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記憶力差,父母用好「情緒記憶」,你也能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2020-11-27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生活中那些我們記憶深刻的東西,大都是帶有情緒的。不管是開心的還是憤怒的,人們對於這些狀態之下發生的事情總是記憶深刻。

比如明明是個路痴,但是今天想要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必然會記住路線以便下次再來;如果上班的時候被點名批評,我們也會永遠記住較為尷尬的時刻。這是為什麼呢?

前幾天帶孩子出去玩,想著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因為周邊也沒有什麼比較好的遊樂園,就帶孩子去了公園。

沒想到孩子剛到就說了這樣一句話:"媽媽,這個我們來過。"聽到這話我也是非常的驚訝。畢竟因為平時忙,基本不會來公園玩。

孩子要是來過,也是比較早之前的事情了,沒想到孩子接著說:"我記得當時我和爸爸媽媽還有美美一家人一起來的,好像還有一個好玩的滑滑梯,那時候我們玩的可開心。"

聽完孩子的話後我也沒有記得太清楚,只知道小時候確實帶孩子來過。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發現過這樣的事情?

自家孩子明明記憶力一點也不好,就像是個人魚公主一樣,只有七秒的記憶。但是有些時候到了某個場景,孩子就會突然記起來當時的事情,而且把它形象地描繪了出來,太意外了。

這是為什麼呢?心理學家表示,這是情緒記憶。

01什麼是情緒記憶?

過去幾十年來發生較為重要的事情會在人們心中留下相應的痕跡。有較為開心的,比較不幸的。

對於孩子來說,有可能是第一次去幼兒園,有其他小朋友給自己一個糖果,或者說當時和最好的朋友打鬧,友情出現了裂痕。因為情緒較為激烈,所以孩子內心記憶就比較深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探討為所謂的情緒記憶功能,其實就是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標籤化,甚至進行相應的歸類。

我們在接觸到這樣情境之後必然會搜索,甚至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也可以立馬思考,這種長久的記憶也是孩子現階段需要。

而上面說的孩子像是一個人魚公主,只有7秒的記憶就是說明了記憶的短暫性。

但是上面所謂的情緒記憶,它的特點必然具有持久性。一些心理學家經過相應的研究,還認為情緒記憶是在軀體和身體感覺中體驗到的。

實際上,我們內心會存在一種程序性記憶之後,又通過情緒將此聯繫起來,等到某種情境之下,必然會使得記憶被陳述,自然而然又變成了一種需要被記憶的事情。


02孩子的情緒記憶能力,能給孩子帶來什么正面影響?

如果我們只是利用一種較為生硬的方式,去讓孩子機械式的記憶,那麼孩子的記憶能力其實會逐漸衰退,甚至對於這些需要記憶的東西毫無興趣。

可是如果處於一種較為激烈的情緒之下,讓孩子記憶相應的東西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記住。如果利用情緒記憶的功能,相信會給孩子帶來這些正面影響。

1)讓孩子的記憶更加持久

你可以記起來寶寶出生之後,你的感覺嗎?自打寶寶有記憶起,他能夠記清楚什麼事情對他最重要嗎?這時候是不是和情緒相關?為什麼孩子總是對自己曾經傷心過的事情耿耿於懷呢?

就像我們上面所問到的幾個問題,其實它都帶有相應的情緒,所以我們應該了解到,如果孩子想要讓自己的記憶有持久性,必須考慮利用相應的情緒而不是隨意的機械式記憶。

2)情緒記憶具有生動性

有一部分父母會通過實地考察的方式,去讓孩子接觸他們課本之中所學習的東西,我們也會發現這些身臨其境的人,確實比那些只懂得生搬硬套課本的人更加清晰地了解本質事物。

除此之外,就像孩子在做實驗一樣。當孩子對於一些化學反應較有興趣,同時感受到了在自己實驗之下反應的真實性,他們會對於這些化學實驗,以及數據有著更加明顯的認知。即使後來進行相應的回憶,他們也能較為生動地描述出來。

3)情緒記憶就有具體性

因為孩子本身對於情緒的把控能力並不強,所以自己一旦遭受情緒失控的事情,將永遠也抹不開他在心中的痕跡。

有一部分孩子永遠記得自己上課第一次舉手回答問題的情景,他們會感受到那時候自己表現出來的緊張、不安。

或者說一些孩子在查高考成績時候表現出來的心情,他們任何時候都能向別人生動,而又具體地描述出來,可是其他的事物就不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

我們在了解情緒記憶的同時,也應該分析情緒記憶所存在的特點,有一部分人利用機械式的記憶,他們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非常清晰地記在腦子裡。

可是這些記憶差的孩子就應該考慮情緒記憶,會讓記憶更加持久、具體、生動,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死記硬背的方式。

03父母該如何把控情緒記憶的方法,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能夠正確地利用情緒記憶的方法,將更好地幫助孩子理解知識和運用。

❶讓孩子處於樂觀積極的情緒當中

如果孩子長期處於比較鬱悶悲傷的情況之下,他們自然不會對學習感興趣,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也應該考慮讓孩子處於樂觀積極的情緒當中。

