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回收裝置煙氣脫硫系統結垢分析與對策

2020-12-1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介紹了某煙氣脫硫系統結垢情況、危害及清垢處理過程,分析了煙氣脫硫系統結垢的原因,包括補水水質、pH值、脫前煙氣的組成和性質、高鹽水外排量等。其中,補水為未經去離子處理的新鮮水,總硬度達到130 mg/L左右,鈣質量濃度達到100 mg/L左右,是導致結垢的根本原因。針對結垢原因,對煙氣脫硫系統採取了一系列的技術改造和預防措施,包括優化工藝流程、調整操作參數、提升檢修質量和加強日常維護,結垢問題得到改善,保證了淨化煙氣SO2的達標排放。

關鍵詞:硫磺回收 煙氣脫硫 結垢 達標排放

隨著環保標準日趨嚴格,自2017年7月1日起,國家開始實施硫磺回收裝置煙氣SO2排放新標準,新標準要求重點地區SO2排放的質量濃度低於100 mg/m3[1],要求硫磺回收尾氣達標排放。為此,中石化某公司100 kt/a硫磺回收裝置新建了一套煙氣脫硫系統,運行初期取得了較好脫硫效果,但隨著運行時間延長,系統發生結垢,影響了淨化煙氣SO2的達標排放和裝置的正常運行。為此,該公司進行了研究分析,並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1、工藝原理

1.1工藝流程

該工藝採用煙氣溼式鹼洗脫硫技術,工藝流程見圖1。焚燒後煙氣(230 ℃)以水平方式進入洗滌塔入口段,入口段設有急冷噴嘴,經降溫和洗滌後,煙氣再進入洗滌塔一級吸收區,煙氣和吸收噴嘴噴下的液滴劇烈混合,SO2溶於噴淋液並與鹼洗物質反應而被脫除,然後煙氣再進入二級吸收區域,進一步脫除SO2。為除去煙氣中夾帶的小液滴,在吸收區上方設有除霧器,以減少煙氣帶水及對周圍裝置的影響。一級循環泵出口有一小股含鹽廢水排至廢水氧化處理部分處理後外排至下遊裝置。此外,洗滌塔底設有事故循環泵,僅在事故狀態下啟用。

1.2煙氣脫硫原理

該脫硫工藝技術採用氫氧化鈉為脫硫劑,首先,來自硫磺回收裝置焚燒爐煙氣中SO2與水接觸,生成亞硫酸,然後,亞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亞硫酸鈉水溶液一部分作為吸收劑循環使用,另一部分排至氧化罐,經氧化後生成硫酸鈉水溶液排放至汙水處理單元。

2、煙氣脫硫系統結垢及危害

自2017年6月建成投產以來,煙氣脫硫系統運行良好且脫硫效果明顯,但從2018年7月之後,一、二級循環泵電流開始明顯降低,同時系統漿液比較渾濁,在清洗機泵入口過濾器時發現有土黃色泥垢堵塞在過濾網上,如圖2所示。人工清洗過濾網後,循環泵再次啟用,流量立刻恢復正常。但隨著結垢惡化,入口過濾器的清洗頻次越來越高,且經人工清洗後,流量回升趨於不明顯。

與此同時,洗滌吸收塔的吸收能力逐漸下降,從2018年7月中旬起淨化煙氣SO2含量開始上升,質量濃度最高達到60 mg/m3以上,且波動幅度增大。同期高鹽水外排也存在受阻問題,對廢水處理部分氧化罐及相關管線進行清垢時,發現氧化罐罐底沉積大量泥垢,且部分管線已嚴重堵塞。

3、結垢處理

對於結垢問題,當前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在線清洗,二是停工清洗。

3.1在線清洗

該裝置煙氣脫硫系統採用在線清洗。控制漿液pH值在6左右,並加大新鮮水注水量和高鹽水外排量,但經半個月的連續在線清洗後,並無明顯效果。經後期局部停工並檢查,判斷為系統結垢嚴重所致。

