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速」新冠疫苗研發:中美兩國領跑,70多個疫苗項目已在路上

2020-12-27 前瞻網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傳播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在確診病例數字不斷上跳的同時,中美兩國都已經在志願者們身上進行了注射接種疫苗。

事實上,自美國首個新冠病毒疫苗——mRNA-1273臨床試驗啟動以來,這一產品的研發與落地進度條就成為了時刻被關注的焦點。而開發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將是防範新冠病毒感染、提供長久保護的堅強「後盾」。

WHO新冠病毒疫苗目標產品簡介

4月9日,WHO發布了新冠病毒疫苗的目標產品簡介(target product profile),基於專家在新冠病毒創新論壇的討論,這一文件列出了WHO對新冠病毒疫苗產品的多項指標希望達到、最低限度應該達到的標準。

WHO同時在文件中表示,這一指南旨在協助業界優化對疫苗的開發,對於每個候選疫苗的審評會綜合多個標準,如果有的疫苗在特定方面表現非常突出,那麼可能在其它某些方面的缺陷不會影響其獲得WHO的資格預審(prequalification)。

(制表:前瞻經濟學人APP)

群雄逐鹿疫苗研發賽道

根據4月9日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發布的綜述,全球有大概115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項目正在進行中,而已有5個研發項目進入臨床開發階段。這些疫苗研發項目依靠不同的技術平臺,包括核酸(DNA和RNA)、病毒樣顆粒、肽、病毒載體(可複製和不可複製)、重組蛋白、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等。

(制表:前瞻經濟學人APP)

(圖源:Nature Reviews)

這份綜述中提到,5款候選藥物已進入臨床研究,包括來自Moderna的mRNA-1273,來自康希諾(CanSino Biologicals)的Ad5-nCoV,來自Inovio的INO-4800,和來自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療治療研究院的LV-SMENP-DC和病原體特異性aAPC。

(制表:前瞻經濟學人APP)

而4月11日,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一份疫苗清單中,目前全球已經至少有70種新冠疫苗正在研發中,而且有3種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3種已投入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

(制表:前瞻經濟學人APP)

67種研發中的新冠疫苗(不同進度):

目前來看,一些主導的企業和機構包括:斯微生物/中國疫控中心/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Moderna、艾棣維欣/Inovio Pharmaceuticals/康泰生物、倫敦帝國理工大學、三葉草生物製藥、薩斯喀徹溫大學、GSK/昆士蘭大學、康希諾生物、智飛生物、天元生物、楊森製藥、CureVav、武漢博沃/GeoVax Labs、香港大學醫學院、宇之波生物。

幾款重點的疫苗及其研發商

1. Moderna

疫苗:mRNA-1273

類型:新型脂質納米顆粒包裹的mRNA疫苗,編碼Spike蛋白的預融合穩定形式

現狀:mRNA-1273疫苗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國家過敏和傳染性疾病研究所(NIAID)與Moderna公司聯合開發。當地時間3月16日,疫苗開始第一階段的臨床試驗(NCT04283461),首名志願者在西雅圖接受了試驗性疫苗注射。據介紹,陸續將有45名志願者參與臨床試驗,接受3種不同劑量(25微克、100微克或250微克)的疫苗注射。他們將接種兩次,中間間隔28天,並接受為期一年的觀察。該公司希望最早在2020年秋季為一些特別脆弱的群體(例如衛生保健工作者)接種疫苗。一期安全研究應在2021年6月之前完成。

NIAID與Moderna的科學家在MERS病毒疫苗的基礎上,把相應序列替換成新冠病毒的序列,然後快速製備出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mRNA核酸疫苗具有免疫活性強、研發周期短等特點,而且mRNA不會整合到人體基因組,因此與DNA疫苗相比安全性更高。

2. 康希諾生物(CanSino Biologics)

疫苗:基於5型腺病毒載體的重組疫苗(Ad5-nCoV)

類型: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現狀:康希諾生物公司在3月17日表示,它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的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已經獲批,開始在武漢市開展一期試驗,成為全國首款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候選疫苗(ChiCTR2000030906)。

