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義,原社旗一高物理高級教師,一代名師,現居鄭州。
作者 | 劉永科
王書義
提起王書義老師,就想起「上善若水」這四個字來。
他的聰明才智像水一樣毫不張揚而又無處不在。
我1962年秋升入南陽縣一初中(今社旗一高的前身)。我們這一屆是幸運的,學校剛「砍去」高中部由「完全中學」變為初級中學,教我們這一屆的老師多是既年輕又才華橫溢的原來教高中的老師。
即使過了40多年,說起當時諸位老師的教學個性,也還印象清晰:閆瑞蓮老師的恭謹,谷健翎老師的灑脫,李慶濤老師的幽默,胡毅民、張自強老師的詼諧……唯獨對我們最喜愛、也最尊敬的王書義老師,卻難以找到一個恰當的詞來形容。
但至今仍清晰地記得他給我們上的第一節物理課。他沒有講什麼內容,僅僅做了三個物理演示,其中一個是太陽光通過三稜鏡分析為七彩光的演示。僅此一節課,物理就像那七彩虹般迷住了我們。每當物理課前我們總有些按捺不住的喜悅。力學、光學、聲學……這些抽象而又複雜的知識,王老師總能使其深入淺出,化難為易。
1963年春期學校舉辦春期師生運動會,令我們吃驚的是一向靦腆得如同「大姐姐」的書義老師幾乎參加了籃球、排球、跳高、跳遠、賽跑等所有教師組的開賽項目,在我們心目中留下了他矯健的身影。
1963年秋期,學校組織元旦文娛晚會,各班都要獻節目,班主任為我們請來書義老師作導演,那次我們班出的兩個節目(一個是合唱《保衛黃河》,另一個是活報劇《八大員之歌》)全都獲了獎。書義老師教我們四個班物理課,可自習課上有學生向他求教數學、化學等問題,他從未拒絕、推諉,總是給他們以耐心而恰當的指導。當時幼稚單純的我們把他當作無所不能的天才,用今天時髦的話來說,他是學生心中的偶像。
其實這印象並非出於兒童的幼稚和無知,直到1994年我調到一高任語文課後,閒談中還頗為他對當時中國文學發展動向的關注和內行而驚訝,如對於餘秋雨的「文化散文」,對於中篇小說的崛起,他都有些令教了十一年高中語文的我汗顏的見解。
2008年元月他從鄭州將自己寫的11篇論文電傳給我,又著實令我吃了一驚:他不僅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當今物理學發展的趨勢,總結物理教學的規律,還能從數學邏輯的層面系統地剖析問題,尤其是其中有兩篇專談語文教學的,一篇是《賞和析是兩個層次、兩種思維》,一篇是《講詩當宜憤與悱》,他還謙虛地為第一篇加上了副標題——「外行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其見解之真切,思維之嚴密,又讓我這個「內行」大跌眼鏡。
他對學生的關愛像水一樣無時不在,無人不及。
1984年秋期,我在遠走異鄉十年之後重返故鄉務農。王老師得知我回到社旗,就向當時的一高中張玉富校長推薦我,一高正缺地理教師,但我不敢應聘,怕教不好。
不久,縣五高中欲聘我擔語文課,我又不敢答應,我只學過高中一年級課程(高二、高三時「停課鬧革命」。)怎敢濫竽充數?王老師得知後,極力鼓勵我,說我只要努力,一定能教好高中語文課。為了讓我找回自信,他說他那時仍記得我上初中時寫的、抄到學校黑板報上的三篇文章。向來對王老師的誠信沒有絲毫懷疑的我,這次卻認為是他為了鼓勵我而講了善意的假話。-他沒當過我的班主任,又沒教語文課,時隔20年之久,這太令人不可思議了。但王老師竟準確無誤地說出了那三篇文章的題目和大意。他的超人的記憶力來自他對學生的關懷。
94年以後,同在母校執教,閒談的機會多了,一次談起我上學時的學習態度,他說,物理課上只要一看表情就知道我是否聽懂了:聽懂時,形喜於色,聽不懂眉頭緊皺。他還說起我的物理作業:字小而密,行列不齊,卷面不整,但思路清晰。王老師還問我為什麼不按當時學校規定的作業格式(每一步驟佔一行,等號全在行首)寫作業,當我告訴他因為家裡窮,捨不得作業上浪費一個空格時,他沉默了好久,然後自責地說:「太不了解學生了……」
我是1994年教師節那天從縣五高中調往一高的,當時我尚未轉為公辦教師,每月僅有110元「工資」,經濟上比較困難。王老師一反「不求人」的習慣,向學校領導請求讓我妻子做女寢管理員,以便減輕我的經濟負擔。
王老師有個侄子,在遼寧省圍棋隊當運動員,因沒上過初中,故而請了半年假,住在王老師家裡補習文化課。王老師就讓我為他補初中語文課。補習將近結束時,王老師就多方給我講補課報酬的天經地義,意在勸我收下他給的錢,被我拒絕後,王老師買了一套十本《史記》送我。卻之不恭,我只好收下。每當我看到書架上這套書時,感懷之情油然而起。
其實王老師並非對我格外偏愛。我還知道一位比我晚兩級的學弟畢業30年後因和愛人出現情感矛盾,被王老師耐心勸解;我還知道一位在小麥銹病防治這一課題研究上有所建樹的學弟,因不是公職人員,科研遇到困難,王老師讓自己在氣象站工作的愛人為這位學弟向農業局領導「打招呼」,以幫助其繼續進行研究……
他的人格如水一般清純、柔和而又不失剛健。他與人為善,和而不同,不輕易臧否人物。說到別人總是肯定長處,但又無虛浮的溢美;對於領導,他總是尊重、服從而又不媚不諂;對一些原則問題甚至爭論,他從不咄咄逼人,但也決不模稜兩可。溫文爾雅而又是非分明,使人敬而不畏,親而不狎,這就是我對書義老師的印象。
良師益友,上善若水,書義老師永遠是我人生的楷模。
願王書義老師健康長壽,風華永存。
2009年11月於社旗一高
作者簡介
劉永科,社旗一高退休教師。一九四八年生,一九六八年南陽三高畢業。一九七一年開始執教,教過小學、初中,一九八四年開始教高中語文,二零零九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