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光學望遠鏡建設遇阻,天文學家與夏威夷原住民搶「聖山」

2020-12-16 澎湃新聞
莫納克亞山天文臺群 IC 圖

就在前一陣子,一位夏威夷原住民活動家在路中央躺了整整11個小時,目的是阻止科學家興建一臺新的大型望遠鏡——30米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TMT)。

這臺望遠鏡的主鏡直徑為30米,是目前全球最大可見光望遠鏡的三倍。它將使天文學家看得更深、更遠、更清晰。

一臺肩負重大科學使命的望遠鏡為何頻頻被攔截?如果TMT的興建一直推遲將帶來哪些影響?

「下一個時代的主宰」卻屢遭推遲

TMT是一臺地基、光學—紅外的望遠鏡,其臺址選定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TMT將是開創望遠鏡下一個時代並主宰未來數十年光學天文觀測的望遠鏡之一。」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TMT項目組成員沈志俠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TMT主要在光學和紅外波段工作,它和另外兩臺下一代30米級望遠鏡都是國際合作的產物。TMT建設各方包括美國加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日本國立天文臺、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印度科技部和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等。我國有十餘家科研院所和大學參與研發。

「由於TMT是光學望遠鏡,其鏡面加工精度要達到10-7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直徑的百分之一,建設難度非常大,計劃經費是14億美元。」沈志俠說。

「這樣拖延下去,時間、精力和經費成本都會相應增加。而TMT的興建意義深遠,科學家們都希望能早點用上,以實現相應的科學目標。」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劉慶會對抗議行為頗感無奈。

「另外,TMT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拖延時間太長,可能導致某些國家中途退出。至少,參與TMT建設的國家都希望順利建成並儘快投入使用。」劉慶會說。

實際上,莫納克亞山是科學家在全球經過5年尋覓才定下的理想場地。然而,抗議活動已使TMT的建設推遲了5年。儘管夏威夷最高法院已裁定TMT的建設合法,並且頒發了許可證,還幫助建設望遠鏡的公司加快恢復其努力成果。但反對者的行動讓TMT的建設舉步維艱。

為何莫納克亞山是最優選擇

劉慶會稱:「天文學家希望TMT能幫助他們研究宇宙大爆炸後宇宙中最早的時刻,以及識別太陽系外的更多行星。」

但根據夏威夷大學的說法,古代夏威夷人認為,只允許最高級別的酋長和牧師長途跋涉至莫納克亞山頂。「反對者認為,莫納克亞山是『聖山』,在其山頂興建望遠鏡是讓『聖山』蒙羞。」

既然多番受阻,為何還要堅持在莫納克亞山興建TMT呢?據報導,莫納克亞山海拔4000多米,空氣清澈,光汙染少,是世界上研究天文的最佳地點之一。截至目前,莫納克亞山頂坐落著13臺正在工作的望遠鏡,國際著名的8—10米級望遠鏡中,有4臺就坐落於此,其中包括美國8.1米的北半球雙子座、日本的8.3米昴星團等望遠鏡。

莫納克亞山覆蓋著類似火星表面的紅色土壤,幾乎找不到任何植被。來自太平洋的反氣旋在莫納克亞山海拔2000米的半山腰生成了一個近似「空氣牆」的逆溫層,阻隔了低海拔空氣、水汽以及塵埃向高海拔的運動,保證了山頂異常優良的視寧度和大氣結構。

劉慶會提到,莫納克亞山頂上方的雲量以高空捲雲為主,總體雲量的情況相對通常的大陸型臺址要好很多。

2018年一項獨立民意調查表明,72%的夏威夷原住民(僅限登記選民)支持修建TMT,23%反對,3%不確定。「只不過支持者往往是沉默的,他們的聲音遠比不過反對者的熱鬧與喧囂。」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TMT項目組成員馮麓坦言,倘若夏威夷的建設環境得不到改善,與其陷入漫長的僵持,不如更換臺址。

