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中的智慧:災害不可避免 災難可以減免

2020-12-14 中國文明網

災難中的智慧:災害不可避免 災難可以減免

發表時間:2011-07-29   來源:光明日報

  既然災害無法躲避,就要去面對。遠古時期的人類面對災害侵擾,將希望寄託於「神靈」,希望有「神靈」幫助,從而渡過難關。而一些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則把自然災害看作「神靈」使然,從而使人類在心靈上減少了對災害的恐懼。例如地震,廣東民間普遍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地底下住著一條很大的鰲魚,鰲魚只要一翻身,大地便會顫動起來。而北方地區則傳說是地牛走動。古代日本也傳說,日本島下面住著一條大鯰魚,鯰魚尾巴一擺,就要發生一次地震。同樣,埃及和印度也有關於地下住著動物的傳說。

  人是地球上最具有智慧的生物。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對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也不斷有新的認識。仍以地震為例,公元前780年先秦時期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對地震的描述:「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唐代的《開元佔經·地鏡》中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鳴,地方屠裂」的記載,表明當時的人們就已經觀察到動物與地震密切相關。而寧夏《重修隆德縣誌》中輯錄的「震兆六端」,對地震預兆有了更為科學和全面的認識:「一、井水本湛靜無波,倏忽渾如墨汁,泥渣上浮,勢必地震。二、池沼之水,風吹成轂,行藻交縈,無端泡沫上騰,若沸煎茶,使必地震。三、海面遇風,波浪高湧,奔騰萍溷,此為常情;若風日晴和,臺颶不作,海水忽然澆起,洶湧異常,使必地震。四、夜半晦黑,天忽開朗,光明照耀,無異日中,使必地震。五、天晴日暖,碧空清淨,忽見黑雲如縷,蜿如長蛇,橫亙空際,久而不散,使必地震。六、時值盛夏,酷熱蒸騰,揮汗如雨,驀覺清涼如受冰雪,冷氣襲人,肌為之粟,使必地震。」這民間智慧的「六端」,在近代地震學界具有很大影響,流傳甚廣。(竇國林)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3943&encoding=UTF-8&data=AAQHBwAAAAcAAAF5AAAAAQA654G-6Zq-5Lit55qE5pm65oWn77ya54G-5a6z5LiN5Y-v6YG_5YWNIOeBvumavuWPr-S7peWHj-WFjQAAAAAAAAAAAAAALjAsAhQYJxCMgJs2_IK7wHNLz70IEMqhcgIUXMcqZyan5TNGERQxUmrLb8GCbhk.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3943&encoding=UTF-8&data=AAQHBwAAAAcAAAF5AAAAAQA654G-6Zq-5Lit55qE5pm65oWn77ya54G-5a6z5LiN5Y-v6YG_5YWNIOeBvumavuWPr-S7peWHj-WFjQAAAAAAAAAAAAAALjAsAhRFJ6sXWzUxcEZFBZcFSNQVqorHcAIUN43ywicLDuje7pyPkPnZCVwFanc.&siteid=7

