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町有條塗鴉街 臺北「塗客」的激情與夢想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西門町有條塗鴉街 臺北「塗客」的激情與夢想

2012年10月19日 08:1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

臺北電影公司的塗鴉牆。(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任成琦攝)

    臺中一個老兵聚居的老舊眷村,因為活潑可愛的塗鴉作品而被叫作「彩虹」村,成為新的旅遊景點。(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陳曉星攝)

    臺北的塗鴉風漸漸擴散到臺灣其他的地區。近日新北市舉辦了街頭塗鴉藝術比賽。圖為參賽者正在展示自己的手藝。(中新社發 )

  西門町有條塗鴉街

  人在臺北的時候,我喜歡在閒暇時揀那偏僻街巷鑽進去瞎逛,反正沒去過的地方一般都會興致勃勃的。記不清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竄到西門町的那片街巷裡去的,冷不丁就從普通一隅闖進了色彩斑斕的塗鴉世界。

  嘻哈風格一條街與武昌街之間的交接地帶,是西門町塗鴉藝術最密集的地段,整條街道的鐵門上有一系列千變萬化的文字、卡通人物及充滿意象光影的圖案,呈現出獨特的街頭景觀。

  後來我向臺灣朋友打聽,得知西門町的這一隅原本就有人喜歡在牆面塗畫,當局幾經制止收效不大,於是乾脆將這一帶闢為自由塗鴉區,讓年輕「塗客」有發揮聰明才智的空間。當然,離開這片街巷,任何心痒痒、手痒痒的人可不能四處隨意塗鴉,否則告起官、罰起款來,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塗鴉,臺灣有人根據英文音譯戲稱為「鬼飛踢」,原是美國黑人嘻哈文化街頭藝術中的一種。有「臺灣塗鴉之父」之稱的呂學淵說,臺灣塗鴉的歷史已經超過20年,發展卻一波三折。塗鴉剛登陸臺灣時,就是一群人在街頭「塗」些主張環保、諷刺當局的文圖,並未引起太大注意。

  近年來伴隨滑板運動與饒舌音樂在臺灣風行,塗鴉也搭上「順風車」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著迷。尤其網絡普及後,在街頭「發表」後因為種種原因又被擦掉的作品,通過照片在網絡上復活,對塗鴉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沒牆畫,真想撞牆!」

  像呂學淵那樣,在臺灣以塗鴉成名又以塗鴉發跡的,委實「鳳毛麟角」。他最出名的一件事是受聘為一座4層樓的商場做巨大塗鴉,花了一星期才畫成,商場負擔一切開銷,另付他100萬元(新臺幣,下同)創作費。

  其他人可就沒他那麼幸運了,但「塗客」們的作畫熱情仍然不減。塗鴉少年小牛受訪時就表示,塗鴉人就算沒飯吃,也要留錢買噴料。一個普通商鋪的鐵卷門大約要用掉五六罐噴漆,—罐價格60到100元之間。另一個「塗客」阿聖也說,他噴一張圖平均要花500元,「可以買一張原版CD加兩份夜市烤豬排了。」

  餘仲淇號稱是臺灣塗鴉界的「苦行僧」,他的名言是:「沒牆畫,真讓我想撞牆!」他的典型生活形態是背著自己的塗鴉作品集和一袋袋的漆罐,在一座城市裡從南走到北,從東走到西,四處央求店鋪、商家:「你給我一整晚,我給你酷牆壁,可選喜愛的圖樣,不滿意可以重畫,而且免費,拜託啦!」7年來,說破了嘴,腰彎得不能再彎,但肯讓他「發功」的商家還是少之又少。通常,只要商家同意提供塗鴉的牆壁,餘仲淇當天就會高興得睡不著覺,為了怕影響商家生意和交通,他一律選擇夜間「施工」。

  餘仲淇的家在板橋,他常常到附近的河濱公園,望著綿延好幾裡、「可望不可及」的河堤牆壁,「手很癢,但不行」,因為警察不會放過他。他說讓河堤牆壁成為五顏六色的塗鴉畫廊,是他最大的夢想。

  要創造出臺灣味來

  「所有過往行人將看到我的作品,知道我曾在這裡走動,看到我的主張、我的風格。」這就是阿聖的心願。他說,「行動」、「作品」然後「被看見」,是塗鴉文化的基本動力,他要以自己的創作表達對社會的理想,這也是臺灣眾「塗客」內心深處的期望。

  但臺灣社會的主流藝術基本上把塗鴉視為破壞市容、「街頭汙染」並將其與犯罪、貧窮掛鈎。「塗客」小傑卻覺得,愛塗鴉的孩子並不容易「變壞」,因為他們擁有了發揮才能的舞臺,能夠發現生命的價值。小傑說,透過合理規劃,色彩繽紛的塗鴉就不會破壞市容,街頭藝術雖然登不上藝術殿堂,但同樣擁有吸引人的生命力。

