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作為一種兼具營養價值與風味的奶製品,深受男女老少喜愛。
為了滿足各種需求,市面上的酸奶種類也越來越多,發酵乳、風味發酵乳、巴氏殺菌酸奶、乳酸菌...
紛紛打出「減肥、助消化、高營養」的標籤,殊不知有些酸奶喝了長胖,有些「酸奶」壓根兒就不是酸奶!
到底哪些才是真酸奶、有啥區別、減肥該怎麼選?我們一文弄清楚。
PS:如果您沒時間看正文,可直接拉到文末看總結
一、市面上真正的酸奶有哪些?
真正的酸奶需滿足一個基本指標:
蛋白質含量 ≥ 2.3 克
大致可分為四類:
酸乳、風味酸乳、發酵乳、風味發酵乳
酸乳VS發酵乳:發酵菌種不同
酸乳是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經殺菌,並只接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2種益生菌發酵製成的產品。
發酵乳也是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經殺菌,再發酵而成,但它的發酵過程中對於接種的菌種沒啥要求(一般接種3種或3種以上益生菌)。
風味VS非風味:是否額外添加東西
加了「風味」二字,就是在原味酸乳/發酵乳的基礎上添加了其他的物質,如糖、食品添加劑、果粒、穀物、營養添加劑等。
根據國標要求,原味的蛋白含量≥2.9%,而風味的蛋白含量≥2.3%(及格即可)原味的只能用奶或奶粉為原料,而風味的原料中奶或者奶粉超過80%即可
因此,風味酸奶口感雖好,但熱量更高,同時,由於添加了各種輔料,蛋白質和鈣的含量都會相應減少一點,整體營養價值是不如原味的。
常溫酸奶VS低溫酸奶
酸奶發酵過程中添加了多種益生菌菌種,當益生菌達到足夠數量時,能起到改善腸道菌群的作用,但這些益生菌在低溫下才能保存活性,因此低溫酸奶也稱「活菌型酸奶」。
而想要常溫保存和延長保質期,就需要在酸奶發酵後增加巴氏殺菌這一步,因此常溫酸奶也被稱作「巴氏殺菌酸奶」、「滅菌型酸奶」。
常溫酸奶與低溫酸奶相較,營養成分差別不大,保質期更長,但損失了一些益生菌的保健作用。
容易弄混淆的假酸奶
酸奶/酸性乳/乳酸/乳酸菌/飲料
千萬別以為帶了個「酸」字就是酸奶了!
這種飲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糖,一般只有30%的奶成分,而且規定蛋白質含量>0.7% 即可,不僅營養價值較低,喝多了還長胖。
記不住?教你一招簡單辨別:當包裝上有「飲料」或「飲品」字樣時,基本就可判定它不是酸奶了。
二、酸奶真能減肥嗎?
能消食並不意味能減肥。
減肥需要滿足:能量攝入< 能量消耗
而有些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是很高的
用酸奶替代奶茶、飲料等高熱量食品是可以的,但如果你吃完火鍋、燒烤......
為了消食,噸噸噸噸噸噸噸噸噸噸噸噸噸
一不小心就喝了一排
結果只會讓你在胖的路上越走越遠
附:酸奶還有這些優點
1.糖友適量攝入酸奶,基本有益無害。
一項包含5953名研究對象的研究顯示,適量發酵乳製品的攝入可降低空腹血糖、餐後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加糖型酸乳的「升糖指數」均值為48(無添加糖的酸奶GI值更低),總體來說對血糖的影響是較小的。
2.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喝酸奶乳糖在發酵過程中部分會變成乳酸等產物,而乳酸菌也有助於「消化乳糖」,能有效緩解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營養君劃重點!大家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參考資料:
1.《挑酸奶不看這個數字,可能買到「假酸奶」》,丁香生活研究所
2.《糖友可以喝酸奶嗎?怎么喝、喝多少,一篇全說清》, MMC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