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一到「露西」變「翠花」,隔代教育笑淚並存,網友:奶奶養的

2020-12-27 小天寶大玉兒

一、「露西」變「翠花

有一段時間,「奶奶養的」這個詞火了。網友紛紛曬出奶奶養的狗,奶奶養的貓。這些動物無一例外,都特別胖。

網絡有一段視頻廣為流傳,一個奶奶一手拿著勺子另一手捏住哈士奇的嘴,將碗裡的飯大口大口的咬進哈士奇的嘴巴,並強迫他吞咽下去。在老一輩想法中,只要把孩子餵飽,吃好穿暖就行,網絡上還有一句話非常流行的,「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

放暑假的時候父母都喜歡把孩子送到鄉下,送給老一輩撫養。剛開始去的時候,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飲食均衡,身材也很好;等到放完假接孩子回來,發現孩子的飯量變大了,也不怎麼注重外觀。所以晚上才會有調侃從「露西」到「翠花」,所以隔代教育的中心是有所不同的,但也是正常現象。

二、老一輩帶娃的優劣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吃飽穿暖就是幸福生活的最高標準。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基本需求已經達到了,更注重精神層面上的需求。

所以老一輩帶娃和現在父母帶娃有很大的差別,老一輩帶娃,儘可能使孩子吃飽穿暖。但現在人帶娃不一樣,還考慮飲食的均衡,衣物搭配,衛生乾淨。但老一輩帶娃有好也有壞,要分情況來看。

01、老一輩帶娃的優勢

老一輩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在他們的認知中不可以浪費,吃飽,穿暖就是最好的待遇。當老一輩帶娃的時候,他們會教孩子不要浪費。

當我在奶奶家吃飯的時候,奶奶不小心把一片菜掉到了桌子上,她毫不猶豫的用手抓起來塞進嘴裡吃下去,這一刻我非常震撼,然後她就告訴我不要浪費糧食,我們那時候吃上飯都不容易。這一幕在我的心裡生了根,所以現在吃飯我都恨不得把碗舔乾淨,就像洗過了一樣。

並且老一輩帶娃,孩子基本都不會挑食。再一個就是不會浪費糧食,什麼都吃的環境中成長,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受到影響,這樣也不會浪費糧食,更不會挑食。

02、老一輩帶娃的劣勢

雖說老一輩帶娃很好,但是也暴露了他們的一些缺點。

比如小孩子的飯量並不夠大,所以有時候吃飽了並不想吃,還留了很多飯菜,老一輩就喜歡讓他們全部吃掉,也不管孩子是否吃的很飽了,一天天的就把胃長大了,飯量也變大了,久而久之孩子也變胖了。當孩子的體重超標時,很容易得疾病。

另外一方面老一輩比較節省,當孩子出生時,他們還是習慣使用布尿片,一次又一次的洗,反覆利用,聲稱不浪費。但是回收利用的尿布不容易滋生很多細菌,孩子的肌膚十分嬌嫩,很容易發紅,對皮膚造成影響。

再一個老一輩帶娃比較喜歡「散養」,讓孩子想幹什麼幹什麼隨心所欲,一天下來身上滾了不少的灰塵,非常容易滋生細菌。

三、父母自己帶娃的優劣

有些父母工作很忙,需要囑託長輩照顧孩子,但在自己閒暇的時候還是會照看孩子的,畢竟老一輩思想和現在思想觀念差別很大,帶娃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很多人認為父母帶娃不好所以堅持自己帶娃,那麼父母自己帶娃有優勢也有劣勢。

01、父母自己帶娃的優勢

父母自己帶娃可以見證孩子的成長,陪伴他一起玩耍,共同進步。調查證明很多留守兒童內心十分孤寂,也非常自卑,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歧視。

並且現在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培養,學習一些育兒知識,讓孩子可以儘早接觸知識,改變思維方式。

