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峇里島孕婦近三個月未孕檢:再等下去,孩子都要生了

2020-12-20 大河報網

陽光沙灘,碧海藍天,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旅遊勝地。隨著新冠疫情來襲,3月31日,印尼政府宣布進入國家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禁止外國人入境或在印尼轉機。那扇離開峇里島的「門」被關上了,攜家帶口度假的中國遊客、在峇里島工作的中國員工等不得不留在島上。對滯留在峇里島的人們來說,這段突如其來、不知何時結束的悠長假期,並不那麼容易度過。

Nicole在峇里島滯留期間拍攝的日出。

滯留:機票被取消,包機未成行

與2月2日到峇里島旅行的閒適相比,已在島上待了近三個月的蔡女士現在最焦心的是:什麼時候可以回家?

在原本的計劃裡,峇里島僅是一場停留數日的短期旅行目的地的。她懷有身孕,預產期在今年6月。疫情打亂了回國計劃。據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消息,當地時間2月5日起,印尼全面無限期暫停中國往來航班。再之後,泰國、馬來西亞等各國也紛紛出臺限制政策,經第三國轉機回國的希望也渺茫。

「原本幾天的旅行,變成了好幾個月。」蔡女士告訴記者,滯留在他鄉,她已多月未孕檢,無法得知孩子發育情況。除此之外,語言不通、每日的生活花費等一道道現實難題擺在面前。據蔡女士介紹,當地醫療條件不盡人意。「實在無可奈何,再等下去,孩子都要出生了。」蔡女士說。

和蔡女士一樣,本是短期旅程卻意外被滯留在峇里島至今的中國同胞並不在少數。Nicole是深圳一家公司的國際瑜伽遊學教練,1月19日她從老家湖北宜昌出發,前往峇里島工作,原定2月7日回國。

為了回國,她曾經歷兩次機票被取消,和一次未能成行的包機。

早早定好的2月回國機票並非直達航班,Nicole要先從峇里島飛到廣州,再從廣州回到宜昌。1月下旬,她接到通知,廣州至宜昌段的航線取消。「我當時就想著,等家鄉湖北解封了,我再直接回湖北。」Nicole告訴記者。

進入2月,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Nicole訂了經泰國轉機至廣州的機票,再次嘗試回國。不料,臨起飛前兩天,航班再次被取消。

Nicole經歷的航班取消。

經人介紹,Nicole加入了一個「滯留群」,這些被滯留的同胞裡,很多都是春節期間來度假,有的帶著老人和孩子一同前來。為了能早日回國,滯留群裡的人們曾嘗試聯繫當地航空公司自行包機,據Nicole回憶,初步核算的包機金額在每人七八千元,但此行並未成功。

中國駐印尼大使館4月3日就包機一事作出通報稱,據多名中國公民反映,他們計劃於2020年4月3日搭乘印尼鷹航組織的GA8900臨時航班赴廣州,並且辦理了購票、值機等相關手續,後因故未能啟程。同日,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發布公告,稱近日網傳印尼鷹航將於4月7日執飛一趟從峇里島到廣州的臨時航班。也有中國公民反映,計劃於近期搭乘印尼鷹航組織的臨時航班回中國。

上述通報均提到,中印尼任何一方組織臨時航班均需事先通過官方途徑協商並達成一致,中國民航部門沒有接到印尼鷹航有關申請。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還提醒,領區中國公民謹慎對待近期相關外航包機傳聞。

「我們的情況類似,都是個人行為組織包機,涉及到很多條款和批文都沒辦法解決,所以後來就放棄了自行包機的想法。」Nicole告訴記者。

生活:幾乎「無工可開」,開銷每天增長

「要是可以的話,當然想回國,在家裡比漂泊在外要感覺安全得多。」彭先生來自廣州,在峇里島的一家中國企業工作。春節前夕,他返回廣州過年,1月31日回峇里島繼續工作。

他是設計師,峇里島旅遊業發達,他所在的公司也承接酒店、餐飲和娛樂項目,前景一直不錯。但一波疫情之後,彭先生感慨,「誰也想不到,今後的發展到底怎麼樣。」

印尼酒店與餐廳協會的數據顯示,2月以來,峇里島的酒店入住率降至5%以下,多家酒店被迫中止營業。該協會估算,全國酒店入住率已降至20%。

彭先生告訴記者,昔日遊客熙攘的峇里島,如今街面變得分外開闊冷清。遊人不再,島上高度依託旅遊業的各家企業的生存狀況堪憂。據彭先生介紹,其原本去年便確定的一些新項目,由於疫情通通暫停。