西班牙拉帕爾馬島是TMT第一備選臺址。「拉帕爾馬島的晴夜數、視寧度等多個最重要的臺址參數與莫納克亞山不相上下,主要的缺點在於低海拔水汽含量較高,會影響中紅外目標的觀測。」沈志俠告訴記者,拉帕爾馬島每年可能有1—2周發生沙塵暴,影響觀測時間。

而且,觀測地址發生改變也意味著TMT的設計需要做出一定調整。「莫納克亞山當前仍是TMT國際天文臺的首選。」沈志俠說。

緯度和雲量是臺址選擇關鍵

望遠鏡的選址並非易事,通常需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馮麓表示,在建望遠鏡之前,科學家首先要分析,自己想要看什麼,以及現在的望遠鏡能不能看到。看不到的話,應該造一個什麼樣的望遠鏡?

當望遠鏡類型確定後,就要考慮給它「安家」。就像找房子需要列出一二三項,望遠鏡的選址不是拍拍腦袋的事。馮麓說:「臺址要能幫助望遠鏡做到三條,一是看得見,二是看得深,三是看得更清晰。越遠的天體越暗弱,能否看到這些天體,取決於望遠鏡及其臺址的綜合能力。」

而對於夜天文的光學紅外望遠鏡,臺址的緯度和雲量是關鍵。

從緯度上看,天文臺臺址最明顯的差別是南北半球之分。在地球上,我們其實是「歪」著看向銀河系中心的。「這個朝向使得在南半球所對應的南天可以看到更多銀河系內的天體,尤其是更多的恆星。而在北半球對應的北天,可以看到的銀河系內的天體相比南天要少。但由於銀河系造成的遮擋相對更少,藉助望遠鏡就可以看到銀河系外天體。」馮麓解釋道。

從雲量上看,臺址所在區域的天頂雲量越少,望遠鏡的觀測條件越好。「臺址的晴夜數大致決定瞭望遠鏡正常工作一年能實際觀測的時間。」劉慶會表示,大氣中的水汽含量多會影響望遠鏡的觀測,所以一個優良的光學紅外天文臺址通常選在乾旱、高海拔、少植被的地區。

「天光背景暗、空氣稀薄寧靜、水汽少、晴夜數多,是一個優良光學紅外望遠鏡需要滿足的條件。」劉慶會總結道,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光學望遠鏡選在莫納克亞山和阿塔卡瑪沙漠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人類活動會造成空氣中存在大量灰塵、汙染物,以及人為光造成的光汙染,光學紅外望遠鏡通常在遠離人口密集區域的地方。

「不過,不能太偏僻,要有一定的基礎設施條件,否則建設和運維成本較大。」劉慶會表示。

「此外,不同類型的望遠鏡對臺址的要求會有差別,比如光學望遠鏡注重大氣條件,射電望遠鏡則需要避免無線電幹擾,還有些波段的觀測只能在太空中進行。總而言之,望遠鏡選址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沈志俠說。

