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成就,你不配活著

2021-02-08 少霞留步

很久沒有運動了,傍晚便趁著天還未黑,去到附近的學校,慢跑三圈,活動筋骨,用力呼吸。

健康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人感到現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

出校門時,到了晚飯的時間點,走進一家十分明亮但空無一人的小飯館,因為學生都放寒假,餐館沒什麼生意,只能做線上外賣。

點了一個香乾回鍋肉,但前面還有三個外賣要做,我也不急,就答應等一等。

沒想到很快就端了上來,因為老闆率先做了我的,我連忙道謝。

飯菜分量很足,味道也很不錯,就在我吃完擦嘴時,老闆娘端了一杯熱水給我。

「吃那麼快,喝口水吧!」

我端起那個不知道什麼材料做的但就是十分厚實的一次性杯子,喝了兩口,溫度再合適不過,心裡再一次暖意暗湧。

「慢走啊」。

熱淚在盤旋,心臟在發燙,生活有很多時候都不那麼好,但似乎也沒那麼糟。

出門我就決定,去把心心念念已久的《心靈奇旅》給看了,直接打了個車到電影院,仿佛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一百分鐘眨眼就過,好的電影後勁很大,看完之後為了消化,我選擇了走路回家。

那些曾經有過的體會,曾經感受的滋味,在模糊淡忘已久,瀕臨消失之際,再一次湧上了心頭。

01.

一般講人生的電影常常隱喻很深,可《心靈奇旅》憑藉著動畫的優勢,硬是把靈魂和肉體的形象,天上和人間的模樣展示了出來。

最強烈的觀後感莫過於:生而為人,我很慶幸。

餘華《活著》裡面有句經典的話: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看完福貴那悲慘的一生,我以為人生來就是要嘗遍各種折磨,經歷各種苦難,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

《心靈奇旅》刷新了我對這一句話的理解。

人確實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可人活著不是像動物一樣只是為了謀生活命和繁衍後代,人是為了享受活著的每一天而活著。

回家路上,我如夢初醒,此時此刻,我有手有腳,不痛不癢,不冷不餓,抬頭可望天上明月,閉眼可聽耳旁微風,一舉一動都是健康,活著啊,多美好!

而有人正飽受病痛的折磨,有人吃不飽穿不暖,有人失去了視力或聽覺,甚至還有人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有什麼理由,不為當下感到知足和幸運。

更何況,放眼自身之外,生活中還有那麼多美好的瞬間。

電影中22號靈魂有了身體之後,披薩的美味,棒棒糖的甜蜜,還有地鐵站優美的歌聲,樹上掉下來的落葉,這些被所有人忽視的日常,點燃了她生命的火花。

就像去電影院之前,那個飯館老闆的一杯熱水,一聲慢走,都是生活裡隨處可見的風景。

在Facebook上有一個流行的漫畫大意如下。

有人告訴你人生是這樣的:

你來到這個世界,努力讀書學習終於熬到畢業,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而後為了養家餬口,應付壓力和責任,仿佛成為一個機器。等孩子長大,你漸漸老去,孩子重複著你的人生,直至你老到離開這個世界。

不,其實你的人生版本應該是這樣的:

你闖入父母的生活,變成他們的開心果你第一次背起書包,興奮勁兒溢於言表在大學裡邂逅心儀的女孩,好哥們就在一旁給你打氣在教室外,和好友一起愉快地罰站花心思親自裝點屬於你們的新家半夜給小傢伙換尿片,第二天再疲憊地上班觀看孩子表演時,落下熱淚孩子終於有人來帶,你和妻子去度周末妻子已經不高興了,你還肆無忌憚地放屁50歲跳著廣場舞,60歲跑完馬拉松給孫子孫女講故事,孫子孫女教你操作最新款的數碼產品... ...

所以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樸樹寫在歌裡:我曾經問遍整個世界 從來沒得到答案

我想最好的回答,不是去實現人生目標,不是去改變世界,不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活著的意義就是感受活著,感受當下,感受平凡。

一如《平凡之路》最後那句:

我不過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這是我 唯一要走的路啊

02.

過去幾年,對於尋找熱愛,我總是樂此不疲,我骨子裡堅定的認為:功成名就的東西,終將是熱愛。

《心靈奇旅》給了偏執的我不一樣的角度:

原來熱愛和夢想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實現了人生的目標也沒有你想的那麼美麗。

電影裡,男主Joe不滿足於自己的穩定工作,白天夜晚都在想著爵士音樂,他無比篤定他自己就是為了音樂而生。

他的人生目標是那樣清晰,他的渴望是那樣強烈,以至於後來終於得到了演出的機會,近乎癲狂,猶如範進中舉。

可演出完畢,從會場裡出來,他卻悵然若失,原來實現夢想不過是這樣的感覺。

夢想是實現了,然後呢?去死嗎?

