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不了100分是因為馬虎?快來看看什麼才是馬虎!

2020-12-17 想媽育兒

人們都喜歡用「馬虎」來形容某人辦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這個俗語的背後,原來有一個血淚斑斑的故事。

馬虎

宋代時京城有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麼。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大兒子見了問他畫的是什麼,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人賠錢。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餵了虎。草堂焚毀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故事摘自《百度百科》

聽了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原來我們常常掛在嘴上的「馬虎」,原來是這麼悲慘的一個故事啊!再來看看這兩個常常被孩子和我們自己念叨的馬虎二字是怎麼立足於我們的生活中的。

自從兒子上小學以後,正式有了考試一說,平時明明覺得兒子會做的練習題,可是一考試總要錯幾道,拿錯題指給他看的時候,他又能準確地說出正確答案,可是下次考試,他還是沒能拿到100分,讓我這個老母親對100分是望眼欲穿啊!最近反思了一下兒子的學習情況,想和身為家長的大家說一說孩子「馬虎」的問題。

問題:孩子的馬虎是怎麼回事?家長該如何對待孩子的馬虎呢?

現狀:孩子在考試或者練習中出錯,就會用「我不小心」、「我沒看仔細」等等藉口來當擋箭牌,試圖用來挽回自己做錯的不安與窘迫。每每聽到孩子這樣說,身為家長的我也會認同孩子的說法——「孩子不是不會,就是馬虎」。這樣孩子與我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個貌似合理的解釋,畢竟承認馬虎總比承認不會要好受一點。

陪讀家長面對孩子的馬虎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恐嚇型

常用語1:你再做錯,再馬虎就會考零蛋!就是全班最差生!

常用語2:你再不仔細、再馬虎我就罰你再做100道!

第二種,嘮叨型

常用語:你能不能細心一點,能不能認真讀題,多檢查幾遍啊!

這兩種類型在實際中往往對孩子的學習效果都收益甚微,馬虎的地方依舊馬虎,出錯的地方依舊出錯。

其實,我們家長最應該弄清楚的是孩子為什麼會馬虎?針對孩子所謂的馬虎情形,具體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審不清題

例題,小明從第11頁書看到第15頁,請問小明看了幾頁書?正確答案:15-11+1=5頁孩子給出的答案:15頁我讓孩子多讀幾遍題,而且讓他大聲地、慢慢地、一字一句地讀,他恍然大悟地說:哦,我懂了,答案應該是5!其實,這種現象應該是孩子不理解題意,審不清題目真實的意思,所以當他多讀幾次的時候,就會明白題目的真正意圖,自然而然也就能做出正確答案了。

2、計算能力不過關

例題:8-6=?孩子答案:8-6=3通常都以為這是馬虎,可這應該是孩子的計算能力不過關,計算不熟練造成的。數學計算能力都必須通過勤加練習才能達到提升的目的。對於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求練習2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相信這也是多位教研人員多年悉心研究的結果,讓孩子循序漸進地練習,不要盲目貪快,等到孩子的運算速度與準確率穩定了,再繼續接著練習10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相信孩子的數學基本功會打得非常紮實的。只要基本功紮實,後期的數學學習應該會更上一層樓的。

3、錯誤習慣的延續

家長有沒有發現,相同類型的錯誤孩子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呢?明明上次糾錯的時候孩子已經清楚明白了,可是為什麼遇到同一類型的題目的時候,孩子又犯糊塗了呢?同一個地方怎麼就又摔倒了呢?這就要求孩子們要養成「歸納總結、有錯必改」的習慣。對於容易犯錯的地方一定要多總結歸納,多加練習才能起到效果,讓易錯類題型在孩子的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只要碰到就會警醒自己,該怎麼樣去正確地解決問題,怎麼樣不再犯之前犯過的錯誤。讓孩子學會檢查並掌握檢查的方法,而不單單是把做過的題按原有的思路與計算方法再重新算一次,學會用現有的解題答案來逆算題目的方式來檢驗所做答案的正確與否。

