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AI+教育 斬獲國際競賽冠軍的好未來蓄力因材施教

2020-08-13 未眼觀察

未來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李盈盈)近日,好未來AI團隊斬獲全球人機互動與普適計算領域頂級會UbiComp2020國際競賽冠軍,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教育AI技術的硬實力。

近年來,堅持「愛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的使命,好未來教育科技集團推動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擬攜多項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亮相服貿會

據悉,在即將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教育服務專題展上,好未來將展出「中英文口語表達能力評測」「口算批改解決方案」等圍繞教育場景打造的多項人工智慧應用解決方案。

據好未來教育科技集團執行總裁萬怡挺介紹,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AI老師語言學習系統獲得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科技創新服務示範案例,同時獲得了組委會頒發的「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最佳專題展區獎」。

萬怡挺說:「好未來依託多年教育行業經驗與海量的行業數據優勢,深耕教育領域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至今已產生數百項專利,圍繞教育場景需求,累計研發包括圖像、語音、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等8大類型、100多項AI能力,打造10餘項教育場景應用AI解決方案,覆蓋『教、學、測、練、評』各教學環節,其中多項能力為業界獨有或領先。」

記者獲悉,好未來希望通過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展示,使社會公眾了解前沿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成果,感受在科技的引領和驅動下,實現真正的教育公平和大規模因材施教的無限可能。

推動AI與教育深度融合

隨著新一輪高考改革的推進、消費升級和家長理念的改變,「提分」不再是家長的唯一需求,他們越來越看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

好未來順勢將集團定位變為「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深耕人工智慧,推動AI與教育深度融合。

2018年1月,好未來成立國內教培行業首家「腦科學實驗室」。

2018年3月24日,好未來旗下1對1教育品牌愛智康發布「i進步」個性化學習系統,教育進入「因腦施教」時代。

在2018年7月的人工智慧大會上,好未來正式推出「WISROOM」智慧課堂解決方案,並全新升級「魔鏡」教學效果智能評測系統。同時,好未來腦科學實驗室與七大高校專家聯合發布「兒童青少年腦發育發展動態信息組學圖譜」項目、推出「Alpha Brain」品牌並發布腦科學知識課程體系,共建AI腦科學未來教育新生態。

2019年8月,科技部批准依託好未來建設智慧教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曾表示,「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教育規律,而尊重教育規律在很大意義上就要尊重人腦的發育發展規律。」

好未來創始人兼CEO張邦鑫表示,希望通過科學技術實現大規模、低價格、高品質的教學服務,真正惠及更廣泛的家庭和貧困地區學生,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在張邦鑫看來,網際網路正在重構學習,人工智慧將會融合教育。人工智慧、腦科學等幫助老師從重複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創造力的事情和真正創造價值的事情上來。

未來「教(知識)」將是「AI+」的模式,「育(人)」則完全以老師為主體,屬於「+AI」模式,AI為老師賦能。張邦鑫認為,人工智慧對教育的改變,超乎我們的想像。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不止拍照搜題、手寫識別和語音識別等,更可以一定程度地實現直接的知識傳授。比如,人工智慧課程可以通過AI老師和學生實現人機互動。把這樣的課程用於邊遠地區支教,可以較大程度上解決當地優秀師資短缺的問題。

嘉賓體驗好未來教育科技產品 受訪者供圖

人工智慧讓教育更高效、更個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布的報告《教育中的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提出:「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支持包容和無處不在的學習訪問,有助於確保提供公平和包容性的教育機會,促進個性化學習,並提升學習成果。」

「在過去的教室裡,教育好似一個黑盒,教學過程沒有被數據化,教學質量無法被量化,教師難以獲得提高授課水平的有效建議。」好未來AI Lab負責人說,「升級『魔鏡』、發布『WISROOM』都是好未來在科技領域的有力探索,我們希望用AI賦能老師,更好地給到學生個性化的關注。」

AI融合教育會給教育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萬怡挺曾表示,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應用會給教育行業帶來12個字、4個方面的轉變,即「高質量、低負擔、大規模、個性化」。

AI如何保證教師的上課質量和授課效率?

