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信託機構殺入「現金貸」, 中信、渤海信託野蠻擴張引爭議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近年來,消費金融因為逐步成為信託業新的業務增長點,而備受行業關注。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5家信託公司明確開展消費金融信託業務,並具備了一定的信託資產規模。其中,外貿信託、雲南信託、渤海信託等6家消費金融信託資產規模超過百億,另外還有5家信託公司的消費金融信託資產規模達數十億元。

在規模激增的同時,部分信託公司已經開始不斷地尋求擴張業務邊界,從與消費金融機構合作轉變為瞄準C端、開展直接面向個人的消費現金貸款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方面並沒有單獨針對信託的個人貸款業務規範,各地監管機構對信託公司具體業務邊界的把控差距很大。另一方面,隨著信託公司與個人借貸之間司法訴訟和消費金融技術服務商「被調查」等事件曝光,消費金融信託業務的合規風控風險也逐漸顯現出來。

涉入現金貸引發爭議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從前期試水切入消費金融,到如今蜂擁分食「蛋糕」,越來越多信託公司逐漸從與消費金融機構合作轉變為瞄準C端客戶,以求擴張業務界限。

2月20日,中信信託成立了一款名為「自然人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產品。該產品募集規模不超過1.2億元,產品期限為38天到373天,收益率為5.0%~8.0%之間。上述信託資金用於向借款人發放信託貸款,用於償還其信用卡帳單。

據了解,該計劃中涉及的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作為中信信託的合作機構,通過線上借款平臺獲客、引流並推薦客戶至中信信託。

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除了上述產品以外,近期發行的、涉及消費金融的產品還有「渤海信託惠安54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愛建信託·分期樂1號消費金融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這些產品的資金用途均為向受託人(信託機構)審核通過的自然人發放個人消費貸款。

據了解,上述信託產品屬於「助貸模式」的消費金融業務。事實上,目前信託公司參與消費金融的主流模式主要包括:消費信託、流貸模式、助貸模式和資產證券化模式(即ABS模式)。

在諸如「流貸模式」的產品中,信託公司僅作為合作消費金融類機構的資金供給方、通道方,利用信託公司的資金募集和牌照優勢,通過風險可控的交易結構提供資金,但並不穿透到底層資產。

這是大多數信託公司初涉消費金融主要的便捷途徑。但是,業內人士還分析表示,這一模式缺少了C端的數據資源積累,長期來看,信託公司只是資金的「搬運工」,在風險管理上難以獲得超額收益。

而與流貸模式、消費信託相比,助貸模式最大的不同點是「對接C端」「直接向個人放款」。

其通常的做法是,信託公司成立「個人消費信貸類」集合信託計劃後,消費金融服務機構推薦合格借款人,由信託公司審核後直接與個人籤訂消費金融信託貸款合同並發款,借款人直接向信託公司還款。助貸平臺不再直接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費用,而是由信託支付給助貸機構服務費。

此外,也有行業人士提出質疑,信託公司直接向個人發放消費現金貸,是否可能涉嫌「現金貸」?

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監管部門整頓「現金貸」業務時,有信託業內人士提出,信託公司要轉變業務模式,向有場景的消費金融業務、房抵貸業務等方向轉變。

對於個人信貸業務,有的信託機構一直在觀望。北京某信託公司有高管人士曾對記者坦言,「其實我們都想擴大到C端,但由於監管態度不明朗,遲遲沒有推進。」

展業有前提

對於在信託消費金融業務中直接向個人發放貸款,監管態度到底是什麼?

此前西藏銀監局對西藏信託下發的一份監管批覆文件,或可管窺監管態度。

據了解,2018年10月11日,就西藏信託《關於就開展信託個人貸款業務變更部分要素的請示》,西藏銀監局同意其在抵押率不超過70%的前提下,按需適當調整信託貸款額度,並要求做實抵押擔保及貸後管理。

同時,當地銀監局按照審慎監管原則,否決了變更融資主體範圍的申請。西藏銀監局認為,「將未在工商登記中列示,但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情況(如『代持』或『暗股』)納入融資主體範疇,僅通過企業出具的相關證明文件,難以合法有效證明其股東有效身份,借款人挪用貸款用於非經營用途的可能性較大,存在違規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的風險。」