幾位專家均表示,希望TMT能儘快開工。

(原標題 「最牛」望遠鏡建設遇阻 天文學家與原住民共搶「聖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夏威夷的太空望遠鏡爭議正在重開舊傷口
    自從在夏威夷大島的莫納克亞山頂的三十米望遠鏡開始建造以來,居民一直反對它。雖然天文學家爭辯說TMT將是尋找有關早期宇宙線索的重要工具,但居民和土著活動家們都認為世世代代用作祈禱場所的聖山已經因其他13臺大型望遠鏡放置遭到破壞。TMT是超大型望遠鏡(ELTs)的一部分,它可以觀察可見光和紅外線光譜。
  • 小小望遠鏡,是一個國家光學工業的縮影
    ■文丨市井財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望遠鏡能用來幹什麼?據說最大用途都跟「星」有關,一是觀星,二是追星。當然,戶外運動群體也需要。這個看起來跟日常生活好像關係不大的小玩意兒,曾被列為「世界最偉大發明」之一,因為它多少改變了人類歷史。
  • 天文望遠鏡
    從第一架光學望遠鏡到射電望遠鏡誕生的三百多年中,光學望遠鏡一直是天文觀測最重要的工具,下面就對光學望遠鏡的發展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折射式望遠鏡  1608年,荷蘭眼鏡商人李波爾賽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景物,受此啟發,他製造了人類歷史第一架望遠鏡。
  • [多圖]400年來14具最著名望遠鏡:哈勃望遠鏡上榜
    經過近400年的的發展,望遠鏡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觀測的距離也越來越遠。為慶祝「2009國際天文年」,英國《新科學家》評選出了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望遠鏡。雖然伽利略沒有發明望遠鏡,但他改進了前人的設計方案,並逐步增強其放大功能。圖中的情景發生於1609年8月,伽利略正在向當時的威尼斯統治者演示他的望遠鏡。伽利略製作了一架口徑4.2釐米,長約1.2米的望遠鏡。他是用平凸透鏡作為物鏡,凹透鏡作為目鏡,這種光學系統稱為伽利略式望遠鏡。伽利略用這架望遠鏡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發現,天文學從此進入瞭望遠鏡時代。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
    根據最廣為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開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便如此,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因為這段時期正好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探索儀器的極限,希望觀測最早的星系是何時形成的。根據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最新研究,我們發現了宇宙中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什麼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資料圖:歐洲南方天文臺發布了隱藏在恆星團中的一張極水平分枝星照片。
  • 雙子南座望遠鏡捕捉到轉瞬即逝的行星狀星雲
    當它表面的恆星大氣被拋棄到太空時,恆星暴露在外的熾熱核開始噴射出的氣體為恆星提供能量並使它們發光,如此形成的美麗的沙漏圖案被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國家光學紅外天文學研究實驗室的設備:國際雙子座天文臺而捕捉。智利Cerro Pachón雙子座南望遠鏡的雙子座多物光譜儀拍攝的行星狀行雲CVMP1的合成白色圖像。
  • 宇宙最古老恆星長啥樣?天文學家擬在月球設望遠鏡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儘管宇宙大爆炸發生在130億年前,但天文學家們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來的痕跡。近期,天文學家提議在月球上放置一個巨大的望遠鏡,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恆星。
  • 天外訪客「奧陌陌」名字來源夏威夷語 現代天文學擁抱夏威夷土著文化
    奧陌陌(Oumuamua)最著名的身份是2017年飛越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它是一塊宇宙巖石,來自外太空的臨時訪問。但它也將夏威夷土著文化與現代天文學聯繫起來開闢了一條新路。在夏威夷語中,'Oumuamua意為「遠方的信使」,這是對其偵察性質的一種隱晦提及。天文學家和公眾迅速採用了這個名字。現在,提出它的專家正在開發使用夏威夷世界級望遠鏡發現的其他天體的名稱。該團隊包括夏威夷文化和天文學專家。他們希望加強夏威夷語和夏威夷島相關天文學發現之間的聯繫,而夏威夷語已經從幾乎絕種到充滿活力的文化認同來源。
  •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今啟用 國人苦等22年
    按計劃,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將和我國其他5座射電望遠鏡組成「天眼」群——甚長基線幹涉測量網,並主導國際射電領域的低頻測量網,從而更好地獲取天體超精細結構。未來5至10年,大射電等項目只是我國大望遠鏡建設浪潮的前浪。據透露,中國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已初步通過專家評審,有望於「十三五」規劃期間立項。
