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測量技術論文再次入選國際教育測量學頂會NCME 2021

2021-02-25 好未來

近日,好未來集團中臺內容雲教育測量和算法團隊發表的兩篇有關教育測量技術理論與實踐的論文獲選參加美國國家教育測量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以下簡稱NCME)年會。此次NCME年會將於2021年6月於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舉辦,屆時,內容雲教育測量中心負責人孫研和數據算法高級工程師朱帥將受邀出席大會,並作出報告。

自2020年以來,好未來連續兩屆入選教育測量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這不僅體現出好未來在教育測量算法研發的前沿性,也反映出國際學術權威機構對好未來在該領域進行學術研究和探索實踐的認可。

  測量技術受國際學術認可


美國國家教育測量委員會(NCME)是美國全國性的教育測評行業協會。其參與制定的《教育與心理測量標準》是國際上測量教育教學成果的最高標準之一,對教育行業評測標準的制定有著深遠影響。國際大型測評公司ETS(旗下主要測評產品包括SAT, AP, TOEFL, TOEIC, GRE 等全球認可的學術能力和英語水平考試)、ACT(旗下ACT與SAT同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等皆參照此標準指導其考試產品的設計與開發。

作為教育測量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NCME大會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和業界研究者出席。

2021年大會的主題為「Brid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強調教育測量技術從研究到實踐的轉化。本次好未來中臺內容雲入選的兩篇論文,均基於好未來自研測評技術在教學場景中的具體運用

 

獲選的兩篇論文題目分別是:Building knowledge components network from student performance: a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pproach(《通過學生作答表現構建知識點關係網:一種基於協同過濾的方式》),以及Implementing CD-CAT in High-Dimensional Testing Situations(《認知診斷自適應測驗在高維測試場景中的應用》)。

第一篇論文研究如何基於學生在真實課堂作答的大數據自動化挖掘海量知識點間的定量關係。

作者受電商及短視頻平臺推薦引擎的啟發,利用基於隱式反饋協同過濾算法對知識點進行向量化,並計算知識點間的客觀相似度,從而量化知識點關係。相較於傳統的基於專家經驗的定性知識點關係判斷,基於協同過濾的知識點關係網可以更加客觀、有效地量化知識點間的關係,通過知識點間的量化關係,使好未來實現在內容建設上將知識點溯源、智能題目推薦及縮減測評題量等應用落地。在實踐中,基於協同過濾的知識點關係網在好未來線下一對一個性化教學場景中扮演了推薦引擎的重要角色。

 

第二篇論文提出一種在需要診斷大量知識點的場景下實施認知診斷自適應測驗的技術方案。

作者採用了Accordion Procedure(手風琴過程),基於既有知識樹對高維知識空間簡化,通過增加學生背景變量信息,提高自適應測試效率,縮短測試的時長,並提出高維知識點診斷場景下的選題策略。模擬數據結果顯示,在獲得對學生畫像同等精度估計的前提下,增加學生背景信息可以將測驗長度縮短為原來的一半以上。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在參加測試前大概率會具有一系列先驗的學習記錄、背景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可以提供學生畫像的概率分布情況,並且有助於加快後續的自適應診斷速度。

 

  認知測評賦能教育教學實踐


秉持著「愛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的使命,好未來內容雲教育測量與算法團隊始終堅信技術將會加快教育變革的步伐。教育變革的未來是以大數據為紐帶,將優質的內容資源對適合的學生進行智能分發,通過人機協同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這其中對於學生畫像的準確判斷和解析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相較於傳統測評對學生能力的籠統概括而言,基於認知測評結合學生學習行為數據產出的學生畫像維度更為多樣,蘊含的信息量更大,可解釋性更強。

目前好未來內容雲團隊的認知測評與評價技術已經在多個業務前臺有所落地,結合知識圖譜能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

 

內容雲幼兒英語能力測評,從12個細分專業領域評估3-6歲學員英語知識技能和語言學習潛力的發展情況。測評將有針對性地提供語言學習和能力發展培養建議,幫助教師全方位提升學員英語語言能力。

 

內容雲學習畫像服務,通過大規模學生答題數據、試題知識點信息和教育測量學技術,科學剖析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等學習狀態,精準定位學習薄弱點。基於內容雲知識地圖體系和內容理解能力,最終為每位學生推薦針對性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擁有專屬「學習-評價-推薦-反饋-學習」的高效學習路徑。