在西藏(信託)之前,監管部門早已有所提醒。2015年9月,北京銀監局發布過《關於加強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風險防範的通知》。

據信託業內人士分析,該通知文件默許了信託公司開展個人貸款業務,但同時為信託公司設置了很多開展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的必要條件。比如搭建個貸業務IT系統、盡調階段確定貸款材料和貸款人身份的真實性、貸款審查實施獨立審批、核心業務不得外包給貸款外包機構等。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表示,監管方面並沒有單獨針對信託的個人貸款業務規範,主要還是按照一般的金融機構規範去做,諸如不能做現金貸等;信託公司的具體業務邊界的把控還在地方監管部門,各地差距很大,有必要加強業務政策的制定。

實際上,《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家信託公司內部人員處了解,目前信託公司開展個人消費貸款業務,都需要向當地銀監部門申請批覆。而監管審核的條件包括資本實力、風控系統、涉訴情況等。

華東某信託公司業務經理對記者表示,各地銀監局從防控風險的角度考慮,都會進行規範,提出要求。有的地區要求比較嚴,甚至導致無法開展此項業務。

激進風險

「消費金融市場很大,但是行業魚龍混雜,發展不規範,隱藏風險大。」 此前,一位負責消費金融業務的信託人士如是表示。

記者注意到,在消費金融信託業務方面比較激進的外貿信託,其面臨的風險問題也比較突出。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9年至今,短短兩個月時間,外貿信託與個人之間裁判文書就已超過10份,案件類型主要為借款合同糾紛。相關司法判決書和公開報導中,對於外貿信託個貸業務涉嫌套路貸、砍頭息、高利貸、暴力催收等的質疑聲不斷。比如「支付的利息、服務費、擔保費等實際支付金額超過了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達到25.2%」。

除了個貸業務合規問題,風控問題對大部分信託公司而言亦是一大難題。事實上,相對於傳統信託業務,消費金融信託業務的貸款對象為眾多個人消費者,其特點是小而分散,放款筆數多、頻次高,客戶群體異常複雜。

北方某信託公司業務人員表示,通常信託的業務模式是前中後臺三環節相互配合,每個環節兩到三人即可。但是,個人貸款業務會把前臺盡調環節的工作無限放大,後臺資金劃撥也可能跟不上效率,按傳統信託業務的思路和效率做不了個人業務。

據了解,外貿信託、中信信託、渤海信託等公司自建風控體系。但是,對於個貸業務處於起步階段的信託公司而言,建設一個高效契合的風控系統並非一蹴而就的。資深信託研究員陳海彬表示,系統都是人建的,建一個合格高效的IT風控系統並非易事,需要靠經驗一點一滴的積累。

此外,有的公司則購買消費金融技術服務來實現消費貸款風控。

本報曾關注報導過,消費金融技術服務商浙江同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牛科技」)負責人被「帶走調查」之後,使得信託公司IT風控系統的安全性和放貸資金的風險問題備受關注。

而在此之前,同牛科技的風控系統就曾出現故障。2018年12月21日,其發布的《系統故障告知》顯示,運維人員在執行資料庫SQL時,誤刪除了部分數據,導致用戶數據不完整,公司為不影響用戶體驗,暫停相關的服務。

據了解,同牛科技通過自身SAAS系統幫助信託公司部署消費金融業務,包括華宸信託、粵財信託、國民信託、西部信託、等6家信託公司。同牛科技聯合創始人任澤浩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2017年業務量最大的一家(信託公司)放款額達60多億元。