3.2停工清洗

因在線清洗效果不佳,對裝置進行局部停工處理,其中溶劑再生正常運行,再生酸性氣送至同類裝置處理,制硫單元切斷酸性氣,克勞斯爐和焚燒爐停止運行,然後對煙氣脫硫系統進行停工處理,如圖3所示,發現脫硫塔內幾乎所有洗滌噴嘴均存在明顯堵塞問題,同時循環漿液系統的管線結垢嚴重,管內流通面積明顯減小。

經為期3 d的停工清洗處理,煙氣脫硫系統再次投用並立刻恢復正常操作,清洗前後的重要參數如表1所示,淨化煙氣SO2質量濃度降至20 mg/m3以下,一級循環泵泵出口壓力由0.56 MPa降至0.43 MPa,機泵電流由55 A升至72 A,循環噴嘴前壓力由0.37 MPa降至0.26 MPa,急冷噴嘴壓力由0.38 MPa降至0.15 MPa,循環量明顯增加,清垢效果顯著。

4、結垢原因分析

煙氣脫硫系統結垢的原因有多種[4-6]。該裝置對吸收塔底垢樣進行組分分析,結果為鈣質量分數36.75%,鈉質量分數0.15%,鐵質量分數0.16%,其他金屬基本未檢測出,此外,矽質量分數0.60%。由此可見,鈣是垢樣中的主要金屬,即含鈣化合物的生成是導致結垢的主要原因。因吸收塔底漿液系統含有即主要結垢物質為CaSO3。

4.1補水水質

該裝置煙氣脫硫系統的補充水為未經去離子處理的新鮮水,對新鮮水隨機抽樣4次,並進行雜質分析,見表2。其中平均總硬度為126 mg/L,平均鈣質量濃度為96 mg/L,平均鎂質量濃度為30 mg/L,平均SiO2質量濃度為9.3 mg/L,還含有少量的鉀、鈉、鐵和鋅。可見,新鮮水的總硬度較高,且以鈣為主。

新鮮水帶來的Ca2+會與循環漿液中的反應產生CaSO3,極易達到過飽和並結晶在塔壁和部件表面,逐漸形成垢層,這是導致結垢的根本原因。

4.2 pH值

pH值對系統結垢有顯著影響。較低的pH值環境下不易出現結垢,而過高的pH值(pH值>9)會迅速導致結垢發生。

該裝置煙氣脫硫系統pH設計值為7,且嚴禁超過9。目前,因處理負荷偏大,pH值會間斷超過9,導致系統出現結垢現象,且設備內表面的垢樣呈分層狀態,見圖4,這是多次發生pH值過高現象所致。

降低pH值有利於抑制CaSO3沉澱產生,但是pH值也不能過低,否則不利於SO2的吸收,從而影響煙氣SO2含量達標排放。

4.3煙氣脫硫系統處理能力

根據實際運行情況來看,當脫前煙氣的SO2質量濃度不大於1 500 mg/m3時,淨化煙氣SO2質量濃度能控制在20 mg/m3以下,當脫前煙氣的SO2質量濃度大於2 000 mg/m3時,淨化煙氣SO2質量濃度上升至40 mg/m3及以上。為保證淨化煙氣SO2含量達標,系統不得不加大注鹼量,pH值控制值提高至8~9,但受到系統波動影響,pH值會間斷超過9,這促使結垢問題的發生和惡化。

此外,脫前煙氣的設計溫度為230 ℃,明顯高於設計值,最高時達到400 ℃左右,當高溫煙氣與吸收塔漿液接觸時,加劇漿液蒸發濃縮,增強結垢趨勢。

4.4高鹽水外排量

當高鹽水外排量偏小時,一方面會造成系統漿液中結垢物質的富集、濃縮,另一方面導致漿液流速過低,結垢性物質在管道內表面沉積並結垢,促使管線流通面積減小甚至堵塞,從而進一步抑制外排量的提高,形成惡性循環。目前,裝置外高鹽水管線已存在較明顯結垢問題,且因外排管線與系統總管相連,不便單獨切出清洗,高鹽水外排逐漸降低,並間斷地低於設計值(0.51 m3/h)。

