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我們看到數位相機行業發生了很多變化,專業相機和入門級相機的區分在這一年更加明顯,而視頻相機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微單的發展更是快速崛起。展望2018年,我們會看到哪些即將到來的行業動態,又會有哪些新技術值得我們關注,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整理下2018年值得關注的相機發展趨勢,對2018年的數位相機行業做一次全面的預測。
·2018年 註定是單反與微單的全面對決
在2018年,註定是單眼相機與微單相機相互對決的一年。從2013年開始,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已經來來回回過招幾次,在2017年,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迎來一次全方位硬碰硬,從高端產品針鋒相對的點對點對決,到入門產品的銷量競賽。可以說,微單相機總攻單反的號角正在吹響,2018年註定是一場殘酷的戰鬥。
2017年,微單相機勢頭正盛,2018年亦將如此
第一臺微單相機誕生於2008年,到明年正好是微單相機10年。十年間,微單相機從「入門」、「廉價」、「單反替代品」這些標籤中逐漸發展壯大,時到2017年已經是具備全面的產品線和大量鏡頭群的完備相機體系。
在2017年,常規意義相機中,共有19款可換鏡頭相機誕生,其中12款為微單相機,7款為單眼相機。如今的微單相機,頗有超越單反之勢。在2017年,微單相機在諸如對焦、續航上的天生劣勢項目上已經逐漸接近於單反,而在視頻領域更是強勢發力,展現出了無反系統獨特的系統優勢。
微單相機在很多領域具有天生優勢,例如視頻拍攝領域
2018年,在高端產品層面上,高端微單產品將會越來越多,而且高端微單的產線分布相比於單反更加詳細,具有一些以特定功能為特長的微單產品。這些產品憑藉一技之長,會在照片畫質、視頻拍攝、動態捕捉等多層面對高端單反產品構成巨大威脅。
在專業領域,微單已經向單眼相機宣戰
在入門級產品方面,微單相機的優勢更加明顯。微單相機體積小,價格便宜,而且外觀更好看。是很多用戶入門購機首選已經不再是入門單反而是入門微單,如果單反想要保證入門級的銷量,迫切需要一些新技術和新改變。
入門微單在便攜性和顏值上都勝於單反,在入門用戶群更受青睞
2018年,微單相機總攻單眼相機的號角已經吹響。雖然在未來若干年內,單眼相機仍會是相機發展的主流形態,但是微單相機勢頭正盛,相信在2018年我們會看到更多形態各異的微單新品出現。
微單崛起,這是相機發展的潮流與方向,也是2018年,數位相機發展的整體方向。未來的諸多產品競爭,也將圍繞單反與微單的產品形態而展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微單挑戰單反的大局勢下,又有著哪些趨勢動態,又有哪些懸念等待揭曉。
·三大趨勢 動態捕捉與視頻發展是方向
在2018年,相機行業並不會出現技術的革命性變化,更多的是在以後發展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入。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2018年數位相機行業的三大發展趨勢。
高像素和速度融合
高像素和高速度的融合,是2017年出現的相機發展新方向,也必然是未來若干年的相機進步方向。
高像素+高速度,讓單眼相機的適用範圍大幅擴大
毫無意義問,只要影像技術還沒有脫離現有的成像模式,像素髮展就是相機發展中永恆不變的話題。但是像素髮展是階段性的,限制像素髮展的因素很多,傳感器工藝、控噪技術、算法進步、視頻拍攝融合,等等等等,在現階段,像素髮展進入了一個平衡期,135相機的高像素將暫時穩定到4000-5000萬這一級別,這幾年將要實現的是高像素下的高速連拍突破,這其中包括了計算速度的突破,高密度傳感器控噪的優化、傳感器工藝的改進等等。可以預見,2017年只是高像素與速度融合的開端,2018年將會有更多機型實現高像素與高速度的結合,而且將會逐漸由高端相機向著入門相機發展。
4K視頻向入門級相機延伸