在飲食方面,父母會均衡搭配,肉類,蛋類,蔬菜都按比例餵養孩子,不會讓孩子體重超標,儘量讓孩子保持身體健康。

並且父母注重衛生和乾淨,保持孩子衣服整潔,儘量減少接觸細菌,身體更加健康。

02、父母自己帶娃的劣勢

父母自己帶娃會更注重孩子外觀,健康狀況,但很少讓孩子保持童真。老一輩會散養孩子,讓孩子四處玩耍,無憂無慮。

但父母自己帶孩子,讓孩子喘不過氣,很早去學習一些不屬於自己年齡該學習的知識,讓孩子容易早熟,在心智還未成熟時就需要接受不屬於他那個年紀應當接受的。

另外有些父母自己養出來的娃很挑食,也比較嬌氣。

四、父母如何平衡隔代教育

眾所周知,老一輩思想和現在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別,所以雙方之間應進行有效溝通。當老一輩認為應當用舊尿布洗洗替換,父母應當與之溝通並告知舊尿布對孩子身體不利,扭轉老一輩的思想。

父母應該吸收引用老一輩「散養」思想,不要壓迫孩子,讓孩子無憂無慮成長。父母不要一味否定老一輩的思想和觀念,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老一輩的錯誤觀念應當進行接納並去改變他們。

五、學會接納,做出改變

作為父母,我們要承認自己與老一輩思想有差別,但不要一味否定老一輩的思想,學會進行接納並作出反思。還要與長輩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教會長輩改變錯誤觀念,共同呵護孩子成長。

