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課程安排不是很多,為什麼卻要上四年?其中有何深意?

2020-12-13 教育新視線

大學課程安排不是很多,為什麼卻要上四年?其中有何深意?

大學裡的課程安排分布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大一課程緊湊,大二量會減輕很多,大三上課基本是休息和上課時間持平,大四基本就很少上課了,大學有這麼多的空閒時間,為什麼不把課程集中起來上,用三年去結束學業呢?為何偏偏要四年呢?背後又有何深意呢?

首先,大學的課程有難有易,可能大部分學生上得比較輕鬆,但是,也有十分難的課程,就像法學、力學和醫學這些課程的學習都是比較難的,這時候即便是在緊湊,也很難在三年內完成學業,四年可以說是一個門檻,而且醫學專業因為課程難學,上大學需要五年的時間,為了綜合各大課程的學習,上大學時間定在四年是比較合適的。

其次,教大學生的老師是比較難找的,不僅僅需要學歷更需要的是過硬的實力和能力,如果,課程安排得很緊湊,這時候基本每個大學都會面臨缺老師的情況,畢竟學校的老師是有限的,學生卻是不少,而且教室也不夠所有的學生全部上課,這時候就需要去錯開這個時間,這個時間段給這個班級上,下個時間段給另一個班級上,這樣就能很好的去規避以上的這些問題,老師也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最後,大學期間的學習不單單只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而是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學習到一門技能,以此來作為畢業後進入社會的敲門磚,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去完成實踐,多去生活中積累經驗,利用空閒時間去接觸一些人情世故,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畢業後的發展,不然,要和高中一樣的學習,學生很難適應當今的社會。