5、結垢預防對策

5.1改善補水水質

為解決補水水質這一根本問題,現已增設除鹽水補水流程,將新鮮水補水改為除鹽水補水,因除鹽水幾乎不含結垢性物質,所以從源頭上大大降低了系統內的結垢性物質含量。

5.2控制pH值

進入系統的介質有焚燒爐煙氣、NaOH溶液、除鹽水,其中除鹽水、焚燒爐煙氣基本不含結垢性物質,但NaOH溶液中含有微量雜質離子,在脫硫系統內累積可能產生結垢問題。因此,要嚴格控制系統pH值在7左右,嚴禁超9。同時加強pH計的管理,每天進行比對並定期效驗,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5.3控制脫前煙氣SO2含量

嚴格控制脫前煙氣SO2含量,防止過高。

5.4提高系統置換率

適當增加高鹽水外排量,提高置換率。目前已增設一條高鹽水外排專線,高鹽水外排量得以增加,一方面防止了結垢性物質的濃縮,另一方面有助於提高管道中漿液的流速,防止出現死區。

5.5加強日常維護

加強對循環泵電流、壓力等重要參數的監控,當發現循環泵入口過濾器有堵塞問題時,及時清理,儘量維持循環泵流量達到最大值。

5.6確保檢修質量

煙氣脫硫系統檢修時,對系統管線、洗滌噴嘴等加強檢查,出現結垢問題要及時處理,提高檢修質量。

6、防垢效果

針對煙氣脫硫系統的結垢問題,通過新增除鹽水補水線和高鹽水外排專線,嚴格控制系統pH值、脫前煙氣SO2含量、系統置換率,並做好日常維護,使得系統結垢問題得到極大改善。不定期檢查一、二級循環泵入口過濾器,發現過濾網乾淨且基本無泥垢存在,同時,系統漿液水質清澈且無明顯固體雜質,淨化煙氣SO2含量得以很好控制,有效保證了裝置長周期平穩運行。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關於脫硫吸收塔內壁結垢的危害分析及措施
    :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裝置吸收塔內壁結垢,是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中的常見問題。吸收塔內壁結垢不但會造成吸收塔設備的損壞,危及脫硫裝置的安全運行,同時會給脫硫裝置的安全檢修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本文以脫硫運行經驗為基礎,分析了吸收塔內壁結垢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望對脫硫系統的設計、運行調整及異常分析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1.
  • 溼法脫硫吸收塔漿液氯根含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
    溼法脫硫吸收塔漿液氯根含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某熱電廠檢修結束投入正常生產後,吸收塔漿液氯根逐漸升高,快接近溼法脫硫系統規定值20000mg/L。根據電廠煙氣溼法脫硫裝置設計規範脫硫吸收塔人口煙氣參數具體如表3。
  • 【廢氣】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盤點
    本文介紹了國內外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的研究進展,分析了各種工藝的基本原理和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對脫硫脫硝一體化的實際應用具有指導意義。在再生器中加入還原氣體,就會產生高濃度的so2、h2s混合氣體,利用克勞斯法可以進行硫磺的回收。
  • 煙氣脫硫副產物的處理與處置
    一旦實施,將極大地推動脫硫副產物的處理。本文根據脫硫工藝的不同,結合脫硫副產物處理現狀,分析其處理與處置方法,為脫硫工藝選擇及副產物處理提供參考。由於氨氮是汙水排放的重要檢測指標之一,無法採用拋棄法處理脫硫副產廢液。( NH4)2SO3易分解為SO2造成二次汙染,故採用氧化回收硫酸銨鹽工藝。有兩種方案可選:( 1) 現有企業已有硫銨工段,可將脫硫液送至硫銨工段回收硫銨。( 2 ) 配套三效蒸發器系統,結晶、離心產出硫銨。
