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之際,幼兒分離焦慮現象劇增。幾個方法讓幼兒遠離分離焦慮!

2020-12-24 石榴大媽說生活點滴

到開學之際,幼兒園門口總能聽到孩子的哭鬧聲,看到孩子和家長拉扯的畫面。看到這樣畫面真讓人揪心! 有的孩子能在一個星期左右慢慢恢復正常,不再大聲哭鬧,以小聲嘟囔為主。但還有些孩子一直處在一進幼兒園,就死拽大人衣服不放的狀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孩子因離開家人感到極度不安而產生了分離焦慮現象。

孩子從被無微不至的關懷的環境到偶爾被關注到的環境,孩子肯定一時適應不了。這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 ,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如何幫助讓孩子度過這段充滿焦慮的日子呢?

1、首先在入園前半年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如:獨自玩玩具,獨自看書。在孩子獨處時家長可以在另一個房間裡,如在廚房裡。

2、家長要培養孩子自理的能力。如:自己穿外套、脫外套,自己如廁,自己吃飯。雖然在幼兒園老師會給孩子一定的幫助,但一個班級的孩子都需要老師幫助,老師肯定幫助不過來。所以常常有孩子入園後不久就生病的情況,就是因為中午起床沒有及時穿上衣服所致。還有小班孩子入園不久常常有尿褲的現象。因孩子不會自己脫褲子,又不會事先告知老師要如廁,等老師發現時,已遲了。種種現象的發生,讓孩子感到在幼兒園孤立無援,急需爸爸媽媽幫助。所以孩子會越來越想家。常常有第一天孩子還很高興地去了幼兒園,第二天就死活不願去幼兒園,就是因為這種原因。

3、家長要培養孩子主動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如:孩子主動找小朋友說話,主動找小朋友一起玩。這樣孩子在幼兒園就不會感到孤單,不會總處在想媽媽狀態,不會總處在等媽媽來接的狀態。主動告訴老師要喝水,要如廁。生理需要解決了,孩子就會感到這裡很安全,他就能比較舒服地參加活動了,不會長期處在囧態,焦慮不安。

4、要培養孩子睡午覺的習慣。如果孩子不喜歡睡午覺,那麼午覺的兩小時對孩子來講就是煎熬。因兩小時不能說話,不能哭,怕影響其他小朋友睡覺,他會在抽泣和胡思亂想的狀態下度過午睡時光。所以如果孩子平時有睡午覺的習慣,到了幼兒園,午睡時上了小床會很快入睡。那麼孩子就不會感覺在幼兒園裡那麼難熬,那麼痛苦。

5、讓再見變得簡單和甜蜜。家長要找到一種合適的說「再見」的方式。不說再見就溜走的行為要堅決杜絕。讓孩子記得你的笑容,而不是你溜出去的背影。儘量讓你的再見表達的簡短而甜蜜。你的勇敢和自信表現將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可以跟他說「這裡有很多小朋友和新玩具,你試試和他們一起玩玩。當我下班了,我就會來接你,那時你可以跟我說說玩了什麼新遊戲,交了幾個新朋友,好嗎?」如果孩子不讓你離開,不要生氣。試著將情緒溫度降低,只是堅定地說你需要現在離開。在你離開之前,把孩子交給老師。

6、這時老師們要做的是,一、對一般哭泣、不舍離開大人的孩子,可以拉到身邊,與他交流,然後讓他參加班級的晨間活動。二、對抱住家長不放的孩子,可以先交流,然後抱過來。再交流,並與他一起玩玩具。三、要時時關注到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需求及時給予反應。使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們的關懷和溫暖。

總之,通過家長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孩子們會很快度過孩子人生中第一段分離階段。並能在此過程中快速成長。