相關焦點

  • 到奶奶家一個月後,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親奶奶的餵養
    ,並且會將娃養的白白胖胖的,讓娃變得更加健康。,媽媽養的萌娃像小公主一樣,而到了奶奶手中,萌娃就從洋氣的露西變成了村裡的翠花,即使娃穿著一樣的衣服,但是氣質就已經完全改變了。媽媽會幫娃梳一個精緻的髮型,給娃精心的進行的打扮,而奶奶就不會這麼的細緻幫娃梳頭髮,娃身上的衣服也都穿得很髒之後再進行清洗,不會娃的衣服一髒就洗,更重要的是,娃在奶奶家被奶奶養胖了不少。
  • 到鄉下奶奶家一個月後,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變形記?
    雖說孩子的爺爺奶奶並沒有撫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把孩子送給老人幫忙帶的情況還是十分常見的。而大多數老人也有隔代親的現象,長輩們也非常疼愛孫子輩的孩子們,特別是當孩子放暑假和寒假時,就算孩子爸媽不說,爺爺奶奶為了給年輕人分擔點壓力,也會主動的要求幫忙照顧孩子。
  • 奶奶帶娃火了,孩子從「露西」變「翠花」,網友調侃:這是親奶奶
    如今不少家庭都出現了隔代親的現象,論疼愛程度家中老人對孩子的疼愛與孩子父母相比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會將最好的都交給孩子,並且會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的,美名其曰&34;,隨著生活壓力變大,不少年輕夫妻都會把因為工作問題都會把孩子寄放在家中老人那,讓他們幫忙帶一段時間,這樣壓力就能小上許多。
  • 奶奶帶娃「畫風大變」,從「露西」到「翠花」,兩級反轉笑翻網友
    「畫風大變」,從「露西」變「翠花」就像小美有個女兒有個洋氣的名字叫露西,是孩子上幼兒園時老師給取的,因為孩子非常喜歡這個名字,小美夫妻倆就保留了這個名字,當作是小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小臉玩地紅彤彤的,這個畫面讓小美夫妻倆哭笑不得,城裡的「露西」怎麼就成了「翠花」模樣。
  • 奶奶帶娃的路子有多野?孩子從「露西」變「翠花」,只要一個月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由於年輕父母要忙著賺錢養家,因此帶娃的任務就交給了老人,很多老人認為孫子孫女是自己血脈的延續,因此也很寵愛孩子們,會把家裡最好的全部留給孩子,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也沒有問題
  • 女兒交給奶奶帶了一個月就從「露西」變成「翠花」,不過很接地氣
    更是有網友留言說:孩子從露西變翠花,只差一個親奶奶餵養。那麼,洋氣「露西」變成「翠花」,差距在哪呢?媽媽帶娃:時尚、潮流、像貴族小公主一樣,滿身都煥發著「洋氣」的光芒,這便是媽媽帶出來的孩子,讓人感慨整個一美麗的「露西」。但滿身精緻與優雅的孩子,卻多了一絲「金絲雀」的束縛感。
  • 在鄉下奶奶家住了一個月後,孫女從「城裡露西」變成「村裡翠花」
    有一種區別叫做「奶奶養娃」和「媽媽養娃」,明眼人一對比就能夠輕易分辨出孩子到底是哪一位帶的。」變成「村裡翠花」小月的女兒有個洋氣的英文名叫做露西,是英語教學的幼兒園中的老師給孩子起的名字。露西特別喜歡這個名字,在家裡的時候只有爸爸媽媽喊「露西」才會搭話。幼兒園放假之後,沒有了溫柔的老師和可愛的同學作伴,露西覺得十分地難過。而小月夫妻倆又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一直照顧孩子,最後大家一合計,只能夠在假期的時候把露西寄養在鄉下的奶奶家裡,讓奶奶幫忙照看。
  • 「露西」變「翠花」,城裡娃回村後經歷了什麼?對比圖太真實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如今是國慶假期,很多家長帶孩子外出玩耍,但也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體驗大自然,把他送回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但群裡一位寶媽說,這次十一小長假,堅決不想再把女兒帶到鄉下了。原因是直到現在,之前女兒從奶奶家回來的樣子還歷歷在目,當時她差點沒認出來。
  • 到奶奶家住一個月,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親奶奶的餵養
    而右邊則是到了奶奶家一個月的娃,明明還是穿著同一件衣服,卻像是變了個人一般。髮型凌亂,膚色暗了幾個色號,更重要的是整個娃活生生胖了一圈。娃的兩張照片明明五官還是一樣,氣質卻大不相同,娃從「露西」活活變成「翠花」。網友調侃:親奶奶的餵養。許多爸爸媽媽也擔心將寶寶交給老人帶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然而老人帶娃很多時候要比新手爸媽帶娃優勢更大。
  • 媽媽給娃起名「露西」,被奶奶帶半個月後變成「翠花」,兩級反轉
    一不小心就可能工作10小時,甚至是12個小時,有的時候下班後很累,實在是不想做飯,自己吃一口泡麵湊合就好了。但有了孩子之後就不行了,即使家長不吃,孩子也是要吃飯的,於是年輕的爸媽們想到了一個小技巧,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培養。
  • 從「公主」變「翠花」,就差一個奶奶,網友:對比明顯太搞笑