所以活著,全是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嗎?夢想實現了就不用活著了嗎?

不,活著這件事根本不會因為我們的遭遇而有所改變。

不管你是遭遇了巨大的失敗,還是獲得了驚人的成就,不都還得吃喝拉撒,睡覺起床,不都還得做一個凡人,吃著人間煙火。

以前我總以為,那些非常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麼的人特別幸運,他們找到了心之所向,可以不計回報的投入進去,朝著他們心中的方向前進。

他們以夢為馬,才算不辜負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子,而大部分人迫於生計做著自己無感的工作,他們活得麻木,如同機器,毫無意義。

卻不曾想,沉入心流和陷入執念只有一線之隔,多少人沉浸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中,也固執的非要實現這個熱愛所帶來的結果,以至於無視了沿途生活中的風景。

夢想沒有實現時愁苦焦慮,實現之後要麼茫然不知所措,要麼擁有更大的欲望,反正終其一生大部分時光都在不可得之中鬱鬱寡歡。

只是謀生的那種生活,真的毫無意義嗎?

我錯了。

電影裡有一個剃頭匠,他原本的夢想是當一個獸醫,後來因為女兒生病,迫不得已選擇了理髮,可他說:

同樣是拿刀,剃刀也可以拿好,我每天和來來往往的客人們聊天,讓每個人變得更好看,我也覺得很開心。

工作就是生活本身,而生活這個大宇宙裡充滿了閃爍的星星,我們要擁有那雙看得見的眼睛。

他們沒能做上自己喜歡的事,卻喜歡著自己正在做的事。

這遠比那些丟掉家人、拋棄健康,為了實現夢想不惜一切代價的人要活得通透,活得自在,活得有意義。

水中的魚兒,一汪清泉,一窩石潭,往來翕忽也可自由自在,何必江河,何必大海。

請別忘了,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03.

李誕有一句「人間不值得」,稍微經歷了一些苦痛的人都跟著「看破紅塵」,用這開玩笑的梗說著最真心的話。

這樣的人真該好好看看《心靈奇旅》。

尚未出生的靈魂必須在心靈學院裡獲得生命火花,才有資格前往地球活得肉體,降臨人間。

可惜音樂、足球、美術等將近兩千種事情都不是22號靈魂的火花,兩百多個歷史傑出人物都拿她沒有辦法,可誤打誤撞來了人世間走了一天之後,22號靈魂的火花點燃了。

什麼東西點燃了它呢?不過是抬頭看看天,低頭走走路。

原來火花不是什麼天賦,不是什麼熱愛,而是對生活的熱情和期待。

你什麼時候想要去人世間走一遭,火花就會什麼時候被點燃。

電影中的火花,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的童年,水汪汪的大眼睛裡面充滿了好奇,那是火花燃燒最烈的時刻。

只是越長大,越體會到生活的艱辛,火花漸漸微弱下來,那些跨不過某些坎的人選擇結束生命,火花也就徹底熄滅。

每一個覺得人間不值得的人,生命的火花都在風雨飄搖,有自殺傾向的抑鬱症患者,火花更是處在熄滅的邊緣。

為什麼這團星星之火,是如此脆弱?

罪魁禍首,就是那發著光的誘餌,讓你追的用力,追的太過。

就是那些你苦苦追尋的東西,讓你對眼前的生活習以為常,以至於再也感受不到一片披薩的美味,一片落葉的浪漫,或一曲音樂的動聽。

你越是感受不到生活,也就越來越不想活,生命之火越發微弱。

以前我以為,假如我的生命還剩下三個月,我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我一生最想做的事情,那一定是我的熱愛我的使命。

可後來真的這樣問自己,假如真的真的真的,三個月之後我即將死去,我會做什麼?

答案是:我什麼也不想做,只想去見見很久未見的人,走一走故鄉的田野森林,多吃幾口媽媽做的飯菜,就這。

假如給海倫凱勒三天光明,她也只是約朋友來家、讀書、陪小狗、去樹林散步、看日出日落,參觀博物館,遊覽紐約城。

有一天我們終將發現,死亡即將來臨時想做的事,確實是一生最想做的事,而這些事也不過是再過幾天平凡的生活,再享受享受美好的生命。

很多瞬間,我都想一覺睡去永遠不再醒來,如果有的選擇我一定不要降臨人間,因為不值得。

直到有一天我驚奇的發現,一句問候,一抹笑容,一片綠葉,一頓美食,無數的點滴都在悄悄告訴我說:人間有多值得。

04.

網易雲音樂很火時,有一句這樣的熱評: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卻沒有人站出來說:碌碌無為又如何?有所成就才配活著?