幼兒入園不同狀態
不願入園的寶寶
老師在與家長和孩子溝通

相關焦點

  • 開學之際,幼兒分離焦慮現象劇增。幾個方法讓幼兒遠離分離焦慮
    到開學之際,幼兒園門口總能聽到孩子的哭鬧聲,看到孩子和家長拉扯的畫面。看到這樣畫面真讓人揪心! 有的孩子能在一個星期左右慢慢恢復正常,不再大聲哭鬧,以小聲嘟囔為主。但還有些孩子一直處在一進幼兒園,就死拽大人衣服不放的狀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孩子因離開家人感到極度不安而產生了分離焦慮現象。 孩子從被無微不至的關懷的環境到偶爾被關注到的環境,孩子肯定一時適應不了。
  • 幼兒園開學在即,如何緩解幼兒分離焦慮?
    9月開學季,對於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來說,進入集體生活,是一次與親密看護人分離時間較長體驗的開始。每到開學時候,幼兒園裡小班小朋友們哭聲一片,場面失控的視頻比比皆是。其主要原因便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
  • 緩解幼兒分離焦慮,老師有高招
    每年開學的這段時間,分離焦慮都會成為熱點話題。尤其是對於新入園的小班幼兒及其家長而言,分離焦慮更是必須面對並解決的第一問題。今天,我們從幼兒園老師的親身經驗出發,來看看在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方面,家長和幼兒園該如何配合,共同努力吧。分離焦慮表現出來的形式有很多種,但起因相似,都是與家人分離而表現出不適應、不習慣等一系列情感反應,實屬正常現象。
  • 馬上就要開學了,如何幫助小班幼兒渡過分離焦慮?
    每年的9月1日,幼兒園都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哭鬧聲,這是幼兒分離焦慮的一種情緒反應。孩子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內心是焦慮的、彷徨的、膽怯的。我們應正確認識什麼是分離焦慮?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緩解分離焦慮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過好入園第一關。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文章前面我們說到,怎麼看待幼兒分離焦慮期和父母怎麼對待幼兒分離焦慮期。那幼兒分離焦慮期的原因是什麼呢?分離焦慮,是一種安全依戀的表達,依戀關係也有幾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和迴避型。安全依戀型的幼兒,媽媽在場,他就感到足夠安全,能在陌生的環境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媽媽離開時,幼兒明顯會表現苦惱,回來時也會平靜下來。反抗型依戀:也稱矛盾型依戀,對依戀對象,是矛盾的,媽媽離開時,表現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但媽媽回來時,既尋求媽媽的接觸,又抗拒,也不容易平靜下來。迴避型依戀:和他人沒有明顯情感鏈結,媽媽在場和離開對孩子沒有太大影響。
  • 教師、家長如何緩解和消除幼兒的分離焦慮
    2.心理學和衛生學的研究都表明:焦慮、恐懼、沮喪、悲哀等情緒是健康的大敵,也是致病的因素。不僅如此,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還研究發現,早期的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會降低兒童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將來的創造力以及社會的適應能力。因此,有必要分析幼兒入託分離焦慮的現象及成因,尋找可能緩解幼兒分離焦慮的策略。
  • 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與對策
    他們會感到無助、焦慮和不安,也算是孩子第一次進入了社會性的環境。會出現許多反常的現象,有的孩子哭著吵著要媽媽,有的孩子不吃也不喝,還有的不能午睡等等。這都是孩子不適應,而造成許多家長為孩子入園而煩惱。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兒童與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顧他的人分離時,表現出的焦慮情緒。
  •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如何有效消除幼兒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生活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的時候,每所幼兒園門口,新入學的小班幼兒和父母、爺爺奶奶都會上演一幕幕「生離死別」的場景,新生入園是幼兒離開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是每位幼兒獨立生活的開始。
  • 幼兒分離焦慮,孩子如何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
    幼兒分離焦慮,陪伴未必管用,父母需要協助孩子從家庭環境過渡到幼兒園!一、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親人或依戀對象分離而形成的傷心、痛苦、緊張、恐慌、憂傷、不安、煩躁、等情緒,以示拒絕分離。學齡前期較為常見,但各幼兒的焦慮程度和持續時間也是各不相同。
  •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4個方法,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
    文| 七媽幼兒園還有半個多月就開學了,最近帶著3歲半的兒子體檢,帶著他照相,一起去買開學用的黏土、蠟筆……做這些事的時候,我經常跟他念叨在幼兒園裡要做的事情,目的是希望他能知道,自己長大了,即將步入幼兒園生活了。