大學規定上四年這個時間都是用實際經驗總結出來的,對於學生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大家覺得大學該上幾年呢?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大學四年都要有通識課
  • 美國的大學在課程安排上是什麼樣的?
    中美大學的區別其實有很多,所以想去美國留學的同學需要首先了解一下美國大學是怎麼回事,今天談博士就以美國的本科階段為例,跟大家說說如何選課和完成學業。中國的本科一般是四年,入學確認專業後基本上就和同班同學一起學習四年,每學期的課程一般都是學校教務處按照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統一安排的。只要順利完成所有的課業和通過相應的考試(例如:大學英語四六級),就可以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兩本證。
  • 大學課程安排明明很鬆散,為什麼不設置3年課程而是4年呢?
    相信讀過本科大學的同學都明白,在學校期間上課其實相對中學時期是非常鬆散的,有的同學甚至會遇到一天都沒有課上的情況,活著一天只有一到兩節課,既然學習時間如此鬆散,為什麼不能把四年學習時間壓縮一下變成三年呢?
  • 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
    不知道有多少同學是會在讀完之後,還會去結合自己的情況去進行一些思考的。 因此,我想結合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再談談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
  • 大學不是你安逸的居所,你應該有一份大學四年計劃書
    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的確是美好的:你擁有了相對自由的時間、你有了相對獨立的空間、你有了安排自己人生的選擇……但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並不是非常輕鬆的(除非你得過且過,不考慮畢業後的就業壓力):大學生需要考級考證書、需要獨立處理人際關係、需要面對就業壓力……大學是我們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時期,大學是一個小型社會,四年的時間不短不長,如果在這四年裡蹉跎歲月、安逸享受,
  • 大學四年課程「前緊後松」 學生成麻將室常客
    開學後,由於學校沒有安排課程,小楊過起了白天打球,晚上就和幾個朋友到麻將室裡「切磋」的生活。  「我高中就學會了打麻將,但是在大學裡打得最多。第一因為無聊的時間最多,第二是沒有人管。」小楊說,大學裡的課餘生活看似豐富,但總離不開打球、郊遊、K歌,漸漸地將興趣轉移到了麻將上。
  • 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都是大學四年,畢業差別有多大
    普通本科畢業生很難找到好工作,重點本科相對較好,於是很多普通本科畢業生選擇採用考研或考公務員。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同樣大學四年,畢業差別有多大?第一:文化素養我講的是大概率事件,我不否認再牛的大學,也有很差的學生,再渣的大學也有很牛的學生。
  • 大四的學生,學校並沒有給他們安排課程,為什麼還要交費?
    不管是專科生還是本科生,大學最後一年都不再安排校內課程了,基本上都是外出實習,但即使學生不在校學習,這最後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學校依舊是照收不誤,一點也沒有減少。很多人可能就會好奇,為什麼畢業生已經不佔用學校資源了,也不安排老師給他們上課了,依舊要收取這麼多的學費呢?
  • 關帝廟門前的對聯:四個日觀天下,四個月照乾坤,這其中有何深意
    關帝廟門前的對聯:四個日觀天下,四個月照乾坤,這其中有何深意文/講史中郎將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關老爺,就是我們所說的關公,他是山西運城人,現在在運城就有一座關帝廟,但是這個關帝廟的修建還是有一個小故事這裡面的
  • 高考中,為何很多學生400多分上了211大學?這其中有何貓膩
    在高考中,為何很多學生400多分上了211大學?這其中有何「貓膩」對於211大學,相信大部分人都很了解,這是國內好大學的代表,好大學自然伴隨著高分數,作為211大學,基本錄取分最少都在500多分以上,這已經算是一些末流211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了,可是為什麼很多學生400多分能上211大學呢?難道真的如大家所說,這其中有一定貓膩?
  • 你覺得大學四年課程最多的是大幾?是怎麼挺過來的?
    網友一:   一般來說,工科類的學生和醫學的學生課程,相對於文史類的學生要更多,學習任務也更加的繁重。但是相同點是大一學的都是基礎課程,而且由於新生入學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新的大學生活,所以大部分學校大一的課程會相對的輕鬆。
  • 大學為何不能像高中把課表排滿,兩年學完四年的課程,然後工作呢
    大學為何不能像高中把課表排滿,兩年學完四年的課程,然後工作呢?其實上大學的小夥伴們會發現,每天除了上課還有很大一部分的空閒時間。基本上大學的課程一天最多有三節課。像小編學的醫學類的專業算是大學中各專業課表中比較滿的一個專業。即使是這樣,每天幾乎還能空出一節課,甚至有一天能空出三節課的時間。所以說,其實在大學的上課的時間是非常少的。
  • 為什麼要讀ESL學分課程?
    為什麼很多中國的學生有了不錯的雅思或託福成績,去了加拿大高中(這裡我們拿加拿大學校來舉例)仍逃不過ESL的學習呢? 很多家長和學生誤以為憑藉雅思成績,到加拿大留學就可以跳過ESL英語課程,直接和本地學生一起上英語課。但事實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 我們都被騙了,加拿大的大學學制根本就不是四年!?
    可能真相併沒有那麼簡單,一位康考迪亞大學的在校生就說出了一個不朽的謊言:我是一名康考迪亞的學生,剛剛開始我在大學的第四年——我以為即將結束的一年,但是我還是有一個巨大的秘密想和大家分享。大學被我們認為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我們可以交到一生的朋友,學歷很會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發現我們的興趣所在……這些都是我們知道的,但是還有一些事情,從來沒人告訴過我們。
  • 為什麼常說,男戴觀音女戴佛,有何深意?如今多數人不知
    大家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通常會選擇通過一些飾品來起到裝點自己的作用,比如說戒指,項鍊等等,帶上這些飾品之後,可以使人看上去更加精緻,更加美觀。而除此之外,有很多有信仰的人,也喜歡將一些佛像的掛件掛在身上,以便起到保佑平安的作用。
  • 大學課程不多,為什麼需要學4年,學長:你把大學想簡單了
    從學業繁忙的高中進入了大學階段,相信新大一新生感觸最多的就是大學的課節數真少啊。高中時期課節數安排得滿滿當當,一些老師還會佔用晚自習的時間來講課。大學完全不一樣了,一天可能就兩三節課,很少有大學會設置晚自習,課程的學習輕鬆不少。
  • 學習篇 | 高中與大學的學習有何不同?
    並星標每天早上6點30獲取一手教育熱點高中與大學的學習有何不同Q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在學習方面有很多差異,如何儘快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周彥:高中的學習以基礎性內容為主,三年開設的課程基本相同,也就十幾門,學習的重點則是高考規定的相應科目。而大學四年要學習的課程大多不同,一般有四十多門,甚至一個學期就可能學八九門課程。一二年級是公共基礎課,雖然與高中的課程有部分相似,但難度大大增加,老師講課速度很快,有的課程只持續一兩個月就結課。
  • 大學入學後,你對未來的大學四年生活有哪些規劃?
    說到這,相信一定有很多大一新生會因此感到十分興奮、激動,一是因為告別了高中階段勞累的學習生活,二是因為對大學校園——這個新環境充滿了無限的未知感和好奇感。甚至還有一些大一新生在此基礎上產生出了這樣的一種想法——抱著「玩一玩」的想法過完大學四年。而這樣想對嗎?
  • 請告訴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
    很多孩子問父母為什麼天天讓我學習,讓我考大學呢?很多父母不知怎麼回答,只是泛泛的告訴孩子上大學能學很多東西。原本就被現在的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孩子,聽到這樣的回答能有考大學的動力嗎?建議父母這樣告訴孩子,為什麼必須要上大學!一、同學你的大學同學及朋友,將是你人生當中的寶貴財富。
  • 為什麼大學課程課程不多,還需要4年學制?學姐表示:3點原因
    進入到大學之後,大多數學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課程明顯變少了;原本一天滿滿的課程,現在一天只需要上2、3節課就可以了;到了後期的時候,一天基本上只有一兩節課;對於很多學生而言,這是非常幸福的。那麼很多學生就比較疑惑了,這些課程按道理來講,基本上很快就能結束,為什麼大學都是四年學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