而這裡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比較有愛的環境,讓孩子在家裡感受到的是爸爸媽媽的愛護,而不是爭吵、爭執、矛盾。

❷認識孩子的情緒了解他們的需求

我們上面所說的大都是一種積極的情緒,但實際上在生活之中好壞各有一半。

父母也應該考慮孩子有可能遇到的壞情緒,比如孩子在暴躁的時候,他們表現出來的狀態多半是極端的。不管是更加暴力,還是更加退縮,父母都應該陪在孩子身邊。

我們要讓孩子在情緒之中感受到父母的存在,這種陪伴也會讓孩子越來越樂觀,而不至於被情緒控制。

❸開發孩子的情緒潛能,讓他們懂得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情緒

人的情緒並不僅僅只是正面以及負面,它也可以進行相應的細分。孩子在成長過程之中表現出來的情緒,也不像我們所想的這樣簡單。

所以,開發孩子的情緒潛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對於孩子較為重要的事情,如果能夠被情緒標籤化,相信未來他在記憶搜索之時也能快速的得知。

❹身臨其境般的情緒記憶

如果一個孩子說自己去電玩城,並且將此繪聲繪色地描述,班級其他同學便會十分羨慕。

孩子也會對這種記憶進行相應的強化,他對於電玩城的記憶必然是比其他孩子要更為明顯。

04飯飯媽碎碎念

我們上面所說的其實就是一個孩子對於較為具體環境記憶的能力,所以在這種條件的影響之下,我們也可以考慮在孩子學習過程之中多多去接觸真實的事物,能促使他們更好的思考。比如孩子在學化學物理知識進行相應的實驗能夠強化記憶。