  • 對比分析6種不同煙氣脫硫工藝的副產物處理和處置方法
    一旦實施,將極大地推動脫硫副產物的處理。本文根據脫硫工藝的不同,結合脫硫副產物處理現狀,分析其處理與處置方法,為脫硫工藝選擇及副產物處理提供參考。由於氨氮是汙水排放的重要檢測指標之一,無法採用拋棄法處理脫硫副產廢液。( NH4)2SO3易分解為SO2造成二次汙染,故採用氧化回收硫酸銨鹽工藝。有兩種方案可選:(1) 現有企業已有硫銨工段,可將脫硫液送至硫銨工段回收硫銨。(2) 配套三效蒸發器系統,結晶、離心產出硫銨。
  • 鋼廠高爐煤氣鍋爐發電煙氣脫硫技術特點及設計方案
    本文針對某鋼廠40MW高溫超高壓中間再熱煤氣發電工程脫硫項目進行了系統分析和設計。鋼廠高爐煤氣鍋爐發電煙氣的特點是含硫低、粉塵濃度低,一般情況下脫硫入口SO2含量為70~120 mg/m3,粉塵含量為3~5 mg/m3,如果採用傳統的石灰-石膏法,勢必會在脫硫的同時,由於石灰漿液和石膏夾帶增加粉塵的排放濃度。
  • 1吉焦餘熱處理1噸脫硫廢水:一種運行穩定、成本低廉的零排放工藝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脫硫廢水主要來自火電廠最常見的煙氣脫硫方法石灰石—石膏法中石膏脫水和清洗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煙氣中氯化物、顆粒物、重金屬等汙染物會不斷地富集在漿液中,易引起設備管道腐蝕、脫硫效率降低、破壞脫硫系統物質平衡等問題,因此每隔一定時間就必須排出一定量脫硫廢水。
  • 【技術】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匯總
    圖1 SICS法催化氧化(有機催化法)脫硫脫硝工藝流程示意該工藝主要由以下系統組成:脫硫系統由脫硫塔及脫硫溶液製備系統組成。Na2CO3溶液通過定量給料裝置和溶液泵送到脫硫塔內霧化器中,形成霧化液滴,與SO2發生反應進行脫硫,脫硫效率可達90%。脫硫劑噴入裝置與系統進出口SO2濃度聯鎖,隨焦爐煙氣量及SO2濃度的變化自動調整脫硫劑噴入量。核心設備為煙氣除塵、脫硝及其熱解析一體化裝置,包括由下至上集成在一個塔體內的除塵淨化段、解析噴氨混合段和脫硝反應段。
  • 火力發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及案例對比
    將正滲透膜系統與汲取液回收系統相結合,可實現更低能耗濃縮淡鹽水。正滲透膜系統產水含鹽量大約5000 mg/L,與電滲析一樣在電廠中無法直接回用,一般將正滲透產水作為反滲透處理系統的進水,進行回收利用。FO投資和運行成本較高,需要配套汲取液蒸發系統、冷凝系統,能耗高,工藝流程長,存在氨洩漏可能性,運行維護複雜,沒有大規模及長期運行驗證。
  • 燒結煙氣氨法脫硫副產物氧化系統的優化研究
    系統改造後的運行結果表明,正四價硫的氧化率為94.3%~97.8%,氨法脫硫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經濟性得以提高。0 引言鋼鐵工業煙氣是除燃煤煙氣外的又一主要SO2排放源。煙氣脫硫是控制SO2排放的有效手段,其中氨法脫硫以氨( NH3·H2O) 為脫硫劑吸收煙氣中的SO2,在控制SO2汙染的同時可實現硫資源的回收,應用前景廣闊。柳鋼1#360 m2燒結機脫硫採用氨法脫硫技術,利用焦化廠副產物氨為脫硫劑吸收煙氣中的SO2,實現以廢治廢。
  • 燒結煙氣活性炭吸附脫硫脫硝技術應用現狀
    山西太鋼於2011 年在國內率先採用日本住友公司的活性炭移動床脫硫脫硝一體化工藝,從燒結煙氣中吸附SO2製備合格的硫酸,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利用。其中太鋼燒結煙氣活性炭吸附脫硫脫硝系統主要由三部分構成: 吸附系統、解吸再生系統、副產物回收利用系統。如圖1 所示。
  • 廢水蒸發濃縮工藝在脫硫廢水處理中的運用初探
    一、廢水蒸發濃縮工藝概述反滲透濃縮法、正滲透濃縮法、晶種法等是目前處理廢水的常用工藝,例如,反滲透濃縮法系統運行較為複雜,需要進行預先處理,包括對廢水濁度、結垢物質、COD等的處理。經過該工藝處理後的回收水質質量比晶種法處理後的回收水質質量低,而且不能實現廢水零排放,即不能全部回收。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案例解析