相關焦點

  • 災難不可避免 災難可以避免
    曠日持久的災難正式開始。所有人都深陷囹圄,不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市民,外來者抑或本地人,都無法逃離這座小城。志願者、神父、記者、小職員以及罪犯等,紛紛展示了自己在面臨災難時的選擇。政客掩飾諉過,甚至想利用災難來獲取利益;原來過著萎靡不振生活的小人物,憑藉黑市門路,突然成為了風雲人物;普通百姓恐慌無助、自私貪婪又恐懼。
  • 【中國科學報】災害中誕生的中國災難心理學
    劉正奎告訴記者,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之時,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的居民並沒有陷入恐慌:「汶川那麼大的災難都挺過來了,這又算得了什麼?」  「經歷過汶川地震的創傷,挺過來之後的這些人再次經歷類似的事件,能夠表現出更強的抵禦能力,所以應該對災害親歷者進行積極的心理幹預,幫助他們邁過心裡的坎兒。」
  • 中國自然災害警示錄:在歷史災難中實現歷史進步
    多災未必多難——自然災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減少災害損失是大有作為的。我們要學會防災而不僅僅是抗災,加強減災而不僅僅是救災,這就是人類面對自然災害的科學態度    「舟曲之殤能否避免?」舟曲災害發生後,一位網友發問。    一周之後,四川綿竹的清平鄉回答了這個問題。
  • 如何做好災難體驗館設計?
    當前,儘管人類無法避免自然災害,但是完全可預防災害,把災害損失降至最低。因此,很多城市都建設了災難體驗館。在災難體驗館設計中,向大眾科普災難逃生知識與技能,從而提升大眾安全意識。那麼,如何做好災難體驗館設計?
  • No.79 EC DISASTERS 災難
    主題:Disasters 災難 主持人:Shiny 項爽爽 2020年, 世界各地發生了許多災害。
  • 天災人禍不可避免,六部災難片告訴我們,可怕其實是人心!
    大家好,我是角角,去年的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災難的可怕,讓人感到十分難過,讓我們一起為疫情中遇難的世界人民祈福,相比於這些人禍的發生,自然災害更讓人痛心疾首,今天角角就給大家盤點幾部災難電影,一起看看!電影講述了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國人民掙扎求生的經歷,災難面前,盡現人間百態。《後天》這部影片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這部影片同樣講述了災難之下的親情故事。片中讓我們看到了友情愛情親情的真實,沒勇氣看唐山大地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部影片!
  • 讓人窒息的災難電影,看完後還有什麼困難是過不去的嗎?
    假期有時間可以看看,在災難面前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希望假期過後沒有什麼困難是過不去的,只要戰勝自己什麼都會變得容易!1.《全球風暴》 Geostorm展示「全門類災難」的創意,將從氣象災害到地質災害的幾乎所有類型一網打盡,讓觀眾一次性過足癮。海嘯、冰雹、寒潮、龍捲風、地裂等輪番登場「秀肌肉」,將世界級地標城市杜拜、東京、裡約、孟買、香港等花式摧毀。
  • 《車諾比》:面對災難,請保持冷靜
    一般而言展現這種群體災難事件,影視劇總是會塑造多條線索和人物,從不同視角反映事件全貌。除了事件的受害者,也會有更多自救成功或積極對他人施以援手的主人公,藉以從悲劇性的命題中提煉出積極價值——這是所有災難片的基本格局。如果僅僅是表現無可挽回的災難後果,所有人物只能逆來順受,主題上未免太過反人類,形同於往倖存者的傷口再撒一把鹽。
  • 淨耀法師呼籲誦經化解災難
    災難發生後,臺灣佛教界迅速行動,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尋聲救苦,廣作布施。臺灣慈濟功德會、靈鷲山無生道場等紛紛趕赴災區,啟動救援方案,為災民提供最直接的幫助。佛弟子視一切眾生為父母,對眾生的各種苦難,感同身受,誓願救拔。臺灣新北市佛教會第十三屆理事長、臺灣慈法禪寺住持淨耀法師特別撰文說明修藥師經、持藥師咒、念藥師琉璃光如來聖號的功德及作用。希望大眾誦經祈福,化解災難。
  • 盤點十大災難片,《2012》僅排第3,第1名中的災難真會來臨嗎?
    災難片一直是電影的主題之一,它以恐怖、驚慌、悽慘的情節刺激這人們的神經,並且這樣的災難片觀眾觀看時也會時刻在想,這樣的災難在現實生活中會不會存在呢?今天小編就給各位網友介紹下不同題材的世界十大災難影片.
  • 災難詩人-英語中最差的著名詩人
    我認為,在「泰橋災難」這樣的詩中,還有麥格教授關於死亡和破壞的偉大主題的許多詩中,都有一些值得研究。某種程度上可以使他從有趣的半晦澀的歷史中贖回的東西;他表面上眨眼間的藝術眼光令人不安,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他一直流連忘返。小號蘇格蘭理所當然地宣稱自己是蘇格蘭人,但麥格納格爾很可能於1825年出生在愛爾蘭。
  • 汶川大地震12周年|文明史、災難史,以及更好的社會