孩子本身的記憶便是比大人更好,可是因為大人更加善於利用情緒,所以顯現出來孩子記憶力差的情況。

在學習過程之中,父母也應該認識到孩子身上所存在的缺點,同時考慮的情緒記憶對於孩子的幫助。相信父母能夠激發孩子內心的情緒,促使孩子對學習有興趣。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孩子記憶力差?用世界記憶大師的訓練法,孩子也能有超強記憶力
    孩子記憶力差,總是七秒鐘記憶孩子記憶力差 ,在學習的時候就會非常吃力。孩子的記憶力是父母們感到頭疼的難題之一,看著孩子背書總是背了就忘,孩子記憶就像魚一樣,只有七秒鐘。孩子記憶力差,就很難記住知識的要點,即使是我花的時間比別人高出兩倍,但孩子的學習效率仍舊很低,學習成績也不理想。
  • 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巧用"遺忘曲線"規律,讓孩子記憶更牢固
    總是能聽到很多家長吐槽,說自己的孩子記憶力差,很多背熟的東西,結果第二天就忘記了。這真的是因為孩子的記憶力差嗎?孩子記憶力差、記不牢怎麼辦?父母要學會巧用&34;規律,讓孩子記憶更牢固其實孩子出現背熟東西後,第二天就忘記大半的情況,是正常的。因為這是人類大腦的遺忘規律,在沒有特地幹涉記憶的情況下,人類會遺忘,並且有規律可循。
  • 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巧用「遺忘曲線」規律,讓孩子記憶更牢固
    總是能聽到很多家長吐槽,說自己的孩子記憶力差,很多背熟的東西,結果第二天就忘記了。這真的是因為孩子的記憶力差嗎?孩子記憶力差、記不牢怎麼辦?也就是說在特定的時間點,父母學會巧用「遺忘曲線」規律,完全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記憶。那麼可以怎麼做呢?有規律的複習。當我們記住一樣東西之後,如果長時間不複習,會慢慢遺忘。因此,父母想要讓孩子記得更牢固,就要懂得讓孩子複習,並且是有規律的複習。
  • 臺灣紀錄片揭露教育真相:情緒失控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你知道嗎?發脾氣時面目猙獰的你,在孩子眼中與一頭怪獸無異。這句話並不誇張,因為我們容易發現,在身邊的家庭中,父母如果情緒溫和,友善待人,孩子的性格也是落落大方,家庭關係融洽,自信有愛。海綿媽媽帶著疑問,看過一個臺灣的影片《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完美還原了孩子眼中父母情緒失控的樣子。影片最開始,小男孩拿著玩具槍射擊其他玩具小人之後,留下了一地狼藉。一旁的爸爸開始大聲訓斥,並在嘴裡念叨著:是不是欠揍?
  • 記憶力差的孩子?通過記憶大師訓練方法
    孩子記憶力差,總是7秒記憶力差的孩子很難學習。孩子的記憶力是家長們感到頭疼的問題之一,看著孩子們的代言總是被遺忘,孩子們的記憶就像一條魚,只有7秒鐘。孩子記憶力差,很難記住知識要點,即使我花的時間是別人的兩倍,但孩子的學習效率仍然很低,學習成績也不理想。
  • 孩子記憶力差,只因家長經常做的這些小事,別再埋怨孩子了!
    記憶力對一個人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人有了一個好的記憶,不僅能記住更多的知識,還會為其他智力活動提供更多儲備,反之記憶力差,則會阻礙一個人的成長,甚至會成為一個人一生的遺憾。德國化學家哈柏曾說「記憶力並不是智慧,但沒有記憶力哪來什麼智慧?」美國思想家培根也曾說過「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由此可見記憶力對人的重要性。
  • 孩子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由此可見,一個沒有記憶力的人很難取得成功,一個記憶力差的學生更難以考出好成績。記憶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好的記憶力可以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不妨查查是不是記憶不好的原因!
  • 孩子記憶力差,可能是受壞毛病的影響,幫助孩子構建記憶宮殿
    導讀:孩子記憶力差,可能是受壞毛病的影響,幫助孩子構建記憶宮殿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記憶力差,可能是受壞毛病的影響,幫助孩子構建記憶宮殿!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怎樣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導讀: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怎樣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怎樣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巧用「遺忘曲線」,讓記憶更牢固
    孩子聰明伶俐、過目不忘我們每個家長的共同希望,誰不想讓孩子有個好記性呢?秀秀也是跟大家有著一樣的願望,可是我家大寶之前卻遲遲記不住東西,一時間讓我不知所措,孩子記憶力差,該怎麼辦呢?後來我在網上看到了關於「遺忘曲線」的規律,受到了很大啟發。
  • 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們一定要放平自己的心態,切忌用力過猛,因為很多時候,「收」要比「放」更重要。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我想,那該是放風箏的人和風箏的關係吧。為什麼這麼說呢?想要把風箏放起來,放風箏的人就必須能做到把握「有風」的時機,更好的助力起飛,起飛後還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如此風箏才能飛得高飛得遠。
  • 孩子記憶力差,大多是方法不對,家長要耐心教給孩子正確方法
    尤其是很多學前班的孩子,往往背的滾瓜爛熟,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你再去提問問孩子,他竟然完全都不記得了,這就屬於機械式的記憶,這種記憶方式下,很難產生長久記憶。2、孩子對內容不感興趣對於要背誦的內容不感興趣,甚至不認同,那麼就產生不了記憶的興趣。
  • 孩子的記憶力差,並非不「走心」,可能受到了這4個方面的影響
    記憶差並非孩子不用功每個人的記憶力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孩子過目不忘的被人們稱為"神童",還有的孩子就天生記憶力差,需要很多時間才能記住別人說的話。記憶力超好自然是少部分的天才,記憶差的也是很少部分的孩子。
  • 暴脾氣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3招能幫你有效控制情緒
    我們都會發現這個一個現象:就是父母越讓幹什麼就偏不幹,你越讓我好好學習我就偏不好好學,不是不會,有時候孩子就是故意的,因為這是他們反抗父母的一種方式,久而久之就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是我重要還是學習重要,長此以往,矛盾加深,親子關係緊張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怎樣不吼不叫,也能教育好孩子呢?
  •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校,這幾類神仙家庭最容易養出優秀的孩子
    其中17歲的成都女孩張恆一,最受群內爸媽們的喜愛和稱讚。張恆一不但學習成績優秀,而且興趣廣泛,經常參加各種社團、校外活動,還喜歡彈吉他唱歌。我們或許除了驚呼一句:「優秀的孩子果然都是別人家的。」也會內心滿是疑問:「從中等成績到進入全球名校,她是如何做到的?」
  • 這4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視頻裡,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一手拉著書包,一手拿著糖,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問媽媽:「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先聽哪個?」原來,女孩所謂的好消息是,平時只能考倒數第一的她,這次考了倒數第二。壞消息則是,這次考試沒及格。
  • 60位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揭露:低格局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60位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揭露:低格局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離不開的是家庭與學校的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教育。在孩子的一生當中,父母的教育佔主導作用,因為在孩子一生的時間中,是與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
  • 情緒失控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你什麼脾氣,孩子就是什麼命運
    和人交往過程中脾氣暴躁易怒的孩子,他的父母肯定也是同一類型的人。再這種情緒容易失控,喜歡衝孩子發脾氣的父母的教育之下,孩子很難能夠擺脫父母的負面影響,成為一個與父母截然不同的人。「爸爸打你都是為了你好,你能原諒爸爸嗎?」這些是小王從小聽到大的話語,爸爸的情緒就像火山,一旦失控噴發就會讓這個家庭變得一片狼藉。
  • 想要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到這3點
    要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要有幸福的家庭,父母的相愛及有效的陪伴,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01媽媽快樂,家庭幸福前段時間看了一篇關於演員楊迪和她母親的採訪文章。,可能這也是他在熒幕中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原因之一吧。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照顧所有人 你家孩子是個「老好人」,就問你累不累? 在易怒家庭成長的孩子,簡直就是歷經了風雨,懂得照顧好父母的情緒。 所以,他們在外面與人打交道,也會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與感受,甚至自然地成為了知心大哥、大姐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