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李盈盈)近日,好未來AI團隊斬獲全球人機互動與普適計算領域頂級會UbiComp2020國際競賽冠軍,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教育AI技術的硬實力。
近年來,堅持「愛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的使命,好未來教育科技集團推動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擬攜多項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亮相服貿會
據悉,在即將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上,好未來將展出「中英文口語表達能力評測」「口算批改解決方案」等圍繞教育場景打造的多項人工智慧應用解決方案。
據好未來教育科技集團執行總裁萬怡挺介紹,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AI老師語言學習系統獲得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科技創新服務示範案例,同時獲得了組委會頒發的「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最佳專題展區獎」。
萬怡挺說:「好未來依託多年教育行業經驗與海量的行業數據優勢,深耕教育領域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至今已產生數百項專利,圍繞教育場景需求,累計研發包括圖像、語音、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等8大類型、100多項AI能力,打造10餘項教育場景應用AI解決方案,覆蓋『教、學、測、練、評』各教學環節,其中多項能力為業界獨有或領先。」
記者獲悉,好未來希望通過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展示,使社會公眾了解前沿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成果,感受在科技的引領和驅動下,實現真正的教育公平和大規模因材施教的無限可能。
推動AI與教育深度融合
隨著新一輪高考改革的推進、消費升級和家長理念的改變,「提分」不再是家長的唯一需求,他們越來越看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
好未來順勢將集團定位變為「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深耕人工智慧,推動AI與教育深度融合。
2018年1月,好未來成立國內教培行業首家「腦科學實驗室」。
2018年3月24日,好未來旗下1對1教育品牌愛智康發布「i進步」個性化學習系統,教育進入「因腦施教」時代。
在2018年7月的人工智慧大會上,好未來正式推出「WISROOM」智慧課堂解決方案,並全新升級「魔鏡」教學效果智能評測系統。同時,好未來腦科學實驗室與七大高校專家聯合發布「兒童青少年腦發育發展動態信息組學圖譜」項目、推出「Alpha Brain」品牌並發布腦科學知識課程體系,共建AI腦科學未來教育新生態。
2019年8月,科技部批准依託好未來建設智慧教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曾表示,「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教育規律,而尊重教育規律在很大意義上就要尊重人腦的發育發展規律。」
好未來創始人兼CEO張邦鑫表示,希望通過科學技術實現大規模、低價格、高品質的教學服務,真正惠及更廣泛的家庭和貧困地區學生,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在張邦鑫看來,網際網路正在重構學習,人工智慧將會融合教育。人工智慧、腦科學等幫助老師從重複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創造力的事情和真正創造價值的事情上來。
未來「教(知識)」將是「AI+」的模式,「育(人)」則完全以老師為主體,屬於「+AI」模式,AI為老師賦能。張邦鑫認為,人工智慧對教育的改變,超乎我們的想像。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不止拍照搜題、手寫識別和語音識別等,更可以一定程度地實現直接的知識傳授。比如,人工智慧課程可以通過AI老師和學生實現人機互動。把這樣的課程用於邊遠地區支教,可以較大程度上解決當地優秀師資短缺的問題。
嘉賓體驗好未來教育科技產品 受訪者供圖
人工智慧讓教育更高效、更個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布的報告《教育中的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提出:「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支持包容和無處不在的學習訪問,有助於確保提供公平和包容性的教育機會,促進個性化學習,並提升學習成果。」
「在過去的教室裡,教育好似一個黑盒,教學過程沒有被數據化,教學質量無法被量化,教師難以獲得提高授課水平的有效建議。」好未來AI Lab負責人說,「升級『魔鏡』、發布『WISROOM』都是好未來在科技領域的有力探索,我們希望用AI賦能老師,更好地給到學生個性化的關注。」
AI融合教育會給教育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萬怡挺曾表示,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應用會給教育行業帶來12個字、4個方面的轉變,即「高質量、低負擔、大規模、個性化」。
AI如何保證教師的上課質量和授課效率?
萬怡挺認為,人工智慧可以解決教育中「教」的問題,會讓「教」這個環節變得更有效率、質量更高,為真人教師減負。但是,在「育」的方面幫助會比較少,「育」更需要真人老師和孩子之間心與心的溝通,給孩子更多的愛與關注,這些真人老師的作用不可替代。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鍾秉林建議,理性看待先進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對傳統學校教育的衝擊,不片面誇大技術的作用,把重點放在教育本身。
鍾秉林指出,通過提高線上課程質量以及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相互融合提高教學效率,改進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直接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