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在線」跨國藥企加速開拓中國市場,個性化醫療、新一代疫苗...

2020-12-20 界面新聞

中國醫療健康市場的快速發展與規模壯大,正吸引眾多跨國藥企加速在華的布局。在11月即將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上,個性化醫療、一體化診療模式、高科技創新產品、新一代疫苗等,將成為進博會醫療展區的亮點。

作為最早確認參展的外資企業之一,羅氏集團是醫療展廳展位面積最大的企業。據介紹,羅氏旗下的診斷和製藥兩大業務將首次聯合參展,全方位展示早期研發的前沿科技、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診治一體化」診療理念以及個體化醫療的創新解決方案。生物製藥企業阿斯利康,將重點展示呼吸、心血管、代謝、腫瘤、消化等疾病領域,基於物聯網技術的診療一體化全病程解決方案。

此外,製藥和化工企業默克將展示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學和醫藥健康產品;慢性病和疫苗領域領先企業賽諾菲,將在進博會集中展示具有突破性的在研創新藥物和疫苗,尤其是罕見病藥物、慢性病藥物和新一代疫苗等。

在已確認的展品中,不少展品是通過進博會平臺首次在中國亮相的藥品或醫療器械。

在賽諾菲即將展示的六個創新產品中,除了罕見病藥物「奧巴捷」近日剛在中國上市,慢性病藥物和新一代疫苗均首次亮相中國。「Flublok基因重組四價流感疫苗」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獲批的以重組蛋白為基礎的基因重組流感疫苗,有效性優於雞胚培養生產的流感疫苗;「Hexaxim」則為全球唯一一個全液體、即用型、不含防腐劑的六聯疫苗,用於嬰幼兒的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疫苗。

Flublok基因重組四價流感疫苗 圖片來源:賽諾菲

Hexaxim 圖片來源:賽諾菲

羅氏製藥在今年8月獲批但尚未上市的新一代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新藥安聖莎,也將首次在進博會上展出。據羅氏製藥介紹,安聖莎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將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時間延長到34.8 個月,是現有治療方案近三倍,還可以將患者腦轉移的風險降低 84%,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一半以上。

此外,強生將首次通過進博會亮相專業乾眼症檢查和治療設備,並在互動區引進AR技術,為觀眾呈現包括給白內障患者帶來清晰視覺體驗的TECNIS Symfony新無級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等創新產品。

Lipiview 眼表面幹涉儀 圖片來源:強生

TECNIS Symfony新無級連續視程人工晶狀體 圖片來源:強生

作為促進國際貿易交流、釋放開放合作信號的重要平臺,進博會無疑為跨國企業提供了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挖掘更多商機的機會。

「中國醫療健康市場潛力十分巨大,消費和進口快速增長,市場規模持續發展,中國醫療器械和大健康產業已經進入了黃金十年。」中國進口國際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曾指出,到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超過7700億元, 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

羅氏診斷中國總經理黃柏興認為,中國優越的營商環境,高速成長的大健康產業吸引著跨國企業的長期投入。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是推進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決策,更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一個重大舉措。

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中國無疑已經成為跨國藥企最具吸引力的區域市場之一。

阿斯利康2017年全球營收總額225億美元,其中中國銷售總額29.6億美元,佔據13.2%的全球市場份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並以超過12%的銷售額增長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阿斯利康希望藉助此次機會將其在專注疾病領域的全球經驗引入中國。

默克也表示,中國是默克在全球最為重要的戰略國家之一,並且已成為默克的全球創新中心之一,未來中國將扮演最中心的角色。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醫藥改革進展及營商環境的改善,也為跨國藥企在中國的發展帶來不少機遇。

伴隨政策革新,新藥審批的速度明顯加快。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虹指出,2017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調整進口藥品註冊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徵求意見稿)》,讓企業們看到了中國政府對加速新藥上市的積極行動。這一舉措可促進跨國藥企進一步投入創新要研發,加快新藥中國上市時間,同時吸引更多境外創新藥物進入中國,從而使中國患者得益。

賽諾菲即將在進博會上展示的罕見病治療領域新藥代表「奧巴捷(特立氟胺片)」,也享受到了政策「東風」。今年5月國家出臺了 《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對罕見病藥品的研發及進口產品註冊方面也提供了不少優惠,「奧巴捷」作為治療復髮型多發性硬化的創新藥加快了上市速度,該新藥今年7月18日在華獲批,創下了中國罕見病藥物上市速度記錄,同時又打破了賽諾菲新藥在華的最快上市記錄。

奧巴捷(特立氟胺片) 圖片來源:賽諾菲

除了即將引入更多創新的健康醫療產品,跨國藥企也在繼續加強在華投資和創新研發投入,甚至強化中國的本土研發能力。

羅氏目前正致力於將上海建設成為其僅次於巴塞爾和舊金山的第三大全球戰略中心,以支持其擁有國際標準的產業價值鏈,並促進整個中國健康醫療產業的研發和創新。 羅氏製藥投資8.63億元在上海張江建設上海創新中心,預計將於2019年竣工,未來聚焦研究與早期開發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領域的創新型藥物。

