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關注」,查看「不念館」更多內容。
距離2020年高考僅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了,各位高考學子都在最後的調整階段,在今年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高考變得更加惹人注目。
在幾天後,將會有幾千萬考生步入考場,而在這個高考的調整階段,如何解決學生和家長的焦慮感,成為了很多人面臨的問題。
在距離高考一周的這個時間段,學生與家長都達到了高度緊張的狀態。雙方在這段時間裡也很容易產生摩擦,從而使學生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甚至會讓這種情緒持續到高考,但這樣就會影響考生的考試狀態。
學生和家長不如在這個時間段冷靜下來,雙方都保持和平的狀態,討論下如何才能保證心態不被影響讓高考時學生的狀態調整到最佳。
在前一周的這個時間段,學生高度緊張和極度焦慮的狀態即使不會被表現出來,但學生家長也能從學生睡眠不足、日漸消瘦等方面看出學生的焦慮。
學生為什麼會焦慮:
其實學生這時候是迷茫的,他們會對自己產生懷疑,懷疑自己的能力。步入高中以來,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家長無不在強調著高考的重要性,所以高考就像個無形的大山壓在學生背上。
另一方面,00後孩子的家長的優秀也給學生帶來了強大的壓力,超越父母的想法始終在孩子腦海裡,也導致了孩子們由於害怕失敗的焦慮。
而這時候家長的作用就至關重要,學生家長這時候的角色不應該再處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應該真切輕鬆地和學生進行交談,嘗試理解他們,對他們做出肯定。
這時候學生已經經歷了幾個月的高考複習,再加上疫情帶來的種種因素,今年各種輾轉的情況使得學生複習環境尤為艱辛。
在這個最後階段成績已成定局,更重要的是穩定情緒,能夠堅持到最後才是關鍵。許多學生因壓力過大而高考前輕生,這些事件就是前車之鑑,所以這段時間家長應該避免發生嚴重的衝突。
家長為什麼焦慮:
家長作為學生的培養者,看似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卻最容易陷入焦慮的狀態。由於高考並非學生家長親臨,所以家長總會有「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家長由於不夠相信學生的自控力,所以總會產生學生並沒有認真學習的錯覺,所以家長總會在臨近高考階段陷入焦慮。
學生家長自身作為成年人應該清楚高考並不完全代表著未來,要對孩子保持耐心,即便如今的成績不夠理想。
每個人的未來走向都不同,不能通過一場考試斷定學生的一生。明白了這個道理,相信家長們也能夠減少對學生的壓力。
家長更多的焦慮應該是來自於學生的反抗,由於未成年人天生的叛逆性,過多的壓力會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來自學生的反饋更使得家長焦慮。
由此,家長應該清楚,過多的壓力只會讓雙方都產生焦慮的情緒,無條件的支持會使學生的心態保持平穩。
總結:
總的來說,心平氣和才是高考前最好的狀態,無論是作為學生還是家長都應該保持冷靜的狀態面對高考。
希望在這個夏天,莘莘學子可以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即使在這樣困難艱苦的學習環境中,也能為自己的高中生活畫上圓滿記號。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