和以前相比,彭先生覺得,現在太閒了。沒有新項目可以開展,公司負責人便安排他對現有項目進行修修補補,他和其他同事一起檢查工程是否有滲水等故障,進行日常維護。彭先生自嘲:「其實對整個項目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只是在找一些事情來做。」工作之餘,彭先生和其他同事都住在公司的集體宿舍,幾乎不外出。

「我算是比較幸運的,公司還會照常發工資。」彭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峇里島的大部分企業都只是在「撐著」,為了回籠資金、縮減開支,裁員、降薪、無限期推遲新項目等舉措常有耳聞。

峇里島是中國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來自中國的攝影師、婚慶從業者、化妝師、導遊等亦人數眾多。彭先生形容,失去了中國遊客,他們「基本沒工可開」。

相比於有較完善待遇保障的企業員工,自由職業者面臨著更為嚴峻的現實問題。「收入肯定受到了影響。」Nicole告訴記者,她的工作日常是在國外開設瑜伽課程,疫情來了,沒法開課。

收入暫停,在島上的開支卻一天天增長。Nicole告訴記者,作為旅遊景點,峇里島的很多物資都靠外來供給,生活成本一直不算低。「比較普通的住宿和吃飯,每個人滯留一個月大約要花6000元。」Nicole說,有的遊客是一家老小出遊,算下來開支並不小,更何況,沒有人能知道,滯留的日子還將持續多久。

防護:口罩手套必不可少,滯留同胞抱團互助

據新華社報導,印度尼西亞衛生部4月21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該國確診病例累計達7135例,累計死亡616例。出於安全考慮,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呼籲,儘量減少出門。

彭先生告訴記者,當下峇里島已有一些讓人較安心的防疫措施:當地政府會定期在街上噴灑消毒藥水,商店裡的工作人員均佩戴口罩,並給每個進去的顧客量體溫、用洗手液,為避免聚集,一些連鎖餐飲商店已不開放堂食。島上幾乎沒有公共運輸,因此也避免了通過該途徑傳播疫情的風險。

除了必要的採購生活物資,Nicole幾乎都待在住所,她囤了一些口罩,每次戴上一個出門,再戴上手套,「防護服不太可能,也買不到,但回家之後會自己用酒精消毒。去超市基本上都能買到物資,不過出行還是有風險。」Nicole告訴記者,峇里島防控嚴格程度仍然不比國內,大街上偶爾仍有不戴口罩的人。

「現在物資還足以應付,主要擔心以後一旦發生不可預料的情況,這裡的醫療水平跟不上。」彭先生感到擔憂,他每天都很關注海外疫情的進展。

滯留在海島上的中國人開始自發抱團取暖。一個拉一個,他們建立滯留群互助,分享著當地政策動態、使領館最新消息。一些人口罩、消毒液不夠用了,在群裡求助後,其他有儲備的同胞們便勻一些出來。離家太久,有的老人日常使用的藥物幾乎殆盡,也在群裡求助,哪裡可以買到所需藥品。

也有一些問題很難得到解答,比如,什麼時候可以離開。

「其實現在,峇里島的疫情不算很嚴重,但海外蔓延的趨勢讓你看不到希望。」Nicole告訴記者,她很關注海外各地的疫情,因為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疫情嚴重的地區。她說,最怕的是,不知道要延續多久。「要是時間拖得很長很長,我們這些一不小心出來的人,滯留在外面要怎麼生活呢?」