阿斯利康則重視加強中國的本土研發能力。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曾表示,與過去把國外的藥引入中國銷售不同,阿斯利康現在重視「藥物研發的本土化」,希望立足中國進行藥物創新,進而輻射更多其他市場。目前,阿斯利康正通過自主研發與跨界合作推動7個1.1類新藥(指未在海外上市的、合成、半合成類藥物)的在華研發。

相關焦點

  • 跨國藥企攜手中國科研機構研發的本土豬瘟疫苗進博會「首秀」
    茵溫淨豬瘟活疫苗是一支百分百本土的本土疫苗,因為從研發、生產至銷售,全部在中國完成。 勃林格殷格翰供圖(第三屆進博會)跨國藥企攜手中國科研機構研發的本土豬瘟疫苗進博會「首秀」中新網上海11月7日電 (記者 陳靜)合作抗疫和創新疫苗是第三屆進博會的熱門話題。
  • 跨國藥企的2020年數位化變革之路
    醫療健康行業尤為如此。線下醫院的運轉受到疫情阻礙,但民眾的醫療需求卻有增無減,網際網路醫療迎來了有史以來增長最為強勁的發展。 巨頭的戰略布局似乎一直都是行業發展的指向標。這些足跡遍布全球的跨國藥企正在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電子數據採集等技術和平臺,加速藥物研發的效率,加速臨床試驗的進程,拉近與醫生、患者之間的關係,全面革新製藥業務的流程。
  • 總書記關切開放事|中國市場這麼大這麼開放,我們一定要深耕...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切開放事)中國市場這麼大這麼開放,我們一定要深耕——來自進博會參展外商的故事新華社上海11月6日電題:中國市場這麼大這麼開放,我們一定要深耕——來自進博會參展外商的故事
  • RDPAC進博會訪談|攜全球創新惠健康中國,武田製藥鶴舞進博會
    第三屆進博會的召開,在推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大有可為。它不僅是國際貿易的盛會,也是中國進一步向全世界展示擴大開放的決心和行動力。通過進博會平臺,各個國家、行業、企業紛紛展示最前沿的技術與最創新的產品,促進全球貿易和創新一體化,這也吸引了更多專注於研發創新的跨國藥企的關注。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創業邦推出欄目「醫線」,立足醫療健康一線,捕捉行業內最新動態,嘗試洞察創投新趨勢。醫線周報,為你挑選過去一周(4.25~4.30)最值得關注的「醫線」新聞。(米內網)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 新冠疫情下誰逆勢而上?2020年第一季度,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僅7家跨國藥企市值實現提升。第一波季報披露中,羅氏、禮來顯示出逆勢而上的業績表現,而賽諾菲、飛利浦醫療則受到衝擊表現不佳。
  • 集採常態化下,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加速變革
    【製藥網 行業動態】集採常態化背景下,中國醫藥行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經歷幾輪集採後,原研過期藥降價的方向已經非常明確,而這對在中國的跨國藥企正產生一系列影響,具體就表現在跨國藥企的業績裡。而賽諾菲中國市場第三季度整體收入,也同比下降8.9%,為7.75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藥品未進集採而造成的銷售下滑外,產品進入集採的跨國藥企業績也有下滑的。如在第2批全國集採中,拜耳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蘋)以超低價獲得集採資格,從而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 跨國藥企接連設立網際網路醫療部門,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能產生怎樣...
    這兩個部分是傳統意義上的藥品銷售終端,分別對應院內和院外市場。創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與這兩者並列,意味著在輝瑞的概念裡,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已經成為或即將成為足以與院內和院外兩大終端市場相匹配的第三大藥品終端市場。再進一步分析,我們就需要從輝瑞普強的業務上說起了。輝瑞已經在全球藥企收入第一名的位置上保持了很多年。
  • 最新| 10大跨國藥企業績公布|賽諾菲|默沙東|藥企|業績|-健康界
    新冠疫苗方面,葛蘭素史克與賽諾菲(SNY.US)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三期試驗預計於2020年12月開始。公司與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就供應賽諾菲-葛蘭素史克新冠疫苗達成協議。其中,全球藥品銷售額為114億美元,同比增長4.6%,其中國際市場的增長率為8.8%,而美國市場則為1.5%。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醫療設備業務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9%至62億美元。儘管如此,中國市場業績依然取得了17%的強勁增長,「引領了」公司的全面恢復運營。
  • 創新時代,跨國藥企加速剝離傳統藥物
