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越多人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賣閒置

2020-12-22 站長之家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越多人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賣閒置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據央視報導,如今隨著消費者的購物觀念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不斷發展,也促使一些平臺上出現了不少資深賣家。在閒置物品交易平臺上,他們買進賣出,一邊置換物品,一邊也交到了許多朋友。

據統計, 2018 年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達到了 7400 億元,增速接近30%。預計 2020 年市場規模可以達到 1 萬億元。在這樣的市場規模之下,如何能讓消費者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真正安心交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徐湫敏夫妻倆除了本職工作,在閒魚上還經營著一家中古首飾小店。徐湫敏說,起初自己去國外出差時,總會帶回一些這類首飾送給妻子,久而久之,家裡的囤貨越來越多,今年 4 月,他將一些妻子不用的首飾掛在了閒置物品交易平臺上,沒想到很快就有人付款買下。隨著前來詢問的買家越來越多,他們乾脆開起了一家小店,店內物品平均價格四五百元。

雖然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雙贏」交易模式受到不少消費者的歡迎,但這樣的交易背後也存在不少隱患,以次充好、售後得不到保障和平臺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仍然存在。如何加強監管,仍然是相關交易平臺需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焦點

  • 2020年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的「主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的主力軍 如今,隨著消費者的購物觀念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不斷發展,也促使一些平臺上出現了不少資深賣家。
  • 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行業形成閒魚、轉轉兩大寡頭...
    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行業形成閒魚、轉轉兩大寡頭競爭格局  Emma Chou • 2020-10-16 14
  •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大戶」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如今,隨著消費者的購物觀念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不斷發展,也促使一些平臺上出現了不少資深賣家。在閒置物品交易平臺上,他們買進賣出,一邊置換物品,一邊也交到了許多朋友。
  •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大戶」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如今,隨著消費者的購物觀念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上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的不斷發展,也促使一些平臺上出現了不少資深賣家。在閒置物品交易平臺上,他們買進賣出,一邊置換物品,一邊也交到了許多朋友。
  • 90後成二手商品交易大戶!2020年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報導,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從傳統的二手家具、電器、衣物以及首飾、古玩、老物件,到新潮的遊戲帳號和裝備、電子產品、手辦等等,交易平臺上閒置物品的種類不斷增加。喜愛淘貨的人群,年輕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
  • 二手電商:萬億閒置經濟中的黃金地
    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8萬億,商務部預計2020年將達到48萬億,巨大的社會消費品增量為二手交易市場創造了巨大的潛力空間。消費者手中大量的閒置物品需要專業高效的流通市場盤活起來,循環經濟將迎來高速發展。
  • 二手交易市場催生閒置經濟,二手交易APP有何功能版塊?
    隨著消費升級步伐的增快,人們對消費種類和消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也由此誕生了一個龐大的商品閒置市場。為了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不少人會將有剩餘價值的閒置物品出售來增加收入,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也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
  • 氪友問答第8期:二手交易平臺如何快速賣閒置?
    轉轉由騰訊與58集團共同投資,現已成為全國領先的二手交易平臺,交易品類覆蓋手機、3C數碼、服裝鞋帽、母嬰用品、家具家電等30餘個品類,致力於為用戶提供一個可靠、便捷的二手交易平臺。駐場問答時間:7.9-7.13 大四畢業、搬家、換城市、清理房間、雙十一剁手囤多了、缺錢花了、想過簡單的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潛伏著二手交易發生的場景。 閒置舊物換成錢,人人都可以成為賣家,是二手交易的樂趣。
  • 「閒置經濟」「二手買賣」市場廣闊 閒置的浪費變消費 市場規模達...