    現階段,脫硫廢水末端固化的主流技術有蒸發塘、蒸髮結晶、煙氣蒸發乾燥等。蒸發塘設備也具有佔地面積較大、基建費用較高、蒸發的水分無法充分回收利用、蒸發過程中汙染物易進入空氣造成汙染等缺點,從而限制了蒸發塘技術的廣泛應用。
  • 【技術匯】火電廠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在BMCR工況下,燃用設計煤種,空預器入口煙氣溫度≤380℃,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153.5℃,電除塵出口粉塵濃度≤50mg/m3,投入團聚除塵系統後,電除塵出口粉塵排放濃度控制在30mg/m3之內,滿足脫硫系統協同除塵達到粉塵超低排放標準的要求。該項目單臺機組煙道蒸發處理脫硫廢水的能力達到3t/h,整套系統兩臺機組合計處理脫硫廢水能力達到6t/h。
  • 前沿熱點|華北電力大學馬雙忱教授講解如何選擇合適的燃煤電廠脫硫...
    針對廢水零排放的要求,許多專家學者通過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以及實際電廠案例運行結果,提出了幾種脫硫廢水零排放的技術路線,但技術的優劣仍需實踐檢驗。為了更科學有效選擇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筆者對目前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技術進行匯總分析,根據實際案例詳細分析各處理技術的優缺點,為燃煤電廠對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選擇提供參考。
  • 脫硝在線煙氣監測CEMS取樣裝置連接方式改造
    燃煤供熱機組2×300MW,脫硫、脫硝同步建設。每臺鍋爐脫硝系統採用選擇性催化還原工藝(SCR), 在A、B 空預器入口、出口之間分別布置了1套美國熱電公司的稀釋法分析儀表監測系統。脫硫系統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煙氣脫硫技術, 一爐兩塔配置。
  • ...匯總】電廠各種溼法、幹法、半乾法脫硫技術工藝流程及優缺點匯總
    北極星大氣網訊:隨著我國環境壓力逐年增大,國家排放要求進一步收緊,電廠煙氣脫硫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煙氣脫硫技術種類達幾十種,按脫硫過程是否加水和脫硫產物的乾濕形態,煙氣脫硫分為:溼法、半乾法、幹法三大類脫硫工藝。
  • 脫硫吸收塔效果不好是什麼原因?入口煙道出現積垢怎麼處理?
    由於吸收塔漿液池底部布置有玻璃鋼材質的氧化風管和吸收塔攪拌器,脫落垢塊極有可能將漿液池底部的設備砸壞,威脅脫硫系統的安全運行。脫硫吸收塔煙囪出現積垢的原因利用脫硫系統停運檢修的機會,進入吸收塔,發現吸收塔入口每次結垢均由彎段內弧開始堆積生長,且垢質與脫硫系統的脫硫產物石膏的成分相同。
  • 輸煤皮帶機除塵器樂山加工廠家檢修改造原因分析
    吸收塔是煙氣脫硫系統的核心裝置。在嚴重的情況下,纖維網將斷裂並與基礎織物分離如圖所示氧化是濾袋損壞的另個主要因素。如果搖動菸灰缸仍然不能恢復吸力,鏟鬥中的灰塵將滿,應及時清除。停止工作期間,徹底清除附著在除塵袋錶面的灰塵。進、出口風道安置緊湊,氣流阻力小。
  • 火力發電廠煙氣餘熱利用與應用探討
    論文以火力發電廠煙氣餘熱利用技術為例,結合具體項目,簡要闡述了火力發電廠煙氣餘熱利用背景,分析了火力發電廠煙氣餘熱利用與應用技術方案,並對火力發電廠煙氣餘熱利用與應用效益進行了進一步探討。同時,經過回熱系統內凝結水回收熱量,可以排擠下一級低加汽輪機抽氣,促使抽氣迴轉至汽輪機繼續做功,為汽輪機做功功率的提升提供依據。與此同時,針對採暖供熱機組,可以將回收熱量用於供熱時期熱網水加熱,具有更加顯著的能量節約效果[1]。根據布置方案差異,A火力發電廠煙氣餘熱利用技術應用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