108名健康成人志願者注射了該疫苗。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文件,此次臨床試驗將從2020年3月16日到12月31日,共需要九個多月的時間,所有測試都將在2022年完成。受試者將分為三組,分別為低劑量組、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每組共36人。主要測量指標是在接種後7天的「0-7天內的不良反應」,次要指標是0-28天內的不良反應、6個月內的嚴重不良反應、抗S蛋白特異性抗體等。

該疫苗採用腺病毒載體平臺技術,表達新型冠狀病毒Spike蛋白,在實驗動物中證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護性。這種病毒被設計成不包含其傳染性,而是將遺傳物質傳遞給受體。Ad5-nCoV也許是最有潛力的,因為康希諾已經生產了幾乎相同的疫苗Ad5-EBOV,可以預防伊波拉病毒。

3. Inovio Pharmaceuticals和艾棣維欣

疫苗:INO-4800

類型:DNA疫苗

現狀:1月10日,Inovio利用其專有的DNA藥物平臺技術,在獲得基因序列後3小時內設計出DNA疫苗INO-4800。之後,該公司開始生產INO-4800,並開始臨床前測試。

1月30日,Inovio宣布將與北京艾棣維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Beijing Advaccine Biotechnology Co)攜手加快在中國開發INO-4800。此次合作旨在利用艾棣維欣的技術在中國進行一期試驗,配合Inovio在美國的臨床開發工作。Inovio和艾棣維欣還將攜手籌集更多資金,並進一步與中國大型疫苗企業合作,提高未來測試INO-4800的速度。

4. 楊森製藥(Janssen Pharmaceutical)

疫苗:預防COVID-19的疫苗

類型:基於楊森AdVac®和PER.C6®技術的腺病毒疫苗

現狀:楊森公司自今年1月起就開始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利用該公司的腺病毒載體技術平臺AdVac,楊森的研究團隊與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聯合設計並檢測了多種候選病毒疫苗,並且進行了臨床前檢測。楊森的這一技術平臺曾用於開發預防伊波拉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時,該公司的Per.C6生產技術能夠保證快速、大規模地生產腺病毒載體,從而滿足大流行時對疫苗的強勁需求。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從中篩選出一款主打候選疫苗和兩款備選疫苗,即將開始臨床級別生產階段。強生公司和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承諾將投資超過10億美元,以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預計這一候選疫苗的臨床試驗將在2020年9月啟動。

5. BioNTech、輝瑞(Pfizer)和復星醫藥

疫苗:BNT162

類型:旨在預防COVID-19感染的mRNA疫苗

現狀:BioNTech和輝瑞公司在3月17日宣布,兩家公司就一種候選的mRNA疫苗(BNT162)達成共同開發協議。兩家公司表示,他們預計將於4月份開始BNT162的臨床試驗,在歐洲(從德國開始)、美國和中國開展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此前BioNTech還宣布與復星醫藥合作,在中國共同開發BNT162。

6.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與義大利Advent Srl

疫苗:ChAdOx1

類型:利用安全版本的腺病毒開發出來的疫苗

牛津大學是將其候選疫苗帶入人體研究的最新小組之一。通過向510名健康參與者注射疫苗或安慰劑,同時對疫苗進行安全性(第一階段)和功效(第二階段)測試。該疫苗使用一種滅活的(非傳染性)病毒,該病毒含有新型冠狀病毒中關鍵蛋白質的遺傳物質,類似於中國的Ad5-nCoV。然而,這種病毒載體源自黑猩猩,研究人員認為,黑猩猩產生的反應比人類可能已經接觸到的其他病毒還要強大。該疫苗由英國政府資助,並且推進迅速。不過,該階段的預計完成日期要到2021年5月。

7. 葛蘭素史克(GSK)和三葉草生物

疫苗:COVID-19 S-Trimer

類型:基於重組蛋白的新冠病毒疫苗

現狀:兩家公司在2月24日表示,葛蘭素史克同意向三葉草生物提供疫苗佐劑系統,以便在臨床前研究中進一步評估「S-三聚體(S-Trimer)」。葛蘭素史克是利用不同佐劑系統開發創新疫苗的領導者,在一些疫苗中使用佐劑能夠增強免疫應答,從而產生比單獨使用疫苗更強、更持久的免疫力。