心態:曾感覺「失控」,自我調適避免抱怨

如果沒有疫情,峇里島的生活本該很美好。「正常情況下,讓我在峇里島待半年都可以,我喜歡瑜伽、潛水,每天會很開心,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Nicole說。

但被滯留之後,Nicole說,「心態完全不一樣。」經濟壓力、心理狀態……種種問題需要面對,滯留度假勝地峇里島,Nicole覺得,「並沒有在度假。」

遠在家鄉湖北的親人們時常會問,什麼時候才能回來?Nicole笑稱,自己像是打了個「全場」:「上半場」,她擔心國內的家人們;「下半場」,變成家人擔心自己。

她理解家人們的擔心,但收到關心的同時,自己心裡的恐慌也會增多一分。Nicole形容,雖然並未被感染,但疫情這件事,感覺一直圍繞著自己的生活,很容易一下子就崩不住。

在異國他鄉,她記憶中有過那麼幾次「崩不住」的時刻。得知無法通航之後,她每天都一個人待在峇里島的房間裡,不想、不敢出去,也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但她沒辦法不和酒店的工作人員接觸,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出門購買生活物資。「沒有辦法,你可以把自己保護的很好,但不能保證你身邊接觸的所有人都沒有被感染的風險。」Nicole形容,那時,「是一種失控的感覺。」

她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屋內打坐、練瑜伽,讓自己平靜下來。「不可能天天去抱怨。」

在此之前,因為工作,Nicole長期在世界各國奔波。現在算是放了一個假,被迫的。「不用去想工作的事情,每天想著怎麼照顧好自己,怎麼讓自己開心一點。」Nicole告訴記者,她開始養花、做菜,願意花連續四天的時間去等一個最美的日落。因為工作,她來過很多次峇里島,但之前,「每天都想著工作,不會覺得很在意環境,和大自然的美好。」

而現在,她更容易被身邊的美好點滴觸動,「在工作的狀態下去看,和純粹自己想去看日出、日落,心情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的生活軌跡不知不覺被改變。出於職業發展的考慮,疫情在海外暴發之前,彭先生本打算繼續在峇里島工作。疫情波及全球,遠在廣州的家人盼望著他能早日回國。當地旅遊業遭受重創,給未來職業道路也蒙上一層陰翳。