  近年來,或許出於對藝術的寬容,也為了扮靚城市河道景觀,臺北市專門在幾處遊人集中的河濱公園河堤上增設塗鴉專區,供塗鴉愛好者創作藝術作品。臺北士林區百齡橋旁的堤防,有幾十米的牆面上是各方面默認的塗鴉區。在頭綁花布巾、綽號「和尚」的17歲少年柯翔雲帶動之下,臺北一群美術、廣告專業的學生,組成一個非正式社團「四神湯」,共同經營這塊塗鴉園地。他們中也有幾位小有名氣,偶爾會有牛排店、冰店請他們去「漆鐵卷門」賺點小外快。

  年輕的「塗客」們都有個小小的夢想,就是臺北市能真正開設幾個大的塗鴉專區,讓他們盡情「揮灑」,不過這個夢想可不容易實現。他們還表示,已經不甘於只是拿著噴罐在街上複製美國次文化,他們要創造出臺灣味的塗鴉來。

相關焦點

  • 臺北——西門町超這樣逛,才不會白來哦!
    西門町是發展於1920年代的日據時期,一直到今天都還是年輕人超愛去的商圈,而正也因為西門町歷經了一百多年歷史與現代的交錯,所以在這邊你可以找到有百年歷史的紅樓等歷史建物,同時也可以看到美國街牆面的街頭塗鴉或是裝置藝術,這青少年文化與過去歷史空間的奇妙衝突卻絲毫不違和,意外發展出許多特色人文景觀,加上近期西門町新開了許多頗具現代感的平價青旅及酒店,吸引了更多世界各地的旅客前往,總的來說,西門町不管是過去或是現在
  • 【臺北看電影】西門町影院觀影見聞錄
    這些先驗的體會在我真正踏上西門町的土地時變為無比真切的感受——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裡居然會有如此密集的電影院存在。曾經在2012年跟團遊過臺灣,當時最大的遺憾是只在臺北呆了一晚,購物加上夜遊誠品書店,時間匆匆而過,無法深度探究這個城市的美。每到一處必去影院體驗一番的影迷必備項目也自然落空。
  • 西門町商圈復寵 臺北「原宿」成型
    臺北市商圈開始東西軸線翻轉,東區空置率居高不下(左圖),反觀西門町商圈(右圖)熱鬧滾滾,假日時更是擠滿了逛街的人潮。(鄭任南、鄧博仁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東區人潮沒落,西區人潮湧現!臺北市東西軸線翻轉,相較1960年代就被視為一級戰區的黃金東區商圈,西門町商圈現在每天有近9萬人出入。西門徒步區街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劉家鑫認為,西門町住宿便宜、商品評價、逛街環境佳是3大復寵主因。
  • 臺北西門町,偶像劇的常客綜藝咖的口頭禪,你去過嗎?
    正因為他這種節目這樣的主持風格導致在節目中人們常常會討論在臺灣的生活和風景,給人帶來更為親近的感覺,而臺北西門町作為臺北的一條著名步行街,就常常出現在偶像劇和綜藝之中,不知不覺已經成為了代表臺北的一項標誌。西門町位於臺北萬華區的東北方向,名稱來源於日本,命名在1992年。
  • 電影.音樂.咖啡夢想市集 西門町青春漫遊
    一直到現在,西門町依然有全臺最集中的電影街與電影主題公園,也是臺北人看電影最集中、最多選擇的城區。  西門町既傳統也摩登。在臺北,很少有區域像西門町一樣,新文化與舊事物無縫接軌、融合得如此自然。老建築轉型創意市集,老房舍變身藝術展場、搖滾舞臺,舊瓶裝新酒的創意,讓硬邦邦的古蹟變得容易親近而美好。
  • 臺北「西門町」來昆明了 21日至22日將舉辦「國際塗鴉賽」
    12月14日,一場火鍋音樂節在昆明市大都摩天購物中心的西門潮街舉行,鮮香麻辣的火鍋配上激情四射的樂隊,一場味蕾到視聽的盛宴在西門潮街開啟。臺北「西門町」來昆明了 記者 楊萍 攝  「西門潮街源自於臺北西門町,是臺北青少年亞文化的發聲地。」
  • 被稱為是臺北名片的步行街,臺北西門町,攻略上一定會有
    臺灣綜藝以他的生活化和語言魅力廣受關注,很有人氣,多虧了他這樣的節目主持風格,臺灣的生活和風景成為話題,更給人親近感,臺北西門町作為臺北有名的步行街,經常出現在偶像劇和綜藝節目中。西門町位於臺北萬華區東北,名字來源於日本,1992年命名,西門町可以說是歷史和現代化交相輝映的地方,從他留下的建築和氛圍中,可以感受到上個世紀人們的生活狀態,但是,這裡的遊客總是充滿活力,富有時尚感的年輕人,因此,這裡有著巨大的時代衝突,有著青年與上一代文化共存的獨特局面。
  • 西門町是臺北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圈
    西門町被稱為臺北「原宿」,「哈日族」的天堂,是臺北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圈,這裡有臺北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各種日本書籍、唱片、服飾與日本同步流行,成為青少年次文化的代表、國際觀光背包客造訪之地。西門町也是著名的電影街,在臺北看首映,來這裡準沒錯。
  • 「臺灣見聞」之臺北西門町,青春洋溢的時尚商圈
    入夜,臺北西門町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滿是「活色生香」的煙火氣。作為臺北最著名的商業街之一,西門町就像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成都的春熙路、香港的旺角一樣。臺北西門町為臺北市西區最重要的消費商圈,最具特色的則是臺北市第一條且有指標性意義的徒步區。