各國研發概況

目前,全球多種新冠疫苗路線正齊頭並進,各國合力攻關的項目也不少。活躍的新冠候選疫苗的主要開發者分布在19個國家/地區,這些國家合計佔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目前,在非洲或拉丁美洲尚無關於疫苗開發活動的公共信息。

(圖源:Nature Reviews)

1)中國

我國已經有超過15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展開了疫苗研製方面的科研攻關,從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研發。

近期,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疫苗、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和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兩款滅活疫苗均已進入二期臨床階段。

中國在重組新冠疫苗(108名志願者已接種)、滅活疫苗(在河南完成第一針注射)都進展矚目。此外,推出的特免血漿療法等研究也走在前沿。

中國在疫苗開發方面還有更多努力,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正在與中國科學技術部對話以推進這些研發成果落地。

2)美國

美國在新冠疫苗研發上的創新和攻關力度顯然是不容小覷的,Moderna、Inovio Pharmaceuticals就是最響噹噹的兩個例子。兩種疫苗的研發公司均表示,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的同時,已著力準備疫苗大批量生產,將提前準備好數百萬劑疫苗,待安全性和有效性獲得證實並得到監管部門批准後,可立即投入使用。

另外,強生公司也宣布在1月份已經開始研發疫苗,9月份進行人體測試。匹茲堡大學醫學院開發的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已在早期動物試驗顯示出成果,將計劃人體試驗。

在對可能的疫苗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的同時,美國製藥公司也在加緊尋找新的對受感染者進行治療的方法。美國公司還在努力加速篩檢新冠病毒病患者。

事實上,大多數新冠苗開發活動都在北美,已確認活性疫苗候選者的開發者為36家(約佔全球46%)。

3)亞洲國家

據統計,亞洲(不包括中國)和澳大利亞目前的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共有14家(約佔全球18%)。

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2日發布聲明說,已開始新冠病毒候選疫苗臨床前試驗的第一階段測試,預計將持續3個月。

4)歐洲國家

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一度遭遇新冠肺炎嚴重危機,這也迫使這個地區的不少企業努力加緊疫苗研發的腳步。

此前,德國團隊研發出可溶解口服疫苗獲得了不少關注,這項技術能夠將活病毒和其他生物藥物穩定存儲在一種可快速溶解的薄膜中。與傳統的疫苗不同,這種薄膜不需要冷藏,可直接口服。

另外,美國與德國疫苗之爭鬧得沸沸揚揚。此前據傳美國有意收購德國一家生產新冠病毒疫苗的公司CureVac,而德國則大力挽留該公司。

不過,相比之下,英國的疫情控制似乎收效較為緩慢,而且疫苗研發方面的進度和信心也較弱。英國倫敦的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研發中心已全球徵集新冠疫苗受試者。

俄羅斯在2月末表示,已研製出5種針對新冠病毒的原型疫苗。該國一組科學家則表示,可以從對人類無害的菸草花葉病毒的研究基礎上獲得一種球形微粒,用來「粘住」任何蛋白質,其中就包括新冠病毒的蛋白質。科學家表示,該疫苗原型可以在3個月內製成,但是需要足夠的資金。

5)中東國家

以色列生物研究所在研製抗新冠病毒疫苗方面取得進展,將很快進行動物實驗。據悉,今年2月初,內塔尼亞胡指示以色列生物研究所開展抗新冠病毒疫苗的研製,並建立一個疫苗生產廠。

疫苗大規模落地在加速

對於一場波及全球的疫情,何時才能研發出有效疫苗一直是人們關心的頭等問題。全球醫藥業界希望大幅壓縮疫苗投入市場的時間,把原本需10年至15年的進程趕在明年年內完成。

但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此前曾認為,疫苗大規模應用大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儘管很可能會在接下來1-2個月內開始進行人體試驗。

