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提多將軍提領十萬大軍,逼近耶路撒冷。
那個時候的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聖地。
也是他們心中的精神家園。
羅馬十萬大軍逼近耶路撒冷的那一年,是公元70年。
這一年,猶太人聖地破滅,流亡異國。
這一年,東漢漢明帝以身作則,在田間勞作,百姓紛紛前來圍觀,驚為天人。
漢明帝看著簇擁過來的百姓,虎軀一震,大手一揮,來!有賞。
這一年的猶太人也定了一個小目標:
---復國。
猶太人可能都不會想到,這個小目標需要花費長達千年之久。
整整1878年。
這個數字,也許要耗盡20代猶太人的努力,甚至可以達到30代人的努力。
聖城被滅,國人流散。
分散在各地的猶太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歧視。
失去家園的他們已經久無立錐之地,反而背著一口黑鍋四處遊蕩。
公元1347年,歐洲爆發「黑死病」。
這場疾病,肆虐時間長達六年,歐洲5億人口,被奪走2500多萬人,可謂慘烈。
所有人將矛頭都指向了猶太人。
看!就是那些傢伙帶來的疾病。
這場瘟疫所帶來的民眾憤怒,讓流亡在歐洲的一半猶太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此時的猶太人或許早就沒有了小目標,對於他們而言,能夠生存下去才是最好的選擇。
夢想?
等等再說吧!
猶太人常年流亡,一直沒有土地可以耕種,當地人也不會將土地施捨給他們。為了求生,越來越多的猶太人進入了手工業、商業這兩個行業中。
當歐洲大多數人揮著鋤頭,鋤禾日當午的時候,猶太人潛移默化的學會了兩項改變猶太人命運的技能。
---製造、賺錢。
工業革命爆發後,猶太人在手工業、商業這兩個行業,立足任何一個國家都佔據著舉重輕重的地位。
毫不誇張的說,有猶太人的地方,就是聚寶盆所存在的地方。
只是,他們曾經的復國小目標仍舊無法實現。
他們仍舊是一群沒有國家流亡異國的他鄉人。
此時的小目標更多的是,先掙他十個億。
1911年,一個37歲的猶太人走上了世界舞臺。
這名化學家解決了無煙炸藥的原料問題,讓英國的無煙炸藥得以成批量產,一舉讓英國成為一戰中反敗為勝的扛把子。
也許他不會想到,他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以後世界的格局,也無形中實現了猶太人的復國之夢。
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未結束,英國就宣布了一個重要的宣言。
---《貝爾弗宣言》。
這則宣言中,英國許諾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受到法律保護的國家。
這是猶太人復國運動的星星之火,在猶太人的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
一戰結束以後,十餘萬的猶太人陸陸續續進入巴勒斯坦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猶太人賺錢的技術已經爐火純青。
德國財團大多數已經被猶太人充斥。
猶太人沒有等來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反而迎來了一場更大的滅族災難。
歐洲世界,一個軍事扛把子突然想起了一個故事。
一個叫做猶大的猶太人,收了猶太人三十個銀元,抓住耶穌,扔給了猶太教的祭司們。
猶太教的祭司們抓住機會,將耶穌盯死在十字架上。
希特勒想著這個故事,覺得猶太人真的是太壞了。
一場「水晶之夜」徹底將猶太人推向了地獄的深淵。
600多萬的猶太人再度失去了生命。
不過,這並不影響頑強的猶太人再度實現他們的復國之夢。
二戰結束後,一個偉大的日子到來。
1947年11月29日。
聯合國開始投票。
猶太人在國際上贏得了33票,成功在巴勒斯坦建國。
以色列總理本古理安宣告建國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人口只有60多萬,其兵力也僅有三萬多人。
憤怒的阿拉伯人立馬抗議!
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組織4萬人的大軍,號稱「阿拉伯聯軍」,準備將猶太人驅逐出去。
此時,猶太人復國僅僅20多個小時。
自家的炕頭恐怕還沒有被焐熱,就迎來了一場災難。
兩軍交戰七個月,終於停戰。
阿拉伯聯軍停戰的代價是損失土地6200平方公裡,反而讓復國之後的以色列更為強大。
千餘年流亡,千餘年努力。
這一刻,終於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