在如今,4K視頻依然是高端相機的產物,雖然高端機型上早已普及4K視頻拍攝,但鮮有入門級相機具備4K視頻拍攝能力。在2018年,4K視頻將會向著親民方向發展,或許我們的入門級單反和微單相機也將具備4K視頻拍攝能力。
4K視頻,下一步將會向5000元級別機身延伸
對於視頻性能來說,高端產品早已完成4K的普及,但是入門產品,特別是5000元以下相機,4K視頻還並不普及。2018年,4K視頻向下延伸的第一階梯是現在的中端相機,也就是5000-10000元這一檔位,目前看4K普及率已經達到70%以上。再往後,例如800D這一類級別機身,也將具備4K視頻。在2018年,這一目標非常有可能實現。
說到視頻,視頻領域在2018年還有另外一個必然的趨勢,就是高規格視頻的普及。我們在2017年已經看到了多款具備更高碼流,或者1920×1080 120p的機身發布。在2018年,除了4K的向下延伸,高幀率視頻也會在高端機型上加速普及。
入門微單從數量到銷量繼續增加
在2017年,數位相機市場出現了大量微單相機品類,在2018年,入門級微單相機將會繼續發力,在數量上和銷售量上都會獲得進一步提升。
入門微單從數量到銷量都會繼續增長,市場佔有率也會持續攀升
微單相機在便攜性上具有天生的優勢,在顏值上也可以秒殺單反。對於入門用戶來說,如今的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在使用上的差異並不大,更多用戶傾向於選擇一款便捷好用的相機。這也是入門微單快速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三大懸念 誰將發布下一款全畫幅微單?
2018年,我們除了明朗的趨勢之外,還有一些懸念和行業發展的動態並不明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2018年數位相機行業的三大發展懸念是什麼。
誰將是下一個全畫幅微單?
第一個懸念是一個長久的問題,誰將成為下一個發布全畫幅無反相機的廠商。目前全畫幅無反相機僅有索尼和徠卡兩家,徠卡全畫幅無反為SL相機,在銷量上其實很少,所以現在的全畫幅微單相機說白了是索尼一家獨大。從現在的種種跡象表明,佳能暫時不太會推出自己的全畫幅微單系統,而其他各家微單廠商,暫時實力不足,如果說最有可能的,現在看很可能是尼康。
雖然尼康在2017年成為了百年企業,但是尼康在2017的日子並不好過
對於尼康來說,如今的局勢可以說是百般不利。但是如今微單相機正處於快速上升的階段,誰能抓住微單相機的熱潮,誰就能在下一輪相機競賽中搶佔先機。索尼已經在全畫幅微單上殺出一條血路,一般廠商挑戰索尼微單難度不小,但是對於佳能、尼康這兩大巨頭來說,集全力推出全畫幅微單並不是難事。顯然,從這件事上,尼康的決心遠大於銷量正盛的佳能,而且從尼康高層表態到業界專利大量曝光等等不同渠道來看,尼康確實做好了在微單領域奮力一搏的準備。尼康能否在逆勢下推出全畫幅微單,值得每個攝影人關注。
中高端APS-C相機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對於如今的數位相機來說,高端相機和入門相機的出路已經明確,但是隨著這兩年相機體系的變革,中端相機何去何從成了一個迷茫的話題。
從價格上來看,中端產品的定位是什麼?曾經,數位相機的分段明顯,每個檔次之間差價達到數千元甚至與萬元,但是現如今,在競爭激烈的價位段(2000-5000元、8000-12000元),由於年代分布差異,不同階段的產品差價甚至在千元左右。在這種分布下,中高端APS-C畫幅的價格往往n中高端APS-C畫幅產品的價格已經追上甚至超過了入門全畫幅產品。
尼康D7500,已經成為近些年第一臺轉變思路的中端APS-C單反
但是相機畢竟是用來拍照的,從畫質上來說APS-C還是無法企及全畫幅的畫質,因此很多中端產品往往都在其他性能上發力,力求通過功能性壓過入門全畫幅。對於專業用戶來說,這是有用的;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相機的核心價值就是拍照,例如高規格視頻,高規格追焦防抖都是附加產品,因此這兩年中端產品的吸引力在持續減弱。在2018年,中端機的變革或許將會開始,中端機到底是繼續細分,還是走向其他方向,也即將見分曉。
索尼是否能成為第二名?