夢想固然要有,幸福固然要奮鬥,只是:

最怕你一生輾轉騰挪,卻一直不懂何謂活著。

相關焦點

  • 你活著的理由是什麼?
    這時,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活著,我可能會驕傲地說:「為了夢想!」這時,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活著,我可能會說:「因為我還有追求,我還有責任。」✨再後來,我遭受到了越來越多來自各方的挑戰、壓力甚至是惡意。我開始懦弱、膽怯,開始疑惑、彷徨。在低谷的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應不應該繼續活著?能不能好好活下去?這時,你再問我為什麼活著,我只能回答你:「我TM的還想問你呢!!!
  • 《扶搖》周叔死而復活,真正身份揭開,扶搖要刺死他:你不配活著
    而且對於與扶搖是五色石少女的事非常清楚,觀眾表示周叔的身份一定不簡單,肯定是這部劇最重要的人物。有網友猜測周叔是「假死」。周叔對扶搖好是有目的的,傳授絕世武功也是為了取得扶搖的信任,為了後面的行動做好鋪墊,看過《扶搖皇后》小說的朋友都知道,小說中根本麼有周叔這個角色,小說中有個角色跟周叔相似,就是扶搖的師父,他對扶搖很多,但黑化後,對扶搖做了很多傷害扶搖的事情,扶搖一劍刺向他:你不配活著,而他最終成為劇中最大的反派角色,扶搖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 夜思|豆瓣評分9.0:活著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
    02目標和夢想那麼,人應不應該有夢想呢?我想,有沒有夢想,都是一種活法。如果只是別人告訴你應該有,你就覺得要有,這樣的夢想通常也不是你的。夢想的好處是,它幫助你組織現在的生活,幫你確定什麼重要,什麼值得,什麼現在要做,什麼可以等等。
  • 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快樂,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辛,生而為人請你善良
    在餘華的著名短篇小說《活著》當中提到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辛」。對於這句話經歷過大是大非的人方才能感悟,經過人生的巔峰和低谷,才知道其實每個人都是即快樂又痛苦的「活著」。
  • 隨意地活著,你不一定很平凡,但刻意地活著,你一定會很痛苦!
    隨意地活著,你不一定很平凡,但刻意地活著,你一定會很痛苦。其實,人活著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辜負自己。在與人交往時,努力做到自信而不自傲,自謙而不自卑。春秋末年齊國宰相晏子奉命出使楚國,因為他身材矮小,楚國人就在大門旁邊開了狗洞,請晏子從小門進去。晏子不肯進。
  • 你有沒有問過你自己,活著的目的究竟為了什麼?
    就像我們時不時自問,活著的目的究竟為了什麼?活著僅僅是為了活著。這個答覆多少有些牽強,就像似乎生命毫無意義,和其他動物沒有本質的區別。既然這樣,生與死也沒有本質的區別,來來去去似乎為了最終到達終點。終點是唯一目的,就是死亡。按照這個推理,「活著」從字面意思理解是目的。可一旦加入邏輯推理,似乎就變成活著是為了死去,因為人或者動物最終都會死去。
  • 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的活著,這話你認同嗎?
    我只能說這一說沒有錯,但這一說是不對的。我想應該有人馬上跳出來詰問我:你這人不是吧自相矛盾,腦子進水了吧。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我腦子好使著呢,請問:在對與錯之間就不能有第三個答案了嗎?難道就不會有對中有錯,錯中有對的存在?
  • 易經智慧:人活著,最苦的並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一個溫暖的家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人,只要活著,健健康康的,總有辦法賺錢,衣食無憂應該沒問題,大富大貴需要再加油,也需要機遇。當你真正衣食無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一個人努力了那麼久,不是缺錢,而是缺愛,不是沒有家,而是不夠溫馨,心累的時候,沒有地方傾述。
  • 上天沒有給我們想要的,不是我們不配擁有,而是我們配擁有更好的
    如果我們沒有雙臂那會是怎樣的?老師和我們說過許多人,是沒有雙臂也創造出奇蹟的人,他們活得很精彩,他們的身體沒有我們完美,但是他們靠著意志力活著,他們真的很偉大。動物有四肢,人有雙臂雙腿,這是上天給予我們的,但是,有些人偏偏在一場場不幸中失去主要的一部分—雙臂,上天喜歡捉弄渺小者的命運,現實往往是改變不了的。
  • 撐不下去也請你活著