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沈晨

相關焦點

  • 孕婦滯留峇里島,三個月沒做產檢:孩子要生出來了
    >再呆下去孩子也要生下來了來自中國的蔡女士就在島上待了近三個月現在最焦心的是:什麼時候可以回家?因為她有孕在身而且,預產期在今年 6 月2 月 2 日她來峇里島旅行計劃度個幾天假就回國待產但現在 ……據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消息,當地時間 2 月 5 日起,印尼全面無限期暫停中國往來航班
  • 孕婦建孕檢手冊要交押金?
    (原標題:孕婦建孕檢手冊要交押金?) 「孕婦建卡要收押金???」3月29日,盛先生在新浪微博上爆料了此事,說妻子在餘姚臨山衛生院建卡被收了100元押金,而孩子生了之後,押金要不回來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昨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採訪。
  • 為什麼有些孕婦孕檢花2000,有人卻要花近萬元?差別在這3點上
    在孕期,沒有什麼比胎寶寶的健康更重要了,為了寶寶胎兒健康,孕檢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孕檢一般要花費多少費用呢?過來人告訴你,有些人花2000-3000就可以搞定,有些人卻要花近萬元,為什麼區別這麼大呢?差別在這3點上。
  • 孕檢項目每個都要做?這三項孕檢項目早就停了,孕媽們別再上當
    過來人告訴準媽媽孕檢真相新手孕媽麗麗在和朋友們聊天的時候抱怨孕檢項目實在是太多了,「僅僅是在建檔的時候就進行了十多項檢查,折騰了一通下來,實在是太累了!」「想想以後還有一大堆檢查要做就覺得很頭疼!究竟是不是每一項孕檢都要做呢?」朋友們中一位二胎寶媽聽後說道「我懷大寶的時候和你一樣,按部就班地每一項產檢都做了。到了懷二胎的時候才知道有些孕檢項目其實很沒有必要。
  • 孕婦懷孕四個月,肚大卻如九個月,醫生:這些孕檢項目就不該省
    近期微博發布了這樣一則新聞:在貴州一山村,一個年齡僅為23歲的孕媽誕下了三胞胎,在懷孕起初的時候,她並不知道自己懷的是三胎,只是到孕四個月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的肚子下垂的特別厲害,總感覺好像是要生了,可是明明才四個月,胎兒都還沒長大,怎麼會生呢?於是帶著疑問到醫院去檢查,才發現她竟然懷上了四胞胎!
  • 懷孕後的前三個月,到底要注意些什麼
    想不到才五月,就已經誕下了一位小公主,怪不得網友紛紛感嘆:明星生孩子都好快啊,宣布沒過多久就生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 為什麼會出現「懷孕前三個月,不能說出去「,是因為老一輩的人認為,懷孕後,胎神會保佑胎兒健康成長,若講得太早,惹得胎神不高興,就會傷害孩子。各地可能還有不一樣的傳說,但是統一的說法都是「前三個月」。
  • 懷孕後的前三個月,到底要注意些什麼
    想不到才五月,就已經誕下了一位小公主,怪不得網友紛紛感嘆:明星生孩子都好快啊,宣布沒過多久就生了。所以我今天就想說一說,懷孕前三個月到底該注意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為什麼會出現「懷孕前三個月,不能說出去「,是因為老一輩的人認為,懷孕後,胎神會保佑胎兒健康成長,若講得太早,惹得胎神不高興,就會傷害孩子。各地可能還有不一樣的傳說,但是統一的說法都是「前三個月」。
  • 孕媽孕檢,被寶寶的四維彩超「醜哭」,網友忠告:等生出來再嫌棄
    孕媽孕檢,被寶寶的四維彩超「醜哭」,網友忠告:等生出來再嫌棄近期一位孕媽媽就在產檢的時候鬧出了了一個「大烏龍」,搞得眾人啼笑皆非,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原來這位孕媽媽是去做四維彩超,由於寶寶各種不配合,始終看不到孩子的正臉,所以這位孕媽媽是由爬樓梯有吃冰淇淋,折騰了一通,終於可以拍到寶寶的正臉,沒想到看到寶寶,孕媽媽竟然「
  • 孕期,這3個孕檢都能「過關」,恭喜,十有八九會生個「小天才」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就是:孕期,這3個孕檢都能「過關」,恭喜,十有八九會生個「小天才」。其實在懷孕期間大多數的孕婦對於寶寶的發育狀況都是十分關心的,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發育出現問題尤其是出現了,發育遲緩或者是發育不良的情況其實出了寶寶的發育狀況之外,大家很可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智商比其他的寶寶更高一些,再做孕檢的時候,其實如果,我們的寶寶這三個孕檢都能夠過關的話,可能智商不會太低,十有八九會生出一個小天才,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孕檢中也有貓膩?這三項孕檢項目已經被叫停,孕媽別再花冤枉錢了