    災難的文學哀歌:「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災難也是古今文學的主題。除了詩歌小說,災難書寫廣泛存身於各種體裁中,無論正史、野史、方志或者筆記都屢見不鮮。《詩經》中涉及約十四次自然災害,堪稱古代的災難文學大全。名篇《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描寫了複雜多樣的災害,「此日而食,於何不臧!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率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懲?」。其中「高岸為谷,深谷為陵」也成為描寫地震的經典句子。一代梟雄曹操寫過《蒿裡行》:「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 比災難更可怕的是什麼?這部《潘多拉》告訴你
    地震,海嘯,颱風,這些大規模災害曾奪走了無數人的性命。但在諸多大規模災害當中,有一種可以說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禍害自己的」,那就是核事故。先是拍攝過程中投資方突然撤資,又是準備上映的過程中,慶州發生了5.8級地震。由於影片內容涉及韓國的地震災害,當時比較敏感,在多方面的壓力之下,上映時間只能一推再推。最終《潘多拉》於2016年12月7日正式公映,而此時距離拍攝完成已有1年6個月之久。
  • a disaster的含義,並不只是「一場災難」這麼簡單哦
    01a disaster本意是「一場災害、一場災難」,比如自然災害national disaster(自然災害又如地震災害earthquake、海嘯tsunami等等)、海難sea disaster、經濟災難economic disaster。
  • 推薦幾部韓國高分災難影片
    最終經過努力研製出疫苗,成功解決了這場災難。《海雲臺》上映於2009年,豆瓣評分6.6分這是一部海嘯題材的電影,故事發生在韓國釜山的海雲臺,國際海洋研究所地質專家金輝在地址觀測中發現大馬島和海雲臺的東海地質情況跟印尼海嘯類似,很有可能在海雲臺會引發巨大海嘯,然而災難防禦廳卻熟視無睹,認為是小題大做,不夠重視,結果災難來的時候
  • 災難與自救,倖存與遇難,這幾個案例值得一看!
    這幾個貼近生活的災害案例  或許能給你帶來啟示  災難與自救  遭遇危險時 什麼應該做?  01  天花板掉落6歲男孩一個動作保命    事發前3個月,坪地村所在的雞場鎮發布《2019年度水城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坪地村被列為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區,是需重點防治的村鎮之一。  但對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有的村民沒有隱患意識,有人將房屋建在山腰處,與滑坡發生地僅相距150米。村民稱,當天晚上「轟隆」一聲巨響,家中突然感覺房子搖搖晃晃,本以為是地震,後來才發現是山體滑坡。
  • 地震滑坡火車翻 臺灣網友調侃蔡英文「很災難」
    地震滑坡火車翻 臺灣網友調侃蔡英文「很災難」 2011年04月29日 14:5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鼠疫》:鼠疫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隱形災難
    同樣在《鼠疫》中,他又創造出一個荒誕的世界:在擁有幾十萬居民的奧蘭城,瘟神先發制人,放出成千上萬隻疫鼠,滿街亂竄,攪得人心惶惶。但這次加繆是藉助鼠疫這個荒誕象徵拓展並形象生動地演示了荒誕的現實世界中引發的現代人的多方面的思考:人類最本能的愛與欲,以及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隱形災難。
  • 如何向孩子講述災難?看看日本的繪本是怎麼做的
    雖然這場大災難已經過去了10年,但它依舊是很多成年人都不敢提起的話題。繪本作者用紀實的手法,向小孩子講述當年家園發生的故事,希望孩子們在未來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和自己的社區。災難儘管殘酷,我們應該好好銘記。2我們逃過了海嘯《小花快快走》
  • 電影推薦:6部災難電影,6種災難類型
    災難片,或天災,或人禍,不包括那種災難片,派一隊石油工人去外星上鑽孔而地球安然無恙,或者核彈沒爆的動作片。災難片得接地氣不是嗎,喜歡看完片子之後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本片是描寫溫室效應引發極寒的災難電影,一個小人物依靠正確的判斷,躲藏在圖書館裡面,焚書取暖,從而保住了一小撮人,看來圖書館真是個好地方啊,又可以看書,又可以保命。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還導過《2012》(2009),方舟的船票要不要那麼貴啊,果真是黃石公園這個超級火山口率先噴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