    結婚後,大多小夫妻都不願和父母住在一起,每當孩子放假,工作忙碌的爸媽都會把他們送到老家,爺爺奶奶也非常開心。雖然孩子被照顧得很好,但是有件事情總讓家長疑惑,為什麼孩子回村前後外貌變化這麼大?和媽媽生活的露西,扎著兩個低的丸子頭,劉海微微傾斜,天真的大眼睛水靈靈的,像個小精靈。
  • 媽媽與奶奶帶孩子的區別大有不同,孩子瞬間從「露西」變「翠花」
    當我看見孩子的第一眼,我就說這不是露西嗎?就是網上最火的那個,看見這孩子的旁邊的媽媽打扮的特別洋氣。但是在一周以後,媽媽就回去上班了,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讓奶奶來看著。這一下變成了奶奶看孩子瞬時間孩子氣質就變了。
  • 奶奶帶娃不到一個月,女兒從「露西」變「翠花」,網友:太真實了
    這位媽媽因為工作比較忙,所以就讓奶奶帶娃,可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女兒「露西」就成為了「翠花」。即便是照片上的孩子穿著打扮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看上去就是沒有媽媽帶娃顯得那麼精緻。而女兒跟著奶奶之後,不僅髮型看起來比較土氣了,而且比起之前媽媽帶娃也顯得胖了很多。這主要是奶奶疼愛孩子,希望孩子吃飽穿暖,所以現在的女兒就像是一個肉球一樣。當網友看到這組對比照片之後,紛紛覺得:太真實了!真是同款奶奶餵養大的孩子!
  • 奶奶帶娃的路子有多野?萌娃從「露西」到「翠花」,只需要一個月
    奶奶帶娃從「露西」到「翠花」,只需要一個月一般孩子放寒暑假的時候茜茜就出生在城市裡,出生後媽媽一直照顧,幾乎沒有出過遠門,茜茜的奶奶在農村,爸爸和媽媽到城市裡打工,就在城市中安了家,每年過年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帶著茜茜去農村奶奶家玩。當孩子3歲的時候上了幼兒園,茜茜媽就開始重新工作了,到了茜茜放暑假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忙工作,沒有時間照顧茜茜,就把孩子帶到農村奶奶家,爺爺平時也要幹農活,所以就需要奶奶照顧茜茜。
  • 孩子回村後變「翠花」,對比圖很真實,為何城裡娃普遍好看些
    如今是國慶假期,很多家長帶孩子外出玩耍,但也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體驗大自然,把他送回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變「翠花」,城裡娃回村後經歷了什麼?  最近剛刷到一組城裡孩子回村的對比圖,很多網友感慨太真實,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媽媽帶的」和「奶奶帶的」。
  • 孩子給奶奶帶一個月,"露西"變"翠花",網友:來自奶奶的關愛
    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長輩和父母的教育觀念常有差別,農村和城市的帶娃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孩子給奶奶帶一個月,&34;變&34;,網友:來自奶奶的關愛寶媽婷婷的女兒今年5歲了,在城裡幼兒園就讀,孩子還起了個英文名叫&34;。
  • 奶奶帶娃VS媽媽帶娃:從「公主」變「翠花」,只需要一個奶奶
    ,不管是穿衣打扮還是髮型、氣質,都透著一股洋氣。而自從到了村裡讓奶奶幫忙帶了一段時間之後,雖然還是穿著同樣風格的衣服,但萌娃卻是整個人都感覺大變樣,從洋氣的露西變成了村裡的翠花,氣質已經完全改變了。因為媽媽們通常都比較注意孩子的外表,尤其是女孩,會幫女兒梳一個精緻的髮型,精心打扮一番,但奶奶帶娃顯然沒有這麼細緻,不拘小節,甚至都是等孩子穿的衣服都髒透了才會進行清洗,不會像媽媽一樣見不得孩子髒。
  • 父母帶娃跟奶奶帶娃,一個月後簡直不敢認,露西跟翠花的「轉變」
    毋庸置疑的,奶奶跟孫子,孫女屬於隔輩,而這種隔輩親,絲毫不會低於父母跟孩子。老一輩,也都會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予了自己的孫子孫女。愛是自然的,但是生活在不同的環境,接受不同的教育,年輕人跟老一輩之間,總是存在一些育兒差距的。比如說,在很多的老一輩人眼裡看來,孩子穿的好看不好看的另說,暖和舒服就好,這自然是年輕父母難以認同的。
  • 孩子回村前後對比照「火了」,從「露西」到「翠花」,實在太萌了
    文丨熊娃控(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每年放暑假寒假的時候,網上都會興起一些「回村」前後的對比照,媽媽們看著與農村的田間地頭融為一體的孩子,直呼「露西」變「翠花」,實在是讓人認不出。可是一眾網友看到這些孩子的城鄉對比照,卻紛紛留言表示「實在是太萌了」。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這是親奶奶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孩子從&34;變&34對於奶奶帶娃和媽媽帶娃方式的不同,很多人都十分有共鳴。看到孩子前後的表現,網友紛紛感嘆:這是親奶奶。微博上曾有一個話題,聊一聊,那些年,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們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