我們可以把「馬虎」的故事來歷講給孩子聽,讓孩子知道「馬虎」的嚴重後果,看看他們還願意再當這個「馬虎先生」嗎?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學,全家崩潰!做題愛馬虎,這幾個方法讓家長不吼不咆哮
    1別讓「馬虎」成為孩子的擋箭牌一位媽媽說她兒子,考數學做一個連加題:3+4等於幾,再加6等於幾,再加8等於幾......結果孩子從第2個就開始錯了,一連扣了6分。這樣的情況,如果對孩子說「這些題你都會,就是一到考試又馬虎了」,孩子就會找不到自己身上深層的問題。「馬虎」這個詞會掩蓋孩子因為學得不紮實,或者知識概念不清楚而造成的失誤。
  • 孩子馬虎罰抄100遍?孩子有不同的認知風格,該這樣引導
    作業,考試出錯很正常,但因為馬虎被扣分最可惜,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馬虎和粗心感到無從下手,因為這類錯誤存在「偶然性」,一些家長秉承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理念。在孩子出錯的時候要求反覆記憶,多寫錯題,但其實馬虎不是錯,改善這種情況並不是靠死板的反覆記憶就能改善的,錯誤的「偶然性」註定了不從根源上改變,未來馬虎的情況還會出現。馬虎算不算錯?
  • 孩子馬虎罰抄100遍?孩子有不同的認知風格,該這樣引導
    作業,考試出錯很正常,但因為馬虎被扣分最可惜,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馬虎和粗心感到無從下手,因為這類錯誤存在「偶然性」,一些家長秉承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理念。在孩子出錯的時候要求反覆記憶,多寫錯題,但其實馬虎不是錯,改善這種情況並不是靠死板的反覆記憶就能改善的,錯誤的「偶然性」註定了不從根源上改變,未來馬虎的情況還會出現。
  • 孩子做事情總是馬虎怎麼辦?做到這三點,不再馬虎少犯錯
    其實,你不用害怕馬虎這個缺點,很多孩子都存在這個煩惱,馬虎就好像一個小精靈一樣,就喜歡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跳出來幹擾你,影響你。要想打敗小馬虎就繼續跟著柔媽一起往下讀。一次數學考試竟然考了86分,試捲髮下來之後,小明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有好幾道計算題竟然抄錯數了。小明回到家免不了要被媽媽批評,媽媽看了成績臉一沉,說:「就這成績你丟不丟人?把錯的題目重新做十遍,看你長不長記性。」
  • 做事馬虎害處大,告別「小馬虎 」,體驗做事認真,不敷衍的快樂
    這個小朋友呀,什麼都好,就是有一個缺點,是什麼呢?還是讓我們先來聽聽他的故事吧。二、捉馬虎行動對照自己說說自己平時有沒有馬虎現象。自己想一想、同桌說一說、全班交流。1、 因為馬虎,考試我又丟了不該丟的分。
  • 殲滅馬虎粗心的習慣!
    有些孩子性格急躁,家長也有推波助瀾的原因,主要是家長對孩子包辦過多,所以教育孩子應從生活開始,從小做事情就要有計劃性,條理性,孩子的衣物,讓孩子自己分類收拾等,學習上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和作息時間表,自己做到心中有數。我見過有的家長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讓孩子做,而且不斷抱怨孩子除了學習什麼也不會做。您看看,這就是矛盾。方法4:情緒性馬虎——探源和等待。
  • 一年級數學第一次月考,86分,老師:太馬虎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次月考,主要考察小學生對於前面所學的「認識圖形」、「20以內退位減法」這兩個單元,可以說非常簡單,沒有什麼難點。而在第一次月考當中,不出意外,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學,都考了90分以上。但是呢,班級裡有好幾位同學,犯了最典型的毛病,那就是慌張馬虎。一年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如果踏實認真,滿分居多。但是,如果沒養成仔細聽老師讀題的好習慣,或者答題太快,就會造成不應該的丟分現象。
  • 孩子馬虎做題不認真怎麼辦?
    很多家長經常抱怨說:我家孩子厭學,不愛寫作業,寫作業磨蹭,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給買的學習資料也不看,就喜歡玩手機打遊戲,怎麼說都不管用。那就看看酷叮貓少兒編程課程是怎麼解決孩子這些問題的吧!馬虎,或者專注力差是大部分孩子的通病,很多家長是軟硬兼施,但是發現效果並不是很好,其實說明方式方法用錯了,這樣不僅規避不了孩子的問題,還容易造成孩子有逆反心理。那麼到底該如何規避孩子愛馬虎的毛病呢?
  • 害了家長與孩子的一句話:你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馬虎
    第一句「你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馬虎!」第二句「你們家孩子腦子不算聰明,但是挺踏實的!」很多人聽了,覺得第二句太心痛了,相當於給孩子判了死刑,意味著孩子再怎麼努力,也終將平庸。其實不然,第一句才更可怕!01諮詢室裡,俊豪和媽媽各自坐在沙發上,媽媽忍不住先開口,「您看看他,現在上高二了,還不知道好好學。