    只要是孕檢,孕媽再累再貴也會去做,可是卻不知道孕檢項目中也藏著貓膩,有些項目根本不在檢查範圍之內。有些醫院裡的醫生為了賺取外快,給孕媽推薦或安排一些不必要的孕檢項目。這時候新晉孕媽為了孩子好而進行的沒必要的檢查其實是亂花冤枉錢。
  • 育兒:孕檢、產檢那些事兒
    沒有孩子的時候,覺得生孩子倍兒簡單,懷個孕熬他個十個月,到醫院就把娃生下來了。懷孕之後,才發現懷孕生子就跟打boss升級一樣,每一關都過得驚心動魄。介於身邊有眾多單身未婚、已婚未育的女性盆友,我決定利用自己的工作空隙,給大家整理一下懷個孕大概要去幾次醫院(都是自己和身邊人的經驗,只能是給大家時間軸做參考,具體檢查謹遵醫囑)。
  • 懷孕了,11項孕檢一定要做
    顧不得寶寶早產了,救命第一,當天,李小姐就住院進行了剖腹手術生下小寶寶。案例2忽視產檢生下重症地貧兒 砸錢救兒陷入無底洞記者在南方醫院見到陳小姐時,她原本生活寬裕的一家子已經債臺高築,原因就在孩子身上。2010年初,陳小姐在江門和現在的丈夫奉子成婚。「直到到醫院做血液檢查時,才被告知BB是個地貧兒。由於B超顯示是個男嬰,家裡人都堅持要生下來。
  • 孕婦想要去孕檢,婆婆攔著不讓,孩子出生後全家後悔
    馬女士去醫院做孕檢的時候,發現自己懷的是雙胞胎,這消息讓全家人非常開心,在家人的照顧下,馬女士又到了孕檢的時間,但由於老公不在身邊,馬女士就想讓婆婆陪她一起去做孕檢,可這個時候婆婆說:「我們那一代懷孕後,可沒有那麼多的檢查,生下的孩子不還都是健健康康的?
  • 懷孕36周後,孕婦孕檢每次都要問清這4個問題,關係到母子健康
    執筆:暖陽孕婦懷孕後孕檢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雖然孕期檢查非常折騰孕婦,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很多孕婦都在默默承受著孕檢的辛苦。隨著孕婦孕齡的不斷增長,孕婦們孕肚也如吹氣球一般開始變得大如鼓,孕婦們行走起來也有諸多不便,尤其是到了孕36周後。
  • 4類孕媽當不得,「唐氏兒」特喜歡,3種孕檢能測出,孕婦可別偷懶
    那麼這些寶寶生下來以後,往往會出現智力低下,行為能力遲緩的表現,這對於孩子以及家庭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打擊。所以很多女性在孕前,都希望能夠做足萬全的準備,以避免自己懷上一個唐寶寶。哪幾類孕媽容易懷上唐氏兒?雖然孕媽在懷孕的時候,都不希望自己懷上一個唐氏寶寶。
  • 孕檢項目不是每項都做,這三項孕檢項目已經停了,孕媽別被忽悠了
    」「而且有三項孕檢項目都已被叫停,小麗你可別被騙了,省下的錢給孩子買點奶粉也勝過將錢扔在醫院啊。」其實,張姐說的一點錯都沒有,有很多檢查真的是沒有必要做,費用貴不說,即便是做了對胎兒來說也沒有實際意義。
  • 孕檢報告單「暗藏玄機」,透露了寶寶的健康狀況,各位知道多少?
    很多第一次當孕媽的女孩子甚至連孕檢報告單上的內容都不太明白,因此就鬧出了很多的笑話。實際上孕檢報告特別重要,不僅能夠體現孕媽的身體情況,還能夠透露一些寶寶的健康情況。這些都是第一次當孕媽要好好學習的,你有了解嗎?
  • 孕檢報告單"暗藏玄機",透露了寶寶的健康狀況,各位知道多少?
    很多第一次當孕媽的女孩子甚至連孕檢報告單上的內容都不太明白,因此就鬧出了很多的笑話。實際上孕檢報告特別重要,不僅能夠體現孕媽的身體情況,還能夠透露一些寶寶的健康情況。這些都是第一次當孕媽要好好學習的,你有了解嗎?
  • 孕期孕檢做B超,孕婦看見胎兒不停做鬼臉開心,醫生卻說不能留
    導讀:孕期孕檢做B超,孕婦看見胎兒不停做鬼臉開心,醫生卻說不能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期孕檢做B超,孕婦看見胎兒不停做鬼臉開心,醫生卻說不能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生個健康寶寶,「排畸」檢查做了嗎?這幾項孕檢不能省
    胎兒發育是否有異常,要靠孕檢手段進行排查 胎兒畸形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肢體器官的變形,缺失,發育異常,一類是染色體異常或智力異常。 除去在孕初期因胚胎發育不良孕婦會有出血,腹痛等早期流產症狀外,一旦胎兒成型,孕婦對腹內胎兒的異常基本無感知,主要還是要靠孕檢手段進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