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
關注中醫啟蒙健康繪本教育,關注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關注學習型家庭養成,這裡是首都北京果雪兒國學教育頻道。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今天是2020年9月17日。我是播音員——男孩果子。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
課程共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個部分,什麼是幼兒園分離焦慮症?
第二個部分,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
第三個部分,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
接下來,就為各位尊敬的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分享其中的第一部分。
就好像一群走起路來搖搖擺擺、晃晃悠悠的小企鵝,每一年,都會有一批嶄新新的小朋友,邁進幼兒園的大門。在幼生入園開學之際,總會看到一些小朋友哭得昏天暗地、天塌地陷。
作為中國特色幼兒園的倡導者、建設者和推動者,果雪兒攜手北京師範大學幼兒國學教育課題組,推出了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啟蒙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繪本,果雪兒認為: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是指幼兒因為上幼兒園,所產生的一系列的焦慮情緒及焦慮症狀。
第一,環境的變化。
第二,幼兒從熟悉的家庭,步入陌生的幼兒園環境,從視覺、感覺、觸覺等多方面,都會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第二,所面對人群的變化。
幼兒原來主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家長,入園後面對的主要是幼兒園教師,以及其他小朋友,從人群的語言交流到行為方式,都帶來了全然不同的變化。
第三,自身身份的變化。
幼兒原來作為家庭裡的一員,是一個可愛的小寶貝、小寶寶,是家庭裡面的中心和焦點;入園後,幼兒作為幼兒園裡面的一名,只是很多小朋友裡面的一個。
第四,生活的變化。
幼兒在家庭裡面的生活,與在幼兒園裡面的生活,在作息、時間、睡眠、飲食、大小便、活動等諸多方面,都有調整有變化。
第五,情緒的變化。
幼兒在情緒上出現的不安及焦慮,主要表現為不合群,對集體或遊戲不感興趣,怕見生人,一不如意就哭鬧、打滾,愛發脾氣,等等。
第六,生理的變化。
幼兒的不安及焦慮,表現在哭泣、依戀家長或某位教師、一個人默坐、不正常進餐、不正常午睡、一個人玩耍等具體行為,反映在生理上,會有程度不同的睡眠不好、煩躁不安、食欲不振、頭昏乏力、心悸多汗、感冒、腹瀉……
無論家長,還是幼師,都要對幼兒的這些變化,有所了解,仔細觀察,加以注意,上心入心走心,及時跟進,讓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症的時間縮短,相關症狀減輕。
作為中國特色幼兒園的倡導者、建設者和推動者,果雪兒在這裡,特別倡導中國特色的幼兒園教育觀:幼兒為本,保教育人,蒙以養正,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一顆中國心溫暖另一顆小小中國心,一個君子牽手另一個小君子,一個「幼獅」帶動另一個「小獅子」。
關注中醫啟蒙健康繪本教育,關注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關注學習型家庭養成,這裡是首都北京果雪兒國學教育頻道。
今天的播報就到這裡。果雪兒——天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