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校互撕為哪般

2020-12-25 墨染閱讀室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這番話迅速引發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微博話題建立後,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

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把老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還鬧上了央視,央視的晚間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接著引起了多米諾效應,從剛開始短視頻平臺上被眾多網友關注點讚,到影響了十幾個城市宣布禁止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再到後來教育部作出回應明令禁止違規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對此,老師也做出了回應:你以為就你想退群?我更想退群。真不知道家長和老師這樣互撕為哪般?

很想知道,全國有多少省市,有多少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敢問一下當事家長,是一科老師讓您改作業,還是全科的老師都讓您改作業。

誠然,在教師隊伍裡的確存在著部分老師「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現象,但請問一下,哪個單位沒有玩忽職守的人。就因為老師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所以就不能容忍有一點點的陰暗面,這現實嗎?為什麼要對這種個別例子上綱上線,大肆渲染,拿個別老師去抹黑整個教師隊伍的形象?一人做事,一人擔,老師讓家長改作業不對,上級主管部門大可視情節輕重,該通報的通報,該停職反省的停職反省,該辭退的辭退。把所有老師都推出來痛批,是不是有點「一竹竿打死一船人」之嫌,這讓大部分兢兢業業的老師作何感受?

讓家長改孩子作業,別說是家長、網友不能接受,就是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也是聞所未聞,更不要說去做這種天方夜譚的事。「術業有專攻」,別說沒多少文化的家長承擔不了這份責任,就是有文化的,他可能因為一方面的專長教得了這科,改得了這科的作業,但教不了那科,改不了那科的作業。老師自己都沒辦法做到全能,有什麼理由要求家長全能,什麼作業都會改。如果是家長根本就沒有這個水平,幫孩子的作業對的改錯,錯的改對,這只能是有弊無利,稍微有點常識的老師都不會這麼做,因為這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所以,我很想問一下當事家長,是一科老師讓您改作業,還是所有科目的老師都讓您改作業。如果是所有科目的老師都讓您改作業,您應該這樣懟回去:「我全能啊,什麼作業都會改?」而不是「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老師觸怒您的不是讓您孩子,而是作業,何以見得教是您教呢?缺乏事實根據啊。

再說,如果僅是一科老師讓您改作業,您有必要把所有老師都牽連進去,浪費網友那麼多流量,以至要動用國家資源出面禁止嗎?這對其他的老師不公平,禁止也沒多大意義,因為大部分老師想都沒想過讓家長改作業。

教師隊伍裡有「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老師,家長隊伍裡有沒有「身在其位。不盡其責」的家長?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河北一個家長因批改作業問題,在班級群裡怒懟老師:」我下班到家這麼晚,時間都不夠我歇會的,我能教,用你麼?」一位爸爸質問老師:「到底你們是老師,還是我們家長是老師?」這就是典型的甩手掌柜的嘴臉,其言外之意就是:我因為不會教才把孩子送到學校,如果我會教就不要把孩子送去學校。這種想法很可笑。

會教孩子的不乏其人,但留在家裡自個兒教的卻幾乎沒有,這就證明了學校教育不可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可替代學校教育,兩者應該各司其職,而不是我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孩子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稱職的家長,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有家長的功勞,老師在前方打仗,家長在後方支持,他們都很重要。

盡職的家長總是對老師說:「要我怎麼做,跟我說,我一定全力配合。」因為他們明白,孩子是他的,教育孩子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責任,也是父母的責任。當然教不了另當別論,老師不能勉為其難,但不會教不能成為他理所當然推卸責任的理由,更不能成為他強勢懟老師的藉口,報聽寫會吧?監督孩子默寫會吧?檢查孩子作業有沒有完成會吧?「我能教就不用你?」不會教還佔理了?

