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讀過本科大學的同學都明白,在學校期間上課其實相對中學時期是非常鬆散的,有的同學甚至會遇到一天都沒有課上的情況,活著一天只有一到兩節課,既然學習時間如此鬆散,為什麼不能把四年學習時間壓縮一下變成三年呢?
首先,其實大家還是對大學整體課程存在一定的誤解,大家都覺得每一個專業上課時間都比較鬆散,可真實情況是,那些學醫以及法學專業的學生,每天都要記很多的專業知識,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四年時間都只能學到一些皮毛,更不用說3年了,況且這樣的專業其實還有很多,因此大學把最低的時間門檻設置在了四年。否則總不能讓一些學習比較輕鬆的學生早一年畢業吧?這對同一時期的大學生會造成不公平的情況。
其次,大學並不是只需要考慮學生就可以了,也要考慮大學老師的處境,因為每個專業老師基本都是有數量限制的,不同專業對應不同的教師,排課也要想辦法將這些老師的時間劃分開,當然也會考慮到學校教室的使用,如果每個班都給同學們安排滿滿的學習時間,不僅教室放不下,老師也沒辦法分身,所以只能通過調課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就導致大學的學習時間會略長一些。
最後,大學期間即便學生把理論知識全部掌握,但如果不能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還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因此很多大學會在大四下班學期要求同學們進行課外實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習。這樣才能完善學生的學習,讓大家更容易適應社會,所以3年時間肯定是無法滿足要求的。
這就是為什麼本科大學學習時間都要設置在4年的原因,對此,大家覺得還有哪些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