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信託公司轉型新方向[節選]

2021-01-13 中國金融雜誌


近年來,在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信託公司也在積極謀求自身業務的轉型。除了以債權的方式支持基建、房地產等傳統業務領域的融資需求外,越來越多的信託公司開始將視角投向範圍更廣的實體產業領域,如環保、新能源、醫療、高端製造業等新興產業,而產業基金則是信託公司切入這些領域的主要方式。




產業基金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一種,主要以特定產業處於成長期、成熟期的未上市企業股權為投資標的,通過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實現企業增值,並藉助IPO、股權出售、回購、管理層收購等方式退出實現收益。產業基金具有組合管理、滾動運作、風險分散、投資期限長等特點。與傳統的集合信託業務主要針對單一項目提供債權融資、依賴物的信用增信不同,產業基金可以為實體產業提供股權資本支持,有助於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幫助企業進行外延擴張,促進產業併購重組。產業基金可以同時投資於多個項目,相比傳統的資金來源與項目運用「一對一」的信託業務模式,產業基金不僅能分散單個項目的投資風險,而且還可以通過不同項目間的收益平滑提高業績的穩定性。


相比於債權融資,產業基金可以根據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綜合運用多種融資工具為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實際上也是投貸聯動的一種形式。通過產業基金的方式,信託公司可以更好地發揮促進資本形成、引導資源有效配置的作用。近年來,信託公司積極推動業務模式向基金化轉型,開展的產業基金業務主要涉及以下領域。


一是基礎設施產業領域。在財政部43號文明確政府負債方式管控以及政府融資平臺轉型方向後,信託公司政信合作業務模式轉型已經勢在必行。為了滿足地方在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投融資需求,2015年以來,信託公司通過發起設立基礎產業基金、PPP基金以及政府投資基金的方式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了融資支持,這些產業基金很多投向了「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重點支持區域的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省市級重點PPP項目,涉及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修復等多個領域。


二是新能源、節能環保、醫療健康等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密切相關的領域。近年來,已經有信託公司將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信託作為產業聚焦的重要方向,通過與產業領域的合作夥伴共同發起設立光伏產業基金、清潔能源產業基金、節能環保產業基金、大氣汙染防治基金等方式,為這些領域提供了寶貴的資本支持,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壯大。醫療健康也是信託公司拓展產業基金業務的熱點領域,信託公司與上市公司、私募基金合作設立醫療產業基金的案例較多,這類基金主要投向生物藥品研發、醫院併購等領域,對於緩解我國醫療服務供給不足和不平衡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是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戰略新興產業是中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推動力。但是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大都是輕資產型,資產規模小,並處於初創期或成長期,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信託公司憑藉傳統模式很難進入這些領域。為了契合國家產業升級的方向,近兩年來,信託公司也開始探索以產業基金的方式來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比如通過與政府、PE機構以及產業資本合作發起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投向信息技術、網際網路、先進位造等領域。


……『全文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中國金融》當期印刷版進行瀏覽』■


(責任編輯 賈瑛瑛)

