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孩子的爺爺奶奶並沒有撫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把孩子送給老人幫忙帶的情況還是十分常見的。而大多數老人也有隔代親的現象,長輩們也非常疼愛孫子輩的孩子們,特別是當孩子放暑假和寒假時,就算孩子爸媽不說,爺爺奶奶為了給年輕人分擔點壓力,也會主動的要求幫忙照顧孩子。
但是老人帶娃一直存在著一些爭議,無非就是老人和年輕一輩父母的育兒觀念有所不同,就好比老人帶娃可能會出現溺愛的問題。不過還有些年輕父母對於老人帶娃的看法是「太土了」,確實,因為年齡和眼光的問題,奶奶帶娃和年輕父母帶娃的區別一眼便知。
在近期網絡上有一組小女孩的對比照火了,分別是媽媽在城裡帶和奶奶在鄉下帶的對比,可以看到,媽媽養的小女孩就像是童話裡走出的公主一般,而奶奶帶娃一個月後,娃卻大變樣了,雖然說穿的是同一件衣服,但是兩張照片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同,有網友打趣道:這是從「露西」變成了「翠花」,更有網友表示:這是來參加變形記的?整體氣質都變了。
在城裡生活的年輕媽媽帶孩子,總是喜歡給孩子打扮成漂漂亮亮的,孩子生活的環境也比較好。而當娃跟著鄉下奶奶一起生活時,奶奶並不會過於注意孩子的外貌,只要孩子的身體健康就好了,環境也更貼近大自然,孩子們的衣服更容易髒,最重要的是,跟著奶奶一起生活平時可能並沒有那麼多零食吃,所以只能多吃飯,從而讓奶奶養一段時間的娃總是能夠胖不少。
雖然現在大家的生活質量都提高了,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父母非常希望孩子可以去鄉下生活一段時間,因為這對孩子也有著不少的好處。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在很多城市中長大的孩子因為成長的環境太精緻,甚至很多孩子家務都沒有做過,這就導致孩子可能會變得過於矯情,比如說不會做家務無法獨立,上大學後都不會自己洗衣服,看到有點髒的東西表現的十分嫌棄,過於矯情的話,不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而孩子去鄉下跟著老人長輩們生活一段時間後,孩子也會變得沒有那麼矯情,比如說可以幫忙做家務,對於打扮也不是十分的在意。
在孩子的課本裡,尊老愛幼是老師一直教導的,但是孩子一直沒有時間去實踐,從而變得不愛尊重老人,也不理解孝順這個詞。而當孩子跟老人一起生活後,孩子可以實踐尊老這件事,比如說幫爺爺奶奶做家務幹活,體驗生活的同時,內心也得到了尊敬老人的滿足感。同時,看到父母對老人們的孝順,孩子也會學習到對父母的孝順。
很多城裡的孩子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平時吃的飯菜是哪來的,這點是十分尷尬的,比如說孩子可能會認為花生是結在樹上的,甚至連平時吃的紅燒肉都不知道是什麼肉。而孩子跟鄉下老人一起生活的話,孩子可以更親近大自然,平時可能要還給爺爺奶奶幫忙做農活,體驗生活的同時,也能增加一些常識。
老人因為隔代親的緣故,都非常喜歡小孩子,而孩子的父母看到老人對自己的孩子好,那麼就可以解決很多矛盾,讓家庭的關係更為和諧。比如孩子父母和爺爺奶奶平時話題不多,但是孩子是雙方共同的話題,所以也就有話講了。
雖然說孩子給鄉下老人帶一段時間有著許多的好處,但是利弊相依,有一些問題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比如說孩子在鄉下的安全問題,老人的溺愛問題等等,避開壞處,那麼對孩子的都是有利的。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給老家的老人帶嗎?你認為老人帶娃好還是不好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