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學生年代都需要面對來自老師和家長施加的雙重壓力,而教師和家長往往都處於比較和諧的溝通交流狀態。隨著各種通訊工具的出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得到進一步深入,但同時各類班級群的出現卻讓教師與家長關係出現了危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布置作業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的問題時不時會衝上熱搜,對於此事網友們眾說紛紜,而「家長退群事件」甚至還鬧上熱搜,對此,一名學生的爸爸就表示:作業我改知識我教,要老師幹嘛?
這是一名來自江蘇的家長,因為不滿老師多次在家長群中給家長發布任務、要求批改學生作業等情況,而一氣之下退出班級群。面對鏡頭,他也絲毫不示弱: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對於這名父親的話,不少網友都紛紛表示贊同,也有越來越多家長在網絡上吐露心聲,可見這一類現象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情況。在家長們看來,自己花錢將學生送到學校,就是處於對老師的信任,而老師在專業知識上一定也高於家長們。
但是如果老師一味將批改作業的人物發布給家長們,那他們就無法獲知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不足。同時有不少家長年輕時候沒有上過多少學,知識程度跟不上,批改作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加上平時的工作生活就已經很累了,自然不希望回家還要加班。
同時老師們也有自己的想法,認為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就是希望他們可以配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家長能夠配合老師的工作,那老師們也會對孩子更加上心。此外,孩子的教育不應該一味推給學校,家長也應該對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
如今這件事情引起了央視的關注,而央視的點評中認為: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孩子的培養確實是家校要共同承擔的事情,但是家庭教育中更加注重的生活和品質教育,傳授知識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不應該讓這類事情成為家長的負擔。
而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處理方法是私下溝通,一來是因為這種情況被放大來看之後,會讓家長和教師都出現恐慌,一旦教師對當事人的孩子出現偏見,很容易造成孩子在學校不被關注的情況。
同時老師也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既然吃了這口飯就應該做好自己的職責,老師向來是光明的象徵,他們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感染孩子們,成為孩子們的榜樣。如果老師因為自己的利益去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很容易讓這個行業受到質疑,對於教育領域的發展來說是很不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