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新冠病毒,卻在全球掀起這麼大的波瀾,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新冠病毒到底有多少秘密,也有待科學家們揭開!
4月10日,英國《太陽報》報導,英國著名學府劍橋大學的生物和醫學研究者們通過對新冠病毒的基因分析研究發現,該病毒在世界各地傳播的過程中變異成了3種不同的毒株,具有明顯的區域人群分布特徵。
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將其分為A、B、C三種新冠病毒類型,其中與蝙蝠和穿山甲身上發現的新冠病毒的祖系病毒最為接近的被稱作A型,因此A型人也被全球認為是最早最原始的新冠病毒,並且認為它是本次疫情爆發的根源,而B型病毒是由A型衍生而來,但是被兩個突變產生的差異分開,C型則又被認為是B型衍生出來的。
根據這三種病毒的不同,研究者們繪製出了新冠病毒在全球擴散傳播的地圖,發現A型新冠病毒以美國和澳大利亞居多,也就是說在美國和澳洲的新冠患者中發現的病毒的主要類型也是最原始最早的新冠病毒類型,我國武漢雖然也有少部分,但武漢新冠患者的病毒樣本中更多的是B型新冠病毒,該型病毒在中國和韓國等國家中較為普遍,但A型和C型較少,而C型病毒則在歐洲較為普遍,而A型和B型較少!
那麼如果以病毒的主要類型來區分的話,則可以認為美國和澳洲的新冠病毒出現的時間更早,我國和東亞國家居後,歐洲稍晚。所以英國劍橋大學的這篇研究論文還被不少網友認為是我國不用再為病毒源頭背鍋的證據,不過由於論文中稱武漢早期新冠患者也有少部分A型病毒,因此還不能這樣認為。
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們還發現新冠病毒「正在快速突變,以適應不同人群中的免疫系統抵抗力」,說明這種病毒的確很狡猾很強大,它的形成和所具備的強大功能還需要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資料:
《南方都市報》4月11日文章《新冠病毒在全球變異成3種毒株!專家警告正在快速突變》
《封面新聞》4月11日文章《劍橋報告分析新冠病毒3變種:A型最早在中國發現,在美澳卻最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