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7 03:19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伍廣明 瀏覽:5491
甌海新區公園、景點分布
甌海新區是一個「老溫州」熟悉又陌生的市區板塊,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它的名字,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卻不多。今天,伴隨著甌海新城建設面貌的日新月異,它的新形象正一點點確立,而甌海大道西段的正式通車,則讓市民第一次感覺到它的「近距離」。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就住在那裡的一間高端住宅裡,因為一二十分鐘的車程對一個城市來說,並不算遠。
上周,記者車行甌海大道西段,可以看見一個個如火如荼建設的工地以及一條條縱橫交錯的道路……從區域規劃圖中也可以了解到,規劃圖上分布了大量的安置住宅及商品住宅,特別亮眼的則是房子的密度都不高,且綠化面積大,在溫州都是屬於比較宜居的嶄新住宅區。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進入甌海新區,甌海新區居住板塊在整個溫州樓市大格局中的地位悄然顯現。「前一兩年經過一輪非理性的炒作之後,眼下甌海新區的房子正走在理性的回歸之路,但區域發展的美好前景顯而易見。」當地某中介工作人員對記者這樣表示。
甌海新區的居住時代
當人們真正來到甌海新區居住核心板塊,走在寬敞的馬路上,一個切身的感受就是此處充滿生機。眺望遠處是整潔、宏大的辦公集聚區,另一邊,規劃住宅區內許多新的樓盤或已經結頂或正拔地而起。
這是一個規劃用地50平方公裡、容納42萬人口的城市區域性中心,集行政辦公、商務商貿、生活居住、文化休閒、交通樞紐、產業物流六大功能於一體。以甌海新行政中心區和溫州火車南站前商貿區為「兩核」,聯動組成新城發展的強力「引擎」,高鐵效應更是把甌海新區推到溫州發展的前沿陣地。
據悉,早在數年前,甌海中心區即提出規劃設想,將甌海新區居住片分為南北兩片,兩個相互獨立又互為依託發展的社區。南區居住社區居住用地128.13公頃,居住大約4.8萬人,北區居住社區73.94公頃,居住人口大約4.2萬人。社區內將布置商業設施、醫療設施等配套設施,如商場、超市、郵局、活動中心等設施。
原生態公園住區定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居住的品質要求不再局限於房子的好壞,而是更為注重其居住地附近的整體環境,因此,「原生態」一詞就成了人們判斷是否宜居的重要標準。山、林地、河流三者間的完美結合已成甌海新區的原生態公園住區定位,也是未來新城居民生活舒適度的原動力。
甌海新城所處的位置有著較為豐富的水網資源和山地、林地,整個新城的建設很好地利用了這些自然資源,大力營造原生態的宜居環境,規劃設計有十大公園和十大景點,使居住在新城的人們生活處處是公園和景點。
甌海新區規劃設計中的十大公園分別包括生態之心(文化休閒公園)、溼地公園、站前公園、半塘城市公園、秀嶼公園、橫嶼山公園、溼地公園、塘河民俗園、吹臺山城市森林公園、牛山森林公園。十大景點分別為半塘觀魚、景山攬勝、會昌競渡、仙門煙柳、秀嶼書田、桐嶺古道、岷崗枕流 、古岸新貌、吹臺仙跡、梅園訪賢等,其中的站前公園、半塘河公園已經相繼開園迎客。
商品樓盤初露端倪
記者在經過實地踩點後,做了大致估算,甌海新區範圍內除相當數量安置單位外,還有華星藍庭以及華鴻中央城等兩個樓盤,處於緊張的前期推廣工作,預計都將於七八月份正式開盤亮相。
據消息人士稱,目前這兩個代表性新盤都處於甌海新區最核心位置,其中華星藍庭項目已經開工,華鴻中央城項目的臨時展示中心已經正式對外開放。據溫州招投標中心的數據顯示,僅這兩個項目的商品房供應量將超過21萬平方米。該業內人士同時表示,在2012年溫州年度土地出讓計劃中,在甌海中心區,尚有不少可出讓的宗地,高端住宅的可操作空間不小。
有中介工作人員表示,隨著甌海新區整體規劃、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板塊內的住宅價值已經受到市場的長期關注。板塊內住宅前一兩年經過一輪非理性的炒作之後,眼下已經逐步接近其真實價值。記者在經過一圈了解後,眼下區域內二手安置住宅的市場價約為每平方米1.2萬元左右,距離每平方米1.8萬元的高峰有所滑落,但已保持大致穩定。徐奇
華鴻中央城效果圖
半塘公園實景圖
相關搜索:原生態 公園