    讓活著的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仿佛用盡所有力氣。然後在質疑中抑鬱,深覺累贅一般的人生應該戛然而止的終結。心的疲憊像搖曳的孤島,沒有靠岸的沙灘,一直浪蕩一直浪蕩,然後分裂出第二個聲音,結束吧!結束吧!沒有必要讓自己如此煩累。
  • 你不喜歡我,我就不活著了?
    這很正常,這是人類最初級的智慧,目的就是不傷人唄,原因就是怕有人不喜歡我,可是,誰能做到每個人都喜歡你,而且這樣活著,有意義嗎?你早晚會失去你自己,如果有人不喜歡你,你會接受不了,會很納悶,會很不服——他憑啥不喜歡你。可是當你成熟以後就會理解——人家憑啥非得喜歡你。你又為啥非得要求所有人都喜歡你?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念私塾時,穿長衫的私塾老師叫他念一段書,他這樣讀《千字文》:「好好聽著,爹給你念一段」,氣得年過花甲的私塾先生對他爹說:「你家少爺長大了準能當個二流子」,他就是家裡的「孽子」與「敗家子」。
  • 若是沒有期盼的活著
    很多人說,一個人了無牽掛的活著才是自由。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嘗試過了無牽掛呢?我試過,那是一種世界上除了自己再無他們的自我封閉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除了你自己似乎找不到其他人的存在。無論你是開心,還是難過,都沒有人可以給你安慰或者說可以和你分享喜悅。
  • 從古至今,活著只有無盡的輪迴,而沒有真正的意義
    紅塵變幻,人生不過滄海一粟,在歷史的長河中飄渺而過,幾千年往事,有著數不盡的朝代和帝王興衰,有太平盛世繁榮昌盛,有天下大亂餓殍滿地,有口蜜腹劍貪戀權勢的宰相李林甫,有幫助別人成就自我的包文拯,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還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還有一堆於世俗的文人騷客,還剩下為生計奔波的卻不被歷史所記載的縷縷螻蟻。
  • 人活著其實很累,你敢說你不累嗎
    人活著很不容易,社會的複雜。人心的叵測,責任的壓力,虛偽的社交,今天的忙碌,明天的重複,成年人的滿身疲憊,無時不刻的壓力,失敗了其實不可怕,怕的是無法重拾自信。貧窮至極的不僅是物質,還有精緻的話語,和立足社會的能力,沒有餘力去感動,別人的有的自己沒有,別人的缺點卻一個不少,懶惰到不想去改變。活著,身邊永遠少不了閒言碎語和冷眼旁觀,活著就是一場戰爭,你贏了,不是所有人都會看得起你,但是你輸了,你就會一無所有。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說生活太沉重,沉重的根本其實就是三個字「放不下」。離開的人,過往的曾經。
  • 修德配位:修身是為了看清自己的命運,不修行,你來人間做什麼
    修德配位:君子修身的意義在於看清自己的命運,不修行,你來人間做什麼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周敦頤天道,通過陰陽的方式垂象;地道,以剛柔的狀態展現出來;人道,則通過仁義的道德性質來保障和推行人間的有序運轉。
  • 很抱歉,活著,本就是一場無意義
    在幾個月前我剛滿26,但是從16歲我就已經這麼想了——活著就是一場無意義。當然如果有朋友要反駁,活著怎麼沒意義?吃喝玩樂、親情、友情、愛情、夢想、甚至為人類文明進步做貢獻,這不都是意義嗎?我完全贊同,這些都是活著的意義,但是當一個人在意識到」人都是會死「的一瞬間,你會發現,所有人活著都是在無可逆轉地奔向同一個終點,那個終點並沒有什麼「意義」可言。
  • 「陪你讀書系列」之《活著》——世界滿目瘡痍,我們還要倔強活著
    從今天開始,菇涼會持續更新「陪你讀書系列」,幫你把書讀薄,啃掉書籍,吞知識進肚子,對那些經典名著與作家進行解析,分享給大家自己的感悟與理解,因為在這個有些躁動和急功近利的年代裡,我們確實需要文學帶來沉靜,尋一處安靜之地,泡上一杯茶,好好品讀經典
  • 哪個天梯你敢上?測你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總之是為了更好的活著,活著賺錢,活著享受,我很俗,不為別的,只為自己。俗人沒什麼不好,你的育兒指南不一定非要是高雅,不妨試試俗人回檔,俗人不俗命,你可以拿給孩子看看,告訴他們,先懂俗,再懂雅。以拿給孩子看看,告訴他們,先懂俗,再懂雅。點擊下方更多精彩
  • 人活著,讓磕磕碰碰的跌撞,成就一帆風順的人生
    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磕磕碰碰才能成長花開在枝頭上,他知道他總有一天會謝,但是他還是那樣奮力的開著,開得那樣絢爛,就像是拼盡了全身的力氣,卯足了勁兒往一處使,所以才有我們看到的如此美麗的花朵,就算他知道自己將來會隨風而逝,但他還是這樣奮力的活著,生氣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