  • 臺北西門町飄揚五星紅旗
    五星紅旗日前再次飄揚在臺北西門町街頭,與「臺獨」旗正面交鋒。現場圖(來源:臺灣《自由時報》)昨(29)日,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報導稱,在臺北西門町,「中國五星旗滿街繞」。報導內容則是依據島內「獨派」臉書粉絲頁「西門町臺獨旗隊」28日發布的一段視頻。
  • 臺北寫真:在西門町感受臺北電影節(圖)
    六月二十日,第十屆臺北電影節在臺北西門町「中山堂」開幕。  據介紹,武昌街原本就是臺北城內響噹噹的「電影街」,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就一直很熱鬧。一九六〇年代,又先後有了樂聲、豪華、日新等戲院,如今武昌街已變身為一個開放式的影城。  西門町入口附近,已有百年歷史的紅樓劇場,今夜再度成為電影節的「集結點」。另一端,武昌街盡頭的「夜巴黎大舞廳」,則出其不意的宣告,將復原《金大班最後一夜》的電影場景。
  • 臺灣遊記·臺北西門町
    西門町,在臺灣通常是指臺北市的西門町。
  • 味道臺北:西門町美食地圖
    「不到臺北市,不知道臺灣的繁華;不到西門町,不知道臺北的熱鬧。」這句話很貼切。臺北是臺灣最繁華的的城市,西門町又是臺北最繁華的的地段。西門町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東北方,是臺北西區最重要的消費商圈,是臺北市第一條且有地標性意義的徒步區。這裡交通發達,不僅是臺北公交車來往最密集的地方,西門站也是臺北捷運藍線和綠線的交會點。
  • 來臺北旅遊,感受西門町的繁華和師大夜市的火熱!
    導語:臺北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大都市,在這裡有非常豐富的中西文化。不僅如此,這裡的風景和美食也非常的吸引人。今天我向帶大家去這裡的西門町和師大夜市看一看,感受一下這裡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的美味。這也是我們匆匆旅途之中難得的享受生活的機會了吧。
  • 西門町,臺北原宿,滿街「非主流」
    最早留意起西門町這個名字,是因為家鄉的一家少女服裝店。那時候我大概在讀初中,穿慣了大工廠批量生產的休閒服。這時,我所在的城市開了一家店叫做:西門町。那家店可謂紅極一時,成為初中、高中少女的心頭受。它所有的服裝都號稱是日本設計,以粉色、白色、黑色為主打,每一件都有特別的裁剪,打破常規很有公主範兒。
  • 組圖:潮人聚集西門町 行遊臺北必逛地
    組圖:潮人聚集西門町 行遊臺北必逛地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2年07月20日15:09 >>>>臺北行知錄之四 西門町是臺北最重要的消費商圈之一,地名來自日據時代。
  • 環島自由行(1)——到臺北為何必須去西門町
    臺北交通主要靠捷運地鐵和公車系統,它們是臺北市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除了捷運地鐵,公車路線多達300多條,行車間隔分成四種等級,並實施棋盤式便捷公車路線網,方便轉車及搭車,另外還有11條休閒公車行駛路線(節假日行駛)及18路的小型公車路線。
  • 西門町 臺北商圈流行地
    西門町是臺北繁華的代名詞,人們首先就會想到星探在此發現了林青霞。而真實的西門町並不像日本新宿那種混亂得讓人迷蹤,在這裡,文化是一張重要的地圖。西門町是目前臺北市重要的消費商圈,也是臺北地標式旅遊勝地。如今的西門町絕對是年輕人的天下,人們在這裡聚會,而他們的理由全都出自亞文化。世界各地都不僅相同,青少年非常喜歡聚集的地方一定是亞文化活躍的地方,周末的西門町有青少年的Cosplay表演、刺青等等充滿了視覺挑戰的活動,這裡不同於臺北市東區的商圈,那是為中產階級服務的,是典雅穩重的時尚,西門町是孕育新潮流、亞文化的地方,是新銳的時尚。
  • 大陸遊客不來 臺北西門町商圈酒店開打「割喉戰」
    位於臺北市西門町商圈的酒店開始打響「割喉戰」(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4日報導,大陸遊客赴臺遊客人數持續減少,已嚴重衝擊全臺國際觀光飯店以外的中小型、中平價位旅館飯店生計,除原本只為搶熱錢而一律只接待大陸團生意的旅館飯店,因無團可接而欲拋售以斷尾求生外,一些不欲見投資付諸流水的業者
  • 「行走臺灣」臺北西門町電影院全整理
    ,臺北哪裡看電影比較好啊,哪裡的電影院比較集中!那我就得說,最集中的莫過於西門町了,你看一個小小的西門町能集合那麼多家電影院,光地圖上數就有9家!而且還不算二輪獨立的U2電影院。。。地址 臺北市西門町峨嵋街52號4樓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