學校不是萬能的,老師也不是超人,老師管白天上好課,晚上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的責任,不由家長承擔由誰承擔?老師不是遙控器,沒辦法對每個學生遠程遙控;也不是孫悟空,拔一根毫毛,變身一百多個,然後每個學生家裡都分配一個。孩子在家裡,沒做家庭作業,不找家長找誰?老師檢查作業,一個班上經常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完成作業(包含沒帶的),老師向家長三天兩頭反映,常常是浪費電話費,毛用都沒有。沒辦法,只好讓家長在家長群匯報打卡,不打卡就在家長群通報,這已是被逼無奈,也是對孩子負責,能怪老師不顧你面子嗎?

為了提升做作業的效率,有時老師會把答案發到家長群,讓家長對著答案幫忙把孩子錯題圈出來,讓孩子有時間把這些錯題重新做一遍,做不出來,第二天聽老師評講也更有針對性,這不是很正常的家校配合嗎?擅長當甩手掌柜的家長就耿耿於懷,認為是老師在逼家長幫孩子改作業。其實,你不願意做,老師也強迫不到你,道理很簡單,老師監控不到你家,至於改不改,老師根本就沒法做硬性要求,那只是一種建議,你覺得必要就改,不必要,就當老師對班上一部分學生的拔高要求,你至於要把老師的好心當作驢肝肺,大動幹戈與老師互撕嗎?因為老師的動機都是為了孩子好啊。

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老師各司其職,家校共育兩手抓

老師和家長是最沒有利益衝突的合作者,共同目標都是為了孩子,因此,他們應該是最好的同盟軍,而不是互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家長、老師應該各司其職,老師在校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為學生系統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價值觀念等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同時家長也不能完全依賴老師,放鬆對孩子的教育,家長除了要負責孩子性格品格、行為習慣的教育外,對監管孩子的家庭作業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不是家長一個人的任務,也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任務,應該是家長和老師各盡所能,只有家校共育兩手抓,才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寫在最後: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彼此有明確的界限,各自有著自己的任務。當家長不盡其責,把教育全部推給老師,那肯定會增加老師的負擔,而當老師不謀其政,把教育全部推給家長,那對家長無疑也是一種禍患。老師、家長、學生、學校,這四方應該取得一種平衡,一旦失衡,就會造成教育的畸形。