相關焦點

  • 否認「非法放貸」、屢涉借款糾紛,外貿信託消金業務如何突圍?
    外貿信託作為最早涉足消費金融領域的信託公司之一,固然存在一些先發優勢,但無論與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或是其他信託公司的消費金融相比,均存在短板。如何在群狼環伺的消金領域中突圍仍是外貿信託要面對的問題。  否認「非法放貸」  外貿信託的消金業務在整個信託行業排在前列,與渤海信託、雲南信託、中航信託有「消金四大信託」之稱。
  • 消金再遭嚴監管:嚴查信託通道業務,鼓勵底層資產帶場景
    事實上,消金界了解到,除了雲南信託、渤海信託這種較早布局消金的信託公司,有一些雖然設立了小微金融/消費金融部門,但最終處於流產狀態;在產品募集方面,對大多數處於探索階段的信託公司來說,業務人員表示「進展並不順利」。具體說來,由於政策變化快、合作機構風險難以把控,因此對信託機構自建系統的要求較高,底層資產的真實逾期率和信託公司的風控能力就成了關鍵所在。
  • 與電商分期平臺的助貸合作被光大信託叫停,資方變謹慎了
    消金界了解到,桔子分期靠校園分期業務起家,依託「校園貸」這一行業風口,公司內部很早就孵化了現金貸項目。來自桔子分期的一位前員工表示,早在2014、2015年,公司就推出了「零錢花」等貸款產品,當時的資金來源為海航旅遊集團旗下易生小貸、海爾消費金融、東方資產旗下邦信小貸,額度只有幾千元。
  • 民間借貸利率劃「紅線」信託消金業務還有多大空間?
    信託消金業務受衝擊據統計,目前行業68家信託公司中,已有約六成公司開展消費金融信託業務。其中,外貿信託、雲南信託、渤海信託、中航信託有「消金四大信託」之稱。另外,首家信託系消費金融公司中信消金已在去年開業。
  • 傍上7億流量大佬 外貿信託大水漫灌現金貸
    互金商業評論獲悉,新年過後,由於擔心疫情引發的逾期和催收影響,頭部消費金融機構普遍收縮了放貸規模,並進一步加強了貸後管理。但有一家持牌信託機構卻聯合中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在消費貸款上逆勢放水,並導致了一波擼貸狂歡,但從不少借款人的反饋看,其風控策略似乎並不清晰。
  • 首家信託系消金公司入場,中信消費金融正式開業
    據悉,中信消金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覆成立的第24家消費金融公司,也是首家由信託公司參與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是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三家股東共同出資,註冊資本金為3億元,三家持股比例分別為35.1%、34.9%、30%。中信消金的成立,意味著中信系金融版圖再添一張重要金融牌照。目
  • 首家信託系消金公司正式入局 中信消金意欲何為?
    7月26日,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信消金」)在北京正式開業。一位接近中信信託的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信託系消金公司的成立並不是只為了在消費金融領域搶佔市場,而是建立在一定業務邏輯基礎上。對於信託公司來說,成立消費金融公司是對C端業務的探索,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增強高淨值客戶的粘性。
  • 信託個貸爭議:外貿信託貸款糾紛未獲法院支持執行
    來源:中國經營報信託個貸爭議:外貿信託貸款糾紛未獲法院支持執行本報記者/陳嘉玲/北京報導有「信託消金一哥」之稱的外貿信託,近期陷入涉嫌「非法放貸」「套路貸」的旋渦。外貿信託相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安機關審查後未予立案」。記者了解到,上述兩案中的個人信託貸款屬於「助貸模式」,外貿信託直接對接C端個人客戶。第三方機構泛華金融(CNF.NYSE)公司向外貿信託推薦合格借款人,外貿信託通過設立集合信託計劃,直接與個人籤訂貸款合同並發放貸款。
  • 信託轉戰消金領域「向不特定對象借款」引爭議
    分析人士認為,信託公司參與消費金融有多種方式,在合規的條件下,監管是鼓勵信託公司發展資產證券化模式的消費金融服務的。「向不特定對象借款」惹爭議近日一份廣東省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執行裁定書》引起了行業內的關注。「這幾天,這件事情在行業內討論得特別火。」
  • 傍上7億流量大佬,外貿信託大水漫灌現金貸,老哥直呼風控策略看不懂
    互金商業評論獲悉,新年過後,由於擔心疫情引發的逾期和催收影響,頭部消費金融機構普遍收縮了放貸規模,並進一步加強了貸後管理。但有一家持牌信託機構卻聯合中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在消費貸款上逆勢放水,並導致了一波擼貸狂歡,但從不少借款人的反饋看,其風控策略似乎並不清晰。
  • 首家信託系消費金融公司問世 中信信託參與發起設立
