託兒班、幼兒園時大哭大鬧,抱著家長的腿不讓其離開,孩子回到家鬱鬱寡歡,一聽去上學就如臨大敵,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分離焦慮。
  • 寶寶入園焦慮?多和家長送娃上學時的三個行為有關,中了的趕緊改
    ,家長面對孩子的哭鬧打滾而心軟,無疑會加劇他們的內心焦慮。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入園不適應,會做一些「小動作」,從而導致讓孩子容易抓到「逃學竅門」,反而加劇了寶寶的入園焦慮。>1、門外偷看孩子不少家長在送到孩子到幼兒園之後,總是會不放心地在教室外偷偷觀察孩子,雖說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可這種行為是對老師和幼兒園的不信任,也會讓老師覺得自己不被認同。
  •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專家來支招
    孩子今年小班入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分離焦慮」是一個繞不不去的門檻。一般來說,「入園焦慮期」的持續時間為一到兩周,在此期間,孩子可能會出現哭鬧、賴床、生活技能倒退、性情改變等現象,也有可能出現頻繁生病的現象,面對孩子的不良情緒,家長們往往身心俱疲。
  • 入園哭不停?分離焦慮了解一下
    ☆ 什麼是分離焦慮?  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焦慮,這是一個正常的情感發展階段。一般情況下,在寶寶6~7個月就可能表現出分離焦慮的徵兆,在10-18個月左右會達到頂峰,寶寶第一次上幼兒園時也會有所表現。
  • 入園焦慮?孩子哭鬧不願意上學?這幾個方法輕鬆解決,父母必備
    ,在這一刻,被發揮的淋漓盡致分離哭鬧很正常柵欄內,第一次離開家的寶寶們哭著喊著「媽媽別走,我要回家」柵欄外,第一次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們紅著眼眶因為擔心孩子吃飯、睡覺等適應的問題,父母們同樣也會或多或少患上分離焦慮。
  • 自然樹 | 入園狀況百出,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們順利入園?
    剛放了一個長假,重新適應入園需要一段時間,孩子多少會產生一些分離焦慮,這時家長如何回應很關鍵。特別是接送時,你的做法可能在安撫孩子的情緒,也可能會放大他們的不安。如何幫助孩子健康地適應入園分離?以下這些要點分享給大家~~孩子入園哭鬧,是因為害怕依戀的家人一去不回。這樣的擔心會讓他們在你不在的時候緊張、焦慮、無法安心地做任何事情。
  • 孩子哭鬧不上幼兒園,專家支招,如何幫助孩子輕鬆度過焦慮期
    文/紅豆媽媽育兒日記每到開學季,不管是對於準備入園的孩子還是家長,都意味著一場噩夢,相信很多家長都在幼兒園門口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孩子抱著媽媽哭鬧著不肯撒手,孩子媽媽也紅著眼圈捨不得把孩子交給老師,這樣的「苦情戲」每天早上在幼兒園頻繁上演,一些家長也常常發出疑問,為什麼孩子上了這麼久,還是天天哭鬧著不肯上學。
  • 孩子各種花式撒嬌不想上學,「分離焦慮」在作怪,4個階段是關鍵
    無奈之下,張姐只好帶著孩子先回家,到家了之後,孩子和在幼兒園的時候判若兩人,悠閒地躺在沙發上看動畫片,這讓張姐又急又惱。孩子上幼兒園是近來父母們比較關注的話題,每年開學都要上演一場入園大戲。孩子們不願意和父母分離,哭鬧的情緒自然很明顯。甚至有些家長們也會被孩子的情緒所影響。其實孩子不願意上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了「分離焦慮」的困擾。
  • 秋季入園:你的寶寶是哪種分離焦慮?
