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愛玲,語文教師,散文《平凡的日子》曾發表在2020年11月9日《山東教育報》杏壇欄目。熱愛寫作,尤其隨筆。
一堂特殊的課
文/董愛玲
我小時候,社會實踐太多,以至於沒有時間讀書。而現在的孩子忙得沒有時間參加社會實踐,今天我帶著孩子去上一節特殊的課。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我決定帶領孩子去做一次孩子們愛做的事情———學習並動手做蛋糕。 下午三點半,帶上我們邀請的夥伴,三年級的張淑菲、四年級的李亞澤,還有浩宇和婉瑩,去職中青少年活動中心的餐飲部,學習做蛋糕。孩子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眉飛鳳舞地相互交流,說話的聲音如摻了巧克力和奶糖一樣甜蜜。 到了職中餐飲部的二樓,好大的一個工作間,乾淨,明亮,涼爽。王師傅首先按順序給孩子們介紹工作間裡機器。第一:開水爐。因為在做蛋糕和面的時候,要用到開水,或者溫水,有了開水爐,用熱水方便。第二:和面機。是一臺雙向雙動力和面機,雙向是兩個方向,是相反的轉動頁扇,雙動力是可快可慢,和麵包粉,開始的時候要慢,讓面與水均勻參和在一起,並且形成拉絲,如果太快,拉絲容易斷,中間要稍快,最後再慢,快慢的掌握,要有師傅掌握,面要打成像手套一樣,鋪在手上,可以看見手上的關節和血管,這樣面就和好了。和好的面倒入鋪好油紙的烤盤裡,要放均勻,只見王師傅把倒入面的烤盤,故意往桌子上一丟,「啪嗒」一聲響,嚇得大家瞪大眼睛,然後笑了,大家都很好奇,包括我,為什麼?「這樣一丟,是為了把面裡面的氣泡放出來,」王師傅說。真不知道看似平常麵包,經歷這麼道工序,真是不入行內,不懂行內的規矩啊!
第三臺機器是風爐。何為風爐?就是循環風的電烤箱,帶有循環風的電烤箱比起沒有循環風的電烤箱,烤起東西來,火力均勻,尤其是烤制麵包、蛋糕的時候,不需要翻盤倒盤,烤出的麵包口味純正,口感好!「別看這臺機器小,三萬多塊錢呢」我們都張大了嘴巴,表示驚訝!體積的大小與價值、價格不成正比。第四臺機器是大烤箱,有一人多高,有一個人的雙臂伸開那麼寬,共三層,打開一層的門,裡面有烘烤的痕跡,這是在大型婚宴的時候才用,一次能烤十幾盤,出麵包和蛋糕的效率高。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用處。第五臺機器是冰箱。比家裡用的普通冰箱大得多。有時候,做的西點需要冷藏才行,比如,停會兒咱做雪媚娘,就需要冷藏。再往裡走,還有一排的小機器,有料理機,攪拌機等等。架子上一字排開的是做蛋糕用的各種形狀,大小不一模具及用具。在我們參觀的同時,小師傅,給孩子們烤了蛋撻,熱騰騰的,香噴噴的出爐了,要知道,這可是孩子們的最愛,大人們也喜歡喲。小師傅說,「這是我們自己用雞蛋、糖、牛奶調製的,沒有任何添加劑,你們嘗嘗怎麼樣?」我們也不顧形象了,各自拿一個就吃,還有點燙,蛋撻的託一層一層的,酥脆酥脆的,蛋撻的心松鬆軟軟的,有一股甜甜的奶香味,入口即化,比在蛋糕房裡買的好吃多了。孩子們也很聰明,每人吃兩個,留著肚子,過會兒還要吃其他的。 孩子們開始動手製作了。製作曲奇餅乾的面已經和好了,每個孩子一個饅頭一樣大小的一團,還可以在面裡加其他的料,如抹茶、芝麻、瓜子等。孩子們各自揉自己的。揉的面變軟了,就揪成一個個小丸子,放在託盤上,女兒做的是抹茶味的,最精緻,大小都差不多,很漂亮。浩宇做的是原味的,他團著團著就改變了,弄成一個個小花一樣的,各自發揮想像,喜歡什麼形狀的做什麼形狀。曲奇做好了,放到烤箱裡烤去了,「調溫180度,大約需要20分鐘」師傅說。
接下來就做雪媚娘和冰皮月餅。這一塊面是用糯米粉、澱粉、牛奶、雞蛋和好的,揉好,揪成一個個小面塊,然後擀成很薄很薄的皮,薄的像紙一樣,然後,把切好的水果丁包在裡面,加點奶油,放下託盤裡,就做好了,做好的雪媚娘就可以吃,浩宇做好一個就放嘴裡吃了,但是王師傅說:「最好放冰箱裡冷藏一會兒,這樣,雪媚娘的皮就更脆,口感好」。每一種甜品,都有自己的特有的製作程序,每一種甜品都自己的品味。下一個是冰皮月餅。還是剛才的麵團,只不過,擀的皮稍微厚一點,裡面包上豆沙,放在月餅的模具上一壓,冰皮月餅就做好了,有了剛才做雪媚娘的經驗,做這個冰皮月餅更簡單,做好後,還是放冰箱裡冷藏一下即可食用。 最後一個是壓軸戲,也是最難做的生日蛋糕,需要自己動腦筋思考,做什麼樣的。蛋糕已經烤好了,用模具切成不同的形狀,有愛心形的,有正方形的,多邊形的,還有圓形的,師傅說,每人做個五層的吧。女兒選擇的是正方形的,切了五塊正方形,她想做五層樓的,有個小細節,就是切蛋糕時,儘量不浪費,邊邊角角都用要上,既不浪費,又做的漂亮,那才叫會做。第一層蛋糕先放在支架上,上面擠一些果醬,加點水果和奶油,再放第二層蛋糕,同樣一直到第五層完全排好,再在外面抹一層奶油,再撒上一些巧克力麥片,已經很好看了。最後,最上一層要做的更加精細一些,花樣多一些,各人設計各人,每個人做的都與眾不同。女兒先把一個曲奇餅乾插在一角,用綠色的果醬畫了個愛心,愛心裏面加一個愛心是黃色的。蛋糕的四周又用兩個顏色鑲邊。女兒看了又看,選擇哪種原料及顏色,她拿起一個瓶子,仔細一看是巧克力醬,笑著說:「黑色的,我還以為是鞋油呢? 說得大家都笑了!」最後,女兒愛不釋眼的看著自己的傑作,臉上露出成功的自豪。她又看了看其他小朋友的,自負的說:「他們做的花花綠綠的,沒有我的好看!」女兒也是自我欣賞。一直到七點半,所有想做的都做好了,面板上除了成品蛋糕令人滿意,其他盆盆罐罐,用具,放的亂七八糟。 王師傅做總結:「大家都很辛苦,忙活了好幾個小時,但是,我們做完工作之後,還要把成品放好,包裝好,打掃好衛生,面板擦乾淨,各種東西歸位,地面要衝刷乾淨,這是工作人員最基本的工作。今天大家都累了,衛生我來打掃」。 真是一位熱心腸的師傅!我們都非常感謝王師傅給我們上了一節烹飪課,讓我們學到了在教室的課堂裡學不到的知識,認識製作甜品的機器,學會製作各種甜品的技巧,以及任勞任怨的精神。在這裡感謝王老師的辛勤付出,我們帶著自己戰利品,帶著勝利的喜悅與疲憊,帶著除了口福,還有製作甜品的知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