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信託公司也在積極謀求自身業務的轉型。除了以債權的方式支持基建、房地產等傳統業務領域的融資需求外,越來越多的信託公司開始將視角投向範圍更廣的實體產業領域,如環保、新能源、醫療、高端製造業等新興產業,而產業基金則是信託公司切入這些領域的主要方式。
產業基金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一種,主要以特定產業處於成長期、成熟期的未上市企業股權為投資標的,通過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實現企業增值,並藉助IPO、股權出售、回購、管理層收購等方式退出實現收益。產業基金具有組合管理、滾動運作、風險分散、投資期限長等特點。與傳統的集合信託業務主要針對單一項目提供債權融資、依賴物的信用增信不同,產業基金可以為實體產業提供股權資本支持,有助於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幫助企業進行外延擴張,促進產業併購重組。產業基金可以同時投資於多個項目,相比傳統的資金來源與項目運用「一對一」的信託業務模式,產業基金不僅能分散單個項目的投資風險,而且還可以通過不同項目間的收益平滑提高業績的穩定性。
相比於債權融資,產業基金可以根據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綜合運用多種融資工具為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實際上也是投貸聯動的一種形式。通過產業基金的方式,信託公司可以更好地發揮促進資本形成、引導資源有效配置的作用。近年來,信託公司積極推動業務模式向基金化轉型,開展的產業基金業務主要涉及以下領域。
一是基礎設施產業領域。在財政部43號文明確政府負債方式管控以及政府融資平臺轉型方向後,信託公司政信合作業務模式轉型已經勢在必行。為了滿足地方在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投融資需求,2015年以來,信託公司通過發起設立基礎產業基金、PPP基金以及政府投資基金的方式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了融資支持,這些產業基金很多投向了「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等國家重點支持區域的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省市級重點PPP項目,涉及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修復等多個領域。
二是新能源、節能環保、醫療健康等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密切相關的領域。近年來,已經有信託公司將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信託作為產業聚焦的重要方向,通過與產業領域的合作夥伴共同發起設立光伏產業基金、清潔能源產業基金、節能環保產業基金、大氣汙染防治基金等方式,為這些領域提供了寶貴的資本支持,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壯大。醫療健康也是信託公司拓展產業基金業務的熱點領域,信託公司與上市公司、私募基金合作設立醫療產業基金的案例較多,這類基金主要投向生物藥品研發、醫院併購等領域,對於緩解我國醫療服務供給不足和不平衡問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是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戰略新興產業是中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推動力。但是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大都是輕資產型,資產規模小,並處於初創期或成長期,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信託公司憑藉傳統模式很難進入這些領域。為了契合國家產業升級的方向,近兩年來,信託公司也開始探索以產業基金的方式來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比如通過與政府、PE機構以及產業資本合作發起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投向信息技術、網際網路、先進位造等領域。
……『全文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中國金融》當期印刷版進行瀏覽』■
(責任編輯 賈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