    送寶寶時悄悄溜走的家長行為,看起來減少了寶寶的哭鬧,省事省心,其實不然。這會使得寶寶後續的入園更加困難,因為你會逃跑,會說話不算數,寶寶會感到不安全、不信任,甚至是被遺棄,自然會更加抗拒下次的入園。如果送入園時媽媽表現出焦慮和擔心寶寶,寶寶會感受到並更加焦慮。很多媽媽並未察覺自己也有分離焦慮,甚至有些爸爸送完孩子後也會哭得稀裡譁啦的呢!這些父母都要先療愈好自己的分離焦慮,才能真正幫助到寶寶應對好分離焦慮。
  • 開學季入園哭鬧?媽媽必知的寶寶入園指南,從容解決分離焦慮
    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送寶寶入園了呢?入園,是每位寶寶從家庭生活走向幼兒園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不少寶寶在入園前都會哭鬧不止,尤其是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那媽媽們應該如何正確幫助孩子過度,更好得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 寶寶入園哭鬧,家長該怎麼解決?這些方法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其實這就是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在寶寶入園的時候,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才是讓寶寶不再哭鬧,好好進行幼兒園的最佳方法,而在這之前,我就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關於寶寶分離焦慮的幾個重要階段,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幾個階段,那麼解決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問題就會更加的容易了。
  • 幼兒園開學一周,我跟著娃哭了一周,解決分離焦慮讓娃開心上學
    他覺得新冠疫情還有,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像家裡那樣的照顧,容易生病,加上第一天送沐沐上幼兒園,沐沐也出現了哭鬧,孩子的分離焦慮也加重了娃爸的焦慮。「反正家裡又有人照顧,上幼兒園有那麼重要嗎?讓孩子自由自在,不受幼兒園的約束不好嗎?」
  • 如何緩解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
    ,但是這個過程是否順利過渡,關鍵還在家長身上。孩子入園前的心理準備工作有沒有做好,入園當天家長情緒是否平穩、愉悅,該走的時候是不是果斷離開,這些都是相當關鍵的影響因素。 每個孩子的適應狀況都不太一樣,通常分離焦慮會持續一周到一個月的時間。但也有分離焦慮可能會反反覆覆持續一年,甚至更長。
  • 開學送娃五大錯,快來看看你中了幾個!面對入園哭鬧應該這樣做
    轉眼,開學季已過半,但是每天送娃去幼兒園時依舊是「哇」聲一片。 很多家長總會有疑問,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去幼兒園都不哭,或者是哭個兩三分鐘就不哭了?而我家孩子天天哭,一個月、兩個月…這上了中班了依舊哭。其實除了孩子本身性格以外,還和家長的送娃方式有關,下面幾種錯誤的送娃方式,快來看看你中了幾個?
  • 寶寶入園4種哭鬧類型,媽媽做好這5個準備,巧分離才能不焦慮
    每年到了寶寶入園的月份,幼兒園門口都會如期上演母子分離的年度大戲。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庭和家人,不但要長時間和媽媽分開,還要獨自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們,心裡難免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哭鬧也就在所難免了。
  • 又是一年入園季,孩子哭喊抱大腿各種不適應,解決分離焦慮有技巧
    初次入園的孩子,分離焦慮是個問題但對孩子來說,初次去幼兒園,沒有家人的照顧和關注,心情難免有些焦慮。一番雞飛狗跳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孩子去幼兒園哭鬧、耍賴是常態。但上學是必須的,因此不如做些更實際的事情,比如幫孩子解決分離焦慮,讓他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 寶寶入園的幾個分離焦慮階段,家長提前熟知,孩子不哭不鬧去上學
    其實這就是孩子入園前的分離焦慮。在寶寶入園的時候,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才是讓寶寶不再哭鬧,好好進行幼兒園的最佳方法,而在這之前,我就要為各位家長介紹一下關於寶寶分離焦慮的幾個重要階段,如果家長能夠把握這幾個階段,那麼解決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問題就會更加的容易了。
  • 入園分離焦慮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如何破?
    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篇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分離焦慮的一些事。看看大象媽媽兒童之家是怎樣幫助孩子渡過分離焦慮的。首先請各位家長不要被「分離焦慮」這個詞嚇到。分離焦慮不是洪水猛獸,沒有那麼可怕。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表現的那麼強烈。只要家長與老師做好溝通工作,提前預防,針對每個孩子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計劃就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平穩順利的渡過入園分離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