    「95後」小林將一隻裱好的iPhone5掛上閒魚,定價120元。將舊手機零部件拆下,裝裱好後再出售,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風尚。  舊手機何去何從,是一個問題。有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中國總共生產了94億部手機。有的過時了,但很多沒有,更多藏在抽屜裡。  放眼鄰國日本,閒置手機也有新故事。
  • 買的賣的都會擔心被騙 二手閒置品網上交易亂象多
    「販子」霸佔網上二手交易耿先生喜歡在閒魚上買賣一些閒置的二手電子產品,他近期賣了一個二手手機和一個二手kindle,「一開始感覺挺好的,環保、省錢、實用,都是個人之間閒置物品交易。後來遇到越來越多的販子,怎麼看出來的?太簡單了。
  • 不僅只有二手, 閒置物品交易平臺玩法多多
    近年來,隨著物質充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手中出現了大量閒置物品,買賣二手物品成為了新的消費形式。據《2016分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閒置市場規模保守預計已達 4000 億,正在成為分享經濟的下一個爆發點。
  • 網上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受追捧 提醒:切勿私下交易
    網上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受追捧;提醒:切勿私下交易買回的衣服尺碼不合適、護膚品囤多了、抽中的獎品用不上……對於買買買一族來說,這些問題常常讓人頭疼。如今,網上二手物品買賣漸漸火了起來,上述問題通過一些平臺或許就能解決。
  • 閒置書籍換新書、可買也可賣…… 二手書交易平臺,你用過嗎?
    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逐漸接受循環經濟、物盡其用等綠色消費理念,成為消費二手商品的常客,由此一些以舊書交易為主題的平臺也開始湧現。上二手書交易平臺,用閒置書籍換新書,成了都市人的新生活方式之一。近日,晶報記者走近深圳愛書人,挖掘出深圳人與二手書交易平臺的那些故事——書,成了搬家時的累贅「扔了20多本,家裡至少還有300多本書,搬家公司的師傅差點哭了。」回想起上次搬家時發生的趣事,市民林琳啼笑皆非。在搬家前,林琳將物品統一放進紙箱裡打包好,再讓師傅搬到車上。當時,師傅並不知道紙箱中裝的都是書。
  • 二手交易漸熱:衝動購物變雞肋 閒置物品可流轉
    中新社記者 張勇 攝控制不住」買買買「的消費者,經常會買來一些並不是真正需要的商品,閒置在家裡太浪費,又超過了退貨期限,該怎麼辦?送人?還是乾脆扔掉?NO,現在很多消費者選擇在閒置交易平臺直接變現。說起閒置交易、二手交易,其實並不新鮮,自有網站時就有網絡達人發帖賣家裡的「雞肋」。近幾年隨著APP的迅速發展,各種閒置交易平臺不斷湧現。
  • 過節閒置物品帶熱二手市場 別因貪圖便宜盲目交易
    中國江蘇網2月23日訊 春節前後,無論是親朋往來送的禮品,家庭清掃翻出的舊物,抑或開年會時中的獎,家家戶戶都堆了些閒置物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這些東西轉賣變現,進而催熱了二手交易平臺生意。「從過年前一個月到現在,我賣了6件衣服、1個包,買了1臺二手單眼相機,現在掛在網上賣的還有3件衣服和兩瓶香水。」家住丹徒區的90後女孩顧小姐告訴記者,她經營著一家小型服裝店,去年年初開始在二手網站上轉賣一些清倉衣服,「沒想到一入二手市場深似海,不僅賣了一些,還買了不少。」
  • Fribi:將二手閒置市場搬到app上
    面對閒置,我們常常不懂如何處理,扔了覺得浪費,不扔又嫌棄不用。儘管我們也深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道理,但苦於生活中難以組織一次個人的二手市場交易,即使想把閒置送人也找不到送的對象。現在,Fribi這個擁有iPhone和Android客戶端的移動app正是你處理、交易二手閒置的移動市場平臺。
  • 「獨家」二手物品置換、出售、拍賣,一站式閒置物品處理平臺閒轉獲...
    在傳統觀念中,二手物品往往給人「低一等」的感覺。但近幾年,隨著「物盡其用」、「循環利用」等綠色消費理念漸漸流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成為二手商品的常客,選擇購買二手商品甚至成為年輕人「時髦」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就是其中主要的群體之一,他們大部分收入不是很高,但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且具有前衛的消費觀,使得年輕人對二手交易十分青睞。
  • 「雙十二」南京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增長成為新現象
    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雙12當天,全國包裹籤收量增長達20%,其中南京市包裹籤收量更是位列全國第九。同時,記者還發現,今年雙12期間,南京市二手閒置物品交易的增長成為這場購物狂歡中的新現象。一天多送20%的包裹,物流配送再創新速度菜鳥數據顯示,截至12月12日24時,全國已有342城收到了淘寶雙12包裹。
  • 閒魚等二手交易平臺變味違初衷:想收閒置卻屢遇商家
    曾經為個人賣家提供銷售閒置物品渠道的二手閒置平臺,如今正成為職業賣家收割流量的第二戰場。對此,一些消費者認為閒魚「變味」,也有人認為「便宜就行」,不抗拒職業賣家加入。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既然定位為二手平臺,就應儘量通過規則引導和鼓勵真實的個人賣家交流、銷售:「大量職業賣家的湧入顯然違背了共享經濟的初衷,更要警惕不法賣家打著二手閒置名義規避售後。」
  • 領跑二手3C市場,轉轉不讓閒置價值浪費的解法是什麼?
    日本作家三浦展的《第四消費時代》所展示的低欲望的社會觀開始被一些人推崇。 尤其是今年在疫情和經濟增速、收入放緩的背景下,及時處理冗餘物品,理性消費的觀念正在回歸。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二手閒置市場的繁榮,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市場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典型的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共存,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消費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