相關焦點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信託公司的創新成長和戰略轉型
    當前,隨著國外爆發二次疫情、國內經濟降速換擋,特別是金融強監管、「資管新規」過渡期的背景下,信託公司已經到了制度調整的窗口期、轉型升級的岔路口。而信託行業作為國內第二大金融支柱,在金融監管趨嚴且信託行業相關政策持續收緊的階段,信託公司如何將自身的戰略轉型升級融入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深化行業供給側改革,創新服務方式和產品體系,以實際行動支持實體經濟快速有效發展,是當下面臨的重大挑戰。
  • 中國信託業協會舉辦「轉型發展期信託公司風險防控」線上主題沙龍...
    為助力行業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支持信託公司進一步提高風險應對和防控能力,中國信託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於2020年11月26日以線上方式舉辦「轉型發展期信託公司風險防控」主題沙龍活動。
  • 銀保監會罕見狠批信託行業,信託的定位與轉型方向在哪裡?
    當前要解決的問題是:政策限制「剛性兌付」與投資者需要「剛性兌付」的矛盾,借鑑CDO,通過結構化分級解決,即信託公司自有資金購買劣後,以劣後資金提供明確的保障。 未來非標業務的方向: 地產項目的權益類融資與夾層類融資,與商業銀行錯位競爭。
  • 2019中國金融創新獎發布 五礦信託等獲獎
    由《銀行家》雜誌主辦,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金融創新論壇暨「2019中國金融創新獎」頒獎典禮日前舉行。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在頒獎典禮中榮獲「2019年中國金融創新獎」之「十佳財富管理創新獎」。
  • 銀保監會發信託新規: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門檻」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信託行業的不斷發展、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進一步擴大開放政策的持續推進,為適應當前監管要求和行業新發展階段需要,銀保監會結合前期市場準入工作實踐,對《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出臺了該《辦法》,著力於進一步強化監管引領,提升準入監管工作有效性,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國信託業走過40載 畢馬威等發布報告聚焦轉型三個方向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張素)一份歷時9個月打造的報告,基於數據分析和市場調研,探討了信託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及轉型發展路徑,並提出三個方向——依託自身資源稟賦,以私人財富管理機構、私募投行與專業資管機構為發力點,不斷進行傳統業務升級、新業務拓展和支撐體系優化建設。
  • 踐行ESG理念 信託公司大力推進綠色金融
    原標題:踐行ESG理念 信託公司大力推進綠色金融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環境、社會責任與治理(ESG)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探尋符合我國國情的ESG本土化路徑。近年來的實踐也表明,銀行、保險業等金融機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表現越來越影響到投資者信任度。
  • 中國信託業協會舉辦「金融開放:信託公司如何作為」主題沙龍活動
    中國信託業協會舉辦「金融開放:信託公司如何作為」主題沙龍活動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作者:中國信託業協會責任編輯:liang發布日期:2018-07-03 09:54
  • 2015年度中國信託公司排行榜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57家信託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088億元,平均營業收入19.09億元,同比增長21.20%。信託是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也是社會信用發展的某種標誌。信託營收破千億,意味著「信用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同時,新經濟常態下,就信託行業而言,兩級分化也在加重。
  • 迷茫:十字路口的中國信託業
    信託業轉型發展的使命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要求信託公司守正出新,錯位競爭,在大資管行業轉型的浪潮中贏得先機。2020年11月,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聯合畢馬威中國發布《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國信託行業發展趨勢和戰略轉型研究報告》,這份歷時九個月的報告旨在探索信託公司如何發展本源業務、如何提升在大資管行業的競爭力、如何推動傳統業務轉型及扶持新業務拓展等行業共同面臨的命題,以期把握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 信託轉型財富管理 人工智慧「神助攻」
    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群規模已達到158萬人,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65萬億人民幣。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規模十年增長五倍,持續釋放可觀的增長潛力和巨大的市場價值。
  • 光大信託閆桂軍:嚴監管使傳統信託業務增長受限 加快轉型發展
    來源:金融界信託編者按: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信託行業積極伸手馳援,中國信託業協會第一時間發起「中國信託業抗擊新型肺炎慈善信託」,61 家信託公司參與其中。同時,多家信託公司推出了相應的慈善信託產品。信託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受到了社會各方認可。
  • 促「信託+金融科技」融合 光大信託亮相服貿會金融展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金融服務專題展於9月4至9日在京舉行。光大信託將以「強化精益管理,推動轉型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模式」為主題,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為參展理念亮相展會。  記者從光大信託獲悉,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光大信託依託IBM諮詢制定數位化轉型的科技戰略規劃,配套了「光速計劃」的整體實施方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化、雲服務、分布式、區塊鏈等技術支持公司展業,在短短1年多時間內連續開發投產了投後管理與風險監測系統、資金交收平臺、匯聯易報銷系統、績效管理系統、簡訊平臺、督查督辦管理平臺等多個系統,實現各類經營管理工作的線上化辦理
  • 詮釋信託新文化 平安信託推出「十大轉型新語」脫口秀
    "弘揚信託文化,強化合規建設",日前召開的2019中國信託業年會要求信託機構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積極弘揚信託文化。當前,信託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什麼樣的業務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務實體,樹立哪種文化才能推動創新發展?  打造新模式、置放新機制、開啟新戰略,平安信託在歲末年初之際,以十大轉型新語詮釋了信託行業頭部公司的新文化(300336,股吧)。
  • 王道遠:中國信託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
    文/中信信託常務副總經理王道遠   過去十多年間,信託公司在豐富金融市場、促進實體經濟、探索金融創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因業務結構單一、融資功能濫用、監管套利等問題,行業的轉型發展成為監管和市場高度關注的熱點。本文指出,財富管理業務是契合中國信託公司商業邏輯、具有廣闊前景的重要發展方向。
  • 興業信託再度榮獲「中國優秀信託公司」大獎
    信息 興業信託再度榮獲「中國優秀信託公司」大獎 2016-08-12 10:21: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中國信託公司綜合競爭力指數研究(2020)簡報
    在此背景下,信託公司根據自身資源稟賦,調整戰略方向與業務重點,推動全行業實現了降中趨穩、提質增效的整體發展。新時期,信託行業轉型發展勢在必行,各信託公司需要在監管框架內,結合經濟發展、技術創新以及自身資源稟賦重新定位,探索業務轉型路徑,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
  • 中融信託轉型成效顯著
    原標題:中融信託轉型成效顯著   日前,在「2020年中國卓越金融
  • 百瑞信託「製造」中國頂級金融學術盛宴
    □本報記者李世頂文平偉攝影    核心提示|10月17日,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河南省人社廳共同主辦,百瑞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2014全國金融創新與經濟轉型博士後學術論壇」在鄭州鄭東新區隆重舉行。
  • 產品收益率下滑,中信信託謀新業務轉型
    數據來源:中信信託年報公司2018年年報中也指出:「資管新規要求信託公司須在2020年底前完成整改工作,信託業務面臨重新定位。」轉眼已到2020年,2019年公司轉型過程中是否順利呢?年報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去通道」的影響下公司信託資產規模逐步下降,2019年信託資產總計15741.56億元,其中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7258.62億元,佔比46%,同比增長31%,涵蓋基礎設施、房地產、金融市場、文化科技等領域。即便如此,半數以上的信託資產仍為被動管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