科學家不能憑想像推斷他們的疫苗設計會奏效,一期測試僅是檢查疫苗是否安全的測試。在研究第二階段之前,研究人員不會知道它是否有效。

他們必須招募數千人來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實用性。該過程可以分為六個階段:

疫苗設計:科學家研究一種病原體,並決定如何使免疫系統識別它。

動物研究:一種新疫苗已在動物模型中進行了疾病測試,表明它有效並且沒有極端的不良反應。

臨床試驗(I期):這些試驗代表了人類的首次試驗,並測試疫苗的安全性,劑量和副作用。這些試驗僅招募一小部分患者。

臨床試驗(第二階段):這是對藥物或疫苗實際如何生物學作用的更深入分析。它涉及更多的患者群體,並評估生理反應和與治療的相互作用。例如,冠狀病毒試驗可以評估疫苗是否以某種方式刺激免疫系統。

臨床試驗(第三階段):在試驗的最後階段,可以看到更多的人經過了長時間的測試。

監管部門的批准:最後的障礙是,監管機構(例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歐洲藥品管理局和澳大利亞的藥品管理局)會從實驗和試驗中查看可用的證據,並得出結論是否應給所有疫苗接種疫苗,清除為治療選擇。

從傳統上講,新疫苗可能要花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從設計走到獲批。而且,由於各方面的因素,新冠疫苗的研發到落地,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和金錢,最終走到最後的只有幾家勝出。

不過,在新冠疫苗的研發中,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加快流程。在目前5款進入臨床的疫苗中,中國佔三款,剩餘兩款來自美國。

全球疫苗市場廣闊

全球疫苗市場穩步增長,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313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438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8.7%。隨著新型疫苗的更新升級、政府加大支持、群眾需求的增加,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992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6.5%,市場空間巨大。

全球疫苗市場的集中度較高,主要集中於葛蘭素史克(GSK)、輝瑞、賽諾菲、默沙東(GSPM)四大巨頭,四大巨頭市場份額佔據全球疫苗市場一半以上,且地位穩固。葛蘭素史克(GSK)市場份額佔比15%,排名第一位;其次默沙東佔比14%,輝瑞佔比13%,賽諾菲佔比12%,總體而言,四大巨頭市場份額勢均力敵。

而新冠疫苗的研發目前顯然是一大「重頭戲」。SVB Leerink高級研究分析師Geoffrey C. Porges(MBBS)的研究顯示,包括疫苗和治療在內,與COVID-19相關的臨床試驗的數量在3月份增加了兩倍,從3月1日的53個增加到3月29日的152個。 這些臨床階段療法中最多的是抗病毒藥(49),其次是46種小分子藥物、26種生物製劑、18種血漿/細胞衍生療法和僅4種疫苗。

由於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口總數較大,隨著醫藥企業研發力度的加強,各類疫苗批籤發總量呈波動上升趨勢,尤其近幾年我國疫苗批發總量增速明顯。而參與新冠疫苗的企業和機構,目前已經成為了生物醫藥領域的關注焦點。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來源: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0-4/202042175632722.htm

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200327-2f8a959c.html

https://www.who.int/blueprint/priority-diseases/key-action/Novel_Coronavirus_Landscape_nCoV_11April2020.PDF?ua=1

https://www.who.int/blueprint/priority-diseases/key-action/WHO_Target_Product_Profiles_for_COVID-19_web.pdf?ua=1

https://t.qianzhan.com/caijing/detail/200413-38f60eec.html

https://t.qianzhan.com/caijing/detail/200414-c492621e.html

https://abcnews.go.com/Health/covid-19-vaccine-candidates-front-runners/story?id=69881230

