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近日,中國新冠疫苗又陸續傳來好消息。阿聯和巴林宣布,已正式批准中國疫苗在該國上市;埃及已接收第一批中國疫苗;摩洛哥也對中國國藥集團的疫苗發放了臨床批件……
經過反覆的臨床測驗和嚴格的審查評估,中國疫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世界多國的普遍認可,甚至連不少外國領導人都已開始接種。與此同時,美國新冠疫苗的上市和接種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12月1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緊急授權輝瑞公司和BioNTech生產的疫苗在美上市。同時,聯邦政府也在加快組織向各州發放疫苗。
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有再度暴發之勢,多國重新拉響防控警報。新冠疫苗的問世無疑將極大地提振全世界遏制疫情肆虐的信心。如今,中美兩國在疫苗的研發和上市速度上齊頭並進,位居世界前列。不過,如果將兩國疫苗價格詳加比較,就可以明顯發現,中國疫苗更具有全球公共產品的屬性。
美國知名藥企輝瑞公司與聯邦政府商定,每劑新冠疫苗的定價為19.5美元,而且明確聲明此售價僅限於美國境內。與之相對,巴西聖保羅州州長則向外界透露,中國對其出售的疫苗價格為10.3美元,僅為美國疫苗價格的一半左右。雖然中國疫苗價格低廉,但其質量卻不打絲毫折扣。阿聯國家衛生部門稱,中國國藥中生生產的新冠疫苗有效性為86%,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新冠肺炎病例。由此可見,中國疫苗真正做到了「物美價廉」。
眾所周知,疫苗的研發周期長,投入成本高。而且由於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新冠疫苗的研發周期不得不大大縮短,因此相應的研發投入也勢必大幅增加。國家科技部「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楊曉明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某企業僅兩個新冠車間的投資就高達20億元人民幣。而且國家總共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其研發投入的資金之大可想而知。
儘管中國為研發新冠疫苗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而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展,但卻並沒有將其作為牟取巨額商業利潤的手段。2020年10月,中國正式宣布加入「新冠疫苗實施計劃」,向世界莊重承諾將推動新冠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這意味著中國研發疫苗的主要目的在於幫助遭受疫情嚴重衝擊的國家早日擺脫困境。今天中東和南美等國家陸續接種中國疫苗,是中國信守國際承諾的體現。
美國的疫情形勢至今仍處於失控的邊緣,每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20萬。美國政府選擇首先在其國內大規模接種疫苗本無可厚非,但是在出售給外國民眾時卻帶有「價格歧視」的色彩。據境外媒體報導,美國出售給英國的疫苗價格預計在每劑32-37美元之間,明顯高於國內售價。這種差異倒真體現了川普所奉行的「美國優先」原則。由此,中美兩國的國際格局也在疫苗問題上高下立判。
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就疫情問題向外國元首致慰問電時提出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各國超越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分歧,對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權給予平等的尊重。尤其是在全球防疫的特殊時期,各國更應該打破種種隔閡,凝心聚力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
「厚德載物,行勝於言」。中國不僅僅作出承諾,更是在積極將理念轉化為切實的行動,率先為世界做出表率。中國疫苗具體詮釋了「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的精神內涵,同時也生動展現了中國的國際責任和大國擔當。(責任編輯:戚易斌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