萬怡挺認為,人工智慧可以解決教育中「教」的問題,會讓「教」這個環節變得更有效率、質量更高,為真人教師減負。但是,在「育」的方面幫助會比較少,「育」更需要真人老師和孩子之間心與心的溝通,給孩子更多的愛與關注,這些真人老師的作用不可替代。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鍾秉林建議,理性看待先進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對傳統學校教育的衝擊,不片面誇大技術的作用,把重點放在教育本身。

鍾秉林指出,通過提高線上課程質量以及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相互融合提高教學效率,改進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直接從中受益。

相關焦點

  • 好未來AI團隊斬獲UbiComp 2020國際競賽冠軍探索下一代字符識別技術
    再奪國際冠軍,展示中國AI競爭力  UbiComp競賽是UbiComp2020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屆競賽以面向教育領域的前沿探索為主題,要求參賽者不依靠傳統的圖像識別技術,直接利用智能筆書寫軌跡信息,並對相應的書寫內容進行字符識別。經過兩輪的激烈角逐,好未來AI中臺機器學習團隊最終獲得冠軍,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教育AI技術的硬實力。  現階段,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是大部分企業經常採用的文字識別技術,一般需要對書寫的最終結果進行拍照後識別。
  • 好未來:AI智能批改中英文作文為老師「減負」
    不過,這份生動詳細的批改反饋並不普通,它是利用好未來自主研發的「中英文作文批改解決方案」完成的。 近日,好未來推出「中英文作文批改解決方案」,通過AI驅動實現智能化中英文作文批改,幫助老師減少大量繁雜重複的閱卷工作,讓批改反饋更高效,寫作教學更個性化。未來,該方案將基於智慧教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面向行業開放。
  • 深耕智慧教育十六年,科大訊飛讓「因材施教」變得不一樣
    回歸到青少年的學習,她強調人工智慧可以將因材施教變成現實,能夠結合每個孩子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學習,從而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智慧則民族智慧。到今年為止,科大訊飛聯合未來論壇已經連續四年舉辦了「青少年對話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的活動。
  • 科大訊飛奪得國際語義評測數學問答競賽任務冠軍
    2019年2月6日,經過近半年的激烈角逐,在正式揭曉的國際語義評測數學問答競賽任務(Math Question Answering,以下簡稱MQA)上,科大訊飛團隊擊敗全球100多個團隊,奪得總分第一以及代數題、應用題、幾何題三個子項目的全部冠軍。
  • 好未來測量技術論文再次入選國際教育測量學頂會NCME 2021
    自2020年以來,好未來連續兩屆入選教育測量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這不僅體現出好未來在教育測量算法研發的前沿性,也反映出國際學術權威機構對好未來在該領域進行學術研究和探索實踐的認可。2021年大會的主題為「Brid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強調教育測量技術從研究到實踐的轉化。本次好未來中臺內容雲入選的兩篇論文,均基於好未來自研測評技術在教學場景中的具體運用。
  • AI算法瞬間學習理解96種語言 斬獲國際權威競賽冠軍
    AI算法瞬間學習理解96種語言 斬獲國際權威競賽冠軍打破語言藩籬,重建巴別塔是人類的遠古夢想,如今全球化語境下,更是一種當務之急。如何做到多語言交流和跨語義理解,也是人工智慧的"聖杯"課題。最近,百度人工智慧模型ERNIE-M,取得自然語言領域最新進展,它通過一個算法可以學習並同時掌握 96 門語言,不僅刷新5項經典多語言理解任務的世界最好成績,還一舉超越谷歌、微軟、臉書,問鼎國際權威多語言理解評測榜單 XTREME,邁出人工智慧領域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突破性一步,並在相關真實工業場景中落地,發揮出實際應用價值。
  • 科大訊飛 深耕教育15年 用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科大訊飛 深耕教育15年,用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未來會不會出現哆啦A夢那樣的機器人?」這是首師大附屬中學實驗學校二年級學生門夢溪提出的問題。11月17日,在2019年未來科學大獎高峰論壇上,全國200名青少年與科學家們進行了面對面交流。這是科大訊飛第三次將青少年帶到未來科學大獎現場。深耕教育15年,科大訊飛藉助人工智慧技術,讓因材施教的理念逐步成為現實。
  • 人民中科AI團隊獲國際視頻描述競賽中英文雙料冠軍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趙竹青)計算機視覺方向的頂級學術會議之一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近日在韓國首爾落幕。會議期間舉辦的視頻描述競賽(VATEX Captioning Challenge)結果也同時揭曉。