  • 孩子學習只是「馬虎」?細心檢查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首先,馬虎是正常的。馬虎絕不是什麼特別大的事,我們成年人也會有馬虎的情況,更不要提還在發展階段的孩子。家長們不要總是因為馬虎的問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如果孩子緊張,可能會因為思維僵化而出現更多的失誤。家長要降低預期,挖掘孩子馬虎背後反映的問題,然後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
  • 如何讓孩子不再「馬虎」!
    我接觸到很多家長,他們往往談到孩子學習,總有一句口頭禪「馬虎,沒考好,幾個會做的題也錯了」。聽的多了,我也想說說,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馬虎」的毛病。先說不是馬虎,一個是知識掌握的不牢靠,比如數學上的四則運算,先算乘除,後算加減,先去大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後去小括號。孩子像背書似的背下來,還要多做多練。即使這樣,在一個短周期裡,孩子還是會偶爾出錯,這不是馬虎,而是不熟練,沒有將知識轉化為下意識的行為。就像一個剛拿駕照的人還不能熟練駕駛車輛一樣。
  • 考試經常丟不該丟的分:警惕"貼標籤效應","馬虎"應這樣糾正
    我聽過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做事太馬虎、不認真,所以考試經常把不該丟的分給丟了。但問題是,抱怨歸抱怨,真的從行動上重視起孩子「馬虎」這個問題的家長卻只有少數。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孩子「馬虎」似乎是一種常態,一種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每次念叨幾句也就過去了,下次再犯依然如此。
  • 【關鴻羽】怎樣幫孩子改掉馬虎的毛病
    問:孩子做題總是很馬虎,怎麼說也改不了,我該怎麼做呢?  答:馬虎的問題現在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就因為這個一考試就扣分,其實都會就是因為他馬虎,這個問題我們家長的辦法往往是刺兒他,你怎麼這麼馬虎,我跟你說多少遍你還記不住。
  • 初中生:改掉馬虎的有效方法!老師:中考至少提高20分
    大家好,歡迎您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來查看更多原創教育文章,同時歡迎您點讚+收藏+分享。初中生沒考好,和家長說題都會做,只是考試的時候馬虎了。這樣的話家長都覺得耳熟,可能也沒有在意,認為馬虎不是什麼大事,下次注意就好。
  • 一句「我馬虎了」害了多少家長和孩子?
    不分科目,文理兼顧,相當公平。他一直挺會自省:我馬虎了。這話是從家裡幫我們辛苦帶孩子的老人那學的。每次當著他們面我跟我兒子一起修改考試錯誤時,總有慈祥的聲音響起:「又馬虎了吧,呵呵呵呵。」其實我對滿分這個事情看得比較透,畢竟當年我也不是什麼優秀的學生,我特別相信基因。
  • 9+3=13,孩子不是不會,只是馬虎!這個老師分析一針見血
    孩子上學之後,家長會發現一個現象:考試結束後,有一些非常簡單的題,孩子還是做錯了。這些錯題孩子之前明明做過,結果還是錯了,我們常常把原因歸結於馬虎、不仔細。3、準確率不高很多孩子不重視作業,認為只要自己會了,作業錯了也沒關係,考試能做對就行。正是由於平時的對準確率的低要求,才導致考試時粗心的問題頻繁發生。
  • 孩子明明題目會做卻總是答錯,不是因為馬虎,家長再訓也沒用
    太生氣的時候,她還會打女兒手心,嘴裡訓斥「讓你再馬虎!」聽得我們都心疼。說實話,當時對她印象深刻,完全是看到了她對女兒的一片苦心。但等自己有了孩子,孩子又處在快上小學年齡時,我對她的理解,變成了對她女兒的抱冤。因為自己了解了幼小銜接要點才發現,孩子題目會做卻總是答錯,還真不是因為馬虎,而是相關能力沒達到。遇到類似情況,家長再訓斥也沒用。想想她女兒,該受了多少委屈啊!
  • 小學生如何改掉馬虎、不專心的壞習慣?辦法都在這裡了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不會學習。倘若一直在學,成績卻提不上去,很有可能是因為後天的學習習慣不好。今天這篇文章就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壞習慣給出解決辦法,推薦老師讓家長看一看。是啊,我們的孩子聰明伶俐,就是馬虎了點,大意了點啊!不是什麼大事兒!可這句話其實是毒藥,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滿足了多少家長。
  • 讓你的孩子告別「小馬虎」
    孩子平時做題做錯了,有的家長只關心分數,而不去探究內在緣由。如果家長簡單地把過錯歸結於粗心或者覺得孩子無藥可救,就會掩蓋真正的原因,也讓孩子失去學習的信心。許多家長忽視實質的問題,無法採取相應的彌補措施。「粗心」的背後掩藏著什麼問題呢?這些問題有沒有解決辦法呢?今天的這篇文章,建議每位家長看看。  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是為啥自己家的孩子每次考試都粗心?
  • 小學孩子做題粗心馬虎怎麼辦?了解馬虎的3種類型,打下好基礎
    開學後,小侄子迎來了一年級第一次考試,考試成績讓人很意外:他排斥的語文考了滿分,而喜歡的數學只考了92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拼音寫得比較慢,所以做語文試卷時,特別謹慎,生怕寫錯了要修改;而數學題只需要寫數字,三下兩下就寫完了,也沒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