依託好未來豐富的教學場景和數據資源,內容雲教育測量與算法團隊將持續攜手全球教育與科技精英,將技術更好地賦能教育教學實踐,推動個性化教學的發展,探索大規模因材施教的更多可能。

 

了解更多:

7篇論文入選國際頂會 好未來科研實力再獲認可

好未來技術成果論文入選國際教育測量學頂會NCME 2020

又獲獎啦!好未來斬獲國際人工智慧頂級會議NeurIPS 2020競賽冠軍


相關焦點

  • 京東數科16篇論文入選國際頂會AAAI 2021 包括社交推薦等研究領域
    【TechWeb】1月8日消息,近日,國際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學術會議AAAI2021(第35屆AAAI)論文收錄結果出爐,其中,京東數科16篇論文入選,其研究方向包含了聯邦學習、對抗學習、深度學習、序列推薦、社交推薦、圖神經網絡、風險管理的反因果推斷,以及智能城市領域的時空AI等尖端技術領域。
  • 京東數科16篇論文高票入選國際頂會AAAI 2021 AI前沿領域研發助力...
    來源:金融界網近日,國際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學術會議AAAI 2021(第35屆AAAI)論文收錄結果出爐。在國內AI陣營前列的京東數科以高達16篇論文的入選量成為本屆AAAI的一大黑馬。其研究方向包含了聯邦學習、對抗學習、深度學習、序列推薦、社交推薦、圖神經網絡、風險管理的反因果推斷,以及智能城市領域的時空AI等尖端技術領域。
  • 登峰測極|現場總指揮:多種方法測量珠峰高程,技術國際一流
    作為擔綱2020珠峰高程測量單位的副總工程師,臨近衝刺的階段,「挺有壓力,晚上總想事兒,不過我們的技術質量要比2005年上一個檔次,我是有這個自信、有底氣」。2020珠峰高程測量的國測一大隊隊長、現場總指揮李國鵬也認為,國測一大隊代表了我國大地測量的最高水準,我國的國土面積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縱深越大,對測繪技術的要求就越高,「所以我國的測繪技術在國際上肯定是一流的,能確保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沒有問題」。
  • 雲知聲- CMU 合作論文入選全球 AI 頂會 NeurIPS 2020
    在官方公布的論文入選名單中,雲知聲與 CMU (卡內基梅隆大學)張坤教授團隊等合作的針對機器學習典型的無監督領域自適應問題論文《Domain Adaptation As a Problem of Inference on Graphical Models》,憑藉基於數據驅動的圖模型框架解決方案的創新研究成功入選,彰顯了雲知聲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原創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
  • 《光學 精密工程》航空光學成像與測量技術
    紅外探測器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中科院航空光學成像與測量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中科院光譜成像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光學學會副理事長,西安市雷射與紅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宇航學會空間遙感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兵器光電子專業委員會委員,華為媒體技術實驗室技術諮詢委員會顧問,OSA Member, SPIE Member,《光學 精密工程》《雷射與光電子學進展》《應用光學
  • 中文版海道測量詞典首次在國際海道測量組織發布 中國代表當選詞典...
    中文版海道測量詞典首次在國際海道測量組織發布 中國代表當選詞典工作組副主席 2019-11-20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5-2016年研究生專業排行榜: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2015-2016年研究生專業排行榜: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 工程測量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
    工程測量學與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地圖製圖學海洋測繪和測繪儀器學一樣,是現代測繪學的分支學科。它即遵循測繪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又為了解決工程和工程建設中的測繪技術問題,工程測量學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原理、方法和技術,以及各種專用和通用的測量儀器。
  • 國際心理測量研討會首次在華舉行 ATA攜測評產品強勢亮相
    作為中國領先的人才測評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ATA 公司榮幸受邀參與這一年度國際盛會,在提交學術論文的同時,亦向與會者推介了職業與教育測評系列產品,引發了心理測量界專家學者與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 79屆,今年是首次在中國舉行,由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師範大學等機構承辦,參會人士近600人,其中包括200餘名海外教育與心理測量學界學者、科研人員和機構人員,以及300多名中國有關高校和科研、測評機構的學者和人員。
  • 好未來7篇學術論文學術論文被四大國際頂級會議收錄