第三個懸念是相機行業的排名角逐。在2017年,佳能依然穩坐榜首,索尼已經在總銷量上位居第二位,但是尼康宣稱在專業相機領域尼康仍然是相機銷售第二名。雖然雙方對於誰是行業銷量第二名各執一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索尼這些年的銷售狀況正在飛速上漲。2018年索尼能否全面超越尼康,其實是行業的另一個重要看點。
2017年中旬索尼在總銷量上已經超越尼康,2018年,誰能穩坐第二把交椅,還不好說
從現在表現上,尼康相機的產線過於單一,主要集中於單反領域。由於2017年尼康百年之際進行了全面重組,可以看到尼康如今的發力重點是在專業級單眼相機上,也就是尼康D850此類產品,因此尼康的入門級單反產品更新頻率已經明顯放緩。尼康的入門產品銷量也集中於前幾代機型,如果以此態勢,尼康肯定會在銷售上吃虧。但是可以預見,尼康對於無反相機已經開啟了新一輪研發,倘若尼康下一個推出全畫幅微單,是否能夠扭轉被動局面呢?我們拭目以待。
·三大新品 佳能如何接招明年能否揭曉
在文章最後,我們來預測一下在2018年可能出現的諸多新品中,有哪幾款產品最值得我們去期待和關注。
佳能5DSR Mark II
如今的高像素對決中,尼康和索尼都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但是佳能5DS/5DSR發布於2015年二月份,從定位上其實和D850/A7RIII形成了錯位。毫無疑問,佳能5D4走的就是均衡風格,所以佳能如何定位5DSR後續機型,又何時會推出5DSR後續機型就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佳能5DSR有一定可能更新,但是定位方向是未知數
從時間上來看,佳能在2018年推出5DSR Mark II的概率不高,但是也並不是沒有可能。機身定位上,5DSR可能會繼續主打高像素,那麼必然會在畫質表現上更進一步,不然很難單純依靠畫質來撼動另外兩款相機。另外,佳能很有可能也推出一款高像素的速度機型,同樣具備9fps或者10fps的連拍速度,不過這樣一來,很可能未來5D系列又會合二為一。
索尼A7 III
索尼A7 III的傳聞已經很久很久了,這一次發布的卻是索尼A7R III而非A7 III。對於A7 III來說,在機身上毫無疑問就是現有A7R III的樣子,但是性能上還是存在很多變數。但是不管怎麼樣,索尼現有四個全畫幅微單產線,A7無疑是價位最低也是銷量最好的,A7 III必然是一臺入門級全畫幅微單,是索尼用來走量的全畫幅機型。
索尼A7 III何時到來,在如今備受關注
傳說中的尼康全畫幅無反相機
之前我們已經提到過,從各方面來看,下一個推出全畫幅微單的廠商應該就是尼康。尼康的技術我們不用懷疑什麼,而且尼康的鏡頭研發大家也完全不擔心。唯一的問題就是尼康的全畫幅微單會何時推出,是否會像索尼一樣形成高低搭配的全系微單,而尼康全畫幅微單推出後,又會對自家單反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這些答案現在都不得而知,我們只有靜待尼康真的推出全畫幅微單後才能知曉答案。
網友對尼康全畫幅微單的猜測從未停止,但尼康首先要跨過實時取景對焦這道坎
另外一點,尼康是技術大廠,但是尼康最不擅長的技術就是實時取景對焦。尼康在今年訪談中表示「不採用實時取景下的混合對焦是因為混合對焦會對畫質產生較大影響」,尼康要推出微單,必然還要邁過實時取景對焦這道坎。
在2018年,相機行業依然會相對保守穩定,我們不會看到革命性的技術在2018年大爆發。但是可以肯定,微單的進一步發展、視頻領域的快速崛起、相機對動態捕捉能力的快速提升,都是2018年相機發展的主旋律。在2018年,對於消費者來說,入門級產品的可選餘地會越來越大,而高端產品則會向著畫質與性能的統一方向發展。2017即將結束,讓我們一起期待,2018年的數位相機市場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