    【製藥網 行業動態】跨國藥企瘦身加速,今年以來已有多款成熟產品接連被轉讓或出售。 跨國藥企加速剝離傳統藥物(圖片來源:製藥網)   近日,阿斯利康發表公告稱,已同意將老牌產品Crestor(rosuvastatin,瑞舒伐他汀)和相關藥物在除英國和西班牙以外的歐洲30多個國家的權利出售給Grünenthal公司。
  • 阿斯利康售兩品牌中國銷售權 跨國藥企瘦身
    摘要 【阿斯利康售兩品牌中國銷售權 跨國藥企瘦身】近日,阿斯利康5億美元向康哲藥業出售波依定、依姆多中國銷售權。   跨國藥企進入瘦身季。
  • 全球頂尖藥械齊聚,2020年的進博會都有哪些看點?|醫療器械|磁共振|...
    作為一種開創性的癌症治療系統,Elekta Unity將在物理上「水火不容」的醫用放射治療直線加速器和1.5T高場磁共振完美地集合在同一平臺,由突破性的實時自適應放療軟體驅動,率先實現了在腫瘤放射治療過程中實時、高解析度地顯示和追蹤腫瘤的變化,使放療醫生能夠在線調整治療計劃,對目標腫瘤進行「精確制導」的打擊,進而實現真正的精準、個性化自適應放療。
  • 進博會開幕了!來自「最火熱」展區的他們迫不及待地說……
    進博會也為外資企業提供了更多中國機遇,讓賽諾菲有機會加強與更多國內外合作夥伴的溝通交流,共創互惠共贏的未來。賽諾菲將持續加速創新,預計至2025年,為中國人民引進25種以上的創新藥品和疫苗,助力「健康中國」。
  • RDPAC進博會訪談|默克:深耕中國市場 高速高質增長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僅2019年的醫藥市場規模就達到16.330億元,2015-201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5%。同時,隨著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保覆蓋的擴大和藥品可及性的提高,市場前景還有進一步的擴大的空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為各行各業帶來不小衝擊。
  • 抗病毒創新藥:中外藥企鏖戰新賽道
    一方面,國內創新藥企業藉助資本市場,接連刷新融資紀錄。另一方面,跨國醫藥巨頭也在持續加碼中國本土創新。除了傳統的抗腫瘤、心血管疾病,抗病毒、抗感染和人工智慧醫療也成為各方爭相下注的新賽道。接連刷新融資紀錄 火熱和創新成為國內藥企關鍵詞「回顧近兩年的中國醫藥市場,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形容,火熱和創新。」
  • 進博會第三天,賽諾菲新藥亮相後還推出了新合作
    這就是本次進博會賽諾菲展臺。三百平米的展臺中,除了發展歷史、價值目標等企業文化的展示,賽諾菲還同時展出了製藥、疫苗以及消費者保健領域的新產品、新方案和新項目。新藥亮相在本次進口博覽會上,包括突破性的罕見病藥品和新一代疫苗,賽諾菲有6個創新藥品和疫苗新品首次亮相。
  • 進博會首設防疫專區 3M、丹納赫等公司首發多款產品
    11月5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來到第三屆進博會現場了解到,本屆進博會共設立六大展區:食品及農產品展區、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服務貿易展區、消費品展區、汽車展區、技術裝備展區,同時新設立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展示國際先進公共衛生防疫產品、技術、服務。而新設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也成了本屆進博會亮點。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143家藥企半年報、醫保目錄、拼多多
    「聚焦:2020醫保目錄調整、藥企上半年業績盤點、新冠疫苗、拼多多、ADC藥物」751個品種、7款PD-1/L1……2020醫保目錄初審名單看點新一輪醫保目錄調整進入實質性階段。英國政府購入1.9億劑新冠疫苗,Novavax正擴大生產據外媒報導,周二(15日),多家藥企的新冠藥物的進展又有了新動態。先是新冠疫苗方面,英國政府從法國生物技術公司Valneva獲得至多1.9億劑潛在新冠病毒疫苗,價值13.7億歐元。這直接導致在巴黎的早盤交易中,Valneva的股價上漲了超20%。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新冠藥物研發、強生、京東健康
    另外,億歐大健康舉辦的「天府健談·CHS 2020第五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已經進入了倒計時,觀眾報名活動仍在持續…… 「聚焦:新冠藥物研發動態」吉利德收回瑞德西韋供應控制權,預計今年銷售收入將達35億美元據外媒2日報導,美國政府在周四宣布放棄對吉利德生產的新冠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供應控制權
  • 跨國藥企在中國 | 強生、輝瑞、BioNTech、INOVIO、賽諾菲、武田等...
    新一期賽諾菲創新公開課。BioNTech與復星醫藥宣布達成新冠疫苗供應協議。INOVIO與艾棣維欣新冠疫苗新進展。輝瑞中國和基石藥業達成合作。ADC Therapeutics與瓴路藥業組建合資企業。 12月14日,INOVIO與新興生物技術公司艾棣維欣(蘇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宣布,在中國進行的新冠病毒DNA候選疫苗INO-4800的2期臨床研究成功完成受試者首次給藥。在中國進行的2期臨床試驗獨立於正在美國進行的INO-4800 INNOVATE 2/3期臨床試驗,將招募約640名18歲及以上的受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