https://www.cnet.com/how-to/coronavirus-treatments-hydroxychloroquine-vaccines-and-drugs-for-covid-19/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these-nine-companies-are-working-on-coronavirus-treatments-or-vaccines-heres-where-things-stand-2020-03-06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4-23/coronavirus-vaccine-human-trials-how-do-they-work/12177606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中美英新冠疫苗研發競賽:中國5款疫苗領跑全球 誰是疫苗之王?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截至6月2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達625萬,死亡人數37萬。而只有有效的疫苗被研發出來,人類才算終於戰勝了新冠病毒。目前,有能力的國家都在加緊進行新冠疫苗的研發。
  • 全球競速or國際合作,新冠疫苗「民族主義」何解?
    同日,俄羅斯衛星網報導,陳薇團隊研發的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將在俄羅斯進行;古巴也將啟動俄羅斯疫苗的生產工作。 此外,許多國家都表達了對國際合作研發疫苗的的興趣。18日,旨在加快針對新冠病毒及未來潛在冠狀病毒威脅的藥物研發聯盟——「新冠病毒歐洲加速研發聯盟」宣布正式成立,這是歐洲針對新冠藥物研發規模最大的倡議舉措。 該項目為期5年,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等37個成員單位加盟。
  •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哪家強?
    7月20日,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分別發表了中國研究團隊和牛津大學研究團隊有關各自新冠疫苗研發的報告,令人關注。在全球迫切期待中,新冠疫苗研發當前猶如行駛在「快車道」,但仍面臨複雜困難和艱巨挑戰。前期研發成功、後期失敗的案例不在少數。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對於新冠疫苗研發前景,應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 英媒:中國領跑全球新冠疫苗研發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9月1日報導英媒稱,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競賽恐怕進入了最後階段,中國正處於領先位置。全球總共7種進入最後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的疫苗中,有4種被中國掌握——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聊健康】  近日,我國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全球第一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一、二期臨床試驗,到全球第一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再到第一個疫苗附條件上市,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工作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處於全球領先位置?
  • 疫苗研發「競速」,A股流感疫苗板塊能否有超收益公司?
    邏輯主要表現在:新冠疫苗加速研發、國產創新疫苗陸續獲批、重磅疫苗產品批籤發大增、疫苗板塊及相應上市公司股價暴漲等多方面。【1】疫苗競賽促使A股各大疫苗公司股價輪番暴漲。預期中的炎夏高溫沒能有效減緩全球新冠疫情。
  • 中美歐各國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美媒稱,世界衛生組織證實,全球科研人員正在研製至少142種新冠病毒疫苗。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6月23日報導,世衛組織表示,其中13種候選疫苗正在接受臨床評估,129種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強生公司與哈佛大學醫學院貝絲·伊斯雷爾女執事醫療中心合作,從今年1月就開始研究潛在的疫苗。強生研製過伊波拉病毒疫苗,目前還在研發針對寨卡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愛滋病病毒的潛在疫苗。本月早些時候,美國陸軍科研人員宣布一種新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預計將在今後幾周內投入人體臨床試驗。
  • 「放眼全球,我們的新冠滅活疫苗是『全優生』」
    僅僅是三期臨床試驗這最後一步,中國的疫苗研發人員就必須走出國門,首次到國外去對一種全新的疫苗開展大範圍臨床試驗工作,而且是在多個國家同時開展。為了能夠完成疫苗上市前這至關重要的一步,國藥集團與全球50多個國家展開協商和談判,試圖說服它們相信、接受這款中國的新冠疫苗,在舉行了兩百多場會面和視頻會議後,最終與十多個國家達成協議,促成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海外三期臨床試驗順利開展。
  • 英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全球疫苗研發都咋樣了?中國5支疫苗進三期試驗
    當地時間12月2日,在英國政府正式宣布由美國輝瑞公司Pfizer和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獲得緊急授權後,英國首相詹森如此評價。據美聯社報導,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表示,這款疫苗已經被證明是安全的,可以在英國大規模接種,英國由此成為了西方第一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的國家。
