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讀書系列」之《活著》——世界滿目瘡痍,我們還要倔強活著

2020-12-12 文化中的苦旅

從今天開始,菇涼會持續更新「陪你讀書系列」,幫你把書讀薄,啃掉書籍,吞知識進肚子,對那些經典名著與作家進行解析,分享給大家自己的感悟與理解,因為在這個有些躁動和急功近利的年代裡,我們確實需要文學帶來沉靜,尋一處安靜之地,泡上一杯茶,好好品讀經典,嘗試讓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吧,喜歡就記得點個關注喲。

今天第一天帶來作家餘華的作品——《活著》。

擁有「殘忍才華」的作家餘華

餘華是中國現當代的著名小說家,因為他的文字,他特立獨行的寫作方式與思想,而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席位,也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繞不過去的人物,作為作家,餘華始終在不斷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式,前後期的餘華寫作方式與思想截然不同,餘華自己稱,前期自己的意識總是在虛無中飄蕩。

作家餘華

直到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他開始找到新的寫作方式,而今天帶來的作品《活著》是餘華九十年代的作品,也是他轉型後的首部長篇小說,講述了「我」在陽光下聽老人的人生故事,回顧他四十年的人生經歷,引述出一個個的死亡故事,也因此成就了福貴,這個當代文學史上的經典形象。

小人物也有大情懷

《活著》通過人物不同的命運歷程呈現了主人公福貴身上所潛藏的旺盛生命力,餘華有意識去尋找卑微而踏實的小人物,並賦予這些個體生命對抗的能量,讓他們生活在歷史的邊緣,把他們的個體生命史推到表現的前臺

福貴就是這麼一種人物,他儘管活得卑微,庸常,甚至悽慘,但他卻活得純真知足,活出了一種美好的人生況味,福貴經歷了親人們一個個離開,卻仍然倔強的活著,以此來強調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餘華開始明白,文學不是傳遞苦難,不是揭破痛苦,而是看穿痛苦之後的豁達與美好。

金錢從來就不能代替親情

福貴多災多難的一生令人動容,表現了餘華對於生命價值的獨特思考,通過龍二與春生的追名逐利,但仍然沒能擺脫悲慘命運來否定了物質作為衡量人的生命價值的尺度,人的生命價值不是生命之外的身外之物,而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那份骨肉親情,他為了苦澀心酸的親情活著,說明了從親人那裡才能獲得苦難的承受力,親情才是真正生命價值的體現。

新歷史的先鋒領袖

《活著》採用新歷史主義闡釋角度,秉承先鋒派的傳統。《活著》不僅是一部家族史也是中國人的歷史,但是餘華遵循作者內心的真實,關注個體在歷史中的處境,把所謂客觀、真實的傳統歷史消解了,把必然的連續的歷史化為偶然的斷裂的歷史。

如福貴一生命運多舛,其原因則是歷史和現實的偶然因素合力所致。福貴年輕時是個紈絝子弟,在賭場上被龍二設圈套,使他一夜間傾家蕩產,從此過上多災多難的生活。

可是偶然性把他們推向了不可知的命運,歷史開了一個驚人的玩笑,正是由於福貴的一貧如洗拯救了他自己,一夜暴富的龍二在土地改革運動中,被劃成惡霸地主挨了五槍,成了福貴的「替死鬼」。

通俗易懂的平民化

《活著》採用了平民化的敘述方式,民間話語逐漸消解了知識分子話語。作者餘華並未直接出面,而是採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讓富貴自己來講述一個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另一位敘述者「採風人」的職責就是聆聽和轉述富貴所經歷的苦難,我們聽到了真實的「民間」聲音。

活著

餘華追求這樣的簡單敘述,一方面可以在主題上不做預先設定的解讀,讓人物自己說話,故事本身也就具有了更多的包容、隱喻的可能;

另一方面,鄉土的人物「現身說法」式的表現形態,又營造了一個和主人公一生命運相依存的環境,增強了歷史在場感。

總之,餘華的《活著》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它表現了深刻的生命哲思,完成了對傳統歷史文化的顛覆,同時也體現了餘華對人類生存的人文主義關懷。

美好

餘華極力營造一個卑微的小人物,試圖從他近乎災難的經歷裡,滲透出巨大的愛與美好,餘華終於體會到,原來文字,不一定要與現實衝突,不一定要揭開痛苦,而是要傳遞溫暖,餘華的文字,是充滿了希望與生命的熱烈。

