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用戶選擇相機,無外乎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很多人認為單眼相機老了,微單相機才是更值得選購的,你同意嗎?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現在購買相機是選擇單眼相機還是微單相機。
01 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有何區別?
首先,我們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單眼相機,什麼是微單相機,有何區別,剛接觸攝影的朋友可能還不會區分。
單眼相機的歷史悠久,早在膠片相機時代就有成熟的單眼相機,而微單相機是2009年才開始的電子化相機。
單眼相機以機械結構為主,比如具備反光板、五稜鏡(高端單反上才有)等結構特點。快門也是機械機構,因此最高的快門速度為1/8000秒,這還是在高端單眼相機上,普通單眼相機最高快門速度1/4000秒。另外,單眼相機上,取景器呈現的畫面與我們肉眼所看到的一致。
微單相機是電子化產品,沒有單眼相機上的各種機械結構,將鏡頭取下來看到就是傳感器。微單相機上的電子取景器和屏幕觀看的場景是所見即所得,也就是取景即看到照片效果。另外,微單相機上的連拍速度和快門速度早已突破了單眼相機上的局限。最重要的,由於是電子化的結構,微單相機的視頻能力非常優秀。
02 單反品牌稀少,微單品牌覆蓋全面
既然是推薦大家購買,當然還是要說一說品牌。
目前單眼相機只剩下佳能、尼康和賓得三家仍然在推出新品。其中市面上的單眼相機主要以佳能、尼康為主,賓得只有極少數的產品在售。因此如果要選購單眼相機,不論是APS-C畫幅還是全畫幅,筆者更推薦大家參考佳能、尼康的產品。
微單相機覆蓋的廠商非常全面,佳能、尼康、索尼、富士、松下、徠卡、適馬、奧林巴斯等等,這些品牌都有相對應的微單相機。畫幅方面也覆蓋全面,M4/3、APS-C、全畫幅和中畫幅都有涵蓋。
目前微單相機的分類除了畫幅之外,按照性能分類也非常詳細,比如高像素機型、高速度機型、高畫質機型、視頻機型等等,這方面比單眼相機更加豐富,針對性也更加明顯。
03 單反鏡頭規格齊全,微單正迎頭追趕
說完了相機本身,我們再來看看鏡頭的部分。由於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都為可換鏡頭產品,因此鏡頭對用戶的體驗性影響也很關鍵。
單眼相機發展的非常早,年代久遠,因此鏡頭規格琳琅滿目、種類繁多。不論你想要什麼樣的規格,不論你的要求多麼苛刻,你總能夠找到一款適合的。除了佳能、尼康的原廠鏡頭,適馬、騰龍這樣的大牌副廠之外,還有很多國產廠商和其他小眾鏡頭品牌都有對應的單眼相機的卡口支持,而且多年的經營也讓這些鏡頭的選擇越加豐富。
微單相機起步很晚,2009年到2013、2014年的幾年間,鏡頭群數量稀少正式微單相機的主要劣勢。用戶買了相機之後,可以選擇的鏡頭數量非常有限,體驗性較差。
但隨著微單相機在這幾年開始的瘋狂發展,不論是哪種畫幅的機型,配套的鏡頭群數量都在飛速增長。就算是2018年下半年開始蓬勃的全畫幅微單市場,新興的佳能RF卡口系統、尼康Z卡口系統、松下適馬徠卡的L卡口系統都在快速推出和研發鏡頭新品。目前這些卡口系統對應的主流規格鏡頭都已經十分齊全,並且由於是2018年來的新品,鏡頭的素質明顯非常出色。
對於微單來說,目前各大品牌更多規格的鏡頭研發路線圖都已經曝光,未來幾年內,微單相機的鏡頭也會迎頭趕上。
04 筆者推薦:微單相機是未來
在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抗衡最激烈之初,筆者一直是單眼相機的擁護者。但是隨著這幾年工作原因,接觸的微單相機越來越豐富,筆者現在出門幾乎不會攜帶單眼相機了。原因很簡單,微單相機輕而且小很多,即使是全畫幅系統也是如此。
早年間,微單相機的操控性、畫質水平、對焦能力、續航都是詬病,被用來和單眼相機比較,輸的一塌糊塗。現在,微單相機在諸多方面已經全面反超單眼相機。同樣的傳感器和處理器應用,畫質和拍攝性能沒有本質區別。但是電子化的結構讓微單相機在對焦、連拍等方面的表現更加突出。而且操控性方面,目前的微單相機也已經非常出色,尤其是適應了屏幕取景之後,筆者已經用不回取景器了。
再有就是目前核心的視頻方面。短視頻、VLOG的盛行,微博、B站、抖音這些網站的加持,讓視頻成為了目前賺錢的香餑餑行業。對於拍攝視頻來說,自然電子化的微單相機也更加適合。目前主流的視頻工作室、視頻發燒友、大V平時大部分都是使用微單相機來拍攝視頻素材。尤其是很多微單相機就是針對視頻而單獨設計優化,因此帶來的視頻能力是單眼相機無法比擬的,這就是術業有專攻。
因此綜合來看,筆者認為微單相機才是未來,所以現在選購相機的時候,筆者自己會優先考慮微單相機。但是,如果你是單眼相機的老用戶,家中有很多對應的鏡頭,那麼更換一個新的單眼相機機身,也是毫無問題的,只不過目前單眼相機更新速度慢、更新產品線少,未來更是不能保證了。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746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