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相機市場上,微單的佔有率已經超過了單反,經過多年發展,微單的性能和系統日漸成熟,獲得了市場認可,但兩者佔有率差距不大,功能也是各有特點。
一般來說,相同畫幅下,微單去掉了反光板,重量較輕,體積更小,拍攝上可以做到所見即所得,使用門檻較低。單反則有著更大的機身,散熱較好,且可以用光學取景器取景,續航能力通常較強。
每一樣東西的存在都有自身的存在的意義,雖然無反相機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單反,成為2020年相機市場的大方向,但是也並不是沒有缺點,單反也並不是沒有優勢。那麼2020年到底應該選擇微單還是單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微單
所謂微單相機包含兩個意思:其一,微是微型、輕巧的意思;其二,單是相機的一種模式,單鏡頭能夠更換的相機,所以將滿足這兩者先決條件的相機成為「微單相機」。既凌駕於傳統卡片相機至上,又不似單發相機那麼專業的拍照設置,所以微單相機不僅能夠拍攝出美麗的風景,又不會覺得相機背在身上又厚重感,讓旅行拍照變得輕鬆。微單相機提出的更換鏡頭設計理念,將拍照攝影變成一件專業性很強的事情,無論近景、遠景的細節都能第一時間拍攝完成。
明顯優點:
機身都比較薄,重量也較輕。鏡頭大多也以小體積為主。風格多種多樣,復古還是時尚都有得選。沒有反光板,不用擔心打板的問題。法蘭距短和對焦線近,讓轉接鏡頭更有優勢。明顯缺點:
大多數機身的實體快捷鍵都不多,操控性比較弱。只有少數機型會配備較多實體快捷鍵。擴展接口比較少,導致可用的附件並不多。幾乎都沒有光學取景器,在弱光環境下取景會變得困難。至於畫質和鏡頭群的問題,微單不會比單反弱。
高畫質的代表有NEX-7、X-Pro1、X-E1等。不管是以索尼和富士為代表的APS-C系統,還是松下、奧林巴斯為代表的Micro 4/3系統,雖然是比不上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的單反,但原廠頭的定位、焦段的覆蓋都比較完善了。
單反
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照相機,(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縮寫為SLR camera)又稱作單眼相機。它是指用單鏡頭,並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
所謂「單鏡頭」是指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個鏡頭,不像旁軸相機或者雙反相機那樣取景光路有獨立鏡頭。「反光」是指相機內一塊平面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反射到五稜鏡,再到取景窗;拍攝時反光鏡快速抬起,光線可以照射到膠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優點:它只有一個鏡頭,既用它攝影也用它取景,因此視差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取景時來自被攝物的光線經鏡頭聚焦,被斜置的反光鏡反射到聚焦上成像,再經過頂部起脊的"屋脊稜鏡"(注)反射,攝影者通過取景目鏡就能觀察景物、而且是上下左右都與景物相同的影像,因此取景、調焦都十分方便。攝影時,反光鏡會立刻彈起來,鏡頭光圈自動收縮到預定的數值,快門開啟使膠片感光;曝光結束後快門關閉,反光鏡和鏡頭光圈同時復位。
單鏡頭反光相機可以隨意換用與其配套的各種廣角、中焦距、遠攝或變焦距鏡頭,也能根據需要在鏡頭安裝近攝鏡、加接延伸接環或伸縮皮腔。總之凡是能從取景器裡看清楚的景物,照相機都能拍攝下來。
缺點:增加反光鏡室和五稜鏡以後,機身加高、加厚,重量增加;反光鏡彈起來的一瞬間還會出現機械振動和噪音;從按下快門鈕到啟動快門的時間間隔也比其它照相機略長;使用小口徑鏡頭在光線較差的環境中取景、調焦,會因取景屏較暗而產生困難,易造成聚焦失誤。因此國外的一些新聞記者又拿起了平視取景、雙影重合調焦的照相機,他們認為這種照相機小巧輕便、取景明亮調焦迅速,便於搶拍鏡頭。
區別
簡稱不同:
單眼相機的簡稱是影像設備。微單相機的簡稱是微單。
特點不同:
單反數位相機的工作系統中,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後,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稜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微單相機採用高檢測頻率反差式對焦功能,對焦速度能夠達到甚至超過單反的對焦速度。我建議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
攝影愛好者,初學者,按照自己最高預算購買對應價格的微單或者單反套機都可以。但是如果打算長期玩兒,也不是專拍體育、生態和新聞類別,選擇微單今後折騰小一點。商業用途:要出去接單,要拿去見客戶,那就買單反,很多客戶都會覺得越大越好,可以讓客戶覺得更專業。自身用途:自己用,自己拍,旅遊拍攝,不拿去賺錢,就可以選微單。各位攝影愛好者對微單和單反的選擇問題有什麼看法嗎?一起來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