    來源:證券日報隨著國內消費市場升級、居民消費規模和消費結構的轉變,消費金融成為各類金融機構爭先發展的新領域,信託公司也不例外。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中信集團、中信信託與金蝶國際(港股00268)合資成立的中信消費金融已獲銀保監會審批通過。中信信託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信消費金融的確已經獲批籌建,由中信信託作為主要發起人,目前該消金公司尚處於初步啟動階段。
  • 中青旅實業子公司5億信託貸款違約,中信信託、平安信託踩雷
    中信信託發布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臨時信息披露報告顯示,中信信託已向北京黃金實際發放總額為5.45億元的貸款款項。該信託計劃於2017年5月4日設立,用於向北京黃金發放合計不超過10億元信託貸款,並由中青旅實業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 中青旅實業子公司5億信託貸款違約 中信信託、平安信託踩雷
    中信信託發布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臨時信息披露報告顯示,中信信託已向北京黃金實際發放總額為5.45億元的貸款款項。該信託計劃於2017年5月4日設立,用於向北京黃金發放合計不超過10億元信託貸款,並由中青旅實業提供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去年5月首次募集A類信託本金5億元,以現金形式認購;去年6月募集B類信託本金4500萬元,以現金形式認購。
  • 中信銀行與中信信託聯手打造家族信託
    中信銀行聯合中信信託日前成功籤約了業界領先的家族信託。與常見的長期資金管理型家族信託所不同的是,該信託除包含現金資產外,還涵蓋房產、股權、古董收藏品等多類家族財產,不僅可幫助財富客戶實現財富規劃,還可永續傳承其子孫後代,更好地滿足財富客戶對資產隔離、世代傳承等家族財富的需求。
  • 信託「黑名單」:信託違約機構及產品全梳理
    踩雷機構:中鐵信託、中海信託、崑崙信託、百瑞信託、中信信託、東莞信託、萬向信託、中糧信託、光大信託、華融信託、中建投信託11家(四) 佳兆業危機事件:2015年董事局主席被爆捲入深圳官員腐敗案、財務高管離職、股票停牌、債務接連違約,尚未兌付的信託產品超過100
  • WEMONEY日報:西藏信託將組建消金公司;監管介入調查中信銀行洩露...
    【詳情點擊標題】22家持牌消金公司2019年業績PK:3大維度較量 誰最賺錢 誰增速最猛WEMONEY研究室訊 隨著年報季的落幕,22家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交出了2019年的業績「成績單」。另外,中信消費金融公司、包銀消費金融公司均無披露運營數據。
  • 中信消金推出新產品「信期貸」
    作者 | 樊夢迪來源 | 金科行業成立一年,中信消費金融旗下消費信貸產品上線。近日,中信消費金融推出新產品「信期貸」。據了解,信期貸目前僅針對部分用戶開放,最高貸款額度為20萬元,要求持有中信信用卡。獲客方面,信期貸主要通過中信信用卡APP「動卡空間」和簡訊邀請兩種方式。
  • 信託業首家消金公司中信消費金融正式開業 自主研發產品「信金貸...
    來源:金融界銀行金融界信託訊 7月26日,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信消金」)在京正式開業。中信消金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覆成立的第24家消費金融公司,也是信託系首家消金公司,是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下稱「中信有限」)、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信信託」)、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下稱「金蝶」)三家股東共同出資,註冊資本金為3億元,三家持股比例分別為35.1%、34.9%、30%,即中信有限出資1.053億;中信信託出資1.047億,中信系合計持股70%;金蝶軟體出資0.9億。
  • 愛財科技CEO投案,資金方山東信託、光大信託能否全身而退?
    消金界了解到,愛財科技背後的資金方除了包括華融、海爾在內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還包括山東信託和光大信託。 如今項目均未到期,融資方愛財集團CEO卻投案自首,其合作的信託還能正常兌付嗎? 就在發稿當日,消金界對此向愛財集團相關負責人問詢,得到的回應是:其合作的信託項目還在繼續放款。
  • 中信信託年收入逾70億元 探索業務進入成長期
    日前,中信信託公布2019年年報,報告顯示,2019年中信信託信託資產餘額為1.57萬億元,營業總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四項核心指標均領軍行業發展,為受益人分配信託收益更是超過7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