  • 解讀天文學家:克卜勒一生的成就有哪些,其中光學與軌道最受青睞
    圖源:NASTASIC / GETTY IMAGES2009年3月,美國航天局NASA啟動了克卜勒計劃,設計了一種太空望遠鏡用於探測銀河系的一部分,以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據該機構報導,使用來自該計劃的數據,科學家迄今已確定了超過4500個候選系外行星,並確認其中1000多個是「真正的」。
  • 什麼樣的天文望遠鏡可以清晰觀測月球表面的細節?
    目前沒有一臺天文望遠鏡是可以從地面上清晰觀察到月球表面的。無論你把這臺光學望遠鏡造得有多大,都無法清晰地拍攝到月亮,不僅是因為地球與月球之間隔著38萬公裡,更因為地球表面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大氣湍流不僅會給幾千米高空中飛行的飛行員和旅客帶來麻煩,它也一直是困擾天文學家們的一件頭痛事。因為無論通過多大的光學望遠鏡看天空中的星星,它都是閃爍不定的,更不用說看得有多清楚了。如果你從地面上用光學望遠鏡觀察月球表面的細節圖像,會看到月球就像是水波下躺著的一枚硬幣,它會不規律地晃來晃去。
  • 天文學家發現約是134億年前形成星系,距離大爆炸僅4億年
    根據最廣泛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使這樣,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的樣子,因為這個時期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開發其儀器的極限,以查看最早的星系何時形成。多虧了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新研究,我們發現了迄今為止在我們的宇宙中觀測到的最古老和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望遠鏡可不只是用眼睛看的
    我們人類了解星空,探索宇宙,最常見的工具就是望遠鏡。1609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製作了一架口徑為4.2釐米、長12釐米的望遠鏡。他用凸透鏡作物鏡,凹透鏡作目鏡,放大倍數為32倍。史稱這種望遠鏡為伽利略望遠鏡。
  • 剛拍完「證件照」的黑洞有了個夏威夷語名字:Pōwehi
    ),他一直致力於復興夏威夷語。,就給它取一個夏威夷名字,這對我個人,以及我的夏威夷血統,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天文學家們則表示,給黑洞取一個夏威夷名字是合理的,因為這個項目參與拍攝黑洞的8座望遠鏡中,有兩座望遠鏡位於夏威夷,一座是麥克斯韋望遠鏡(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另一座是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ub-Millimeter Array),均位於夏威夷茂納凱亞火山山頂。
  • 首度曝光的黑洞有名字了:夏威夷語 寓意深刻
    據報導,為黑洞取名的是夏威夷大學希洛分校的木村(Larry Kimura)教授,他是國際知名的夏威夷語專家。根據夏威夷大學的說明,Powehi一詞指的是「無限創造的黑暗源泉」。這個名字取自18世紀描述夏威夷宇宙創生歷程的頌歌Kumulipo。
  • 在地球上看最清晰的星星
    ▲作為我國第二代望遠鏡,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口徑增大到50釐米,是南極目前最大的光學望遠鏡。 在地球上仰望浩渺星空,哪裡看得最清晰?
  • 天文學家把木星「變」成萬聖節南瓜燈
    NASA當人們通過望遠鏡瞭望星空時,經常會被銀河系的「大個子」木星所吸引。靚麗的條紋結構如同一身彩衣,標誌性的「大紅斑」宛如一隻眼睛,在夜空中與你對望。「大紅斑」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
  • 【中國新聞網】「天文望遠鏡界」新添中國「FAST」
    據介紹,FAST旨在實現大天區面積、高精度的天文觀測,其科學目標包括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觀測脈衝星、探測星際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等,其應用目標是在日地環境研究、搜尋地外文明、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作用。圖為7月2日航拍安裝完成前夕的「天眼」。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距今400年前,一架口徑為4.2釐米、長約1.2米的天文望遠鏡在歐洲問世。
  • 百歲天文學家的傳奇:她使用望遠鏡與手搖計算機破解了星星的奧秘
    她既有過硬的計算能力,又有超強的觀測能力,文能用手推方程,武能用鏡測光譜;她是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卻被諾貝爾獎評委錯過的人物之一;她也是還在世的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戰爭期間,倫敦大學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被派遣到部隊的不同部門。瑪格麗特被派遣去值守位於郊區的倫敦大學天文臺,那裡受到的空襲相對較少。在這裡,她繼續用望遠鏡觀測恆星的位置,確定它們的距離,並觀測星星的光譜。倫敦大學天文臺裡面的一臺折射望遠鏡,建於1860年或者此後幾年內。這是這個天文臺最古老的望遠鏡。它看上去已經不小,但在專業級別的望遠鏡中,確實算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