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露西」變「翠花
有一段時間,「奶奶養的」這個詞火了。網友紛紛曬出奶奶養的狗,奶奶養的貓。這些動物無一例外,都特別胖。
網絡有一段視頻廣為流傳,一個奶奶一手拿著勺子另一手捏住哈士奇的嘴,將碗裡的飯大口大口的咬進哈士奇的嘴巴,並強迫他吞咽下去。在老一輩想法中,只要把孩子餵飽,吃好穿暖就行,網絡上還有一句話非常流行的,「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
放暑假的時候父母都喜歡把孩子送到鄉下,送給老一輩撫養。剛開始去的時候,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飲食均衡,身材也很好;等到放完假接孩子回來,發現孩子的飯量變大了,也不怎麼注重外觀。所以晚上才會有調侃從「露西」到「翠花」,所以隔代教育的中心是有所不同的,但也是正常現象。
二、老一輩帶娃的優劣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吃飽穿暖就是幸福生活的最高標準。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基本需求已經達到了,更注重精神層面上的需求。
所以老一輩帶娃和現在父母帶娃有很大的差別,老一輩帶娃,儘可能使孩子吃飽穿暖。但現在人帶娃不一樣,還考慮飲食的均衡,衣物搭配,衛生乾淨。但老一輩帶娃有好也有壞,要分情況來看。
01、老一輩帶娃的優勢
老一輩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在他們的認知中不可以浪費,吃飽,穿暖就是最好的待遇。當老一輩帶娃的時候,他們會教孩子不要浪費。
當我在奶奶家吃飯的時候,奶奶不小心把一片菜掉到了桌子上,她毫不猶豫的用手抓起來塞進嘴裡吃下去,這一刻我非常震撼,然後她就告訴我不要浪費糧食,我們那時候吃上飯都不容易。這一幕在我的心裡生了根,所以現在吃飯我都恨不得把碗舔乾淨,就像洗過了一樣。
並且老一輩帶娃,孩子基本都不會挑食。再一個就是不會浪費糧食,什麼都吃的環境中成長,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受到影響,這樣也不會浪費糧食,更不會挑食。
02、老一輩帶娃的劣勢
雖說老一輩帶娃很好,但是也暴露了他們的一些缺點。
比如小孩子的飯量並不夠大,所以有時候吃飽了並不想吃,還留了很多飯菜,老一輩就喜歡讓他們全部吃掉,也不管孩子是否吃的很飽了,一天天的就把胃長大了,飯量也變大了,久而久之孩子也變胖了。當孩子的體重超標時,很容易得疾病。
另外一方面老一輩比較節省,當孩子出生時,他們還是習慣使用布尿片,一次又一次的洗,反覆利用,聲稱不浪費。但是回收利用的尿布不容易滋生很多細菌,孩子的肌膚十分嬌嫩,很容易發紅,對皮膚造成影響。
再一個老一輩帶娃比較喜歡「散養」,讓孩子想幹什麼幹什麼隨心所欲,一天下來身上滾了不少的灰塵,非常容易滋生細菌。
三、父母自己帶娃的優劣
有些父母工作很忙,需要囑託長輩照顧孩子,但在自己閒暇的時候還是會照看孩子的,畢竟老一輩思想和現在思想觀念差別很大,帶娃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很多人認為父母帶娃不好所以堅持自己帶娃,那麼父母自己帶娃有優勢也有劣勢。
01、父母自己帶娃的優勢
父母自己帶娃可以見證孩子的成長,陪伴他一起玩耍,共同進步。調查證明很多留守兒童內心十分孤寂,也非常自卑,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歧視。
並且現在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培養,學習一些育兒知識,讓孩子可以儘早接觸知識,改變思維方式。
在飲食方面,父母會均衡搭配,肉類,蛋類,蔬菜都按比例餵養孩子,不會讓孩子體重超標,儘量讓孩子保持身體健康。
並且父母注重衛生和乾淨,保持孩子衣服整潔,儘量減少接觸細菌,身體更加健康。
02、父母自己帶娃的劣勢
父母自己帶娃會更注重孩子外觀,健康狀況,但很少讓孩子保持童真。老一輩會散養孩子,讓孩子四處玩耍,無憂無慮。
但父母自己帶孩子,讓孩子喘不過氣,很早去學習一些不屬於自己年齡該學習的知識,讓孩子容易早熟,在心智還未成熟時就需要接受不屬於他那個年紀應當接受的。
另外有些父母自己養出來的娃很挑食,也比較嬌氣。
四、父母如何平衡隔代教育
眾所周知,老一輩思想和現在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別,所以雙方之間應進行有效溝通。當老一輩認為應當用舊尿布洗洗替換,父母應當與之溝通並告知舊尿布對孩子身體不利,扭轉老一輩的思想。
父母應該吸收引用老一輩「散養」思想,不要壓迫孩子,讓孩子無憂無慮成長。父母不要一味否定老一輩的思想和觀念,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老一輩的錯誤觀念應當進行接納並去改變他們。
五、學會接納,做出改變
作為父母,我們要承認自己與老一輩思想有差別,但不要一味否定老一輩的思想,學會進行接納並作出反思。還要與長輩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教會長輩改變錯誤觀念,共同呵護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