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創造營2020》的熱播
張藝凡的表現上了熱搜
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哭
網友們都叫她「淚失禁體質」
第一次,是黃子韜衝選手們「咆哮」:「舞臺是很殘忍的,能行就行,不行就走!」
把她嚇哭了。
第二次,是她表演完之後,導師問她剛剛為什麼要哭,並安慰她時,她又沒忍住,又掉出了幾顆金豆豆。
許多人都覺得,她太能哭了,根本不適合這個圈子。
什麼是淚失禁
如果莫名其妙掉眼淚,那多半就是淚失禁體質。
引申含義:淚失禁體質,形容每逢和人吵架或是情緒稍微激動些時,都會控制不住地想哭。明明不是一件值得哭的事情,自己也沒有太委屈,只是據理力爭,可嗓門一高情緒一上來,聲音慢慢就變成了哭腔。原本臺詞早早就準備好了,愣是說不出口了,氣勢蕩然無存,整個人原地描述什麼叫做慫。
簡單點說,就是遇到啥事都能哭。
網友們的淚失禁
網友xxx:淚失禁體質是什麼樣的體驗!看肥皂劇會哭,看電影會哭,不管正派反派,只要感人就會哭,看別人受欺負會哭,看別人過的不好會哭,反正跟自己八竿子搭不上邊的事兒,都能哭,跟自己有關係的那就更能哭拉,被蚊子叮會哭,看到害怕的東西會哭,東西不好吃也會哭,隨便被人說幾句也哭,被人大聲說幾句也會哭,一點驚嚇都不能受,膽子又非常的小,被欺負了哭,有一點不滿就哭,各種小事都會哭的稀裡譁啦的,遇到大事,那哭的就更慘了,西斯地理的哭,哭的頭都疼,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不是我想這樣,天生就愛哭,搞的很多人都不喜歡我,我也不知道怎麼辦哎。
網友xxx:一說重話眼淚就掉下來,一串串的。又慫的吵不回去,一爭吵眼淚又開始往下掉。就被發現了,爸媽脾氣是好的,就讓我注意一下,就因為這樣??我就哭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掉眼淚,這也算是淚失禁吧,到現在為止爸媽偶爾教育我一下就是講道理啊我還是會憋不住哭,也找不到原因為什麼哭,就是眼圈紅掉眼淚,都這麼大就很不好意思每次都沒跑去廁所掉完眼淚洗把臉才出來嗚嗚嗚。
網友xxx:我的淚失禁似乎有選擇性。看電影,小說,電視劇無論多感動的情節都不會哭。可是一旦和家人吵架,本來不想哭的,可是就莫名流了眼淚,說話有哭腔。啊啊啊!生氣,顯得我好脆弱,搞得家人也覺得我很脆弱,不,我的本意不是這樣的。我是個清高冷靜的人,哼!吵架說話也斷斷續續的,改都改不掉。本來想好的吵架臺詞因為淚失禁都沒有氣勢了,越想越氣,哼(ノ=Д=)ノ┻━┻生氣!生氣(*`з)。記憶最深的哭好像沒有誒,小時候吧。應該把這個問題改成:怎麼改正淚失禁?迫切想知道答案,我想把架吵贏。
網友xxx:媽媽燉的排骨還沒燉好,我現在餓死了,委屈地哭了,全家人一起笑話我。
嗯,現在笑你的不止是你的家人了。
網友xxx:聽歌因為旋律太好聽就哭了,我自己都嚇一跳。
這個可能是真的過分淚失禁了!!
淚失禁體質
導致淚失禁體質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成長經歷,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往往得到的關愛不夠,需要更多關愛,因此容易展現這種保護策略;
二是現實壓力太大,通過眼淚釋放壓力,嚴重時可能產生雙相情感障礙;
三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氣質分類中的抑鬱質更接近於「淚失禁體質」,這一類型的人心思細膩、有豐富的想像力、情緒體驗深刻、缺乏安全感、比較悲觀、偏內向、不善交際。
從生理層面來說,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是人類「代入感」及「同理心」的生物基礎,它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能反映和模仿他人行為,產生「感同身受」的體驗。而天生發達的大腦鏡像神經元也是淚點低的原因之一。
「淚失禁」雖然不是一種心理疾病,但嚴重時也會影響正常生活。
錢江晚報曾經報導過一位化名「小雨」的教師,課教的很好,但就是太容易哭了,一節課要哭七八次,講到地球自然環境問題,心生悲憫之情就會哭,開會時跟人意見不同也哭,後來一邊吃飯也能一邊哭,只能去醫院接受治療。
如何緩解
1、先不要嫌棄愛哭的這個特質。把它作為自己的一部分先接納,與其和平相處。
2、了解自己每次哭的原因,尤其是深層次原因。比如是因為恐懼、擔心還是憤怒才會「淚失禁」,究其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3、針對自己找到的原因來鍛鍊自己的承受能力。
4、要學會把這些情緒說出來或是寫出來。
素材來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