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最火爆的莫過於現金貸。現金貸火熱的核心原因是,這實在是一門暴利生意。現金貸的利率並不低。特別是小額現金貸(國外名為Payday Loan),年利率高達100%,甚至1000%。「只要壞帳率不是太過分,就可以盈利」,藍青稱。
從上市公司二三四五最近披露的2017年半年度業績快報,就能看出,現金貸的吸金能力有多驚人。該公司上半年創下了淨利潤4.5億的成績,而其中的現金貸產品「2345貸款王」,成為該公司的重要利潤來源。
融美科技發現行業內的盈利情況,已到驚人的地步。掌眾金融儼然已成為行業領頭羊,旗下的產品是「閃電借款」,6月份的單月放款額已達54億。
目前排名前10的現金貸平臺,月放款金額在30億之上;
排名前20的平臺,月放款金額都在20億之上;
排名前30的平臺,月放款金額都在10億之上。
這些頭部的現金貸公司,盈利能力有多強?「月放款10億,除去壞帳、流量成本、運營成本,淨利潤大概是六七千萬」,某現金貸平臺的CEO稱,因此,排名前10的平臺,每月純利潤2億左右。
「這簡直是驚人的數據,現在一家上市公司年利潤5000萬,都算經營狀況非常好,但一家頭部現金貸公司,一年利潤可高達24億」。年利潤20多億,這就是行業領頭現金貸公司的暴利現狀。某現金貸平臺的CEO曾公開稱:「公司利潤好到不好意思說。」
而整個現金貸行業,正處在「蒙頭賺錢」的階段。「公司領導給市場部下了指令,偷摸把錢掙了就行,不要整這麼多么蛾子,參加這個會、那個會」,某現金貸公司的市場負責人稱,正因為大家都避免發聲,讓整個現金貸行業充滿了神秘性。現金貸就像是吸金利器,讓所有的人,垂涎欲滴,行業進入爭食時代。
早在2013年,手機貸就已上線,此後,用錢寶、閃電借款等平臺出現,算得上中國現金貸最早一批玩家。但現金貸的真正爆發,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去年下半年,出現了上千家現金貸平臺,大多以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為主。
但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很多意想不到的玩家湧入現金貸。如P2P大軍,玖富的叮噹貸、你我貸等。很多P2P平臺將現金貸,當成逃離監管重壓的出口,有近一半的P2P平臺,開始轉型現金貸。而上市的趣店,其招股書顯示,支付寶導流的現金貸,已成為其主要的利潤來源。
現金貸本來是屬於金融從業者的專場,卻開始變得渾濁起來。有意思的是,有流量的網際網路公司也紛紛湧入。五大門戶網站,已集體加入現金貸,並推出產品。
現金貸正在悄然取代遊戲中的「變現法寶」。因「匿名爆料」而紅極一時的無秘,在去年年初就推出了「借錢快」。另一網紅陳歐,也在微博宣布在聚美優品上推出「顏值貸」。而宣揚自己不是「下一個樂視」的暴風,也成立了暴風金融,推出現金貸「暴風借到」,借款額度在2000至50000元之間。具有大量屌絲流量的今日頭條、映客,都曾被曝出在做現金貸,只是事後雙方都矢口否認。
巨頭唱罷,一批軍力雄厚的上市大軍,也加入了混戰。這群上市大軍,是否要做現金貸尚不可知,但他們紛紛成立小額貸款公司,並積極在各地謀取牌照。賣牛奶的伊利入場了。6月,伊利股份發布的公告稱,投資3億元設立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目前已獲得網際網路小貸牌照。接著,遊戲公司也來了。上市遊戲公司愷英網絡全資子公司上海愷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幾家公司共同設立了一家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為3億,愷英佔股65%。大數據公司也跟上了。標榜「社區商業大數據」的三泰控股,將投資3億,成立成都三泰網際網路小額貸款公司,主要從事線上發放小額貸款等業務。就連做煙花的,都來了。煙花起家的熊貓金控,早在2015年10月,就成立了熊貓小額貸款公司。在財報中顯示,2016年上半年,只有新成立的熊貓小貸盈利。
目前,共有61家上市公司公告涉足網際網路小額貸款公司。「上半年,進來的都是屌絲企業;下半年,進來的都是大公司」,多位業內人士總結,現金貸已成了巨頭和上市公司眼中的肥肉,人人皆想分食。而上市公司的加入,意圖則更耐人尋味。「他們主要是為了用利潤來衝財務報表」,某上市公司的現金貸平臺的負責人稱,他們設置了層層手段,讓現金貸收入,能納入利潤中。此前,上市公司靠賣房盈利,傳為業內談資,而如今,卻換成現金貸。P2P、網際網路公司、上市企業,各路玩家洶湧殺入,重注押寶現金貸,一度讓行業出現了百舸爭流、萬團大戰的盛況。
「融美科技」是一家專業的網際網路金融軟體開發公司。在現金貸平臺開發、P2P網站開發、眾籌網站開發、理財類APP開發等業務擁有核心技術。融美科技提供的現金貸系統是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發和市場調研,面向移動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推出的一款微型小額貸款平臺。平臺成熟穩定,安全可靠。與融美合作,是您在金融領域發展的合作夥伴。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