    近日,好未來AI工程院機器學習團隊的7篇學術論文連續入選國際人工智慧教育大會(AIED 2020)、教育數據挖掘國際會議(EDM 2020)、國際聲學、語音與信號處理會議(ICASSP 2020)、國際網際網路大會(WWW 2020)等多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AI+教育的發展潛力
  • 測量學
    第一章 緒論1、名詞解釋:測量學測量學是一門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測定地面點的位置和高程
  • 中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峰!給珠峰量身高背後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提出要「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繪製珠峰地區地形圖」,並將其列入新中國最有科學價值和國際意義的「填空」項目之一。迄今為止,我國已對珠峰進行6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工作。1966年和1968年,國家測繪總局和中國科學院合作,兩次組隊首次對珠峰高程進行測定。這兩次測量未在峰頂樹立測量覘標,也未測量峰頂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
  • 從ISSCC2021論文看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許雲翔博士進一步指出,ISSCC 2021論文的12個技術分類中,論文數量比較多的是高速網絡、5G、WiFi、影響應用和機器學習。>ISSCC2021的數據顯示,遠東地區入選ISSCC2021的論文數量達82篇,其中韓國入選30篇,排名遠東地區第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入選22篇,排名第二,其中大陸
  • 珠峰高程精準測量 青島團隊定標探頂
    與其它表觀測繪儀器不同,雷達探測儀基於探地雷達的電磁波反射原理,能夠透視山頂的冰雪覆蓋層,探測峰頂巖石面的分布情況,最後獲得冰雪層厚度。山頂的雷達測量工作,就相當於給珠峰作「B超」。  於景蘭介紹,珠峰峰頂「會戰」分為三步。
  • 中國科學家測出國際最精確的萬有引力常數,《自然》評論:精確測量領域卓越工藝的典範
    在他們看來,萬有引力常數G是人類認識的第一個基本常數,而G值的測量精度卻是所有基本常數中最差的。而G值的精度在天體物理、地球物理、計量學等領域有著重要意義。例如,要想精確回答地球等天體有多重,就要依賴於G值;在自然單位制中,普朗克單位定義式的精度同樣受G值測量精度的限制。 怎麼讓這個數值更精確,是卡文迪許之後的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
  • 助力測量珠峰!
    此次我校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潘樹國教授團隊也在珠峰測量中貢獻了東大力量究竟怎麼回事呢快隨小編去一探究竟!北京時間5月27日上午11點04分,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完成了峰頂測量任務。自主研發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北鬥衛星觀測數據實時監測平臺(EarthNet)」,現運行在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註:圖中不同顏色圓點實時觀測到的導航衛星,其中紅色的為北鬥衛星該工作驗證分析了高寒、高海拔環境下的北鬥觀測質量,為此次珠峰登頂測量北鬥觀測預案和極端環境下高質量獲取北鬥觀測數據提供了參考,為未來珠峰高程測量增加北鬥觀測時長
  •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
    結果表明,加入航空重力測量數據後,珠峰高程起算面精度達到了4.8釐米,相比沒有航空重力測量數據時,精度提高了近40%,這意味著珠峰海拔高程的精準度也會相應提升。精準確定了珠峰的「頂」和「底」,珠峰峰頂的大地高減去大地水準面差距,就能獲取精確的珠峰高程值。
  • 【乾貨】註冊測繪師培訓:大地測量概論(附PPT下載)
    主要從事大地測量及相關專業教學科研工作,先後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十多項,著作3部,註冊測繪師考試以來,具有豐富的命題經驗,一直承擔其培訓工作。主要任職課程為大地測量和海洋測量。  彭先進 廣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廣東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副理事長、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命題、培訓教育經驗。
  • 新聞背景:珠峰「身高」測量史
    據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周乾介紹,館內現藏的四遊標半圓儀、銅質御製方矩象限儀等儀器,都曾用於當時對珠峰高度的測量,也代表了當時世界領先的測量技術。多份史料證明,公元1715年前後,清政府從北京派出曾在欽天監學過數學的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專程進入西藏測繪地圖。成果體現於我國首次用現代技術對國土進行測量並繪製的地圖——《皇輿全覽圖》中。
  • ...ATA)受邀參加「ATP教育科技和心理測量學線上峰會(ATP ECPS)」
    近日,全美在線(ATA)受邀參加了由國際考試業協會(Association of Test Publishers,ATP)主辦的「教育科技和心理測量學線上峰會 ATP EdTech and ComputationalPsychometrics Summit (ATP ECPS)」,向與會全球知名教育機構、教育科技企業、研究機構、考試評價和心理測量學領域專家學者介紹了全美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