  • 海姐姐說家教: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要求,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北海市婦聯推出「海姐姐說家教」欄目,邀請廣西兒童青少年心理學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專家,為全市廣大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普及服務。「海姐姐說家教」專欄12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 開學季,如何正確看待幼兒時期的「分離焦慮」
    想到開學第一天,你千方百計把孩子哄到了幼兒園,剛做好扭頭便走的打算,結果一到班級,全班小朋友都在哭爹喊娘,孩子被這陣勢嚇一跳,也跟著嚎啕大哭起來,這個時候,你怎麼辦呢?「分離焦慮」。 首先分離焦慮不是一件壞事,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於對自身保護的一種能力,所以我們提到分離焦慮的時候不用太過於緊張和焦慮。 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們需要多花心思,多點耐心去對待,孩子需要你的陪伴一起度過這個階段。 家長的處理方式得當,孩子會更加健康成長。很多家長手足無措,甚至運用了比較激烈的方式和方法。
  • 【教師篇】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成因及應對策略
    孩子們和父母親人的分離焦慮困擾著很多家庭,也為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場景一:寶寶第一天來上幼兒園,就一刻不停地哭。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如此,從不參加任何活動。他會一直緊緊拿著自己從家裡帶來的玩具,坐在遠離小朋友的地方,默默地流著淚。老師的擁抱、幫助,他都不願意接受。經過與家長的交談,老師了解到,寶寶的父母很忙,多數時間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是個非常受寵的孩子。
  • 二幼緩解小班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有招兒
    每年秋季都有大量的小班幼兒入園,做好小班幼兒入園工作是幼兒園領導、教師應該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大部分孩子入園會產生心理學上稱之為「分離焦慮」的症狀:焦急、不安、愛哭、恐懼、情緒波動大。面對哭鬧、不肯上幼兒園的孩子,許多家長感到心疼,焦躁、困惑、一籌莫展,一些沒帶過小班的和剛剛參加工作的幼兒園教師也常常束手無策。
  • 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消除策略 | 巧手教育
    一、幼兒出現分離焦慮現象的原因  幼兒從出生起,逐漸發展和形成了對父母或其他養護者的依戀,依戀的對象成為幼兒安全的象徵,是幼兒得以信任、依賴的人處於自己較為熟悉的環境中時,大多數幼兒不太在意是否能看到依戀對象,而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依戀對象是否在場或是否在幼兒的視線之內,對幼兒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幼兒來講,與父母在一起是安全的、自信的,尤其是自己在情感上的需要是能夠得到滿足。但是離開親人後,幼兒會感到不安全,隨著親人的離去,幼兒會突然感到安全感的喪失。
  • 孩子上幼兒園了 如何幫助幼兒應對「分離焦慮」?
    開學前,全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寧波市寶韻幼兒園副園長侯魯萍在網上直播為新入園幼兒家長答疑解惑。她發現,家長們最揪心的是分離焦慮,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的吃喝拉撒,最拿捏不好尺度的是與教師的相處,最容易犯錯的是怎麼和孩子聊幼兒園。
  • 開開心心上幼兒園——消除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案例分享
    分離焦慮是焦慮的一種,通常出現在與家長、與所愛和依賴的人分離或面臨分離的威脅等情況下。九月份,適齡幼兒離開父母和家庭進人幼兒園,邁出了其社會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在這一過程中,由於直接面臨著與家長的長時間分離,幼兒經受著分離焦慮所帶來的情緒變化衝擊,有些幼兒能夠順利適應,而有些幼兒卻適應不良。
  • 密雲一幼「我是小小接待員」緩解幼兒分離焦慮
    中國教育在線訊 十月密雲第一幼兒園進入了樂群中國娃主題月活動,為了緩解小班幼兒十一假期後入園環節獨自進班的分離焦慮現象,大班幼兒主動提出開展「我是小小接待員」的大手拉小手活動。
  •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場面失控,寶爸哭成淚人,幼兒分離焦慮如何緩解
    新入園的小朋友們,開學第一天就哭喊著要回家找媽媽,老師們像是「水缸裡按葫蘆」,安撫好了這個又跑了那個,小朋友們情緒相互傳染,哭聲此起彼伏,場面一度失控。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一般是指由於與重要他人的分離而產生的心理上的焦慮情緒。兒童常常表現出恐懼不安、寡言少語、沮喪悲傷,以及大聲哭鬧、或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
  • 幼兒新生入園,緩解分離焦慮三「不要」
    在我兒子上學的幼兒園,往年學生家長是可以孩子送到教室的,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每天早上安檢,家長都得在大門口止步,新生亦不例外,所以今年開學之際,校門口的哭鬧場景尤為引人注目。家長這種制止孩子哭鬧的方法,表面上似乎可以讓孩子快速停止哭泣而變得「聽話」,實際上,會進一步增加其恐懼而延長分離焦慮。所以爸爸媽媽不要讓自己焦躁的心情影響孩子,而應在自己的言行中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有許多小朋友,老師很愛你們」,幫助孩子對教師產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