相關焦點

  • 生活很累 我們為何還要活著?
    人活著很累,但是累也要好好的活著,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發現,累字無處不在。他會在工作上,在創業中,在家庭裡,甚至,在愛情的長跑下,時刻穿梭在你的生活,讓你無法迴避 。有的時候,我們會聽人說,我好累,我就想安安穩穩的睡上一覺,任誰也不要叫醒我。我想,說這話的人,在他的腦海裡,應該已經沒有對與錯,沒有真與假,沒有是與非。所有的悲傷、難過都已如過眼雲煙,不值一提。還有的時候,我們也會聽人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為什麼總有幹不完的活。這也很明顯,因為你具備受傷的條件,所以受傷的總是你。
  • 讀書筆記大全:活著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活著讀書筆記 2013-08-22 11:56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活著》讀書分享
    通過這些出乎意料的死亡重複,更加彰顯了活著的意義和難能可貴。《活著》裡面闡述了一個主題: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物體所活著。活著,一切的源頭。沒有了活著的前提,一切不過虛無。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汶川地震十二年,從滿目瘡痍、廢墟叢生到廢墟上的崛起和重生,每一個經歷者和旁觀者都有著不同的境遇和感受,無法忘卻並時常在夢裡出現那些畫面,成為了十二年裡不可磨滅的印記。十二年的時光,容顏改變、日漸蒼老而去的人們,會在不經意間忘掉很多人和事,畢竟生活還得前行。
  • 再讀《活著》,還是忍不住淚流,活著的本質就是活著
    既然相遇就是緣,如果你有什麼情感問題無人訴說,就和北安聊聊吧。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讓我陪你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01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被生活中雞皮蒜毛的事情搞得身心疲憊。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 每日好書分享:《活著》,生活不易,人都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活著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作不順心,感情受挫,家人朋友意外離開...無論哪一件,都有可能瞬間將你擊垮。大家好,這裡是每日好書分享,今天分享的是餘華的作品《活著》,生活不易,人都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餘華,祖籍山東,生於杭州。
  • 餘華《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單純的活著,越早明白越好
    關於《活著》《活著》是我國著名作者餘華,當時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故事:餘華曾經不經意間聽到一首歌叫《老黑奴》,歌詞的大意講的是一個老黑人奴隸一生的苦難,親人們一個個離他走去,但是他不曾抱怨,依舊熱愛生活,好好地對待這個世界。
  • 《活著》讀書筆記
    自從做了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說是生活,為了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說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裡反到踏實了。他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場。
  • 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活著》:人生低谷時,短短28個字告訴你真相
    愛讀書的易烊千璽,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18歲書單時,曾曬出這本《活著》,還分享了他的讀書感受:"讀《活著》,就是隨著福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習慣於接受失望,等時間淡了悲傷,蒼涼難耐麼?儘是人生。"餘華的《活著》是人生不可不讀的一部經典,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巨大轟動,獲得了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第三屆世界文學"冰心文學獎"等眾多獎項。
  • 2018年·讀書筆記·第50本·餘華《活著》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餘華說他寫作的緣起:「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
  • 無論我們從哪裡來也不管我們將去何處,我們活著,也必須活著
    因為我們活著,我們也必須活著。自從無意間讀了餘華的《活著》,有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考慮我們為什麼活著,同樣也在考慮,富貴為什麼依然選擇活著。但是他依然活下來了,他為什麼選擇依舊活著呢?是啊,榮華富貴早已成了過眼雲煙,用計騙去自己全部家產的不共戴天之仇人自己眼睜睜的看著他死於非命,他看著父母離自己而去,也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無奈與悲涼,除了老黃牛,他再也沒有了陪伴,舉目無親、形影相弔。
  • 你沒有成就,你不配活著
    餘華《活著》裡面有句經典的話: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看完福貴那悲慘的一生,我以為人生來就是要嘗遍各種折磨,經歷各種苦難,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心靈奇旅》刷新了我對這一句話的理解。
  • 我們為什麼活著(讀《活著》後有感)
    那怕生活以痛對你,也要報之以歌。哪怕生活再苦,親人一個個離開,也要好好活下去……因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活著不容易,他要替家珍活著、他要替鳳霞活著、他要替有慶活著……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她說:「你記著,你欠我們家一條命。」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對春生說「外面涼,屋裡坐吧。」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春生,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哪,你可得好好活著!」
  • 世界讀書日,與你分享《活著》,裡面有我們常說的命運
    福貴,是餘華筆下《活著》的主人公。「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活著》這本書,講述的是平凡人福貴的大悲大喜,最終回歸大地。
  • 「活著——快樂地活著」
    他跟我說:「人的這一生,能活著已經是很幸運了,能做到「快樂地活著」,是特別不容易的。」或許現在的你看到這句話會跟我當時一樣有點懵,但是那天晚上我輾轉反思想著,好像是摸索到了這句話的一點點深層意識,我想:人的一生,活著是所有一切的基礎,而我們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最終無非就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更舒適地活著,更快樂地活著吧。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餘華 重溫餘華經典《活著》,忍不住落淚: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苦難,才能堅定生之希望?餘華說過,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誠然,人只有向死而生、反求諸己,方能自我超然與救贖。
  • 活著!(寫得真好)
    活著沒有來生,只有今生,今世你要結婚生兒育女孝敬父母,有太多的小事情,你也得一件接著一件地做,等到百年我們都會化作宇宙裡的塵埃。人生活著,必定融入社會,有所追求,有所信念、信仰。達到了,無疑是幸福的。有時候我也會時常去想,認真思考,「活著是為了什麼?」有時候我確實內心迷茫、徘徊不定、憂鬱感傷,不知如何活著的意義和目的。但我也知道,世間有一種東西,叫做因果,這個世界孕育了我,我就必須做出點事。
  •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從《活著》中我們看到這樣的兩個畫面,福貴牽著一頭買來的接近暮年的老牛在田壟上坐著眺望遠方,以及福貴一家那大大小小的幾座墳墓。那麼《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請隨我往下看。首先是活著的力量,《活著》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
  • 《活著》: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餘華在《活著》中彰顯其獨特力量!
    #每日讀書#《活著》題記: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先生的《活著》可以用題記來概括其主旨思想,《活著》講述了福貴與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與此同時,書還講述了一個人是如何承受巨大的苦難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
  • 好書推薦|如何評價《活著》與《平凡的世界》
    相信不少讀者多多少少有聽過活著讀過餘華的《活著》或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也在閒暇時間看了這兩本書,也確實都是好書。《活著》大致講的是在舊時代,主人公福貴一生經歷了身邊所有人的離世,最後只剩他自己一個人,和一頭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