  • 中國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發競賽全球領跑
    ◎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4月12日,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開啟二期臨床試驗。由於臨床前和一期臨床在安全性方面的良好表現,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放開了年齡上限:60歲以上,甚至84歲的高齡老人都能作為志願者入組接種。武漢84歲老人熊正興參加了新冠疫苗II期臨床試驗,成為全球年齡最高新冠疫苗志願者。
  • 行研|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如何?為什麼比爾蓋茨投資疫苗會遭到抵制?
    目前,全球都處於疫情爆發的緊要時期,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牽動著全球人民的心。然而,投資數十億美元支持新冠病毒疫苗研製的比爾蓋茨卻遭到了公開抵制。什麼是疫苗?目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進度如何?為什麼比爾蓋茨投資支持疫苗會遭到抵制?這篇文章將一一告訴你。
  • 新加坡、中國等多國研發新冠疫苗有重大突破
    萬事通說好消息~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造成全世界的慌亂。此時,所有人翹首以盼的只有一件事:疫苗!那麼新冠肺炎疫苗到底何時能研製成功?新加坡疫苗研究進展順利早在疫情發展初期,新加坡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研發對付新冠病毒的疫苗。杜克-NUS醫學院傳染病研究主任王林發稱,新加坡正與國際機構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密切合作,開發疫苗。
  • 疫情肆虐下,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路線是怎樣的?哪家最安全...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9月17日發布的疫情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3000萬例。疫情肆虐下,對新冠疫苗的冀望越來越大。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疫苗能否滿足大流行階段注射最大需求?特殊人群如嬰幼兒等能否注射?史丹福大學免疫學博士黃璜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就這些普遍關心的疫苗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 上海研發新冠人源細胞疫苗,科學家已親試第一針
    目前相關動物試驗已經進入到後期階段,如果初步數據顯示效果良好,這種令人期待的疫苗將很快推至臨床試驗。全球新的疫苗平臺2月26日,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徐建青研究員給自己注射了一針新冠核酸(DNA)疫苗,大約兩周後,他還將接受第二針疫苗的注射。
  • 「中國網評」中美疫苗上市速度齊頭並進,但國際格局大有不同
    阿聯和巴林宣布,已正式批准中國疫苗在該國上市;埃及已接收第一批中國疫苗;摩洛哥也對中國國藥集團的疫苗發放了臨床批件……經過反覆的臨床測驗和嚴格的審查評估,中國疫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世界多國的普遍認可,甚至連不少外國領導人都已開始接種。與此同時,美國新冠疫苗的上市和接種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 中集研發出「疫苗三棲儲運方艙」方便新冠疫苗全球轉運
    (抗擊新冠肺炎)中集研發出「疫苗三棲儲運方艙」 方便新冠疫苗全球轉運中新網深圳10月29日電(記者 鄭小紅)總部位於深圳的中集集團29日稱,該集團旗下貨櫃業務揚州基地與北京的合作夥伴近日聯合研發出一款「疫苗三棲儲運方艙」,適用於海陸空等多種長途運輸方式,有望為疫苗在全球無縫、安全運輸提供解決方案。
  • 中國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新冠疫苗可以接種了嗎?
    來源:英孚遊學留學公眾號 首發於2020年11月23日原標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打上新冠疫苗?》近期,關於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接踵而至。研發進程一支疫苗從研發到真正給普通人使用,有著非常複雜的流程,目前已知的最快進度時間線,是這樣的:新冠疫苗特點安全性好
  • 新冠疫苗規模化生產前夜:13家企業已布局產能建設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近日表示,自己已接種一實驗型新冠病毒疫苗,以增強公眾對疫苗的信心。疫苗臨床試驗密鑼緊鼓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100 個新冠病毒疫苗項目同時在研。其中,中美英三個國家的疫苗項目均已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 新冠疫苗可能無需18個月:中美同時開展人體臨床試驗!
    本周一(16日),美國打出全球首支人體臨床試驗新冠疫苗。可以說,美國在新冠疫苗研發賽道上暫時處於領跑狀態。 編輯
  • 新冠疫苗大競賽:我們離全球重啟還有多遠?|稜鏡
    這場始於今年1月份的全球競賽,在研發成果上,似乎正在進入終局。英國監管機構已經批准緊急使用輝瑞和拜恩泰科(BioNTech)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美國藥監局(FDA)將在12月10日召開公開諮詢會,聽取行業專家對疫苗臨床試驗的數據分析,以完成緊急使用授權前的評估,市場預計12月中旬有望在美國開始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