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成媽媽第一次聽到語言發育遲緩這個詞,是在成成2歲半的時候。醫生說可以通過訓練矯正康復,成成媽終於安心了。
「只要有辦法就行,咱們就找辦法治好。」 這是成成媽媽一直以來都有的樂觀心態。
去了幾個醫院,醫生都說有時間就通知他們去訓練,但這一等就是1年多,轉眼成成就4歲了,在過去的4年時間裡,成成說的話,媽媽大概只聽懂了10%,其餘都靠猜。
直到去年10月份,有位鄰居給成成媽推薦了百靈鳥言語訓練機構,成成才正式開始系統的訓練。
成成媽全職照顧孩子,成成爸打工掙錢,雖然經濟很困難,但是一家人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他們希望給成成一個儘量完整的童年,希望他平安健康地長大。
從與成成媽媽的談話中,我了解到這麼些年,孩子因為說話不清楚的問題,承受了很多委屈,家人也承擔了很大壓力。今天,成成媽媽也給我們分享了一些他們的經歷——
①「孩子不會表達,回回都是他的錯」
孩子1歲多剛開始講話的時候,是可以發音清楚的,他叫媽媽叫得很清楚,也會叫爸爸奶奶,可是慢慢的就不對勁了,快2歲了還很多音都不會發,有些發音還是錯的,連之前能發清的音都說不清楚了,他把「奶奶」叫「rai rai」。
然後我就開始帶他到成都各大醫院去檢查,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醫生說可以通過訓練康復,但可能是醫院太忙了吧,遲遲沒有通知我們去訓練。
但為了等訓練名額,我們一家人從老家樂至搬來了成都,在雙流租了一個房子,成成爸打工掙錢,我照顧孩子。
孩子早已到讀幼兒園的年齡,我只能送他到附近的幼兒園做插班生,因為是混班,班裡面的孩子有大有小,孩子多了難免會有摩擦,但每次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他的錯,因為他不會表達。
打架的孩子一般都比他大,但都會說是他的錯,老師問他原因他也說不出來,老師也不好說什麼。但其實我看著是挺難受的,因為不管是不是他的錯,最終因為他不會表達,都是他的錯。
偶爾打了架回家會哭,我看著還是心疼,但是孩子說不清楚事情原委,說了我也聽不懂,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但內心還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
②「阿姨,成成說話不清楚,我們不想跟他玩」
其實,成成是一個性格非常外向的孩子,只要看著有小朋友,就想跟他們一起玩。
我們住的附近也有很多小孩,每次老遠看到就跑過去想跟他們一起耍,但是因為說話不清楚的問題,很多孩子都不願意跟成成玩,有一次有個大一點的孩子跟我說:阿姨,成成說話都說不清楚,我們不想跟他玩。
其實聽到這句話,心裡很難受,但是也理解這些孩子,換作是我們成年人,也會這樣的。因為這個事,我也更加堅定地希望孩子可以早日進行訓練、早日康復。
對我來說,孩子說話不清楚就跟孩子生病差不多,生病了就治,沒什麼大問題。可是對孩子來說,不會表達,說話不清楚,對他來說影響太大了,他是男孩子,以後長大了,要工作、要談戀愛、要見丈母娘,總要會說吧,不然會被嫌棄的。
也是在去年10月份左右,有個鄰居推薦我到百靈鳥言語訓練中心來,到今年已經訓練大半年了,疫情期間也堅持線上上課,現在孩子說話我大部分能聽清楚了,他也會自主表達了。幼兒園門口的保安都說,成成現在說話,百分之七八十他都能聽清楚了。
③「對他沒什麼要求,平安健康長大就好」
我跟他爸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一直沒有太注重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醫生說孩子說話這個問題跟家庭教育還是有一定關係,我們一直感到很自責。
孩子出生了,讓他健康成長是我們的責任,他說不清楚話,也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有義務讓他糾正好,至少成為一個正常的孩子。孩子爸也說了:孩子生病,你就負責帶孩子去看,我負責掙錢給孩子治病。
但是對孩子的學習,我們也沒有很高的期望,孩子從小身體就不好,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孩子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長大就好。
我們也不想跟別的孩子比,去上很多培訓班,現在首要任務是把話說好,然後是把身體養好,以後只要孩子有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過得去就行,不想給他那麼大壓力。
- End -
借用成成媽的一句話「把說話不清楚當作孩子生病了,努力治好就行,沒什麼大不了。」希望更多的家長們重視到孩子說話的問題。
發現孩子有言語問題,不要「自己覺得」「自己診斷」,要找正規醫院檢查,找正規機構訓練。
最後,祝福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