家長群裡的矛盾不斷,家校關係越演越烈,家長退群指責老師,你覺得把鍋單方面甩給老師正確嗎?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理想的家校關係是怎樣的?
    網絡上流傳的「家長群約架」截圖。除此之外,在「家長群」中炫富、攀比的現象更比比皆是,原本應該用於家校溝通交流的家長群,變成了「炫富群」「拼家群」「誇誇群」「爭寵群」。學校裡每個班級都會組建的「家長群」,儼然成了小社會,以致於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一種拍馬屁叫『家長群』,有一種炫富組織叫『家委會』」。網絡上流傳的「家長群炫富」截圖。
  • 退群風波|「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究竟該如何釐清家庭和學校的責任邊界
    近年來,家校共育越來越被教育界所重視,家長群也成為了聯繫老師和家長的紐帶。可是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卻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此事在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人們紛紛熱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該如何釐清家庭和學校的責任邊界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是什麼,把家校關係越拉越遠?
    >一個群,壓垮一個成年人近日,來自一位爸爸的「控訴」走紅,內容是——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如果能夠想明白這一點,家校焦慮都會顯著減輕。不要因為某件事,就懷疑「老師一定是在針對我,讓我們家孩子吃苦頭」;不要覺得在家長群裡少了些阿諛奉承,老師就會對我家的孩子區別對待。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家長群變味兒,家校共育如何做才好?
    本來建家長群是件好事,可以加強老師和家長的溝通,攜手共同做好家校教育,可是,這座溝通的「橋梁」卻不斷出事,反而激化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成為了一個「壓力群」,甚至被人民日報點名,家長群變味兒!近日,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成為「編外教師」一事引起網友熱議。這個問題似乎看起來是老師的錯誤,實際往深處看就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解不到位問題。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經歷風風雨雨,卻逃不過一個家長群
    所以就造成了現在有些老師拿孩子當「人質」一樣,讓孩子跟著學知識的同時,在家長群裡提出一個又一個過分要求。如果不是因為孩子,家長們可能早已經爆發了,他們只能默默地接受有些老師的壓榨。近日,一位某小學家長霸氣回應:「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這段視頻一出,得到了非常多家長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這位爸爸說出了自己想說卻一直不敢說的話。不管這位家長是不是為了博人眼球,但他說的h也確實是現在有的一種現象。家長群,給家校溝通帶來了方便,但是也引發了很多的矛盾,這位家長,雖然說出了心聲,但是退群之後,也會有很多麻煩,不知道他最後能不能堅持住。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確實,現在的家長群給家校溝通帶來了方便,但是也引發了很多的矛盾。希望為了孩子,家長群簡單點,再簡單點,純粹點。最近,有一位爸爸發了一條對老師抱怨的短視頻,在網上迅速走紅,引得幾十萬人點讚!「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家長群,給家校溝通帶來了方便,但是也引發了很多的矛盾,這位家長,雖然說出了心聲,但是退群之後,也會有很多麻煩,不知道他最後能不能堅持住。 一個群「壓垮」一個成年人 這兩天,關於爸爸們的新鮮事還真不少。就在國慶前,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突然情緒崩潰大哭。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這位爸爸的這幾句話,處處戳心。 這段視頻一出,得到了非常多家長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這位爸爸說出了想說卻一直不敢說的話。 不管這位家長是不是為了博人眼球,但他說的也確實是現在有的一種現象。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一家長怒吼:要我批改作業,還要老師幹...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 「家長退群事件」鬧上央視,爸爸: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每個人在學生年代都需要面對來自老師和家長施加的雙重壓力,而教師和家長往往都處於比較和諧的溝通交流狀態。隨著各種通訊工具的出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得到進一步深入,但同時各類班級群的出現卻讓教師與家長關係出現了危機!
  • 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應理順家校關係,家長與老師的角色要擺正
    如果責任邊界模糊,就會阻礙家校之間的順利溝通,影響家校共育的效果。有的家長群成了老師布置任務的地方,有的成了老師疲於應付的「加班群」,有的成了家長曬娃炫娃的「攀比群」,還有的成了家長盲目點讚老師的「誇誇群」……對於部分家長和老師來說,家長群成了日常「壓力群」,失去了家校溝通的本意。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中年老父親的憤怒引熱議,你覺得家長群有必要嗎?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壓垮中年爹媽的,真的只是家長群?
    、輔導功課,而衝著鏡頭大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天天加班到凌晨,我怎麼可能時時刻刻盯著家長群?」想起潼潼還沒上一年級那會兒,有次和一個家有小學生的朋友聊天,她說她每天晚上基本上都是九、十點鐘才吃晚飯。我剛想為中年職場老母親的社畜生活哀悼一下,沒想到她吐槽的卻是:「在家長群被點過一次名之後,我就慫了!」
  • 退出家長群,就解決「家校矛盾」了嗎?
    最近一周,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看到過這3個新聞熱搜。一是一位爸爸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爸爸質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二是一位媽媽交了1288元學費,給孩子報了9堂跳繩課,可還沒上課,孩子就忽然頓悟了,跳得非常熟練。
  • 怒吼退出家長群,然後呢?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最後,教育孩子、提升成績,也確實離不開家長的大力配合。現實中,不願配合老師的工作,甚至對孩子學習不聞不問的家長,也不在少數。因此,老師在家長群裡的「活躍」身影,同樣透著一份無奈。其實,家長群成立的初衷,本是為方便家長與學校、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家校共育。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個爸爸情緒崩潰,引無數家長感同身受...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 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家長群裡出現的問題 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家長群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
  • 家長心聲:我想退出家長群!
    近日,江蘇一家長 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從視頻內容來看 這位家長認為 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