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健康市場的快速發展與規模壯大,正吸引眾多跨國藥企加速在華的布局。在11月即將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個性化醫療、一體化診療模式、高科技創新產品、新一代疫苗等,將成為進博會醫療展區的亮點。
作為最早確認參展的外資企業之一,羅氏集團是醫療展廳展位面積最大的企業。據介紹,羅氏旗下的診斷和製藥兩大業務將首次聯合參展,全方位展示早期研發的前沿科技、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診治一體化」診療理念以及個體化醫療的創新解決方案。生物製藥企業阿斯利康,將重點展示呼吸、心血管、代謝、腫瘤、消化等疾病領域,基於物聯網技術的診療一體化全病程解決方案。
此外,製藥和化工企業默克將展示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學和醫藥健康產品;慢性病和疫苗領域領先企業賽諾菲,將在進博會集中展示具有突破性的在研創新藥物和疫苗,尤其是罕見病藥物、慢性病藥物和新一代疫苗等。
在已確認的展品中,不少展品是通過進博會平臺首次在中國亮相的藥品或醫療器械。
在賽諾菲即將展示的六個創新產品中,除了罕見病藥物「奧巴捷」近日剛在中國上市,慢性病藥物和新一代疫苗均首次亮相中國。「Flublok基因重組四價流感疫苗」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獲批的以重組蛋白為基礎的基因重組流感疫苗,有效性優於雞胚培養生產的流感疫苗;「Hexaxim」則為全球唯一一個全液體、即用型、不含防腐劑的六聯疫苗,用於嬰幼兒的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疫苗。
Flublok基因重組四價流感疫苗 圖片來源:賽諾菲
Hexaxim 圖片來源:賽諾菲
羅氏製藥在今年8月獲批但尚未上市的新一代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新藥安聖莎,也將首次在進博會上展出。據羅氏製藥介紹,安聖莎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將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時間延長到34.8 個月,是現有治療方案近三倍,還可以將患者腦轉移的風險降低 84%,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一半以上。
此外,強生將首次通過進博會亮相專業乾眼症檢查和治療設備,並在互動區引進AR技術,為觀眾呈現包括給白內障患者帶來清晰視覺體驗的TECNIS Symfony新無級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等創新產品。
Lipiview 眼表面幹涉儀 圖片來源:強生
TECNIS Symfony新無級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 圖片來源:強生
作為促進國際貿易交流、釋放開放合作信號的重要平臺,進博會無疑為跨國企業提供了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挖掘更多商機的機會。
「中國醫療健康市場潛力十分巨大,消費和進口快速增長,市場規模持續發展,中國醫療器械和大健康產業已經進入了黃金十年。」中國進口國際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曾指出,到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7700億元, 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
羅氏診斷中國總經理黃柏興認為,中國優越的營商環境,高速成長的大健康產業吸引著跨國企業的長期投入。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是推進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決策,更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一個重大舉措。
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中國無疑已經成為跨國藥企最具吸引力的區域市場之一。
阿斯利康2017年全球營收總額225億美元,其中中國銷售總額29.6億美元,佔據13.2%的全球市場份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並以超過12%的銷售額增長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阿斯利康希望藉助此次機會將其在專注疾病領域的全球經驗引入中國。
默克也表示,中國是默克在全球最為重要的戰略國家之一,並且已成為默克的全球創新中心之一,未來中國將扮演最中心的角色。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醫藥改革進展及營商環境的改善,也為跨國藥企在中國的發展帶來不少機遇。
伴隨政策革新,新藥審批的速度明顯加快。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虹指出,2017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調整進口藥品註冊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徵求意見稿)》,讓企業們看到了中國政府對加速新藥上市的積極行動。這一舉措可促進跨國藥企進一步投入創新要研發,加快新藥中國上市時間,同時吸引更多境外創新藥物進入中國,從而使中國患者得益。
賽諾菲即將在進博會上展示的罕見病治療領域新藥代表「奧巴捷(特立氟胺片)」,也享受到了政策「東風」。今年5月國家出臺了 《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對罕見病藥品的研發及進口產品註冊方面也提供了不少優惠,「奧巴捷」作為治療復髮型多發性硬化的創新藥加快了上市速度,該新藥今年7月18日在華獲批,創下了中國罕見病藥物上市速度記錄,同時又打破了賽諾菲新藥在華的最快上市記錄。
奧巴捷(特立氟胺片) 圖片來源:賽諾菲
除了即將引入更多創新的健康醫療產品,跨國藥企也在繼續加強在華投資和創新研發投入,甚至強化中國的本土研發能力。
羅氏目前正致力於將上海建設成為其僅次於巴塞爾和舊金山的第三大全球戰略中心,以支持其擁有國際標準的產業價值鏈,並促進整個中國健康醫療產業的研發和創新。 羅氏製藥投資8.63億元在上海張江建設上海創新中心,預計將於2019年竣工,未來聚焦研究與早期開發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領域的創新型藥物。
阿斯利康則重視加強中國的本土研發能力。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曾表示,與過去把國外的藥引入中國銷售不同,阿斯利康現在重視「藥物研發的本土化」,希望立足中國進行藥物創新,進而輻射更多其他市場。目前,阿斯利康正通過自主研發與跨界合作推動7個1.1類新藥(指未在海外上市的、合成、半合成類藥物)的在華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