  • 人民中科AI團隊,獲國際視頻描述競賽中英文雙料冠軍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趙竹青)計算機視覺方向的頂級學術會議之一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近日在韓國首爾落幕。會議期間舉辦的視頻描述競賽(VATEX Captioning Challenge)結果也同時揭曉。
  • 極速破解NeurIPS 2020挑戰賽冠軍難題!百度AI遙感技術勇摘桂冠
    得益於百度大腦先進的計算機視覺技術支撐,百度團隊以最高得分和最快模型的成績斬獲該賽事冠軍。百度AI技術實力再獲國際權威認可,也代表了百度在遙感變化檢測領域的技術領先性,並將進一步促進該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 京東AI研究院獲QuAC機器閱讀理解競賽冠軍,模型能力業界領先
    京東 AI 研究院 EL-QA 模型斬獲新 SOTA京東 AI 研究院語音語言實驗室提出的 EL-QA 模型(Single Model)登頂 QuAC Leaderboard,全部三項指標均獲得第一名,其中特別是 HEQD(對話 Session 層面對比人類平均水平的指標)顯著領先之前最好表現。
  • 百度AI閃耀國際舞臺:入選22篇論文 斬獲8項冠軍 主辦2場Workshop
    CVPR2020上,大會論文錄取率僅有22%,百度入選22篇論文,較上年增加5篇;在視頻動作分析、動作識別、圖像增強、智慧城市等挑戰賽中,百度與全球科技巨頭同臺競技,斬獲8項世界冠軍,站上計算機視覺「頂流」之席;同時,百度還舉辦2場高水準Workshop,並有多篇Workshop論文被接收。  百度不僅通過多種形式深度參與CVPR 2020,也積極為推動行業技術發展做貢獻。
  • 橙倍教育機器人學員斬獲VEX大賽三項冠軍!
    作為橙倍教育機器人課程研發團隊及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之一的樂博樂博機器人,彰顯雄厚實力,在2018華北賽區VEX機器人「世錦賽」及2018-2019賽季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中,收穫三枚冠軍頭銜!  第一冠來自2018華北賽區VEX機器人「世錦賽」。  在本次華北賽事中,樂博樂博共派出38支小學組參賽。
  • 百度AI進入「光速」質變時刻 硬核技術實力狂攬23項世界冠軍
    不單如此,細細數來,百度AI在國際頂會賽事中、各項AI競賽中,百度AI已成為冠軍的「常客」,一年包攬了23項國內外競賽冠軍。世界的AI競技場,百度早已憑實力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玩家,並為全球AI技術的進展作出助推。如今,百度在技術上十幾年的深耕進入質變時刻,成為引領中國AI走向國際的排頭兵。
  • 蘇州伊頓國際學校斬獲全球數學人才競賽(GMPT)金獎,培育未來領導者
    近日,蘇州伊頓國際學校(EtonHouse International School Suzhou)的學生在全球數學人才競賽(GMPT)中斬獲金獎。
  • 教育公平如何面向未來?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的平衡
    如果要預測未來的話,中國教育的未來,也許是儒家的智慧的回歸: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的平衡。 「真正的教育公平就是因材施教。」不久前,在浙江寧波,一位中學校長這樣對我講述他對教育公平的理解。
  • 福建「小萌新」斬獲國際標準奧林匹克競賽金獎
    消費報訊(記者 王莉蘭)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五屆國際標準奧林匹克競賽上,由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聯合組建的福建省廈門外國語學校代表隊,從40多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金獎,實現了中國在金獎上的零突破!省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士表示,中國的標準化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未來應該走更國際化的道路。有關人士表示,「在將在接下來的競賽籌備中,省市場監管局也將給予參賽團隊更多支持,希望他們在國際的舞臺上能兩次取得好成績。」
  • 科大訊飛:深耕教育15年,用人工智慧助力因材施教
    「什麼時候能有徹底治好癌症的藥?」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小學二年級學生門夢溪問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博士和科學家馬大為。這樣天真而又不失科技感的問題,來自於未來科學大獎高峰論壇現場。11月17日,2019年未來科學大獎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名青少年與科學家們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 3年五大學科競賽斬獲近200個全國一等獎 20歲的成外立志:50年後必...
    從2015年開設學生特長發展中心以來,競賽後起之秀成都外國語學校,在五大學科競賽中表現搶眼。僅過了短短幾年,學校的數理化生信息五大學科競賽,就已問鼎四川省前三,穩居四川省第二。從2018年到2020年,共斬獲185個全國一等獎,為清北等雙一流高校輸送了若干創新拔尖人才。
  • 微信AI再奪冠!斬獲WMT2020國際機器翻譯大賽中英方向第一名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9日訊 作為全球學術界最具權威的機器翻譯比賽,近日,WMT2020國際機器翻譯大賽的榜單停止提交結果並發布排名,其中騰訊微信AI團隊在「中文-英文」翻譯任務上奪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